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旅游经济负面影响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负面影响论文,假日论文,对策研究论文,经济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假日旅游经济产生的背景分析
假日旅游经济是以节假日为契机,实现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互动扩张,从而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假日经济形式。假日旅游经济的出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其产生有深刻的背景。
1.1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是假日旅游经济产生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攀升(表1), 居民的旅游消费随之增长(见图1、2)。
表1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亿元)一览表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城市 115
283
1058 1472 2068 2659 3735 5193 6791 8678 11627 16703 23467 30850 38233 44962
农村 56117
565
776
1006 1142 1412 1842 2319 2867 3576 4816 6196 7671
8046 844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第318页。
表2 美国等五国非农部门员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小时)
年份 1980 1985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美国 35.3 34.9 34.8 34.7 34.6 34.5 34.3 34.4 34.5 34.7 34.5 34.4
日本 47.2 47.3 47.3 47.3 46.9 46.1 45.4 44.4 43.6 43.5 43.6 43.3
德国 41.6 40.7 40.2 40.2 40.1 39.7 39.3 39.0 38.0 38.0 40.6 38.6
西班牙41.9 37.2 36.1 36.5 36.8 36.7 36.6 36.1 36.0 36.2 36.0 36.2
英国 43.0 43.6 40.4 40.5 40.6 40.5 39.9 39.9 39.8 40.1 40.3 40.2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1998年。
由图1、2可知,1978—1998年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4.9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平均增长率为10.02%;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5.28%,扣除物价因素, 实际年平均增长率为6.23%。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假日旅游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我国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水平较低,从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来看,1994—1998年间,城镇居民分别为13.01%、11.90%、12.21%、11.61%、11.21%, 农村居民分别为4.5%、3.89%、3.66%、6.97%、9.12%[1],假日旅游市场拓展的潜力空间巨大。
由表1可知,1978—1998年间,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率高达31.89%,其中城镇居民年均增长率为32.78%,农村居民年均增长率为28.54%。我国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 一方面为假日旅游经济的兴起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积极倡导假日旅游消费又具有扩大内需,消除潜在通货膨胀威胁,活跃和繁荣消费市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现实意义。
1.2 余暇时间的增多是假日旅游经济产生的客观前提
旅游资源赋存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旅游消费的实现必须以旅游者的空间流动为前提,旅游者的空间流动需要余暇时间来保障。目前,全球正在经历一场休息革命,“假日消费”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许多国家通过颁布各项政策,减少每周工作时间(表2), 延长各种假期,增加居民余暇时间,鼓励和刺激旅游消费需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国每周工作时间,曾经历由6天工作制到5.5天工作制的演变历程。1995年5月1日起,实行5天工作制以后, 近距离的环城市带“双休日”旅游热潮骤起。1999年9月, 国务院公布了新修订的《全国年节纪念日放假方法》,将全民节假日从7天增加到10天, 节假日加上调整的两个双休日,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假日旅游“黄金周”,从而引发了假日旅游经济的热潮。
1.3 积极发展国内旅游的政策导向诱发了假日旅游动机
旅游业是高度综合的产业,其发展有赖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配合与支持。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旅游供给和服务一时很难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形成诸如饭店、交通、通讯等方面的“瓶颈”制约,为了缓解矛盾,国家制定了优先发展入境旅游的政策。我国国内旅游真正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0多年来,经历了从“不支持,不提倡,不反对”到“积极发展国内旅游”的发展历程。特别是1999年国务院作出的增加法定假日的决定与2000年6月21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以后,在新闻媒体适时的消费舆论导向和旅游企业的市场促销下,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得到更新,旅游消费意识进一步增强,诱发了旅游动机,极大地促动了假日旅游经济的产生。
