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关键词] 苓桂术甘汤加减;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免疫炎症反应、心室重构等有关,其治疗目的在于改善患者吸呼吸困难症状、预防心肌重构进展[1]。临床多采用醛固酮系统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但容易导致心肾功能受损,且易反复。中医认为,CHF属 “喘证”“心痹”“痰饮”等范畴,多由气、阳两虚引起气虚阳衰,水阻血瘀导致,治疗宜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化湿利水。苓桂术甘汤为防治心肌炎、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良方,在CHF的治疗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3]。本文对苓桂术甘汤在CHF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6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93例慢性CHF患者,均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4]的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46例。观察组47例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48~81岁,平均(66.39±3.52)岁,病程2~17年,平均(8.26±1.71)年,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1例、Ⅲ 级26例、Ⅳ级10例;对照组46例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46~80岁,平均(66.73±3.52)岁,病程2~17年,平均(8.43±1.68)年, 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 0例、Ⅲ 级27例、Ⅳ级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曲美他嗪、呋塞米、单硝酸异山梨酯、厄贝沙坦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方剂为:葶苈子、丹参各 30 g,茯苓、白术 各15g,泽兰、桂枝各 10 g,甘草6 g。随症加减: 血瘀症加当归、红花各 50 g,阴虚加生地、麦冬各15 g,气虚加人参10 g,阳虚加补骨脂 10g。水煎,1剂/d。 两组均治疗4 周。
1.3观察指标 采用全自动酶免疫化学发光仪测定血浆中的脑钠肽(BNP)水平;采用HP5500 型超声心动图仪测定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计算LVEF(左室射血分数 ),并测定6min步行距离。疗效判定[3]:显效:心功能改善≥Ⅱ 级;有效:心功能提高≥Ⅰ级;无效: 未达到上述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BNP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6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中医认为,心力衰竭属 “怔忡” “心悸”等范畴,由于心阳亏虚、血瘀水停等导致。治疗宜活血温阳、化气利水。 苓桂术甘汤方取自于《伤寒杂病论》,为温阳之良方。其中茯苓健脾渗湿,葶苈子利水消肿,丹参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白术补脾化湿、益气利水,泽兰活血利水,桂枝温阳化气、通经脉,甘草补脾益 气,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温阳益气、利水活血、扶正祛邪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茯苓具有抗炎、抗氧化、利尿消肿等作用;白术具有抗炎、扩张血管、利尿等作用,可促进水钠排出,抑制电解质重吸收,减轻心脏负荷、保护心血管;桂枝可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2];丹参可抑制心肌细胞肥大,预防心室重构。甘草具有抗心肌缺血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表明,苓桂术甘汤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缺氧、降低BNP水平[3]。
本组资料中,观察组采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后有效率达到93.88%,与裴国宪[2]报道的93.7% 及陈少旭[3]报道的92. 31%的有效率相似,且LVEF、6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BNP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苓桂术甘汤可有效改善CHF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指标,降低BNP水平。BNP是左心室负荷情况和心脏功能的指标,其分泌量与心室充盈压密切相关,心衰发生后,心室充盈压增加,心肌细胞分泌BNP的速度和量均增加。因此, BNP水平降低对判断CHF治疗效果也具有重要作用。
CHF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免疫炎性反应有关。杨潮[5]等认为,苓桂术甘汤可有效降低CHF患者的IL-6、 IL-18、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增加患者免疫细胞CD3+、CD4+、CD4+/ CD8+ T 细胞水平,并推测此为苓桂术甘汤治疗CHF的机制。
总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苓桂术甘汤治疗CHF,随证化裁,标本兼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增加左心室射血,降低BNP浓度,增加6min步行实验距离,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鹏,黄金玲.苓桂术甘汤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时珍国医国药 2018,29(9):2231-2233.
[2]裴国宪 .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32 例[J].河南中医,2018,38(3):350-352.
[3]陈少旭,梁小银,侯晓亮.苓桂术甘汤配方颗粒加味治疗慢性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2018,33(8):1104-1106.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 42(2)98-122.
[5]杨潮,李雪萍,魏蜀君,等. 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因子、T 淋巴细胞亚群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34(7):1001-1004.
论文作者:蘧承麒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心力衰竭论文; 对照组论文; 患者论文; 水平论文; 功能论文; 高于论文; 心肌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