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第二幼儿园 辛海霞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政府对幼儿园的教育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努力将幼儿园区域活动和课程游戏化相结合,以更好的促进幼儿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在二者相结合的问题上提出区域活动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相关策略,以便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
关键字:幼儿园;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
我国在2001年颁布了有关于幼儿园教育的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了要将“促进幼儿健康,保护幼儿生命,必须放在幼儿园教育的首要地位”的教育目标。这里的健康不仅包括幼儿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包括其心理健康。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发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展开关于幼儿的创新教育,将幼儿园区域活动和课程化有机结合,从而使教育效果得到跨越式进步,以更好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及幼儿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及课程游戏化
幼儿身心发育不全,具有好动的特点,并且对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幼儿园的课程组成中主要以游戏为主,以更好的满足幼儿好玩的天性,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发展[1]。在全面实施、推动课程游戏化大背景下,国务院于2017年颁发相关法律法规,旨在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能得到更好的成长。我们需要将课程教育与区域活动创建妥善结合,根据每一个幼儿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活动安排,以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逐渐使幼儿成长为区域的主人,可以让他们在日常及学习活动中更加顺利的进行沟通、合作,增强彼此战胜问题的勇气。幼儿园区域活动及课程游戏化的创建,离不开教师的努力,老师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丰富课程主题,使二者更加紧密贴合[2]。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及课程游戏化结合方法分析
(一)开展游戏化活动
在开始要进行幼儿园区域活动建设时,要先明确建设此活动的目的,从而使此次活动的进行更加具有指向性。在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趋势下,教师应该对区域活动进行充分设计,以更好的将教学目标和活动目的完美的结合,实现教学内容与活动的充分融合。充分合理的对区域活动进行设计,可以针对幼儿的现存状况进行课程游戏化设置[3]。比如,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人民币”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好玩的天性结合教学游戏化的特点,设计出类似“收银员”的区域特色课程活动。详细的讲,就是老师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设计出一个“超市”,在教学中设计出售货环节,让不同的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收银员、售货员、超市老板及客人等。在活动之前老师可以提前针对幼儿探讨“什么是人民币”,“它可以用来做什么?”,“都有多大数额面值的人民币?”,“买哪些东西对应的需要多大面额的人民币”等。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教会幼儿分工合作,完成角色扮演的整个过程,包括售卖、询问物品价格、相似物品对比、购买、付款及找零等,置身其中,以深刻领悟彼此间密切合作的重要,并能证实自己内心的想法[4]。例如,借助与角色扮演的活动进行购物及找零,可以加深幼儿对人民币的深刻认识,使幼儿能和自己之前的生活经验充分融合,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通过此类的特色教学,可以更加高效率的实现教学游戏化的组织,以保证幼儿能在游戏中提高自己的知识。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还可以针对自己的兴趣及喜好进行疑难问题的探讨和摸索,这样在教学及游戏活动中能使自己的动手能力及思维方式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更好的促进身心成长。由此可见,把区域活动与课程教学游戏化有机的密切结合,可以使教学质量及效果得到切实提高[5]。
(二)游戏化环境的创建
教师除了对游戏方案进行设计外,还应该在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开始前做好游戏环境的创建。这也是幼儿进行有效活动时必需空间。因此老师应该针对每一个幼儿的实际需求及情况为幼儿创建他们所需的环境,确保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活动及教学中得到更加深刻的体验和体悟,以更快的使自己成长[6]。通过针对性的创造、建设游戏化教学环境,可以更加生动的为幼儿展现丰富多彩的教育,使幼儿能更加快速的适应课程游戏化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能使这个目标更好的实现,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幼儿的心理需求进行相应区域的材料设置,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积极踊跃的参加到游戏化教学当中,通过借助各个材料加深对世界的认知[7]。比如,老师在教育幼儿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各个孩子的心理、爱好和情感等多角度的需求对探索区、活动区等区域进行环境布置,并在各个区域投放充足的材料,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材料,从而加深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使自己的手、脑得到充分的锻炼[8]。例如,在探索区放置望远镜、天平、算盘等,让孩子能在对这些物品的操作中完成对“数目比较”、“事物远近、大小”的探索。在进行这些活动时,让幼儿自行发挥自己的天性,顺其自然的探索外面世界,可以让自己的自主思考和观察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游戏化环境中放置一些类似小碎布、绘画纸、饮料瓶、空纸壳、叶子等小东西,可以组织、教会孩子自行制作小玩具等,也可以让幼儿自己或是通过与小朋友合作来制作手工报或是连环画,张贴在幼儿园的走廊墙壁上,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幼儿兴趣,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成长氛围[9]。
(三)游戏主题的把握
在实施课程游戏化过程中,教师还需加强对游戏主题的把控。从而实现教学目的。首先,教师需要在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以使幼儿能在教学中更好的掌握知识;其次,教师需要加深对孩子兴趣的掌握,通过不同幼儿的兴趣设计相应的游戏主题。比如,可以模拟家庭游戏主题,通过让幼儿自主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并且自行决定游戏情节的开展,帮助幼儿学会与小朋友相处,学会合作,掌握独立思考的意识;幼儿园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举办争当“雷锋宝宝”活动,由教师向幼儿讲述雷锋的故事,引导幼儿之间互相帮助,每周让小朋友票选出最棒的“雷锋宝宝”,以此为激励,让幼儿培养富有善良和同情的心理,养成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10]。还可以设计“环保小能手”主题,对爱护环境、把废弃物品充分利用起来的小朋友,老师可以激励说“你真优秀,要继续加油啊”等等。并对于前几名做的好的幼儿颁发“环保小能手”的称号,通过一系列正能量的教导,让幼儿加深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一系列阐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区域活动及课程游戏化有机结合过程中,游戏主题的设计、游戏环境的创建、游戏主题的掌控至关重要,可以针对不同幼儿的兴趣进行针对性培养,使幼儿自主能力在游戏活动中的得到多层次提升,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全面成长。从而使幼儿园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展。
参考文献:
[1]佚名.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分析[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8, 1068(11):93-93.
[2]顾世美. “游戏、主题、材料”——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研究[J]. 文理导航, 2017(33):93-93.
[3]司玲. 课程游戏化建设背景下,让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玩出精彩[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4):265.
[4]郑艳红. 专业引领 潜心研究——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之学习性区域活动专题研究[J]. 教师, 2017(35):85-86.
[5]曹懿. “乐宝贝游戏广场”的创建与探索——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J]. 好家长, 2016(15):66-67.
[6]朱伟伟. 融合共生 勇攀课程游戏化改革新高度——淮安市清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共建构想[J]. 好家长, 2016(z1):10-11.
[7]王敏. 内化游戏精神渐行渐改变--课程游戏化项目《水润甘棠花》的经验分享[J]. 江苏教育, 2016(7):43-44.
[8]柏正兰. 水乡滋养童年"邮"戏伴随成长 ——幼儿园"邮之路"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动漫界:幼教365, 2017(24):56-57.
[9]颜敏. 返璞归“山” 自然生长——浅谈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实践研究[J]. 好家长, 2016(45):4-5.
[10]庞蓉, 陈琳. 幼儿园小班集体教学活动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构想与实践[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8, No.1020(5):56+74.
论文作者:辛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幼儿论文; 游戏论文; 课程论文; 幼儿园论文; 区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