2 假日旅游经济的负面影响分析
假日旅游经济的兴起对扩大内需、扩张旅游产业规模、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2000年5月1 日至6日,我国居民外出旅游达4600万人次,旅游消费180亿元[2]。“五一”期间,黄山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8.12万人次,旅游直接经济收入1.32亿元人民币,创汇81.68万美元,按旅游乘数效应1:5计算,带来综合经济效益达7.66亿元。假日旅游经济已初具规模,然而假日旅游所引发的景区超载、环境破坏、交通拥挤、住宿困难、旅游投诉增多等负面影响日益凸现,若不防微杜渐,将对旅游业健康发展产生负面效应。
2.1 景区超载,环境破坏
时间短、节奏快、人数多的假日旅游,使许多旅游地的客流量远远超过旅游地的容量和接待能力,导致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超负荷承载,景区管理、配套服务协调失控,自然生态环境、旅游资源、视觉空间环境、观景审美情绪受到人为破坏。
武夷山的精品天游峰游客日承载量为8000人,而2000年“五一”期间,天游峰的日承载量高达1.5—2万人,大大突破了合理容量。这种浪潮式的客流虽给景区景点带来了巨额的门票收入,但对景区景点的资源、环境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游客遗留的白色垃圾、乱扔的瓜子皮、水果核、冷饮包装随处可见,平整的草坪被游客践踏、毁坏,一些文物古迹和陈列展览品布满脏乎乎的手印[3]。 北京颐和园“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65.7万人次,每天保洁员收集的垃圾超过50吨,是平时的3 倍。以奇险著称的华山,据测算,游客人数应控制在1.8万以内,但5月2 日却接待了国内外近3万名游客,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在险峻陡峭的山路上,游人排起长龙,道路堵塞时有发生。在通过险要地段或乘坐缆车时,游客不得不排队等候一两个小时,有的甚至等待四个小时之久,极大地破坏了游客旅游的兴致与审美体验。
2.2 交通拥挤,住宿困难
假日旅游出行难,回程难。据有关方面统计,2000年5月1日至7 日,铁路发送旅客270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6.3%;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170万人次,比春节期间增长34%; 公路日均客运量比春节期间增加25%以上;水路运输再现景气,上海、大连等地的内海航线,客座率普遍达到100%。虽然交通部门采取了紧急措施,调集车辆, 加开临客,增添挂车。但各类客票还是异常紧张,票贩子乘机大肆活动, 如K31次北京至杭州的硬卧票竟高达1000多元,是原价的4倍。 还有一些列车因种种借口变相收费。一些客运汽车人为涨价,有的票贩居然以高出正常价格10倍的金额倒卖车票。火车的载客能力毕竟有限,一些游客因买不到火车票不得不转搭飞机,而民航没有机场联营,票价不打折,航班周期长。这些交通上的不利因素造成游客心理上负面影响,影响旅游消费的后续行为。
浪潮式的假日旅游使得饭店宾馆爆满、拥挤。为解决住宿问题,许多旅游地的医院病房、办公楼会议室、办公室、商品楼出租房等都住满了游客。四川成都远郊的西岭雪山面对蜂拥而来的游客,只能提供篝火,让没有床位的游客烤火过夜。住宿的困难大大影响了游客的旅游质量以及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2.3 旅游服务质量下降,游客投诉增多
假日游人骤增,超出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承接能力和管理容量,导致接待标准名不符实,服务质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行业声誉和旅游地形象。假日旅游的热卖热销和主要景点的爆满,使许多旅游地接待服务匆匆应付,旅游合同无法履行,旅游者合法权益无法保障。临时招募、匆匆上岗的“地陪导游”敷衍了事;不法经营者违法经营,擅自提价、变相涨价,擅自收费或收费不服务、减少服务,虚高定价,虚假折扣,强买强卖等现象十分严重。这种扰乱市场,危害行业的做法,虽能获益于一时,但负面影响却是长久的、深远的。假日旅游者的满意率普遍下降,旅游投诉明显增多。
2.4 借势造势,盲目的旅游开发现象严重
假日旅游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刺激了各级地方政府大打“旅游牌”的信心和决心。旅游规划作为旅游开发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得到了加强和高度重视,但在旅游规划过程中,地方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极大“热情”,往往干扰了旅游规划的科学性。例如,坚持市场“一元化”的倾向,忽视旅游地资源评价,致使旅游地缺乏正确定位和鲜明形象以及地方文化内涵;忽视旅游市场结构分析和缺乏经济可行性论证,致使旅游规划项目贪多、贪大、贪高,旅游项目雷同、重复性建设频频出现,造成旅游地接待设施的结构性失衡和巨额投资的浪费。
3 假日旅游经济负面影响的对策
3.1 健全旅游市场信息网络
