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高频电针热凝治疗装置的国产化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集束高频电针热凝治疗装置的国产化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姜立新, 吕国荣, 李新丰, 陈文震, 李伯义[1]2002年在《集束高频电针热凝治疗装置国产化及其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集束高频电针热凝治疗装置的国产化和超声引导下集束高频电针热凝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国产集束高频电针和国产 GD35 0型高频电刀仪与美国达隆公司 RF2 0 0 0集束电极和射频发生仪进行实验对照。在室温 17℃、19℃及 2 2℃条件下 ,分别对 30个离体猪肝进行实验 ,离体猪肝置于电极板上 ,浸泡于生理盐水中。实验时达隆公司射频仪与国产 GD35 0型高频电刀仪输出功率均自 2 0 W起 ,每分钟升高 10 W至电流迅速变小时关闭装置。实验过程中 ,国产化装置及国外装置都采用自行研制的感应电流表显示电流变化 ,GE2 0 0 Pro7.5 MHz浅表探头监护离体猪肝声像图改变。术后 2 h测量坏死体积 (按 V=1/ 2 d1 d2 d3计算 )。对国产和国外装置实验结果采用配对检验比较 ,对超声引导下测量的坏死范围与术后剖视测量的坏死范围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国产装置和国外装置离体猪肝凝固坏死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 .5 3,P>0 .0 5 )。国产集束高频电针与国外 RF2 0 0 0伞形多弹头电极的热凝固坏死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分别为 t=0 .36 ,P>0 .0 5 ;t=0 .16 ,P>0 .0 5 )。超声测量坏死范围与术后剖视测量坏死范围有较好的相关性 (r=0 .6 7,P<0 .0 1)。 结论 国产装置与国外装置相比实验效果相近 ,超声引导

姜立新[2]2003年在《集束高频电针热凝治疗装置的国产化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集束高频电针热凝治疗装置的国产化问题,比较国内外射频装置的实验效果,评价射频治疗肝癌的疗效。[材料和方法] 1、采用国产集束高频电针和国产GD350型高频电刀仪与美国达隆公司RF2000伞形多弹头电极和射频仪进行离体猪肝实验对照。对国产和国外装置实验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对超声引导下测量的坏死范围与术后测量坏死范围进行相关分析。2、42例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将RF2000伞形多弹头电极及国产集束高频电针刺入肿瘤内进行射频治疗。3、其中16例肝癌患者于治疗前24h、治疗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及30天抽外周血离心后检测血清IL-6(sIL-6)含量。[结果] 1、国产装置与国外装置离体猪肝凝固坏死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p>0.05)。国产集束高频电针与国外RF2000伞形多弹头电极的热凝固坏死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_1=0.36,p>0.05;t_2=0.16,p>0.05)。超声测量坏死范围与术后剖视测量坏死范围有较好的相关性(r=0.67,p<0.01)。2、42例肝癌患者经过治疗,肿瘤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占73.4%,半年生存率为92.8%(39/42),1年生存率为73.8%(31/42)。2例出现肿瘤细胞针道种植转移,1例胆道出血,1例皮肤灼伤,其他未见严重并发症。3、射频治疗前后进行外周血sIL-6检测的16例肝癌患者,治疗前其肿瘤体积与sIL-6水平呈正相关(r=0.848,p<0.05),13例无术后严重并发症患者sIL-6于术后24~48小时持续升高,术后72小时开始下降,术后30天稳定,治疗前后各组sIL-6水平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结论] 1、国产装置与国外装置相比实验效果相近,但国产装置价格低廉,成本/效果比好。2、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3、sIL-6可预测肝癌射频治疗后的疗效及预后。

参考文献:

[1]. 集束高频电针热凝治疗装置国产化及其实验研究[J]. 姜立新, 吕国荣, 李新丰, 陈文震, 李伯义.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2

[2]. 集束高频电针热凝治疗装置的国产化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D]. 姜立新. 福建医科大学. 2003

标签:;  ;  ;  

集束高频电针热凝治疗装置的国产化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