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高层建筑的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其建设原料的费用消耗在建筑工程总投资中的所占比率亦持续增加,部分工程已突破了的85%或更多。工程原料采购是建筑项目本身及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是针对建设项目实施管理的关键程序。所以,在此种背景下,其工程原料管控效果的强弱对建筑项目投资的关联性即表现出充分的关联性,抓好建筑施工原料的管理工作对于圆满实现工程品质,提高施工作业速度度、减少工程费用可发挥出根本性的保障功能。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管理;问题;对策
1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材料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数量不断增长,这就使建筑工程施工对工程材料管理人员的需求量较大。我国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重工程技术人员,轻项目管理人员”的现象,在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问题上,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聘请专门的建筑材料管理人员,而是临时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兼管工程材料。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甚至直接让亲属等本身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担任管理一职。这些非专业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和素质涵养往往不高,有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却缺乏实践经验。有的能力较高、经验丰富,但专业知识水平低,无法满足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需求,管理混乱;更有甚者中饱私囊、弄虚作假、投机取巧。这样不仅不利于建筑工程材料的科学化、合理化管理,反而给企业材料成本的控制、建筑工程的顺利推进带来困难。
1.2 建筑工程材料采购工序混乱
在生产总过程中,建筑工程材料的采购资金在建筑总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大多数建筑企业的材料采购部门在采购材料前并没有制订详细的采购计划,没有对采购成本进行精细的估算,再加上采购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企业采购人员勾结材料供应商进行暗箱操作,恶意抬高材料价格,收取供应商佣金、回扣,甚至贪污受贿,在提高采购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建筑工程的造价和成本。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建筑工程材料的合理化管理。
1.3 缺乏健全的材料管理制度
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材料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具体的材料管理程序和管理方法,更不用说一个健全、完整、系统的管理制度,对于材料管理具有极大的随意性。这样一来,就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去约束管理人员的工作,长此以往,管理就会混乱无秩序。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材料管理体系对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4 材料储存管理不当
合理的材料储存管理也是确保材料质量的重要措施,而实际施工中,常常是建筑材料随处乱放,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会对施工材料造成一些不利影响。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而建筑所需材料有多,这种材料的不当储存必然会对材料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有一些材料本身是不耐超、不耐高温的,随意的对方会影响其正常使用,造册好难过不必要的浪费。一些施工企业的材料管理人员为了应付月度的报表,有时还会编造一些数据欺瞒上级管理者,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后期材料使用时发现了问题,为了避免与报表数据的冲突,一般也会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继续使用,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2 改进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对策
2.1 制定建筑材料的供应计划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在全面了解建筑材料市场的各种信息、动态,从而收集比较全面的资料与资源,在根基建筑工程的造价预测设定相关的方案,比如工程分包合同、建筑材料成本等计划,并且施工过程中实施,按照实际的施工进度与情况在进行具体的干预。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项目中,要把任务、责任具体化,综合考虑建筑材料在实际的需求与供应的平衡点,制定具体的建筑材料的成本计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的实施计划如下:建筑工程的管理部门按照总工期的计划与预算,再根据实际的年度、每个季度或者每个月的具体量数,以及总体计划中工程每年、每季度的主要材料的使用明细表,再进行对建筑工程中的主要建筑材料制定供应量的规定和消耗额的制定。
2.2 加强对工程用料的管理
对工程材料的管理是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工程材料的存放;工程材料的使用和损耗。工程材料的存放工作是整个过程的基础,也是下面工程材料管理工作进行的前提。首先组织专门的材料存放管理人员對工程材料根据不同种类,不同用途,不同厂家的属性进行分类,保证各种材料的有序存放;也要对各种材料的入库出库情况进行记录和质量检测,切实履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其次就是工程材料的使用和损耗方面的记录。首先要做好工程材料的使用情况,对工程材料的使用做好记录,严格按照要求发放材料,避免出现浪费,还有对工程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最后在工程材料的损耗数据进行严格分析,而且密切关注工程材料的损耗情况,当出现损耗情况超出规定范围时,及时实施补救措施。
2.3 做好市场调查工作,优化施工材料供应商的选择
在调查过程中要详细的了解建筑施工材料的性价比,同时施工材料采购人员还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技能与工作经验,以便可以对建筑施工所需要应用的材料详细认真的进行多方位以及全方面的调研与选择。建筑使用施工材料的选择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要从材料的质量与性能方面来判断材料供应商是否满足建筑施工的需求,同时还要调查材料供应商是否具备国际或国家产品质量认证、是否具备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只有深入、详细并大量的调查与研究,才能够选择出建筑施工所需的最优材料供应商。
2.4 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
进场的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尤为重要,需要有一套检查程序,以保证质量。工程建筑材料进场的时候,一是要检查材料到场情况,以及这些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生产编号、批号、型号规格、质量证明等方面是否与要求相符合。如出现不相符合的情况,坚决要求清退更换。除此之外,还要对进场材料进行试验、检验,经抽检合格后,予以放行进场,并按照要求堆放,避免材料变质。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材料的合理调度和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二次复检。
2.5 加强建筑材料存放及发放管理
首先,建筑材料在建筑施工中要有专门的存放库房,做好建筑材料的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库房要符合相关存放标准,否则会对建筑材料质量产生影响,从而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如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要存放在避免雨淋和潮湿的位置,钢材如果受到雨淋或堆放在潮湿地方,钢材则会被锈蚀氧化,这样便降低了钢材的使用寿命,如果水泥材料被雨水冲淋,则不仅仅是降低其使用寿命,水泥材料则无法再使用。其次,建筑材料要清楚标识,并对其进行分类存放。建筑场地的建筑材料较多,相同材料还存在不同规格,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的种类有十余种,同时钢材还有带肋和圆钢之分。水泥材料有带有R与不带R、标识高低之分、立窑、硅酸盐、悬窑、矿渣之分,根据建筑物浇灌部位的不同,其水泥设计的标号也是不同的,切记不能混用及错用。最后,实行先进先出、推陈储新原则。对于建筑材料的发放,无论是分公司、项目仓库还是项经部所发放的,都要严格按照先进先出、推陈储新原则实行,项目部物资耗用要根据分部和分项工程的核算,实行限额领取材料制度,施工前由项目施工人员按照栏目要求开签限额领料单。对于用量较大和贵重的物品,要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凭领料小票多次发放,如遇易破碎物品,则要由材料员发放时详细验交,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确认。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成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科学有效地管理,才能确保施工质量与施工進度,也可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稳步前进,树立品牌,创造出更多优质的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夏洪彬.浅析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4,21:82~83.
[2]王庆.浅析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5(4):40.
论文作者:董雪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材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采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