假日旅游中多数旅游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同的目的地,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集聚。人流之所以集中,信息不畅是首要问题,信息成为制约“假日旅游”有序发展的瓶颈之一。阻碍信息的传递有两个因素:一是市场中多数企业都没有形成全国性的网络或具有相当的集团规模,都在市场的搏杀中单兵奋战,在这种情况下,分享信息就变成了一种奢侈的要求。二是市场缺乏代表公共利益的实体在从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即使旅游企业愿意分享信息,也没有一个高效率的机构在信息失去现实指导性之前加以处理。市场经济是一种信息经济,消费者在哪,他们需要什么,我们能够提供什么——对这些信息的掌握成为市场经济中旅游企业成功的关键。旅游者依靠信息来选择自己的旅游行为,有利于维护自己的权益。旅游接待部门依靠信息,就可以有计划地运用疏导和分流来加以调节,提前作好接待准备。因此,建立和健全旅游信息网络,对于保护和发展假日旅游经济必不可少。在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中,大量的信息具有公共性、共享性。建立一家全国性的旅游信息网站,利用互联网的高科技优势,把全国各地的旅游者事先填出的旅游意向、旅行社的组团信息、当地旅游部门的接待信息输入互联网,加以统计,作为信息输出。同时根据这些信息,尽快建立游客流量的测报制,特别在节前应运用各种媒体加强对重点城市、热线景区游客量的预测、统计和预警工作。这样,旅游者和旅游企业都有数据可以参考,拥挤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解决,避免过度集中的旅客流,尽量杜绝损害游客利益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景区景点的信誉。
3.2 推行分时、分地带薪假日旅游模式
带薪假日旅游始于60年代的美国,后又盛行于欧洲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其一般具有规模较大,消费水平较高,停留时间较长,附属活动较多等特点,现已成为高档旅游市场的一部分,其规模仍在扩大,世界各国都有一批旅游企业专门经营这一市场[4]。 带薪假日旅游的分时、分地性可对假日旅游热潮起到分流作用,调节旅游目的地的淡、旺季差别,缓解假日旅游的负面影响。欧美等经济发展较发达国家的休假制度大多采取轮流带薪休假制,且假期较长。如意大利在每年6月至10 月的旅游黄金季节,各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安排员工轮休旅游;美国员工也是采取个人申请与单位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轮流休假。我国假日旅游表现出客源过于集中,分时、分地带薪休假旅游模式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员工旅游的时间。在假日来临时,企业可以提取前或推迟放假,如2000年“五一”节从5月1—7 日为全国节假日。企业可以选择4月22—28日或5月9—15日这些时段放假。 也可将其他节假日如“三八”节、“六一”节、中秋节等与双休日合并,使假日休息时间相对集中,相对增长,增加企业职工带薪旅游机会,这样就等于是增加了黄金旅游时间,从而避免在“五一”、“十一”、春节等少数几个黄金旅游时间中发生人流过于集中,造成交通拥挤,住房拥挤,景区超等问题。另外,假日旅游构成多数为“家庭型”、“亲朋型”,而带薪旅游恰好有可带家人、朋友一起旅游的条件,可以满足那些需在假日期间带亲人出去旅游的愿望在带薪旅游中得到解决。带薪休假旅游模式将是调控假日旅游负面影响的重要对策之一。
3.3 运用价格杠杆的市场机制
假日是一个客观现象,人们在假日选择旅游又是一个正常的消费现象。旅游需求在时间上分布不均衡,景点的最大容纳能力无弹性,可以利用价格杠杆加以调节。采用旅游时间价格,通过价格的时间差来调节旅游需求时间的分布[5]。如全国各地到海南旅游, 享受同样的服务,春节旺季与平时价格相差近一倍,适应了不同人群的旅游消费需求,形成了“旺季繁荣,淡季不淡”的景象。而一些热点景区,在保证最大容纳能力的情况下,可以提高门票价格,提高景区内饭店宾馆的房价、餐饮价格,也可以提高去往景区的交通价格。在供不应求的条件下,通过经济水平高的消费者的多付出来刺激供给增加,让经济水平高的消费者承担供给扩张的代价。
3.4 建立各级旅游假日协调组织机构
国务院办公厅46号文件提出的“因势利导、主动适应、加强协调、整体提高”的方针,为解决假日旅游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方向。政府主导,各部门积极配合,把各方面力量组织和动员起来,加大协调力度,增强应急、应变能力,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是假日旅游市场管理的必然要求。加强对假日旅游的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做好运力组织安排,确保旅游运输安全。交通部门要尽可能满足旅游者出行的需要。在“黄金周”到来之前,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部门要调配充足运力,制定好运输方案,并准备部分机动运力以应急需。加强运输市场管理,坚决打击甩客、宰客和超载、超速等违法违章行为。公安部门要加强交通疏导,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保障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
其次,抓好旅游景区景点的扩容和疏导工作。旅游城市要制定分流预案,增辟景点和旅游路线,防止热点过于集中。各类景区景点要把防止因旅游者拥挤出现安全事故作为工作重点,并按规划要求拓宽狭窄道路,增加安全设施;对普遍存在的停车场小、公共厕所不足的问题,要抓紧解决;有条件的地方,应多开售票、检票口,方便旅游者出入。
再次,加强行业管理,完善监督机制,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为保护旅游者权益,物价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假日期间景区景点门票以及机票、车船票等价格管理。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卫生等部门要加强对景区景点和社会服务单位的治安、市场交易以及食品卫生的管理,严厉打击欺客宰客、扒窃等行为,防止发生火灾、食物中毒,特别要防止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及时受理和处理旅游者投诉,维护旅游经营秩序,打击违法经营,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发挥旅游质量监督队伍在旅游市场中的作用,加强执法监督。旅游企业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服务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搞好队伍建设。在重点景区景点建立医疗点和医疗急救中心,建立健全紧急救援系统,供发生紧急情况时开展救援工作。
另外,假日旅游要重视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介的作用,要加强对“假日旅游经济”的舆论引导。在“黄金周”来临前,加大宣传一些旅游冷点景区景点,缓解热点景区景点人满为患的压力。针对“黄金周”后旅游开始趋冷的问题,鼓励和引导居民双休日旅游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