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探讨论文_覃艺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探讨论文_覃艺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铁清镇广福初级中学校,644209)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必须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条件,整合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效率。本文主要研究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并提出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研究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学生更加强调数学的使用,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积极利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并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倡导数学学习回归学生的生活。学生开始从他们自己的生活实践中理解数学。有必要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完全融合,并将数学学习融入学生的生活背景中,以便学生能够发现、探索、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应注意自己的生活经历,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将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使数学生活化。

一、情境生活化

伟人恩格斯说:“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因此,当我们教数学时,首先应该创造一个接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这样学生就可以置身于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从中体验到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的乐趣。如人教版七年级(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抓住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模型。所以在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在学校举行的七年级拔河比赛中,规定每队胜一场得二分,负一场得一分,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如果我班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加分,那么我们班的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钾这样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投入到讨论问题的氛围中,并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验了成功。

二、内容生活化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生活经验巧妙地设定一些生活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设置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提高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生活。在设置数学问题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学生生活经验的实际组合,二是设置的问题在结合实践生活的同时,不能偏离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范围,三是,结合生活经验,我们必须注意形式的多样性。比如,在进行《几何图形初步》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事物引进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对着这些事物,学生具备一定的熟悉感,这样在理解相关的几何图形知识时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更利于将来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

三、教学工具生活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中使用了新的教学工具。多媒体、微课等是在科学和技术的推动下产生的,并用于教学中,这些新的教学工具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有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比如,在学习《多边形》这一章节的时候,多边形的种类千变万化,如果只是简单的给学生介绍每个图形的特征,学生会非常容易混淆,也很容易记住所有的特征。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老师在网上搜集各种各样的多边形,然后上课的时候给学生们投放出来,让每个学生非常直观的感受多边形,这样学生就能把多边形的特征记住,也不容易混淆。这样,多媒体就和学生的生活拉的更加紧密,就会让这一先进教学工具充分融入到学生生活中去,开拓了学生眼界。

四、教学形式生活化

教学形式是课堂的核心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支撑作用。因此,要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关键是要提高教学形式与现实生活的契合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课堂活动,自由讨论,观看视频,小组合作等教学生活化改革。同样,在采用这种非传统教学形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方式和人格特征,提高对生活化课堂的控制,避免课堂教学失控的情况,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教学进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活动.教师先将学生按照性格特点、学习水平以及认知风格等因素进行分组,在分组的过程中尽可能保证组间差异最小化。完成分组后,教师应向学生提出与二元一次方程相关的、与生活契合度较高的应用问题,如教材中“探究一”的养牛场应用题、“探究二”的甲、乙作物土地分配问题等,在未进行课程教学的情况下,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已有的知识体系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让各小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展示给全班学生,大家共同分享成果,再通过交流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探究能力。

五、数学应用生活化

数学来自现实生活,寓于现实生活,应该最终服务于现实生活,并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检验。除了适当地布置一定的书面作业以巩固数学知识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以便学生能够始终关注生产和生活中的数学材料和数学现象,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自觉地实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意义和价值,激励他们自觉地学习数学的欲望。如:在“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时,若当时正在进行世界杯或其他足球比赛,其赛况必然成为学生课间的热门话题。在教学中,便可选用中国队在小组赛中的比赛的场景,先播放一段精彩的实况录像,然后让学生根据这几场比赛(分上半场、下半场)的净得分情况,归纳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探讨中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

六、数学活动生活化

在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密切关注课程标准,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教学活动。爱动是学生的本性。在教学中,如果能围绕学生和学生的活动组织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以实际的方式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体活动的强烈的欲望。同时,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实现启蒙的效果。同时,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如:教学“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时,便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背景出发,精心设计一个活动,让不同的学生依据不同的生活背景进行同图案设计活动:有的学生自然想到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先将一张纸对折,在折痕的一侧剪下一块,打开即可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的纸片;有的学生想到的是做墨迹——取一张质地较软、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在纸的一侧滴上一滴墨水,将纸打开、辅平、所得的图案就是轴对称图形;有的同学想到的是扎眼……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经验出发,都能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图案,彼此交流,实现了理解和认识轴对称图形本质的目的。

七、结束语

总之,生活教学的应用使学生更愿意接受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利用生活教学情境,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知识来源与生活的真谛。真正体验到从生活中学习,并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白雅云.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探微[J].学周刊,2016,(04):40-41.

[2]刘冬,高明松.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几点探索[J].学周刊,2016,(08):55-56.

[3]陈小朝.浅议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30-31

论文作者:覃艺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6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  ;  ;  ;  ;  ;  ;  ;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探讨论文_覃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