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构成要素检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学科教学论文,课堂论文,构成要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1]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和方式等重新组合,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并未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内涵,使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并未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认清整合的目的,凸显整合的价值,厘清整合应遵循的理念,才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整合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2],因此,本文从“学生学习”、“课堂文化”和“课程教学”三个维度,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的——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意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脚手架”,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我们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考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的使用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3]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出生活情境或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信息技术的使用应有助于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就是人们的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4]人的思维发展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将难于发现、难于理解及难于想象的事物和情境再现出来,将枯燥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降低他们思维的难度和跨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或许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就已在生活中对认识对象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但在无定向目标下的感性认识是不全面也是不丰富的。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典型的事例或实验,促进学生建构新知。
3.信息技术的使用应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何玲和黎加厚认为:“深度学习是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深度学习强调了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5]
埃弗雷特·罗杰斯认为,技术是“工具性行为的设计,这种设计可以减少在达到预期效果的过程中因果关系之间的不确定性”[6]。衡量教学中是否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关键看信息技术有无引发学生自觉的、有目的的认知活动,满足了学生什么学习需求,解决了学生什么学习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价值——建设新型的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的内涵,是教学活动以及对教学活动的支撑、规范和引领作用的课堂物质条件、课堂制度、课堂信念、课堂价值的总和。课堂文化包括课堂教学文化和课堂环境文化。课堂教学文化包括:课堂教学目标文化、课堂教学活动主体文化、课堂教学内容文化和课堂教学评价文化。”[7]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利于建设新型的课堂文化。笔者从课堂教学目标、师生关系、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助于达成实践智慧生成的课堂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斯宾塞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作准备”。可见,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灵活地适应世界。学生在课堂中习得知识,但习得知识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获得知识后要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之一是学生实践智慧的生成。“实践智慧即把概括性的知识用来创造性地解决必须解决的具体问题。”[8]教师应创设具体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生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智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时空范围,以具体问题为主线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加强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显现课堂中无法观察到的现象或事物的变化过程,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材料,提供仿真的探索情境;互联网可以将学生带入现实工作场景,方便他们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获得真实的体验,进而生成实践智慧。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助于打造合作型师生关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时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9]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经验与探讨学习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学生通过帮助他人,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但传统的小组合作把学生分割成不同的小组,这些学习小组中的学生相对于整个课堂处于一个封闭的范围,在学习过程中,虽然组内成员可以充分交流,但各学习小组之间的交流却相对困难。信息技术则可以突破教室狭小地域的限制,方便全班所有小组、所有成员之间的交流;同时,各组的成员可以不固定,全班所有学生都有相互合作的机会。利用信息技术,师生、生生之间还可以进行一对一个别交流,或一对多、多对多的集体讨论。“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10]每个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从不同的角度收集不同的资料,并和组内的其他成员协商、解决问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全班所有小组的学习情况,若小组内意见有分歧,教师可以适时介入,进行辅导和帮助。此时,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合作学习可以进一步改善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结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助于实现自主建构的课堂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意义建构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建构起新的经验”[11]。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为学生自主建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条件。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教师教授知识的工具与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的学习:其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超媒体技术创设真实、复杂、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情境中的各种资料去自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其二,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丰富的、开放的信息资源,方便学生获取各种类型的资源,并对资源进行辨析、重组和整合等,开展探究性学习;其三,学生可利用信息技术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与监控,不断修正行为,自主完成认知加工过程。
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助于实施注重能力的课堂教学评价
20世纪70年代,斯塔克和艾斯纳等在人本主义哲学影响下,提出教育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揭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阐明了教育评价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对学生发展起促进作用。但传统评价工具显然不能完全评价出学生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改善了评价工具。信息技术提供了一些情境化的活动,学生所承担的任务比传统的纸笔测试更具有实践性与现实性,倾向于测试学生学习的能力。如,档案袋可对每位学生进行全面评价,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去判断每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既包括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的评价,还包括对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现的情意态度的评价。“档案袋揭示的不仅仅是个体学生所做的东西,而且揭示了他们在做出自己决定时所使用的策略。”[12]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施——遵循“课程教学”的理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资源,便于他们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信息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遵循“课程教学”理念,否则,可能偏离课程的本质,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而减弱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程教学”理念是什么?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非僵硬对立,课程与教学应融合起来、整合在一起。课程与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课程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共同创生一系列‘事件’,通过这些‘事件’,师生共同建构内容与意义。‘课程教学’理念的内涵是: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教学作为课程开发的过程,课程作为教学事件。”[13]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帮助学生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课程”
“从‘变革’的观点看课程,课程本质上不是对所有学生都相同的普遍性内容,在特定的情境下,每一位学生对于课程都有着自身的理解与解读。[14]目前,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仍为班级授课制。面对几十个不同知识基础、不同认知风格以及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教师难以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在具体情境下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适合每个学生需要的课程。信息技术的交互性、集成性、非线性和实时性等特性,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变革内容,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如,学生围绕某个学习主题,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操作计算机规划自己的学习路径,学什么、怎样学,均由他们自由选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在具体的情境中将给定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课程”。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成为协助教师“创作”课程事件的工具
“‘课程教学’理念的内涵之一是,教学作为课程开发的过程。此时,教学不只是一种人际交流过程,而是课程开发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创作’课程事件(课程事件由一系列书面的、口头的、行为的‘文本’构成)。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15]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较难及时针对每个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创作”课程事件。但信息技术为教师解决此问题提供了可能。面对课堂复杂的教学情境,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转化课程内容,建构课程意义,与每个学生共同“创作”课程事件。如,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教师可将信息技术作为人际互动的工具,与学生进行单独或集体的同步交互(网上聊天室、视频会议等)、异步交互活动(E-mail、BBS等),查看当时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给出实时的指导与恰当的建议。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成为师生评价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事件的工具
“课程教学”理念认为,“当课程作为教学事件时,它不再是静态的书本,而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经验。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师生不断创造、解释着课堂事件。课程是动态的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事件。”[16]师生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教学,如何全面、实时地解释课堂教学事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可以评价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事件,为教师与学生解释课堂教学事件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技术可以对课堂教学事件进行两种评价:其一,针对教师教授的反馈调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实时获取与分析学生学习的结果,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尝试多种方法解决学习问题,教师用计算机收集、记录学生的不同方法;同时,用计算机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反馈结果,以便调整下一步的教学行为。其二,针对学生学习的目标导向评价。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评价依据或条目发布给学生,对学生下一步的学习起导向作用。如,教师课前可利用信息技术将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步骤做成动画让学生看,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学生调整错误的操作步骤,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
标签:课堂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情境学习理论论文; 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学科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