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
试析心性论的哲学观意义
吕楠楠
摘 要 心是本体,一切皆由心生,只有尽心知性涵养本心,才能心以成性,尽心成仁。但性毕竟无形影,只是心中之理,唯有求理于心才能觉识本心。况心性本净,心性本觉,常常须默然反己直指本心,唯通过独化与自悟才能通达心灵的玄冥之境,做到天人合一。若专注于文字或外物,只能迷头认影,丢失真我。
关键词 哲学;心性论;心性本体
在中国古代心性哲学中,本体即主体,心性、本性、主体其实在心中内在等同,映现了中国哲学对主体的心灵自觉与自省。在心性论看来,性虽在心内,但又具有客观意义,因为人之性本源于天,人道源于天道。故而,内在性与外在性,往往互相过渡,内在超越与外在,践行合二为一。古代心性论是活生生地扎根在现实生活的沃土中,不仅具有特定的时代性内涵,而且一定程度上沉积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深层。它的基本思想从公众儒学、道德儒学角度来看,对于今日我们哲学的发展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心性论的发展历程
作为儒学的开山始祖,孔子还没有确立完整的心性论。孔子没有论及心,论性也只有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阳货》)孔子一生讲的最多的是仁。然而孔子论仁,主要局限于仁本身,即仁是什么,为什么行仁的层面上。至于如何行仁,在孔子那里,还不是问题的重点。孔子只是简单地说:“为仁由己。”(《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行仁完全是人的自觉的行为。至于为什么是人的自觉的行为,孔子并没有展开具体的论证。虽然孔子也讲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然而推己及人一般只具有操作上的意义,并不具有理论根据方面的因素。
自动化电网调度系统对于网络的要求较高,一旦网络安全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当前仍然存在对网络安全重视不够的现象,有的仅凭借防火墙来维护网络安全,而没有采用硬件上的隔离,有的甚至于防火墙的安全等级都很低。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不够和隔离措施的不到位,使得系统很容易被病毒侵袭和被黑客攻击,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对于电网调度来说无疑将会是致命的打击。
“历史味”是借鉴程少堂老师提出的“语文味”一词。语文教学中要有“语文味”,同样历史教学中也应该有“历史味”,突出学科应该有的独特内容和独特韵味。尤其是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们高中历史教学更应该有自己独到的教学方式方法,结合我们特有的学科内容把握历史学习的本质,构建历史教学独特的教学过程。“历史味”便是保持我们历史学科的自身特色,引导学生探究历史的本质。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突出“历史味”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孟学对于孔学的发展,主要就在于“为仁之方”方面的发展。如果说,孔学的重心还停留于仁本身,还停留于仁是什么、为什么行仁的问题上,那么,孟学的重心则由仁本身转向“为仁之方” 。孟子自觉地将孔子仁学的终点作为自己仁学的起点。并通过对“为仁之方”的论述,而建立了自己的心性论。以心性论为基础的“为仁之方”的理论,既是孟学对于孔学的最大发展,也是孟学之为孟学的主要内容。把握孟子的心性论思想,须注意这样几点:第一,心是本体,一切皆由心生。“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这表明心离不开思,心之为心,在于思,思则得之,不思不得,因思而自觉其义、自觉其在、自觉其识;思离不开所思,思有所思对象,思离开所思,则无从思;所思非外在之物,而是内在体验的心性本身,故而所思是思内而非思外,是思人而非思出。第二,孟子之心,乃仁义之心。“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仁心在内,按之行动则为义。孟子认为,仁义不分,将义归为仁,而非告之主张的仁内义外。第三,心是人之善良本心,人皆有之四心,即仁义礼智,它是做人的善端与善苗。“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而且,“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第四,孟子之心有二意:道德本心即人之天性,主体意识之心即人之思维,性因思而得,故而心性一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中国古代的心性哲学强调心是无所不包、无所不通、无所不生、无所不立,赋予心灵以特殊的主体地位和本体意义。心性一如、心物不二,它并非是孤立的实体,它与外物不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是寂与动、感与通、显与隐、体与用的关系。心之所以能够感而通之、参赞化育,乃是因为心包万里、心外无物。万象森然的天道、天理都居于一心,万物皆备于我,离开心性就无理、无道、无物、无天,不仅心是太极、唯心是大,而且心是天渊、唯心无对。总之,万法唯心,心主一切。心者身之主,人的一切皆自心生,如何做到存心养性、存理灭欲,自立本心、心以成仁,就是非常重要的“心地功夫”。既然主宰一切的心,有一个不断显发、不断完善的自我反省、自我修养、自我生成、自我实现的过程,因而无论尽心知性、涵养本心抑或守拙见心,无论识心见性、直指本心其实都是反身而诚,只在性中作,只在心上用功夫。既然心外无理,一切皆由心造,因而唯有修之于身、反身内求,反而思之,致其良知,才能人成艺成、内圣外王。
