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护干预论文_黄婵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广东省罗定市 527200)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干预。方法 以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录的100例新生儿为例,以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的5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新生儿,待护理工作改进后进行干预,并作为观察组。观察与与分析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经研究发现,给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护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护理管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大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新生儿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干预;危险因素;防护干预

新生儿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自身的抵抗力比较差。在住院期间容易发生各种护理风险事件,这不仅给患儿带来了巨大痛苦,还易引发护患纠纷,进而影响医院形象[1]。本次研究以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录的100例新生儿为对象,分析护理工作改善前后,新生儿护理情况,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以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录的100例新生儿为对象,将其分为两个阶段,以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的50例常规护理新生儿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23例,日龄为(7.8±2.7)d,胎龄为(37.8±3.9)。而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新生儿,待护理工作改进后进行干预,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24例,日龄为(8.3±3.0)d,胎龄为(37.5±4.1)。无论日龄,胎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并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护理危险因素

根据对新生儿护理的分析,对其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表现以下几点:①护理人员意识与技术因素。护理人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护患纠纷的发生率。目前,新生儿护理人员中存在护理意识不强,且缺乏服务精神人员。另外,护理人员自身护理水平并不高,给护理工作埋下一定程度的风险,导致护理操作与判断的失误,最终引发护患纠纷情况[2]。②患儿与家属因素。由于新生儿年龄比较小,患儿一般发病突然,家属缺少心理准备,存在焦躁心理,患儿与家属不能有效进行沟通,甚至是在护理过程中对护理人员造成误解,特别是新生儿容易产生哭闹情况,造成患儿家属出现抵触情绪。例如,在输液前行穿刺皮试时,部分家长认为做皮试太疼,以此为由进行拒绝皮试,这大大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无形之中增加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3]。③护理管理因素。目前,大部分医院为了节省人力资源,多进行连续排班制度,使护理人员得不到充足时间的休息,加上急诊工作压力大,导致身体处于过度疲劳状态,在此情况度新生儿进行护理,会造成护理失误与判断错误情况的增加。另外新生儿病区不能正确划分,不同类型的患儿处于一个空间内,导致新生儿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

1.2.2防范干预

对于新生儿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其具体防范措施为:①加强护理风险防范与服务意识。对于护理意识与技术风险,医院应该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定期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技巧,使护理人员能够理解与家属,冷静对待患儿家属过激言行,给患儿与家长必要的人文关怀。②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与质量。为了降低新生儿护理风险,有必要加强护理人员护理水平,例如,对血压、脉搏等一系列测量方法,能够熟练掌握。同时,还需提高无菌操作及静脉穿刺技术水平,熟悉必要的急诊抢救设备。为新生儿争取更多的时间。另外,要详细记录新生儿治疗情况,随时了解新生儿病情变化[6]。③健全与完善护理管理,可从人员管理与设备管理出发,具体实施需要医院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与制度[4]。比如对新生儿护理人员,可通过绩效管理与合理性的排班制度,以此调动护理人员工作方面的积极性,保证护理人员的休息时间,避免护理人员工作疲惫情况发生。另外,可适当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招聘具有护理经验人员,对新来的护理人员加强培训,提高护理质量。此外,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其综合护理考核,实行责任制,对新生儿治疗进行分室管理,做好消毒与灭菌的管理工作,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5]。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其内容有呼吸道感染、脐带感染及皮肤感染,并对新生儿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对新生儿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干预的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以X2检验,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6]。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护理差错发生率情况

通过对两组新生儿护理事件发生率分析与比较,得出观察组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内容如表1所示:

3讨论

对于新生儿护理工作,其内容比较繁琐,护理人员肩负照顾新生儿,避免护理事件发生的责任[7]。若护理人员自身护理水平不高,工作不规范等,都可增加护理差错发生,继而对新生儿安全造成威胁。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护理水平提高,有效避免护理事件发生,维护了医院的形象[8]。本次研究显示,对护理工作的改进,可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大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新生儿的生命质量,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

总之,有效规避新生儿护理中存在危险因素,可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我们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永利. 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策略探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0):227-228.

[2]唐艳红.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J]. 继续医学教育,2017,(04):115-117.

[3]周敏. 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与防范方式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S1):442-443.

[4]李燕芝. 浅议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142+144.

[5]邓莎. 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 当代医学,2015,(29):88-89.

[6]李茸茸. 对新生儿进行预防危险因素护理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2):75-76.

[7]侯雪梅. 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03):386.

[8]黄雁虹. 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8,(04):136-137.

论文作者:黄婵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  ;  ;  ;  ;  ;  ;  ;  

新生儿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护干预论文_黄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