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Ramp;D国际化与我国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跨国公司论文,化与论文,策略论文,我国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竞争与国际分工的主体日益由主权国家演变为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技术转让的主要动力。就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而言,跨国公司在许多产业都是世界的领导者——它们支付了大部分的全球商业性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费用,掌握着大量的新专利和先进技术[1]。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跨国公司在技术本土化、降低R&D成本、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等动因的作用下,越来越希望把更多的R&D活动扩展到其他国家。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核心,也是国家竞争优势的核心,其对于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国跨国公司的R&D投资,以利于提升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在这两种高度吻合的相互需求的作用下,R&D国际化,以一种无法阻挡的趋势和状态,逐渐成为当代跨国公司核心职能和垄断优势的主要来源。跨国公司(本文主要指大型跨国公司)R&D国际化,是指拥有技术垄断优势的跨国公司改变传统上将R&D机构全部或主要设在投资国的策略,在投资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更多的或主要的R&D机构,贴近产品市场,充分利用东道国的科技资源,开展跨国界R&D活动。
20世纪末以来,我国正在成为跨国公司对外R&D投资的主要目的地。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的调查显示,我国以61.8%的得票率成为外国跨国公司未来(至2009年)最具吸引力的R&D投资目的地[1]。因此,研究跨国公司R&D国际化及其基本特征,完善我国引进跨国公司R&D投资的策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基本特征
John Cantwell的研究表明,20世纪30年代,欧美跨国公司的R&D活动只有7%左右是在国外进行的。二战后,随着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些美国跨国公司对欧洲的R&D投资有所增加,但规模极为有限。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国际直接投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跨国公司R&D国际化也有了一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跨国公司的R&D国际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2]。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本世纪初以来,R&D国际化已成为跨国公司实现全球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国公司国外R&D型分支机构数量不断扩张
国外R&D型分支机构是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主要物质载体和基础,设立国外R&D型分支机构是跨国公司对外R&D投资的主要形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美跨国公司的国外R&D型分支机构逐渐增多。Pearce和Singh对1992年世界500强中的英美等10国跨国公司的914家实验室的国内外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英国、欧盟及其他欧洲国家跨国公司实验室的国外和国内分布之比分别为1.47∶1、1.53∶1和1.43∶1;北美跨国公司的这一比例为0.42∶1;日本跨国公司的这一比例相当低,仅为0.08∶1[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国外R&D型分支机构迅速增多。美国既是对外R&D投资最多的国家,也是吸收外国R&D最多的国家。1999年,已经有375家跨国公司在美国建立715家R&D型分支机构。德国跨国公司国外R&D型分支机构数,从1995年的20个增加到了2003年的78个[1]。由表1可以看出,日本制造业跨国公司国外R&D型分支机构数,由2000年的177个增加到了2004年的310个,新增加的国外R&D型分支机构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其中,设在我国的R&D分支机构由2000年的13家,增加到2004年的67家,增长了4倍多。
2.跨国公司国外R&D支出的规模和比重不断上升
跨国公司国外R&D支出的规模和比重是衡量其R&D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1993年全球跨国公司国外R&D型分支机构的R&D支出为292.14亿美元,到2002年增长至669.33亿美元,增长幅度为129.1%。这一增幅是同期全球跨国公司总R&D支出增幅(49%)的两倍多[1]。
UNCTAD提供的数据表明,全球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的R&D支出占全球企业R&D总支出的比重由1993年的10%上升到2002年的16%。2003年世界最大的300家跨国公司国外R&D支出占公司总R&D支出的平均比重提高到了28%。其中,西欧跨国公司的这一比重更高[1]。以瑞典为例,由表2可以看出,瑞典最大的20家跨国公司国外R&D支出占其总R&D支出的比重由1995年的21.9%上升到2003年的42.5%。美国和日本等国跨国公司国外R&D支出占其总R&D支出的比重,虽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也呈现出了较快的增长趋势。比如,美国跨国公司的这一比重,从1994年的11.5%上升到了2002年的13.3%;日本跨国公司的这一比重,从1995年的2%上升到了2002年的4%[1]。
