山东省平度市昌里小学 266700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现状分析
1.当前课堂评价语存在的问题。(1)表扬泛滥。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好极了”、“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既含糊又夸张的表扬声十分盛行。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变得浮躁、麻木,承受挫折的能力下降;也会误导学生,使学生认为只要有发言就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从而使学生忽视了对问题的思考,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面对同样的表扬,其快乐程度下降,更达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2)缺乏针对性。课堂上,一位学生朗读完课文后,教师夸奖他:“你读得真棒!”接着问:“谁再来读一读,比他读得更好。”又一生起来读,教师夸奖:“你读得也很棒!”之后继续教学。教师只是例行公事般地把事先制好的“高帽子”随意抛给了学生。(3)偏离文本。很多教师在评价时脱离了文本的价值观,抛弃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把“尊重”等同于“迁就”,对学生的回答顺其自然、不置可否。这样一味地赏识,会使学生的价值观扭曲。(4)流于形式。如今,教师的课堂评价形式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有的奖励小玩具,有的奖励五角星并贴到学生的头上,还有的采用多媒体评价等。上例中,会使有些学生把得到奖品当作一种追求,而把学习这一主要任务置之度外;且教师总惦记着发放奖品,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连贯性,使教学效率降低。(5)主体单一。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普遍存在师问生答、教师评价的形式,教师是评价的权威,是学生表现的唯一评定者,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单向性的、一元性的评价充斥于我们的语文课堂,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学生的发展。
2.学生对教师课堂评价语的感受。因为教师课堂评价的对象是学生,为此,我有意识地抽取了我校三到六年级各班若干学生进行口头和书面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当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最喜欢老师肯定自己的看法,并希望老师说出欣赏的理由;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他们最希望的是老师热情的鼓励,并指出错在哪里;当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他们最希望老师能及时适当地提示,启发他们回答。
3.教师对课堂评价语的困惑。通过与一线教师的交流我发现:教师都能够认识到评价不仅要具有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面对一个个不同特点的学生,面对学生每一天的新变化,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不应该再是一个标准、一种形式。而且,很多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评价语进行了反思。但是,教师到底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实施课堂评价,调动学生的激情,启发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自主意识,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对话”的天地?精彩的课堂评价语究竟有哪些规律?教师们迫切希望得到这些问题的完满答案。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有效性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解决目前课堂评价语过分强调激励与表扬的问题,为小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笔者通过六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以及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于课堂评价语使用当中的问题浅显地谈一点改进策略:
1.评价语要形象丰富。评价语的丰富性,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多样的语言。语文课堂由于其特殊的人文性,对语言的要求自然也会比其他学科高。因此教师的课堂评价语应该摆脱枯燥乏味单调的束缚,走向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2.评价语要准确、有针对性。(1)准确得体。准确性是指评价语务必恰如其分、有分寸感,既不能一味地肯定,也不能一味地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2)因人而异。因人而异意味着教师的评价语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性格特点。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决定了每个学生有着独特而鲜明的个体差异性。
3.评价语要尊重文本价值取向。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多元化认识和文本的价值取向常常是一对矛盾。教师面对学生学习中的多元反应,要善于积极巧妙地引导。
4.重视非言语评价。通过课堂观察表可以得出,口语评价占目前课堂评价语的绝大部分,然而我们也需清楚地认识到课堂评价语不应只局限于口语,多样的体态语和代币奖励同样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叶 把握语文课堂评价语,提高课堂交流有效性[M].2009,(10)。
[2]王成玉 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让课堂焕发青春的活力[M].2005,(2)。
[3]金玲 善用评价艺术,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M]。
[4]仲健康 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小学语文课程评价新体系[M].2010,(5)。
[5]吴海燕 徐彩明 对数学学习中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探讨[M].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6)。
[6]指导学生建构自主创新性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M].大义小学网上图书馆,2007,(6)。
[7]杨芳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有什么好的做法.[M]。
[8]郑璇 论批评语用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125-127。
[9]文喆 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评价问题[J].人民教育,2003,(3-7)。
[10]邵军 “模糊性“课堂评价:归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0,(14)。
[11]杨明仙 课程改革呼唤多元化的教学评价[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2,(7)。
论文作者:高卫卫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评价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课堂论文; 小学论文; 老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