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地籍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地籍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其中,地籍数据库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随之也暴露出缺少历史数据沉淀以及数据应用领域相对单一的弊端,阻碍了我们对相关地籍历史数据的查询追溯以及地籍数据在多领域中应用的潜能开发。在推进本市不动产统一登记、谋划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背景下,为了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对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现状的全过程、全要素、全覆盖管理,更为了让本市土地部门的管理职能得到充分体现,积极维护和有效利用好现有的地籍数据,传统的地籍数据库已然无法满足现在我们对数据二次应用的需求,需要对现有数据成果应用进行分析与创新。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通过真实的地籍信息数据,能够实时动态的查找到每一个点的地籍信息。然而受制于现有的数据库结构和数据维护规则,目前我们只能对现有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对于一些外部数据是无法直接通过现有系统进行叠加分析的,然而随着现在数据来源与数据种类的爆发式增长,传统地籍数据库的局限性已然越来越明显,所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沙盘式”地籍数据库的概念,通过建立“沙盘”模式的数据库,能够在进行传统地籍数据归纳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对特殊需求数据的分析功能,使得地籍数据库的数据分析的能力变得更宽泛,能够产生的分析结果也更加多元。在“沙盘”地籍数据库日趋成熟和完整后,可以形成更加成熟的成果应用模组从而进行更加高效的归纳与分析。
传统意义上的沙盘是以微缩实体的方式来表示地形地貌特征,并在模型中体现山体、水体、道路等物,主要表现的是地形数据,使人们能从微观的角度来了解和模拟宏观的事物。与日常地籍数据库不同,“沙盘”式地籍数据库的主要任务是用来展示、模拟与假设分析。现有的地籍数据库是对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现状的全过程、全要素的全覆盖管理,核心是对现有地籍数据的整合与现势性判断,其中整合的数据均是已有地籍数据,只有出现地籍信息不准确、不现势或存在疑问的宗地,开展补充调查工作后,才以修正底板数据的方式使得数据库的底板数据发生变更。然而“沙盘”数据库更像是传统数据库的再组合。众所周知,所谓“沙盘”一般具备两个特性,一个是现状还原,另一个便是模拟与分析,这其实与我们现在地籍数据库的需求不谋而合,一方面需要继承传统地籍数据对现有地籍数据的收纳与反馈功能,另一方面便是利用现有的数据及其他特定条件对特定目的进行数据模拟。这样既满足了日常地籍管理对数据库的刚性要求,同时也将现有数据的分析域面与价值潜能有效地扩大,将现有的“调阅”式数据向“能动”式数据进行转变。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分析“沙盘”式数据库的应用与价值展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预检
随着城市的发展,类似道路、隧道、桥梁等越来越多的重大工程项目也在追随城市发展的脚步在加快建设。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已批的规划工程项目范围会占用部分难以实施的土地,类似已建成的住宅小区、难以拆除的历史保留建筑或是教育、军事、医疗等特殊用途的地类,为了项目的实施推进只能再去重新调整规划范围,往往会影响到项目的开工时限。由于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只能查阅大范围内的地类或已批复的规划范围内地类,而未批的或未来需要实施的规划是无法通过现有系统来规避用地矛盾的,若利用“沙盘”数据库便可达到预检的目标。通过上传规划图形至“沙盘”数据库的临时预检层,通过将规划范围与土地用途现状进行叠加分析之后,能得出该范围内包含的各土地利用现状的面积,并通过计算后生成现状分布饼图,直观的反映出项目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经过这样的叠加分析计算,我们能实时掌握待实施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对重大工程的前期规划,中期勘测,后期的征地补偿甚至竣工验收都能起到良好的摸底与监察作用,使土地管理更具预知性及实时性。
二、土地用途变化趋势检测及土地活性分析
2014年上海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见》,其中如何盘活存量是现在上海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纯粹的土地用途现势情况已经没有办法完全满足现有的城市规划需求了,也就是对现有的数据深度要求在逐步提高,通过“沙盘”式地籍数据库,在保留现有土地用途的基础上,根据特定区域要求将区、镇、街道、组、村甚至是单一地块的历年土地用途导入“沙盘”数据库,通过叠加分析与统计可以得到对应区域或对应地块历年的所有土地用途汇总,将传统的二维平面数据变成能够直观反应增缩率及变化趋势的时间三维数据,将只存在过单一用途的土地与存在过多用途的土地区分权重,根据前后变化过的用途种类给不同的土地贴上不同活性度的标签,进而挖掘城市内的土地利用价值,从而帮助我们对地块的规划,待定地域内的土地趋势判断,甚至是地块内的开发成本,城市开发弹性空间,规划盘活存量空间都能起到极大的技术支撑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将专项地类提取出来进行深度分析,例如待定区块内的绿化增缩趋势、相关建设用地的线性变化率、市中心范围内绿化增缩趋势及变化情况等,可以将不同区域内的土地用途变化趋势直观的反映出来,为未来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提供数据参考。
通过案例,我们能够发现用“沙盘”式籍数据库能够在维持现有数据库功能的同时极大的提升现有数据的维度,将传统单一的镜面数据深化为能够进行多用途研究分析的多元数据。在城市更新和转型发展过程中,这样的多功能性数据库有助于地籍管理工作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把握地籍信息的动态化更新,将城市人口、资本、资源等要素向融合,并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具体要求,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做出统一的规划,实现城乡要素配置的合理化,为新一轮的城市总体编制、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随着城市的进步发展,未来数据的来源可能涵盖日常业务、技术管理、服务社会等众多方面,因此强化地籍数据库的利用、分析、应用能力,做到统筹互联,提升专业性、技术性、权威性会成为未来地籍管理的新目标。同时按照“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开放创新、合作共生”的原则,挖掘地籍数据深层次分析,提升现有的数据库模式,为地籍数据在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城市交通、住房保障、水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城市网格化管理等多领域中的应用潜力提出新的展望与可能性。
论文作者:陈骁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数据论文; 数据库论文; 沙盘论文; 土地论文; 用途论文; 土地利用论文; 范围内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