与此同时,外国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R&D支出占东道国R&D总支出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UNCTAD提供的资料表明,外国跨国公司国外R&D支出占东道国总R&D支出的比重从1995年的11.1%提高到了2002年的15.9%。其中,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重从1995年的1.5%,提高到了2002年的17.7%;在转轨经济国家,这一比重从1995年的18.3%,提高到了2002年的41.3%[1]。由表3可以看出,2003年,外国跨国公司在爱尔兰、匈牙利和新加坡的R&D支出占这三国R&D总支出的比重甚至超过了50%;在巴西、捷克共和国、瑞典、英国和澳大利亚,这一比重均超过了40%。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国外R&D支出无论是占公司R&D总支出的比重,还是占东道国R&D总支出的比重,均呈较快的上升趋势。这说明跨国公司的R&D支出正在更多地投向国外,R&D国际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
3.跨国公司国外R&D活动的地区更加分散
跨国公司国外R&D活动的地区分布情况,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出R&D国际化的程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跨国公司国外R&D活动从原来以欧美国家为主,开始向欧美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分散和拓展。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跨国公司国外R&D活动出现在更多的东道国。这个变化主要是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开始向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进行R&D投资引起的。以美国为例,由表4可以看出,从1994年到2002年,美国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的R&D支出比重由92.4%下降到84.4%,下降的部分主要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如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R&D支出比重由1994年的3.4%上升到了2002年的10.0%。① 在此期间,美国跨国公司对中国、新加坡和韩国等国的R&D支出比重都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对印度、泰国和部分转轨经济国家的R&D支出几乎是从无到有。
从表5可以看出,在2002—2004年全球1773个“绿地式”R&D投资项目中,以发展中国家为东道国的达1053个,占总数的59.4%。由此可见,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R&D投资仍占较大份额的情况下,跨国公司的国外R&D活动已逐渐扩散到了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二是跨国公司国外R&D活动来自更多的投资国。这个变化主要是由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投资国引起的。进入21世纪,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以发展中国家为母国的跨国公司国外R&D活动迅速增加。如表5所示,在2002—2004年全球的“绿地式”R&D投资项目中,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型”R&D项目达到了63个,对发展中国家的“扩张型”R&D投资项目达到了97个。其中,印度、韩国、中国台湾省、中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国外R&D活动的主要投资国。例如,印度的Infosys、Wipro、Birlasoft和HCL科技等软件跨国公司在美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有R&D型分支机构。到2005年,韩国的跨国公司已在国外设立了60家R&D型分支机构,其主要分布在美国(17个)、中国(15个)、日本(7个)、俄罗斯(5个)和德国(5个)等国家。到2004年底,中国跨国公司共在国外设立了37个R&D型机构,其中有26个设在了发达国家(其中,设在美国和欧洲各11个)[1]。
4.跨国公司国外R&D型分支机构的专利成果迅速增多
跨国公司国外R&D型分支机构所获得的专利成果数量,既是其国外R&D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其R&D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跨国公司R&D国际化投资活动的不断扩张,其申请和获得的专利成果数量也在迅速增多。
在一些发达国家,来自国外跨国公司申请的专利数量逐渐增多。由表6可以看出,从1991—1993年到2001—2003年两个时间段之间,美国专利与商标办公室(USPTO)受理的专利申请总数中来自国外的(主要是国外的跨国公司)增加了95.3%。在此期间,发展中国家在美国申请的专利数占国外专利申请数的比重由6.63%猛增至16.78%,专利申请数增长了394.5%,远高于发达国家在美国专利申请数的增幅(73.9%)。设立在发展中国家的外资企业(特别是R&D型外资企业)为这一指标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表7可以看出,在2001—2003年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向美国申请的专利中,平均有49.1%是属于设立在发展中国家的外资企业的。其中,肯尼亚、马来西亚、土耳其、菲律宾、巴哈马和乌克兰等国的这一比重均在70%以上,中国的这一比重也高达63.4%。这一比重的变化,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趋势。
5.跨国公司对外R&D投资向高技术产业转移
