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目前中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研究认为影响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困境是人文化程度不足,但实施过程中没有找到根源所在,应该从宏观与微观上重视阳光体育过程中的体育人文化,创造良好的阳光体育运动人文环境,促进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长久兴趣,进而更好的推动阳光体育运动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 阳光体育 影响因素
前言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校学生的营养不断加以提高,然而,我们国家的在校学生的体质反而随着这种提高体质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我们国家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始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体育运动。
1阳光体育的内涵
阳光体育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人文关怀的决定。阳光体育运动以阳光为主题词,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宣传口号,紧紧把握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鼓励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成长的规律和兴趣的需要以及能力发展的需求,旨在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一个健康、积极、乐观、主动、自信、友善的和谐个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质量和生命尊严的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和谐、美好的人生。在阳光体育实施过程中较人文理念贯彻不到位,仅仅是把阳光体育作为一项任务来抓,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困难,极大的削弱了阳光体育本身的作用与意义。
2阳光体育开展中人文困境具体表现:
2.1阳光体育开展舆论导向的人文理念缺失
阳光体育运动自实施以来,舆论宣传氛围较弱,表现在阳光体育的宣传仅仅限制在学校内。没有引起学校之外的人群的注意,导致社会对阳光体育关注不够。多数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工作人员、家长、学生都没有足够的认识。阳光体育成为了一种可以敷衍的形式,舆论中的人文关怀没有得到应有体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人性化口号不仅没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校的部分学生都知道。学校中大多数学校没有把阳光体育进行专门的宣传,更没有对其重要性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大多数学生等到体质测试或者进行冬季长跑运动时才知道有阳光体育这么一项活动。因此,阳光体育在整个舆论宣传以及人文性宣传方面没有做到位。
2.2中国传统文化“重文轻体”观念影响体育人文化因素
体育中的人文教育被严重忽视,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么是让学生自由玩耍,要么按照现代体育的训练方式进行教学,没有通过真正的体育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进行人文化的引导。学生的体育健身娱乐兴趣被压制,许多学生对真正的体育产生误解甚至厌恶情绪,学生进行自觉活动的兴趣被抹杀,致使国家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受到极大的阻碍。由此可见,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思想仍然制约着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也是阻碍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3小学体育与中学体育人文理念没有得到好的衔接
中学阶段很多学校依然是应试教育模式,重视学生文化课,轻视体育活动。尤其是高年级阶段,学生面临中考、高考,大多数学校把体育课改成了文化课的学习,或者根本就不设体育课,学生的很多体育爱好被压抑。素质教育已被全国各级学校提倡多年,但高考、中考指挥棒的作用依然十分强势,这也影响到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受中国传统体育的影响,小学体育也是以现代竞技体育为主,而不是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为主。
2.4中学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观没有人性化引导
体育单单讲究“体质”就失去了体育原有的作用与意义,这也直接影响了中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往往是强调运动技术的完成、学生体育成绩的提高,忽视对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引导。面对中考体育加试,体育课往往成了中考体育的“练习场”,学生更多练习仅仅是中考的考试项目;例如:跳绳、原地掷铅球、立定跳远、800米与1000米等。这样对学生传达了一个错误的信息:体育是考试加分的,而不是愉悦身心、锻炼身体的。学生课余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被打击,学生中能够自己主动坚持进行体育锻炼的越来越少。
2.5中学体育教学方式的人性化欠缺
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师被作为了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被放在了支配者的位置。中学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常常是让学生严格按照教学内容来组织、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缺乏教学的灵动性,他们仅仅把把提高体育成绩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作为上好一堂课的唯一的标准。并且,严格按照传统的特点与理论来评定学生运动技术与能力。例如,乒乓球课中,学生用直拍横打技术会受到体育教师的责问,而会让学生改为直拍推挡;学生在跳绳过程中,有些会试图用跳绳作出“双飞”等花样,会受到教师的责问,学生会被严格按照一分钟计时的考试来练习等等,这些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兴趣。
2.6传统体育体制影响阳光体育中人文精神培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体育体制和体育人才培养机制一直是处于计划经济的“举国体制”状态,体育一词也仅仅定义为运动竞技的意义。体校专业队的严格训练方式,更多人认为体育就是受苦的,体育是和人文性不合的,学校体育也学习了专业队与体校的专业训练方式,体育课成为机械而严格的一门课,当进行素质教育改革时,又走向极端,体育课大部分成为没有组织的“放羊式”教学。这样的缺乏人文精神体育环境使人们难以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更多的家长不希望自己孩子过多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当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时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
3中学阳光体育人文化开展机制
3.1加大阳光体育人文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阳光体育顺利的开展应重视舆论宣传的人文作用,不能仅仅从学生的体质增强来宣传,更应该从体育的健身、娱乐方面进行宣传,进而说明增强体质的重要性。通过展板、网络、课堂教学等方式向学生传播体育健身、娱乐以及特有的体育文化理念,另外要扩大宣传的范围,让全社会重视阳光体育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的活动,使人们跳出传统狭隘的体育观念。唤起全社会对阳光体育的广泛关注,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使阳光体育运动成为全社会的行为,从而让全社会都投入到热情支持阳光体育活动中。
2加强体育人文教育,传递终身体育思想
终身体育观是“以人为本”的体育人文理念,也是阳光体育开展的人文思想。终身体育思想的特点就是能把体育锻炼的氛围凝聚于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能为阳光体育运动烘托热烈的氛围。把终身体育思想连贯地引进到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从学前、小学、中学、大学阶段都应进行人文性的体育教育,培养体育兴趣及爱好,在人踏入社会后才能经常性的进行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在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时,应考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及爱好,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终身体育这种理念。中学阶段学校体育应把终身体育观这种理念扩展到社会,从而把阳光体育这项活动名称、内容及意义让全社会有所了解。例如,学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活动相结合,把学校体育活动扩展到校外,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相结合,在大氛围的影响下,才能更多学生吸引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也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端正体育的态度和培养热爱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另外,可以先通过学生把终身体育理念传给家长,通过家长传到周围的人,这样形成一个传送网,让全社会了解终身体育观这种人文理念的存在,从而为阳光体育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树立“人文精神”教学观念,提高中学体育课的人文化教学
学生在体育课中对体育活动、体育项目有了较浓厚的兴趣,才能在课余时间主动去进行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才能真正达到娱乐、健身的目的。这就要求中学体育课在按照计划的同时要充满人性化的教学,使体育课充满人文精神,而不是强求学生死板的按照教学计划来执行。在课堂上,体育教学过程更应该是人际互动的过程,师生关系更应该是交互主体性的关系。教师要成为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应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前提下提高成绩与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可采用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实效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单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结合。教学方法要创新,倡导“人文精神”的教学模式。
结论
体育是面向人的教育,人的终极关怀是人最原初、最切近的关怀。中学阶段,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快,对新鲜事物兴趣浓、接受能力极强的阶段,体育人文化特性需要在这一阶段让学生得到理解、体会,才能让体育本质及意义,深入到人一生的整个过程。总之,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中要充分重视阳光体育本身的人文特性,必须把人文特性阳光体育活动组织好、落实好,并将其作为一种重要思想贯穿于整个活动中,使之真正成为极具人文精神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起来,以充分实现阳光体育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 2007
[2]梁立启,栗霞.阳光体育运动主体不和谐因素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12
[3]黄文仁.体育改革与人文教育—兼论单纯生物体育观向三维体育观的转变[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4
[4]陈 琦,以终身体育思想作为学校体育主导思想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论文作者:刘建光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体育论文; 阳光论文; 学生论文; 人文论文; 体育运动论文; 学校论文; 体育活动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