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刘启鑫

(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六安 237000)

【摘要】目的:探究质量控制理论及方法对血液净化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度至2018年度6月底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共84例,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另外一组作为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参考质量控制方法制定优化式质量持续改进控制措施并实施。观察两组质量控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其中,试验组经质量控制措施优化后,其在质量评分、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有突破(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应用优化质量控制办法,能够有效提升血液净化质量,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质量控制;血液净化;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055-02

血液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有效反映,通过医学手段对其进行血液净化,能够有效为提升患者血液质量,增强患者健康数据提供良好的途径。而在目前的治疗过程中,血液净化经常面临血液感染、质量提升困难等难题,通过分析提升技术质量的难点,综合患者需求、医院规章制度以及医护人员专业技能等,能够有效对质量控制的一系列环节和过程进行控制和提升,从而获得良好的质量改进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度至2018年度6月底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共84例,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1例,平均年龄(51.4±2.5)岁。另外一组作为试验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52.1±2.3)岁。其余资料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且试验经患者同意。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方法,其主要包含基础护理、护理评估以及对应的治疗指导等质量控制方法,从而通过常见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在治疗期间对病症有基础认识,对一些治疗流程有所了解,并通过评估工作质量切实进行改进。

针对试验组,主要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环节及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其一,完善制度,落实管理。根据相应上级部门及国家卫生规定,对于血液净化工作所涉及到的规章制度进行审定完善,从而根据目前医院的工作流程,如病历管理、应急处理等,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督检查小组。由科室相应人员组成常规组织,定期对当下的科室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隐患,提出改良方案等,从而在一定时期内有效提升质量[1]。

其二,加强控制,分区管理。通过分区管理的办法在科室内部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点,做好科室内部的环境卫生管理,对于威胁环境卫生的部分进行分区处理,如将清洁区细化为半清洁区、污染区、清洁区三大部分。同时,针对科室人员和患者,设置通道进行管理,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对于室内卫生指标,严格按照医疗卫生规定进行,由监督检查小组进行定期检查。除此之外,应多设置卫生设施,加强卫生宣传,督促医护人员和患者有效遵守卫生管理制度。第二点,病人分区,对于不同的病人,为了进一步避免由血液管理不善造成的血液感染问题,应及时对透析室进行分区,如急诊,常规,紧急等,根据患者病情类型进行处理,能够有效的对各类患者的病情负责。同时,应加强病人区的消毒处理机制,通过引进消毒机器、加强消毒流程把控、进行严格筛查,以此保证患者之间的感染几率降到最低[2]。第三点,做好器械消毒处理。对于相应的消毒器械,应及时按照规定处理措施进行,降低由此产生的感染问题。

其三,加强培训,提升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素质培训,不仅能够促进其对血液净化中进行质量控制,形成全新全面的认知,也能使其发现不足,弥补自身水平,以此加强护理质量。第一,加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针对部分专业技能有所欠缺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及检查,保证净化中心的护理质量。第二,针对工作环节进行培训,从环节入手,通过分析,强调每一步的重要性,从而给其以警钟,加强其质量控制意识[3]。第三,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理解,从而可以及时通过患者病情观察发现患者隐藏的不稳定因素,有利于工作质量的提升。

其四,责任到人,包干到位。在繁忙的护理管理工作中,效率与质量同等重要,因此,合理的通过责任到人,包干到位的措施,使医护人员能够实现合理分工,从而切实保证患者护理质量的提升,是一条有效质量改进途径[4]。第一点,通过平衡新老护理人员比例,加强护理单位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平均化,有利于实现量化管理及协调。第二点,注重加强医护人员日常生活工作质量的平衡,在工作安排中,应合理分配时间,使其能够有效的对各个环节质量进行把控。

1.3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数据全部使用相应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方差表示,t检验方式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χ2检验方式处理。其结果对比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质量对比

分析两组患者的重症治疗时间、住院时长、预后有效率、预后死亡率,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通过对比数据,发现两种护理管理方式对血液净化质量的控制及提升的效果。其中,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当下的两组患者对照组质量评价分值(71.2±6.7),试验组质量评价分值(88.32±7.2),具有显著差异。

表1 两组护理质量数据对比

 

3.讨论

当前血液净化患者的人群占比越来越高,也就意味着发生血液感染事故的可能性随之增加。只有不断通过质量控制措施,对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控制,才能进一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质量提升及改进。而在进行其方法理论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对问题进行彻底分析,巧妙合理的运用当前的医疗卫生现状,从而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其中,切实的为患者做好医疗护理服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管理模式,从而使我院的血液净化工作质量得到了持续提升。通过分析患者各项指标,我们可以得出,当前这种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每一个工作细节及环节中的管理办法,能够对医疗管理,临床预后,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等起到积极地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靖,周美玲,连芬,等.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7):139-141.

[2]袁艳波.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3):12394-12394.

[3]李似姣.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3):131-131.

[4]姚仙娥.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29-30.

论文作者:刘启鑫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9

标签:;  ;  ;  ;  ;  ;  ;  ;  

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刘启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