跨国公司对外R&D投资的产业分布,反映了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产业特征。20世纪90年代之后,跨国公司的对外R&D投资一直在向高技术产业转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跨国公司在高技术产业上的对外R&D支出规模迅速扩张。受投资国和东道国经济结构的制约,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跨国公司对外R&D投资的产业选择有一定的差异,但一般都集中在一些技术含量高、开发周期长的领域,如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医药、运输设备(汽车)、化工等产业。以美国制造业为例,由表8可以看出,在1997—2002年期间,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R&D支出一直在向“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集中。② 在美国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国外R&D支出中,位列前三位的各产业(均为高技术产业)的支出之和所占的比重由1997年的71.5%,上升到了2002年的85.6%。
二是同样在高技术产业,跨国公司的对外R&D支出与国内R&D支出之比也越来越高。仍以美国跨国公司为例,1997年美国跨国公司在所有制造业的对外R&D支出与国内R&D支出之比为13.0%,仅有医药行业的这一比例超过了30%[4]。据UNCTAD对世界最大的300家跨国公司的调查显示,在2004—2005年,跨国公司在化工、医药、电子与电气设备、汽车、IT硬件和其他行业的这一比例分别达到了47.5%、37.5%、31.5%、31.0%、30.0%和21.0%(如图1所示)。2006年,跨国公司在医药和汽车行业上的对外R&D投资支出比重,继续取得了明显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欧盟的10个新成员国的贡献,③ 这10个新成员国正在成为制造业(主要是汽车制造业)的中心,对跨国公司在高技术产业上的对外R&D投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5]。
图1 2004—2005年跨国公司在部分高技术行业的R&D国际化程度
资料来源:UNCTAD.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和研发国际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2).115.
6.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发展迅速
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竞争的日益加剧,为了进一步增强自身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R&D领域实现成本共担、风险分散、优势互补等目的,跨国公司之间正在越来越多地结成R&D战略联盟。Dunning和Narula认为,R&D战略联盟的发展水平正逐步成为跨国公司R&D国际化程度的另一个标志[6]。
由表9可以看出,从1991—2001年,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从339个发展到602个,增幅高达77.58%。非股权式R&D战略联盟成为主要合作方式,其数量从1991年的265个增长到了2001年的545个,占R&D战略联盟总数的90.5%;美国跨国公司在全球R&D战略联盟总数中所占的份额有所下降,从1991年的80.0%下降到2001年的73.0%;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R&D战略联盟总数中所占的份额则有了一定的上升,从1991年的4.0%上升到了2001年的14.0%。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的主导行业,逐渐由信息技术行业向医药和生物技术行业转移。
三、我国应对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策略
R&D国际化已成为当代跨国公司对外扩张、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全球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流入国之一,同时也正在成为跨国公司国外R&D的主要投资区位。在此背景下,实施科学而可行的应对策略,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的R&D型投资,使其技术外溢等正效应最大化,有助于不断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加大R&D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引进R&D的投资环境
首先,进一步加大R&D投资力度,提高我国引进跨国公司R&D型投资的潜力。UNCTAD于2002年首次提出了“吸引FDI潜力指数”指标,用以分析各国未来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潜在能力。该指标共选择了8项因素作为变量,“R&D支出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变量,也就是说,一国“R&D支出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与其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潜在能力呈强烈的正相关关系[7]。由表10可以看出,从1998—2006年,我国R&D支出占GDP的比重由0.65%增至1.42%,增长率高达118.46%,但与以色列、芬兰、日本、韩国、美国和我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仍较大。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引进R&D型投资的潜力,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和企业对R&D的投资力度。
