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高职教育新常态论文_殷美思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学前教育系辅导员殷美思。我论坛的题目是《适应高职教育新常态 构建学生管理新模式--“生-生型”学习共同体模式构建的几点思考》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已然成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我系近几年承担了幼儿教师“国培计划”培训任务。我有幸参与其中并承担班级管理工作。通过班级管理与跟班学习后,我自身能力得以大幅提升,管理理念推陈出新,管理能力显著提升、管理方式科学有效。在此我想通过论坛这个平台与大家共享我在新学期探索的高职学生管理新模式--“生-生型”学习共同体模式。

当代高职院校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方式封闭。一同学习但人际关系淡漠,封闭个人感受与经验;2、学习模式单一。被动接受信息,个体单独发展。3、学习效果不佳。目标不清存在个体化学习倾向、缺乏合作与支持。在当下终身学习型的社会中,若受教育者过于被动且有个体化学习倾向,则会直接弱化学习效果,更甚影响自身的发展。

那么作为高校工作者,如何更好地推进学生共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通过国培经验的总结与思考,打造“生—生型”学习共同体模式的想法就此产生。

什么是“生-生型”学习共同体模式呢?它是由学生个体之间共同组成的,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成员全面成长为目标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促进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和共享学习资源而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团队。它与传统个体性教学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学习个体之间的人际沟通与协同合作,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基于对我系高职学生学习形式、学习效果、学习需求、学习现状的摸底了解后,我将“生—生型”学习共同体模式运用于我所带15级新生学前1504-1507四个高职班的日常管理当中。

下面我给大家阐述一下它的构建方式与运行模式及运行效果:

一、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方式

“生-生型”学习共同体以 “尊重需求、自主参与、全员激励、综合提升、着眼发展”为主要原则,以协同交流学习为主要方法,以学生抱团学习为主要形式,以根植嵌入式学习为主要手段,改变传统平面学习模式,构建立体式 “生-生型”学习共同体。

小组生成,区域学习。以8-9人为一学习共同体共同参与上课、班会等活动,分区域按小组就坐,便于课堂交流、展示;组间保持一定间距,使相互讨论不受干扰,也方便教师个别指导。

勾画愿景,公约管理。集小组成员智慧,共同创设组名、组训,制作组标、海报,确定小组口号及奋斗目标,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制订《小组合作学习公约》,经小组成员一致同意后集体遵照执行。

二、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方式

职责明晰,合作学习。各组设组长1名,组织成员学习、负责课堂纪律,评价组员表现;记录员1名,负责记载小组问题、观点、学习成果和组员成绩;设各学科理事1名,负责收集各成员自学生成的问题并组织讨论,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检查作业,组织帮扶学困生等。

导师指导,结对帮扶。民主协商,促使小组内学优生与学困生结对帮扶,指导老师适时指导,定期评价帮扶效果,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量化积分,良性竞争。建立班级活动、学习活动小组评比制度。小组积分加分制度。把积分作为评优评先的考量标准。将量化积分作为小组激励的主要手段,促使小组之间良性竞争,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

三、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效果

通过对“生—生型”学习共同体模式一个学期以来的观察,由生生之间共同构成的学习共同体,学习意愿强烈、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目标一致、学习领域众多。在共同管理下,彼此之间通过运用各种学习工具,共享各类学习资源解决了学习中面临的共同问题。由此构成了一种互助协同式学习生态系统。这一模式对于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很好的影响作用。

1504-1507四个班级总人数为183人,在学期末,考试科目13门,共2379个课次,及格率达96.7%。60-70分之间达18.2%。70-80分之间达38.2%。80-100分之间达40.3%。

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话和交流,分享彼此的生活情感、学习体验,将学生从“客体”学习状态转变为“主体”学习状态,使之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形成了平等、合作、对话式学习关系,出现了学生共同学习的良性“蝴蝶效应”。不但能够弥补学生管理上的不足,而且能较好地促进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沟通能力、自我控制力、协作能力、个人情商等多方面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四、启发与思考

一、审时度势 实现动态持续发展

在学期转换时,存在着学生转学退学、任课教师变动等不确定因素。会让组员产生情感上的不适应与失衡,使共同体组内发展出现不稳定甚至瓦解的现象。因此,需及时对每位组内学生进行沟通谈话、安抚情绪。并结合实际及时有效地调整管理策略,组织成员重新制定小组各项常规制度,产生新小组模式,使共同体实现动态持续发展。

二、资源共享 营建协同发展模式

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充分激发、利用,不但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目前高校管理的不足,且可以促进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养成。若利用各院校自身的优势,加强深度交流与合作,聚集体智慧于一体协同发展,不断突破原有的研究基础,便可抓住机遇,推动我院学习共同体的全面推行与发展,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评价。

目前这一管理新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现有模式存在着众多瑕疵,仍需在今后实践工作中进行总结完善,也希望能够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让这种学生学习管理新模式日趋成熟,进而提升学院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殷美思,女(1990年10月—),本科学历,湖南岳阳人,职称为助教,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

论文作者:殷美思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适应高职教育新常态论文_殷美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