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土城里新石器时代遗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土城论文,朝鲜论文,遗存论文,新石器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译者按:本文译自《鸭绿江、秃鲁江流域高勾丽遗迹发掘报告》中第六章《土城里遗址》第二节中的第一部分“新石器时代”(科学、百科词典出版社,1983年,第106~119页)。
土城里遗址,位于鸭绿江左岸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秃鲁江下游,其西不足1华里即是鸭绿江。江对岸是我国吉林省浑江市三道沟乡辖境。土城里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划纹陶器,如枞叶纹陶盆、陶罐,以及由短斜线划纹带构成的方折雷纹等等,均与图们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相同,从而为探讨鸭绿江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区与图们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关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如此丰富的材料,在我国的浑江地区还不见,故将其摘译如下。
一、居住址
(一)2号居住址,是一座南北6.8米、东西约5米的长方形竖穴式建筑,现存穴深约25厘米(图一)。从穴壁和居住面烧黑的情况可知,该房址是经火烧后废弃的。居住面没有另用粘土铺垫加固的痕迹,均是原沙土。炉灶位于中部,其范围是南北60、东西50厘米,其周边围放有6块长条河卵石。房屋的东北隅有一刻划花纹器物,距此器物2米处有一南北向摆放的石磨盘,磨盘的近处还有石磨棒。西南隅有2件陶器,每件陶器都遗留有两个圆孔,似是修补陶器上的裂缝时钻的。这2件陶器均为细长平底器。另外,在居住面上到处都有陶器残片。陶片中既有钻孔的口沿下方饰有竖向平行梳齿纹的黑褐色薄壁器皿(图二:7),亦有带交错的三角形锯齿纹捺压成的平行点线(图二:4),这些器物的陶质细密,表面磨光后再捺压纹饰。另外,还有类似陶钵的小型器物,其上饰有刻划纹。出土的文物还有用粘板岩制的无柄长扁镞2件,上面刻划直线纹饰的漏斗形纺轮1件。
图一 土城里2号居住址
图二 土城里遗址出土的带刻划纹的陶片
(二)5号窖近圆形,直径8~9米。偏北部有一直径1.5米的圆形灶址(图三)。窖底面不太明显,也没有础石和柱洞。西侧比东侧低20厘米,即东侧窖地面至地表面的深度是55厘米,而西侧窖地面至地表面的深度是75厘米。
图三 土城里5号窖
遗物与2号居住址出土的相近。陶器中有刻划纹的深腹碗和小碗,也有腹壁较薄而坚实的带有竖向刻划纹的器皿,以及底部近假圈足的器皿。石器中有黑曜石残片、镐、网坠、石磨、磨制的无柄石镞。出土的遗物还有小动物模型,以及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文物。
(三)6号窖,位于第6区和第2区的分界线处。窖的轮廓一部分可以划定,但尚有不少部分是不很清晰的。尽管窖内没有灶址设施痕迹,但底面有不少的文物,可见,虽然可以将这个窖视为居住址,但的确也存在一些解释不清的问题,故称为窖址。
根据遗物的分布范围和残存的西部轮廓线推知,窖的规模约6.5×4米。西部现存高度是20~25厘米,其它地方不足10厘米。灶址不太清楚,其原因可能是窖的东南部被鲁南里型文化层打破所致。
出土的遗物中有刻划纹器皿、较多一些的黑曜石石器残片,以及具有纹饰特征的黑色磨光陶器和镐、石磨棒、网坠、黑曜石石镞、漏斗形纺轮。