其次,进一步培育和完善技术市场,优化竞争格局。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进行R&D型投资的支持力度,增强我国企业与外国跨国公司在技术创新领域展开竞争的能力。此举既增强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扩大了我国企业对技术产品的需求,形成充分竞争的技术市场。对于大量的一般性竞争行业,如机械制造、轻工、纺织、服装、家电等,实行充分的技术竞争策略,进一步向外资开放,降低或消除进入壁垒,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华进行R&D型投资或向我国企业转让高新技术。
第三,积极发展配套行业,使跨国公司在我国R&D投资的产业链条得以延伸。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是弥补“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即通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弥补国内资金积累不足和外汇短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居民储蓄余额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国际收支持续保持巨额顺差。在此背景下,我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应适时调整为弥补“技术缺口”和“管理缺口”,即通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一般性外国直接投资相比,R&D型直接投资所含的技术水平更先进,管理经验更科学。因此,应当将引进R&D型外国直接投资作为今后我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引进R&D型外国直接投资需要大量相应的技术水平更先进、管理经验更科学的企业为其配套。提高我国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为引进R&D型外国直接投资营造良好的配套产业环境。
第四,进一步完善R&D投资环境建设。在软环境建设上,主要是加强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的法律体系建设,增强执法力度和透明度,降低跨国公司对“技术外泄”的顾虑;在硬环境建设上,主要应加强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跨国公司拓展R&D投资规模和加快技术转移提供基本的实现条件。
2.提高我国利用跨国公司R&D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的能力
我国引进跨国公司R&D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其技术外溢效应。从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践来看,虽然跨国公司R&D投资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但其规避技术外溢效应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在跨国公司从我国获得利润、市场、资源和人才的同时,我国也急需提高利用其技术外溢效应的能力。
首先,进一步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R&D型分支机构。与其他类型外商投资企业相比,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R&D型分支机构或区域研发中心,主要是为其市场本土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服务的,故一般会大量聘用我国的技术人员,研究适用于我国市场的技术和产品,在技术领域与我国企业或研究机构开展更多的合作,这样就会具有更强的技术外溢效应。我国引进跨国公司R&D型分支机构的数量越多,就越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技术外溢效应。
其次,促进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R&D型分支机构的技术人才流动。技术人才是技术的最具价值的载体,技术人才的流动性越强,技术的外溢效应就越强。利用东道国廉价而优秀的人力资源,是跨国公司降低研发成本以赢得全球技术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2006年,我国拥有R&D高级科研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了122.38万人,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第二位[8],但是我国科技人才的流动性并不强。我国在促进R&D人才流动上,一方面要促进我国高校、科研机构与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之间的科技合作和人员交流,加强教育、科研与产业发展的联系;另一方面要促进我国科技人才和留学归国人员到外资R&D机构就业,积极吸引国际上的优秀科技人才来我国从事R&D活动,并争取在人员激励和待遇方面与国际接轨。
第三,进一步鼓励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包括R&D项目在内的广泛合资与合作,降低外商独资企业的比重。与外商独资企业相比,合资和合作企业的技术保密性更弱,我国所能获取的技术外溢效应也就更强。
第四,提高我国企业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这一能力与利用外资技术外溢效应的能力息息相关,也是我国企业摆脱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性的必然选择。建议政府实施具有可操作性政策,鼓励企业树立学习和创新意识,突破制度、资金规模、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壁垒,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避免形成与跨国公司技术水平的“等距离追赶”。
3.提高我国抵御技术安全风险的能力
