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57年中国社会变迁的特点及经验教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经验教训论文,社会变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333(2004)01-0043-05
恩格斯在论述社会变迁时指出:“人类知识和人类生活关系中的任何领域,哪怕是最生僻的领域,无不对社会革命发生作用,同时也无不在这一革命的影响下发生某些变化。”[1](17)从1949年至1957年,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变动的时期,其变动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了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分析中国社会在这一时期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出,既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也有社会变迁对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影响。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变迁的经验教训,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
总观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就是通过自己的方针政策和各级组织,并通过各级政府,使自己在建党时期就一直追求的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建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在这一时期的变迁有什么特点呢?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是全方位的变迁,体现出全面性的特征。从全国的范围来看,国统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必须也必然发生重大变化,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与此相适应,社会的其他方面,诸如人口、婚姻、家庭、阶级、阶层、社会生活方式、社会意识等也必然要随之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解放区,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已经具备新民主主义的特征,但和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所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模式并不完全相同。在其影响下社会的其他方面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不尽相同。所以,建国初期的社会变迁的范围十分广泛。在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中,社会变迁也呈现出全面性的特征。
第二,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是快速的,深刻的。从社会形态来看,1949-1957年短短的8年间,中国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又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如此快速和深刻的社会变迁,在中国历史上是少见的。从生产力的发展看,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同自己的纵向比较,发展是迅速的,同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的横向比较,发展也是较快的。从对社会问题的治理看,困扰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娼妓问题、土匪问题、灾荒问题,以及近代以来的吸毒问题、失业问题,在短短的几年间就被解决了,并且在以后很长时期内没有反复,体现了快速和深刻的特点。阶级、阶层的变化也是如此。这一时期社会变迁的快速和深刻,不是通过暴力来进行的,因而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以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和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符合社会发展的社会制度的特征。但是,就社会变迁的深刻性来说,却产生了传统意义上革命的效果。邓小平说:“建国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又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那是一个伟大的革命。”[2](134)
第三,这一时期的社会,从总的方面来说,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为此所采取的步骤,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从这个方面来看,在这一时期,主要是围绕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而进行的。土地改革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等都是如此。另一方面,实行这些路线、方针、政策所产生的结果是好的,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这里所说的方向,就是社会主义方向。对于中国在1956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现在有这样那样的议论,但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即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发展的大趋势,不管其道路是如何的艰难和曲折,中国共产党从建立时期就追求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终目标是对的。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是逐步走向稳定和繁荣的。通过土地改革,没收官僚资本,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得以解放;通过恢复国民经济,通过制定和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使社会生产力得以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国实现了从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建立起来,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在全国建立起来,中国人民的社会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的主人。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科技、文化得到了发展。人民群众受教育的程度有了很大提高,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成为全党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成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在人们的思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方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实行这些原则和方针政策的过程中,结束了中国自近代以来的屈辱的外交历史,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在世界外交舞台上展示了新中国外交大国的魅力。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方针政策。在实现这些方针政策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除了前述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外,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无论在家庭收入还是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更明显。
正如邓小平所说的:“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搞了土改,搞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搞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事情做得非常好。”[2](136)“建国后的头八年,也就是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七年上半年,我们的发展是健康的、政策是恰当的。”[2](253)“建国后的前八年我们搞得不错”[2](269),“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3](167)。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这一时期推动中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代表了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对中国共产党制定方针政策产生了现实和长远的影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制定方针政策的影响最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1953年开始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生产力迅速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很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崩溃状态中恢复过来,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从工业方面看,钢铁、原煤、原油、发电量等都超过了解放前的最高产量。经济上的发展使中国共产党人产生了两方面的认识: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上的基础已经确立;另一方面,当时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社会心理也对中国共产党制定方针政策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过了长期的兴盛阶段,又经过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阶段。因此,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并存。这样,人民群众迅速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愿望尤其强烈。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农业人口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民又有其特殊的阶级心理,主要是“求富”和“均平”。而“求富”是首要的,是大多数人的想法。这种想法和中国共产党改变“一穷二白”的愿望是吻合的。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拥护的心理也使得中国共产党认为,只要提出了方针政策,经过积极正确的引导,就会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实现这些方针政策。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一个原因。
应该说明的是,1949-1957年中国社会的变迁对中国共产党在以后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同样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科学地总结了这一时期社会变迁的经验、教训,提出了适合社会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如在经济体制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就考虑了建国初期所建立体制的实际运行情况。邓小平说:“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的积极性。”[2](237)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理论,一度成为指导改革的重要理论。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社会的顺利发展,使中国共产党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规律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了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不同程度上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影响了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二