(四)7号居住址是一座接近于方形的地穴式建筑,南北长5.3米、东西宽约5米,东部现存穴深为30厘米,西部约50厘米(图四)。居住址中间有一南北80、东西60厘米的灶址,其上覆盖有10厘米厚的灰烬,灶的周围原来放有石头,发掘时只剩下东侧两块和北侧一块残碎的石块。灶址的南部边缘上放置了一件饰有刻划纹的小碗。房址的东南侧有一块平滑的30×25厘米的长方形石头,当时可能作为石磨盘使用。另外还有网坠2个,以及镐、纺轮、黑曜石残片、扁平无柄的磨制石镞,各1件。
图四 土城里7号居住址
此外,在居住址堆积层中同晚期遗物一起,出土了较多的网坠和石镐,可能与房址有一定的关系。
居住址没有火烧的痕迹,也不见柱洞。
(五)8号居住址为长方形地穴式建筑,长6米、宽4米、深40厘米左右(图五),为东北——西南走向。居住址的东墙大半部分已经遭到破坏,在西北角处遗留有宽80厘米、长170厘米的东西走向的凸起地面,其上散存有刻划纹的陶器残片。
图五 土城里8号居住址
房址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均呈圆弧形,灶址位于房址中央稍偏北部,周围原有石块,现多已破坏无存,除东北部剩余一些石块外,其它地方都已残碎或没有了。灶址的西部一共放置33个网坠,这些网坠都是利用江边的河卵石并将其两侧打成凹槽后成器的。房址的西南角倒置有已经碎破的饰有刻划纹的大陶器。由于房屋被火烧毁,所以陶器上有较多的黑灰,正因为这样,陶片下的居住面上没有黑灰。在靠近房址北壁处,有两块大石头。居住面是用沙子夯实的,上面基本上没有黑灰。
除了少量的刻划纹陶片是出在距地下10厘米深的堆积层中外,其它遗物都是在居住面上发现的。除上面谈到的以外,还有石磨棒和无柄石镞(与2、7号居住址中出土的相同)。
二、遗物
在新石器时代的2、5、6、7号居住址内出土的遗物比较少,但是,如果包括一般文化层中出土的遗物,其数目也是很可观的。这个时期的遗物种类有石器和陶器,还有少量的土制品。
(一)石器
1、石镞 从选用的石材上可分为两种,即黑曜石石镞(图六:1~3)和粘板岩磨制的石镞(图六:5~8)。除2号居住址出土了1件黑曜石石镞外,其它3件出土于一般文化层中。2号居住址还出土了1件磨制石镞(图六:8)。该房址的外面还出土了若干件磨制石镞。
图六 土城里遗址出土的石镞
2、石斧 是选用闪绿岩、沙岩,或者石灰岩制作的,横断面是小圆角四棱形(图七:2、8)和椭圆形(图七:1、3~7),刃部剖面呈蚌形,头部加工得不很精细,长8~10厘米。石斧中数量较多的是横断面呈椭圆形者,其中多数的刃部残钝,或者本来就没有进行过很好的加工,这样的器物,可能是当做石锤来使用的。
图七 土城里遗址出土的石锛
3、镐 在学校后面的掘坑内,发现了一些刻划纹陶器残片和许多石镐(图八)。石镐的制作是适当地将石材敲打呈雏形以后,再加工一侧或两侧,继而修整锋利的刃部而成的。刃部因为是打制的,所以凹凸不平,也不精致,尽管如此,刃部平面都呈蚌形。镐的形制中最多的一种是上部较窄、向下越来越宽的形式。刃部有加工成两面的,也有一面的,以两面的居多。
图八 土城里遗址出土的石镐
4、黑曜石石器 黑曜石也出土了多件,除在一般文化层中出土的外,在2号房址和5号窖中出土得最多(图九、图十)。另外,在第6区和第7区的分界线上被破坏的居住址中,以及学校教室后面试掘的探坑中,也出土了很多。在出土的数百件石片中,大部分是打下来的碎片,或者是刃部未经加工的石片,只有30余件有加工痕迹。有加工痕迹的碎片,估计是用来切割食物或刮削皮类的石片,形制上有长的、短的、三棱形、四角形的、柳叶形的等多种。除石镞外,大部分只加工一侧边缘。此外,有的在柳叶形体的石片两则边缘,均加工成利刃,四角形的则是三面加工成刃部。
图九 土城里遗址出土的黑曜石石器(1)
图十 土城里遗址出土的黑曜石石器(2)
5、石磨 出土了若干件。其中在1号居住址出土石磨盘1件,2号居住址出土石磨盘和石磨棒各1件,5号窖址出土2件石磨盘和1件石磨棒,第3区出土2件石磨棒,4号居住址北墙沿线出土1件石磨棒,6号窖址中出土石磨棒和石磨盘各1件,8号居住址出土1件石磨盘。这些器物的形制,有窄长的,也有稍宽些的。
6、纺轮和网坠 纺轮均为陶质的(图十一)。2号居住址出土的横断面为山包形,没有纹饰,直径约4厘米。另1件横断面为漏斗形,底内凹(图十一:3)。从2号居住址出土的一种与此形制相同的纺轮上,饰有刻划纹。另外,5号窖址出土的形制是小山形,象从中部被横割断的算盘珠子,其直径只有2厘米。1号坑中也出土了1件这种形制的。
