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软土路基处理研究分析论文_崔冀龙

市政工程软土路基处理研究分析论文_崔冀龙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750000

摘要: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区域在土质状况及地质环境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由于土壤环境的复杂化带来的影响市政道路施工的情况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建设与居民出行安全。软土路基施工问题,作为市政道路施工出现的最主要问题,由于软土土质较差,缺乏必要的承载能力,使路基在支撑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这也是相关工作人员在路基建设方面需要长期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也在逐渐增加。在对市政道路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不能满足道路相关技术和质量要求,很容易使路基的稳定性变差,而导致道路变形、沉降等一系列现象发生。所以,为了保证道路的质量,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行改善软土地基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特点分析

1.1 软土路基整体稳定性较差

对于土质较软的施工地段在施工上存在一定难度,为了满足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软土路基施工。软土路基在填土荷载作用下,地基会产生较大的沉降与剩余沉降造成道路地基稳定性相对较差。受软土地质荷载系数影响在施工时为提高软土地基强度需要在地基处理过程中添加适量的硬质土。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应加强对软土路基填土的控制,降低路基沉降与剩余沉降确保路基稳定性能够满足道路工程建设需求。

1.2 含水量高,透水性较差

由于软土主要是由粉土粒组与粘土粒组组成,且含有少量有机质,在不同环境下呈絮状结构,软土的含水量在35~80%左右。软土的渗透性较小,竖向渗透系数通常在10.6~10.8cm/s之间,因此土层在荷载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达到完全凝固需要较长的时间。

1.3 软土路基强度低

软土地质与普通地质相比强度比较低在天然状态下并不能完全满足路基荷载要求。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同土质,正常状态下软土地质本身强度较低受外力因素影响严重,一旦受到外力压迫就会出现沉降变形等情况不能达到道路施工对路基建设的要求。因此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土质的检测通过取样化验与研究确定出合适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保证道路工程建设对路基的要求。

2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

2.1 软土路基表层的处理技术分析

第一,表层排水法

在道路路基填筑前,在地表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以降低地基表层的含水量,为了使沟槽在施工中发挥盲沟作用,可以使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砾回填。水沟布设应全面考虑地形与土质情况,使排水畅通。水沟断面尺寸一般取宽0.5m,深0.5m~1.0m,路堤填筑前,宜用砂砾回填成盲沟。沟槽的布置沟槽布置要考虑地形与土质,以便于排水畅通,造沟槽尺寸一般取宽0.5m,深0.5~1.0m。路堤填筑之前沟槽内用透水良好的砂砾回填成为盲沟,纵向盲沟沿道路纵向开挖,横向盲沟间距按10~15m布置。若埋设孔管,必须使用过滤材料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层排水法适用于处理软土路基含水量较大,而土质却较好的路基。

第二,砂垫层法

砂垫层法是充分利用了砂质的透水性,在软土地基中软土层较薄的地段,可以在地基表面铺盖一层沙砾,起到砂垫层的作用。砂垫层能够很好的改善软土地基的土壤结构,同时能够帮助地基进行表层排水。另外,砂垫层法也被使用在地下水的排放工作中,在软土地基的地址中,地下水的水位常常过高,同时由于软土地质的吸水较强,水位难以下降,为此,使用砂垫法将地下水同软土地基进行分离,能够很好饿控制地底下水位。

第三,铺垫材料法

这种方法是在软土路基的表层中铺设一层或者多层的土工织物。因为这类材料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同时抗拉强度较高,具有耐腐蚀性的诸多优点,同时也能够方便施工。铺垫材料发能够有效的削减路堤填筑之后的路基不均匀的沉降,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路基的承载水平。选择的铺垫材料主要是编制土工布以及土工格栅,并将这些材料铺设在软土路基表层,这也能够起到隔离和排水以及增强软土路基的作用。

2.2 软土路基深层的处理技术

第一,排水固结法

软土中的水分较大,水分大的土壤强度、硬度就达不到要求,也就无力承担略大的重量。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加大后,它的流动性也会加大,流动性大就意味着施加的力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来对其中的水分进行引导排流,将多余水分加以排除,减少土体中的孔隙水,从而达到土体固结的目的,增加路基的承载力。

第二,水泥搅拌桩施工处理

水泥搅拌桩技术与其他软基加固技术相比,施工特点十分独特。水泥搅拌桩技术主要负责饱和软土路基加固,通过水泥的固化效果,使软土路基承载力得到有效提高。施工过程需要将水泥放入特定设备中,在充分搅拌后,将其灌入软土中,两者产生反应后可以使软土路基凝固。水泥搅拌桩技术的主要步骤为: 第一步,详细计算与检验搅拌桩所在位置,在详细认真的调试后,使搅拌机可以处在最为理想的位置上。第二步在水泥搅拌过程中,搅拌机还需要将已经搅拌完成的水泥浆液存储在集料斗,同时继续搅拌没有混合完全的水泥浆液。水泥搅拌桩技术与其他加固技术相比,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对施工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所以在我国市政道路施工阶段并没有广泛应用。

第三,振密挤密法

通过挤密或振动使深层土迷失,砂桩是利用打桩机在松散的砂性土或人工填土中冲击或振动成孔并灌填砂料后形成的桩体。在成桩过程中,由于以周围砂性土产生了挤密作用,或同时产生了挤密或振密作用,从而提高了周围土体的密度,改善了地基的承载性能和整体稳定性,减少了地基的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湿陷性或液化性。挤密砂桩最初主要用于挤密砂土地基,随着高效能专用机具的出现,又逐渐用于可液化粉土地基的加固。近年来,通过与预压法联合使用,在软弱粘性土地基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地基处理方法。

第四,粉喷桩加固法

当进行粉喷桩施工的时候,应该控制好喷粉高程、停灰面以及钻机下钻深度,同时确保粉喷桩的长度符合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此外,对喷粉机的要求也相当严格,所用的喷粉机必须自带粉体计量装置,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其在施工中出现的误差几率和误差大小。与此同时,需要定期的检查粉喷桩,主要的检查对象是其成桩直径和搅拌的均匀程度,而且对于钻头的定期检查也不能被忽略,将其直径的磨耗量控制在2cm之间。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钻头被提高到地面以下半米,这个时候要立即使喷粉机停止喷粉;如果因为出现故障而终止喷粉,那么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二次喷粉接桩的时候和第一次喷粉重叠的长度总共不能超过1米。泵送水泥在开展粉喷桩施工的过程中要保持持续进行,而且材料的使用量以及泵送固化材料的时间需要进行实时的记录,这项工作要交给专业的人士负责,将用量的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市政道路建设获得了迅猛发展。在道路建设中软土路基是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市道路建设都会遇到软土路基。要想确保路基的施工质量,就要选取适合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有效的提高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进而提高整个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庆启晟,马彪.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建材世界,2013,(06):33-35.

[2]张志.市政道路的软土路基问题与施工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5(05):162,165.

[3]詹福田.粒料石灰土处理软土路基在营口地区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5,(10):192193.

[4]富黎东.浅谈市政工程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0(26):136.

论文作者:崔冀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软土路基处理研究分析论文_崔冀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