跨国公司对我国进行R&D投资,带来先进技术和示范效应等利益,但也可能使我国面临技术依赖、技术垄断、行业或区域创新能力失衡等一系列威胁。从根源上来看,跨国公司R&D投资对我国技术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其对我国R&D活动的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人才挤出,即大量优秀的技术人才流向外资R&D机构,这不但影响我国企业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利用,而且可能造成我国企业核心技术的反向外溢;二是技术挤出,即跨国公司利用其已有技术优势,通过在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控制、技术标准控制和市场偏好控制,或者通过先并购我国企业,再废止我国企业R&D项目等方式,使我国企业在相关技术领域的R&D活动因失去技术前景和市场前景而无法开展下去;三是市场挤出,即跨国公司对我国进行R&D投资,可相对较容易地获得我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双重技术优势,这使得我国企业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的进入、生存和发展都变得更加困难。这些挤出效应,有可能使我国企业在技术人员、R&D项目和市场选择上步入边缘化的发展道路,逐渐向产业链低端转移。
因此,从负效应角度来看,跨国公司对我国进行R&D投资反而有可能减少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机会,进而对我国技术安全构成影响。对于跨国公司R&D国际化带来的技术安全威胁,我国应主要采取如下几个对策:
首先,在已有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跨国公司在我国R&D投资的产业和区域,进行更明确和合理的引导与限制,防止跨国公司在我国的一些产业和区域形成技术垄断和市场垄断。应当进一步鼓励跨国公司向我国的农业、服务业,向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R&D投资,以缩小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在产业上和区域上的差距。
其次,尽快建立技术安全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监控我国对核心技术的控制程度。建议建立专门的国家技术安全机构,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我国自有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保护力度,维系和激励我国企业自有科技人才,并鼓励跨国公司技术人才向我国企业的流动,以降低跨国公司对我国技术人才的吸附效应,促进我国技术人才市场的良性发展。
第三,对于具有战略意义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我国企业的R&D项目,要重点进行支持和保护。我国应在已有的各类“基金”和“计划”的R&D支持体系之上,增加对具有技术革命性和战略性的R&D项目的资金、优秀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投入,以逐步增强我国在国际技术竞争中的地位。
4.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R&D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不仅要在国内市场上与外国跨国公司展开技术竞争,还要积极地“走出去”,发展“追赶型(Catch-up)”对外R&D投资,参与R&D国际化,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首先,通过发展对外R&D投资,为我国培养一大批高技术人才。我国企业以跨国并购或“绿地投资”方式在发达国家设立R&D机构,可以更为便利地向发达国家输出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通过与当地技术人员的交流合作,能够较迅速地提高其技术水平。例如,印度利用其设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软件公司,培养了大量的优秀软件技术人才和IT管理人才。这些人才随后大量回流国内,使印度迅速诞生了自己的“硅谷”——班加罗尔,极大地促进了印度软件业的发展。
其次,通过发展“追赶型”对外R&D投资,广泛获取发达国家的反向技术外溢。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追赶型”对外R&D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反向技术外溢效应,以较低的成本和较短的时间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Kogut,Bruce和Sea-Jin Chang的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R&D国际化带来的一个潜在利益就是反向技术外溢。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通过R&D活动(不管是内部研究,还是外包或合作研究)获得的知识又会流回投资国。这些知识对于跨国公司和投资国的技术创新都是有益的。东道国技术越发达,反向技术外溢效应就越显著[9]。建议我国企业(特别是技术较为先进的大型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或“绿地投资”,在北美和西欧的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聚集地(如硅谷)设立独资或合资的R&D型分支机构,分享反向技术外溢效应,迅速提高相关企业的技术水平。同时,在国外设立的R&D机构能将大量技术信息及时传递到国内公司总部,从而有助于我国企业及时了解世界前沿技术动态,调整企业R&D方向和战略。
注释:
① 之所以用海外R&D支出反映R&D活动的地区分布,是基于两个假设:一是R&D活动的多少与R&D支出存在正相关关系;二是跨国公司在新的投资区位开展R&D活动时,必然在该地区产生R&D支出。
② OECD根据R&D的强度,即直接R&D投入占产品总成本的百分比,将制造业各行业划分为四个技术等级:高技术行业、中高技术行业、中低技术行业和低技术行业。(参见:UNCTAD.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和研发国际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2).97.)
③ 欧盟的10个新成员国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塞浦路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马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