二、心性论的哲学观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的心性之辩,是一种具有心理主义倾向的心灵哲学,虽然其唯心主义色彩非常鲜明而厚重,但是它与西方哲学的唯心论又具有明显差异,作为一种特殊的惟灵主义思想体系,它自始至终把目光投向人的心灵自省,致力于研究人如何实现心灵自决、心灵自救的问题,着眼于人的心灵存在、心性价值及心灵的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而非将目光关注外在的世界是否可能及如何可能的问题。
魏晋玄学“崇无”,在心性关系上强调以无为本、以无为心。譬如,王弼提出天地在心,至无识本。隋唐佛学中的禅宗,将心性哲学推向第一个高峰。正所谓我心就有佛,自佛是真佛。见性即识心,识心即见性。宋儒张载与二程亦倡导心性哲学,注重心法,认为“万化万事生乎心也”,心是万物之本。朱熹理学继承了二程心性哲学,并从本心、道心、觉心的角度对之作了重要发挥。在朱熹看来,天下一理而已,理在事先,理一分殊,格物致知,即物穷理。陆九渊心学对中国古代心性哲学做了高度总结,使心性论得以系统构造,心是万物本体,一切事物惟心所生。而王守仁对陆九渊多有发挥,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
既然心性本体、内外明彻,识自本心、即是解脱,因而对心的体悟、认识与践行,就不是渐修建悟的理性功夫,而是不立文字、豁然开朗的顿悟功夫。既然“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且心性本体“超言绝相”,绝非由推理而致,因而心性哲学的玄外之音就具有某种神秘色彩。中国古代心性论者认为,六籍虽存,无以明心;言象虽繁,无关妙处。因为天理微妙难明,而且“蕴而不出”。唯有行不言之教可以“与道同体”,若执守言象不放,只能会于言意之表、溺于古人辞藻;唯有通过独化与自悟,才能通达心灵的玄冥之境、做到天人合一,若专注于文字或外物,只能“迷头认影”丢失真我。除此之外,还有心、性、天内在一如的绝对性,极具仁义礼智道德蕴含的义理性,体用一源、动静合一的功能性,未发与已发的情感意向性,注重穷神知化、穷理尽性的实践性,天人合一的内在超越性。
从图1、图2、图3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图1切割间距为3 mm,检查切割线边缘完全光滑,交叉处基本也无脱落现象,对照标准要求,结果评定为0级;图2切割线间距为1 mm,检查切割线内几乎完全脱落,脱落面积92%,对照标准要求,结果评定为5级;图3切割线间距为2 mm,切割线边缘和交叉处有大碎片脱落,3个格子完全脱落,受影响脱落的面积约16%,对照标准要求,结果评定为3级。可见,同一产品在选用不同切割间距的情况下,带来的结果评定是有很大差异的。
三、小结
心性论是一个思想范畴和哲学范畴,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认识自身、认识社会和认识世界的产物,是人们认识树上的智慧之花。一种思想理论的产生,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历史发展的长期过程,是众多思想形成合力的必然结果,它反映社会政治思潮,体现时代精神。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不断开展“心”“性”讨论,又经历思孟等学派对人、人性及其本质的深入探索,不断构建儒家的人性论,从而为“心性论”的创建提供了现实载体并奠定了理论基础。之后,孟荀又系统阐述了“心性”本质内涵和之间的关系,对各种人性论进行全面系统总结,“心性”不断融合,“心性”合二为一,形成具有系统的、逻辑的、理性的哲学思想体系。心性论不是一陈不变的理论,它随时代发展而发展,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其思想理论是不断“与时俱进”的。因此,以孔孟为代表的“心性论”在后世获得了空前发展,尤其是经历唐代韩愈、李翱的儒学复兴运动及至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创建,心性论不断理论化、系统化,而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理论。“心性”思想直观体现于个人的心性修养的生命怡情上,心性内化为人们的道德、伦理和生命境界,心性成为知行合一的统一,成为中国文化内在精神的表现,心性所追求的不仅是知识理性,而且是道德理性和行为理性。
中图分类号 B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7725( 2019) 05-0055-02
作者简介 吕楠楠(1994-),女,吉林松原人,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佛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 崇】
标签:哲学论文; 心性论论文; 心性本体论文; 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