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状态检修模式下变电检修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侯建伟

对状态检修模式下变电检修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侯建伟

(国网忻州供电公司 山西忻州 034000)

摘要:电力能源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各项经济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电力企业作为电力能源的主要提供者和服务者,加强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供电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状态检修模式是针对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而采取的一种维护方式,它可以对电力设备的性能发挥做到准确的预测和分析,减少系统运行故障的产生,从而确保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这其中变电检修技术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状态检修;变电检修技术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日常的检修和维护工作来保障,在现代电力系统的变电检修工作中,状态检修模式的应用十分广泛,这种检修方式可以对系统运行中的故障起到事前预测的作用,可以将故障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随着变电检修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状态检修模式的应用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这对电力企业的供电服务质量提升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据此文章就对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进行了分析。

1 变电检修技术

1.1 变电设备的状态监测

状态监测的开展内容主要包含有多个方面,例如定期解体监测、在线监测、远程监测等等。定期解体监测是在变电设备的检修过程中将变电设备停止运行,并对其进行解体,解体之后对其内部结构和零件进行详细检查,找出可能存在隐患的部件及时更新替换,它的工作量比较大且有较大的失误性;在线监测指的是利用检测设备来对变电设备运行中的各种参数、状况等进行显示,对这些数据参数进行分析来确定最佳的维修方式,它的优势之一就是不需要打开变电设备的内部结构,工作量较少;远程监测就是采用远程监控设备来实现对变电设备的状态监测,但是它的应用成本比较高。

1.2 变电设备故障的合理诊断

在整个变电设备检修技术中,故障诊断处于核心地位,通常情况下,常用到的诊断方法有综合法诊断法和比较法诊断法等。所谓的综合法诊断就是对整个变电系统进行诊断,在开始诊断之前要对关键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之后再将所收集的数据和系统的知识库进行逐一对比,得到最后的诊断结果[1];而比较法诊断法则是借助噪音诊断、射线诊断以及振动诊断等的先进诊断技术,来得到变电设备运行的详细结果,之后再将这些结果和以往结果信息进行对比,如果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就说明变电设备运行状态趋于良好,反之则存在缺陷。

2 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分析

2.1 带电操作

带电操作在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中十分常见,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就必须要对操作人员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并对具体作业行为进行安全指导和监督,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负责操作的工作人员也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和考核,做到持证上岗,具有丰富的模拟演练经验,除此之外,还要注重确保工作开展流程符合安全规定,所使用的设备和检修工具性能良好。

2.2 对于接头的高效处理

对于接头的正确处理时状态检修模式下变电检修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旦变电设备在运行中接头部位出现严重的发热状况,就需要检修人员及时发现并予以解决,而且检修人员还要对设备的运行记录进行合理查看,对得到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正确分析和研究,在得到分析结果后确定合理的接头。除此之外,在对接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变电检修人员还要对接头的表面氧化物进行彻底清洗,使其作用最大化发挥。

2.3 变电设备热故障处理

在变电设备运行中,热故障也是重要的一个问题,一旦管理不善就会导致变电设备难以正常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变电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要根据设备的性能和作用来选择性能良好的抗热型材料,不能因为价格的原因而采用劣质产品,由此带来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2],此外,抗热性较好的材料也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可以大大提升变电设备的抗氧化水平,在对已出现热故障的变电设备处理过程中,检修人员还要重视适当的增加电阻的接触面积,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设备的散热性能,及时散发运行所产生的热量。

2.4 设备运行的监控和接线维护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对变电设备运行的监控和接线维护也是状态检修模式下变电检修技术的重要应用体现。在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变电检修人员需要实时的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监视,对其运行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状况及时掌握,例如运行中所出现的发热、氧化等现象都可以及时处理和维护。除此之外,变电设备的表面光泽度失去或者是出现锈蚀现象,就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对出现锈蚀的部件及时更换,并在更换后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监测,提高设备监测的效率和质量。在接线方面,一旦变电设备的接线出现错误就会导致故障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且在解决时也会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这一状况,需要检修人员在日常监视和维护工作中提高监视的严谨性,对各个部位的连接线进行细致检查,一旦发现错误就要及时更正,从而提高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变电检修技术的实际应用

3.1 隔离开关

在隔离开关的故障类型中,过热现象较为常见,出现过热的部位主要集中在接线座和触头。如果出现在触头部位的话,主要原因是因为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选择不合理,安装调试出现失误、触指弹簧锈断、隔离开关合闸不彻底等等。在对刀闸进行大修时,一旦出现接线座和触头连接的螺母松动问题,主要是因为操作方法不正确或者是检修不及时造成的,基于此,检修人员把握好初始状态关,尤其是验收阶段,绝对不能采用劣质线夹和螺栓等部件,并采用压接式设备线夹来替代螺栓式设备线夹,对于铜铜和铜铝材料之间的连接要采用搪锡工艺为主,对接头的接触面彻底清洗,并涂刷导电脂,对于螺栓的操作也要正确合理,拧紧力度适中。如果经常出现过热现象的母线侧隔离开关,则要加大检修力度确保检修质量;对于接线部位来说,则是要重点检查导电带两端的连接状况,确保两个断面的清洁度和平整度;对于触头部位,要确保接触触头的干净整洁,同时涂刷中性凡士林[3]。除此之外,还要确保三相分合闸同期、触头的插入深度满足安全运行要求以及两侧触指压力均匀,与此同时,要保证检修质量的良好,还需要技术人员对回路接触电阻进行严格测量,测量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接触面的接触性无误。

3.2 ZN28-10型断路器

这种断路器出现故障的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即分闸不可靠、难以合闸且跳跃、真空灭弧室漏气。如果是分闸不可靠,就需要对扣板和半轴的相互扣接深度进行适当调整,保证扣接深度是在1.5mm-2.5mm之间;如果是难以合闸且跳跃,就需要将支架的底座卸下,拿出铁芯,并对铁芯的栏杆长度进行合理调整,也可能是因为辅助开关动作时间调整不当造成的,需要对辅助开关的拉杆长度进行合理调整,保证其在断路器动静触头闭合之后再将其断开;如果是真空灭弧室漏气,就需要定期采用工频耐压法来对真空灭弧室的真空度进行检测,具体试验过程中,灭弧室在分闸状态下,是可以承受42kV/min工频耐压试验的,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就要进行替换。

4 结束语

在现代电力系统检修维护工作中,状态检修模式是重要的一种检修形式,在这种模式下的变电设备检测技术可以对系统中的变电设备进行全方位检测,掌握设备的运行性能,对可能出现的运行风险及时规避,从而提高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杨传江,马忠全,杨敏.状态检修模式下探析变电检修技术[J].工业B,2015(16):97-98.

[2]王品.状态检修模式下探析变电检修技术[J].低碳世界,2015(30):56-57.

[3]张鹏.电力系统中状态检修模式下探析变电检修技术[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12):347.

论文作者:侯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6

标签:;  ;  ;  ;  ;  ;  ;  ;  

对状态检修模式下变电检修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侯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