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论文_王海清

浅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论文_王海清

(西安高新第五幼儿园,陕西 西安 710054)

摘要: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学校实施教育的重要基石,但是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却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学校以有效地途径和方法介入这一类学生的家庭教育,规范、指导家长的教育行为,培养家长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履行职责,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其家庭教育对学生起到积极有效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融合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组合过程中的问题

1.1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从外来务工人员的自身特点来看,这一群体主要来自于偏远地区和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是外来务工人员群体所表现出来的一大主要特点。外来务工人员对子女教育问题所表现出的态度来看,对学校教育的过度依赖,是这一群体在面对子女教育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一种主要态度。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往往会表现出一种孤僻的生活特点,还有一些孩子可能会在学校表现出不服从教师管理。

1.2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机会相对较少

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外来务工人员往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用于谋生,在过于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他们只能把教师看作是子女教育问题的一大依赖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自身工作因素的影响,很多家长也往往无法与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对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没有进行及时遏制,这就会让一些不良行为成为子女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

1.3家长与子女的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家庭负担重,不得不四处奔波,对于自身的事业比较看重;儿童教育观念落后,经济有限。随着父母的频繁转移,孩子的学习进度受到延误,学习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儿童的知识基础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和沟通技巧,教师对基础技能差、接受新知识能力弱、部分科目的学生进行特殊辅导。它对学生的心理和教师的能量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巨大的压力和繁重的学习内容将使学生产生一种枯燥的心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有抑郁的情绪。

就比如说,班级里的外来务工子女大部分都来自农村,所以他们的父母具有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这导致他们无法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在学习上父母无法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关注,尽可能地对他们的学习成绩保持多一点的关注,这会使他们受到莫大的鼓舞,从而在学习上奋发努力。当然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外来务工子女多一点耐心,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

1.4学生之间的问题

由于很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多数是来源于农村,其子女的兴趣爱好与普通的学生有较大的差异;经常的转学或留学,缺少社区的活动,使得自身与其他的学生有一定的差异,而且没有一技之长,学习更不上等方面的原因,会产生自卑感;性格怪异,久而久之反到引起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其实的问题;对于没有团体的他们,既没有合作的意识,也没有学习的兴趣。

就比如说,外来务工的子女在家庭经济条件上与其他学生有很大的不同,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都非常差。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包括饮食、衣着等,使他们有自卑感,无法正常与同学交流,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也不会向同学寻求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与学生们沟通,帮助他们尽可能地解决学习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方式

2.1家长要主动加强与教师的联系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这种互补关系,为了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家长还需要与教师保持更密切的联系。父母可以就子女在家庭中的表现与教师进行交流,以便教师在工作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父母需要与教师合作,解决子女在学校遇到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在家庭学校之间建立密切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家长有必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表现。课堂上的老师和课堂上的老师对学生家庭学习的要求和评价有反馈。同样的班上的老师甚至必须知道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成绩。

就比如说可以针对家长——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工作忙、在家时间不确定等因素,要求各班借助电脑网络和校讯通,建立家长电脑(手机)联系网络,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将学生每天的学习状况告知家长,并收取学生家庭教育的相关信息。并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分阶段确立重点观察对象,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2.2构建健康的教育环境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家庭子女之间在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表现出一种反感的态度。为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需要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优化学生的教育环境,使外来务工子女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选择符合教育艺术和娱乐用品的原则,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在构建健康教育环境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采取平等对待的原则。

如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大课堂,发挥家长学校的积极作用,给家长讲解儿童教育心理学,提高家长们教育理论水平和能力。其次,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教导家长决不能将孩子放任自由,任其所为;也不能盲信“不打不成材”的旧观念。要遵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小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尊重自尊心,培养良好品德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3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评价纳入其中,既要包括学生家庭学习的各项评价,还要结合家长参与家校合作活动(包括信息沟通)、参加家庭教育培训、实施家庭教育管理的情况,设置专门的考察项,来对每一个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进行等级评价,并将评估成绩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硬性指标中,以此来及时掌握其家庭教育的状况,并调动家长参与家校合作、重视家庭教育的主动性。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在学生行为和身心发展的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大多接受家庭教育。因此,学校积极介入学生家庭教育,规范和指导家长的教育行为,并且及时的实施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家长履行职责,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郭丽莹,黄兆信.校本课程:实施融合教育的有效载体[J].教育评论,2011年02期.

[2]吴忠族.突破学生公平就读环境的瓶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3]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 执笔人 程林辉;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广西日报;2014年

[4]周晓凤.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J].时代教育,2013,(04):158-159.

[5]左光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论文作者:王海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浅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论文_王海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