图十一 土城里遗址出土的陶纺轮
网坠都是石质的。是挑选小而扁平的河卵石,在两侧打出凹槽,以便捆绑在网上(图十二)。
图十二 土城里遗址出土的石网坠
(二)陶器
遗物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有纹饰的陶器,纹饰陶中绝大多数是刻划纹。下面将从房址中出土的复原后的器皿来观察一下。
陶器的质地,大部分是以粘土和滑石粉混合而成,有些则掺些粗砂。器物的大小、形状、纹饰与质地均没有关系。根据纹饰的制法、形状、质地,陶器可分为两种。
一种为枞叶纹陶器。这种陶器有大的,也有小的。大的近似深腹碗,从口到底均饰有纹饰,口沿下转圈划有长约6~7厘米的平行斜线,在其下面反方向划有同样的图案,形成了枞树叶状的纹样(图十三:6)。
图十三 土城里遗址出土的各种刻划纹的陶器
枞树叶纹陶器,在出土的遗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然其图案的布局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从口部划刻到底部,有的是距口部2~3厘米开始往下刻划,有的是第一组平行线与第二组平行线之间留有一定距离的空隙(图十四:1、2),有的枞叶纹不很规整是随便划刻的(图十三:1)。与此相反,还有些是枞叶纹的线端延长后所形成的席纹(图十三:7)。
图十四 土城里遗址出土的带刻划纹的陶片
饰枞叶纹的器皿也有类似缽或碗一类的小型器物。如图十三中的2是从8号房址出土的小碗。高12.5、口径15.5、假圈足高1、底径7~6厘米。在5号窖出土了大小与碗相近的小器。高6.7、口径13、底径6厘米(图十三:3)。第8区出土的比5号窖的略小,亦呈小碗形。高7.7、口径12、假圈足高0.6~0.7、底径5.2厘米(图十三:1)。这些小器上的枞叶纹,都是随便乱划的。上述的陶器,有的口沿外侈,有的内敛。还有部分小罐的器底近似假圈足,很像青铜时代陶器的底部。这些器皿高10厘米左右,口径12、底径4.5、假圈足高1.5厘米。
另一种陶器从质地上看,也有像第一种类陶器那样胎土里掺滑石粉的情况,但与之相比,质地更加细腻,制作也精美。这类的器皿表面往往是黑色或黑灰色,经靡光后饰纹样的。其纹饰的制法仍比前一种陶器细致,而且更重于技巧。器皿一般都是小器,而且有些器皿上饰有带形的附加堆纹。
2号房址出土的陶品,上半部已残,形状不详,但器底是较高的假圈足,下半部分无花纹,只在腰部用木梳形的施纹工具竖向划出了花纹(图十三:5)。通过房址中出土的一些纹饰陶片中,我们得知,上述同类纹饰的陶器口沿近处也有一定的宽度没有饰花纹(图二:7)。5号窖中也出土了类似的陶器(图二:8)。
另外,还有不像上述陶器那样有小树枝的双股尖,或并排两根木棍竖向划成的纹饰,而是用树枝的尖端压刺而形成的两点纹。压刺后的两点纹是平齐的,也有的是前后稍微错开的。5号窖和2号房址中都出土了这种形式的纹饰陶片(图二:1、2、3、4)。
5号窖内出土的陶片还有器口上部留有一定的空白后,其下先转圈划一条平行线,然后在线下以细而短的平行线条,等距地向下施划成纹样。
陶器中还出土了2件附加堆纹上刻划纹饰的残片(图十五:2、4)。这2件残片都不是房址中出土的。1件残片(图十五:2)是在腹部的附加堆纹带上划出斜线纹,然后紧靠这条带的上方腹部上反向划刻一行粗线纹,而粗线纹的上方则是用两根细树枝有间断地划成纹饰。另一件残片是在附加堆纹条带上面划出与之相交的斜线纹,但条带上方花纹已不得而知。
图十五 土城里遗址出土的带刻划纹和雷纹的陶片
最后,还有口沿外敞的器皿。口沿下方饰有纵向的粗划纹(图十五:3)。纹饰陶中还发现被认为是同新石器时代陶器种类相同的雷纹陶器残片(图十五:5)。这些器皿的质地是在细腻的粘土里掺了少量细砂。在雷纹带内又刻划了斜线。
在以划纹陶器为主的时期,也有无纹饰的陶器。如5号窖中出土的质地与其它陶器相同,但无花纹的小陶器,高5.5、口径6、底径5.3厘米(图十三:4)。
(三)其它遗物
在5号窖中出土了用粘土制成的小动物模型,其头部部分已损,形状似狗,但不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