研究历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现实提供经验教训。这一点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尤为重要。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任何一个政党或个人都不可能在历史发展的大潮中做得十全十美,也不可能在当时就对所有问题或问题的所有方面认识得十分清楚。这就要求后人,在经过历史的沉淀后,从更新的高度,从更全面的角度,对历史做出科学的评价,总结出经验教训。对这些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有重要意义。
那么,从中国共产党与1949-1957年中国社会变迁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经验教训呢?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和中国社会实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代的中国,一直存在着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斗争。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选择,而是在建党之初就确定的目标。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中国共产党也没有忘记社会主义的前途,并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准备了理论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以及其他方面的条件。新中国建立后,在1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当代中国社会的繁荣、富强、发展和进步,都与社会主义制度密切相关。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既是中国必然的选择,也是中国必须坚持、不能动摇的原则。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具体目标和不同的做法。对于中国来说,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我们在1956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行动,就有中国特色。实践证明,这一行动从总的方面来说是成功的。但是,在以后的20年间,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时,对于“中国特色”的把握是不成功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了“中国特色”的重要地位。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普遍原理,另一方面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多的探索,诸如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如何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探索。中共十六大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总结了10条经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还很多。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社会才能实现整体的、进步的、有计划的变迁。
第二,社会变迁是以经济变迁为基础的,因此,执政党一定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中国自1840年以来,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落后状态的体现很多,但生产力的落后是基点。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态,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最根本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是有所认识的。在1943年,毛泽东就说:“我们搞政治,搞政府,搞军队,为的是什么?就是要破坏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旧政府、旧军队。……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旧军事力量不取消,生产力就不能解放,经济就不能发展。因此,第一个任务就是打倒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旧军事,而我们搞政治、军事仅仅是为着生产力向上发展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生产力向上发展的问题。”[4](108~109)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生产力标准:“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5](1079)从历史的发展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途径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主要是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而斗争。经过艰苦的探索,这一点做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更突出、更直接、更迫切。过去行之有效的军事手段、暴力手段不再是主要手段。这样,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用新的手段来完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任务。1949-1957年,中国共产党在这个问题上做的基本是好的。1958年后,我们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问题上走入歧途,从而导致了生产力在20年间处于停滞状态。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对于生产力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邓小平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2](6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根据这些认识而采取的方针、政策和行动,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第三,社会变迁是社会全面的变迁,因此,执政党要促进社会整体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既要建设物质文明,也要建设政治文明,还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问题是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的。建设政治文明,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49-1957年,中国共产党是注意政治建设的,所建立的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对于中国政治发展、社会稳定起了巨大的作用。195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建设上却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是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官僚主义盛行,出现个人专断、个人崇拜,形成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逐步认识到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从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看,政治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相比,前者所遇到的问题和阻力更多。但是,不建设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必然遇到种种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共十六大对政治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善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
精神文明建设也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1949-1957年人们的道德水准、精神面貌都是好的,令经过那段历史的人们难以忘怀。但是,随着“左”的思潮的泛起,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呈下滑趋势,“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达到极端。教育、科学、文化也是如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6](38)
第四,执政党在社会变迁中起巨大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全面担负起领导和推动中国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任务,其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及实行,对社会变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党的建设,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党的建设中,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地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总结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党的历史看,是否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直接关系到党的兴衰;从当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看,是否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变迁状况。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制定和实行许多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十六大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四个“必须”,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并且特别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全党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6](17~18)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社会还会出现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还会面临着新的任务,这需要我们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创造新的理论,制定新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新的措施,来保证中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因此,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
收稿日期:2003-04-02
标签:政治文化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变迁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