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离不开煤矿行业的大力支持。随着采矿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极高的经济价值的同时,矿山的开采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关键词:煤矿开采;环境保护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的同时,我国整体环境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煤炭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资源,在开采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很容易造成水质污染、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土壤沙化等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加强对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灾害问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制定合理的保护策略,促进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1煤矿开采引起的主要环境灾害
1.煤矿开采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不仅会导致采空塌陷等问题,而且还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会引起水迁移而形成各种水土流失冲刷污染等情况,加上煤矿开采地区自身的水资源并不丰富,所以随着煤矿开采强度越来越大,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使得水资源更为紧张。由于很多的地下水资源被煤炭开采过程中渗漏的杂质污染,而且这些被污染的水源又会通过地下径流的方式对周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而这些被污染过的水源重金属含量超标,如果被作物吸收很容易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而且使得作物的品质受到影响,造成农业产业的发展受到阻碍。2.煤矿开采引起的大气污染。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由于煤矿爆破矿物质运输以及燃煤等过程很容易产生烟尘污染。其中烟尘量中的炭黑,如果大量聚集会吸收太阳热能,导致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形成降雨,会对整个区域的大气环流造成影响。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硫、硝酸磷以及二氧化碳等,这些有害气体会给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在煤矿开采运输的同时,由于大量的粉煤灰产生也会造成煤矿周边空气固体颗粒浓度增多,如果人们长时间的吸入这些粉尘会导致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3.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的污染。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首先可能会引起地面塌陷,因为大多数的每都处于岩层深处,所以当煤层被不断的挖掘之后会导致整个地下形成空洞,而且在重力的作用下,上层的岩层会出现断裂塌陷或者地表沉降等问题,此外,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由于岩层的剧烈变动,所以导致地表倾斜,引起熔岩塌陷、地表裂缝、山体滑坡、矿震等灾害。这些因为煤矿开采而造成的地质问题,导致农田耕种受损,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2煤矿开采的环境保护措施
2.1加强采空区保护
煤矿开采后会产生大面积采空区,导致地表破坏,影响耕作及植被生长。塌陷后会使地表水向矿井中渗透,威胁矿井安全。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塌陷造成的破坏。首先是合理规划矿井,采用先进工艺与技术,避免顶板围岩遭到严重破坏;如果开采区周围存在水系、建筑,则应留设保安煤柱,采用煤矸石填充所有采空区,避免采空区发生塌陷。然后应加强井上监测,如果产生异常,要制定有效策略。若已经产生塌陷,首先要对地表进行平整,引流塌陷区附近水源,以免矿井中大量进水,同时要在地表种植植物,避免水土流失。
2.2污废水治理
防止矿区水资源遭到破坏主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点:(1)结合当地水资源和开采的煤炭资源。(2)设计正确的疏干排水方案,利用防渗帷幕技术减小疏干排水影响范围,疏干水合理的利用。(3)选用合理的开采方案,降低开采过程中对地表水和覆岩含水层的损坏,对河道进行防渗或改道,降低矿井涌水量。(4)改善煤炭的加工、辅助,提高附属企业生产工艺,加强水的重复利用,促进闭路循环技术,推广其它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对排放的污水进行有效处理。(5)利用系统工程方法把矿区水资源的管理进行加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土地资源的防治措施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对地面造成的破坏,同时要加大对重污染区域的治理力度,选择合适的植物去吸收重金属物质,对采空塌陷区土壤肥力下降的情况,可以适当的增加营养元素,恢复地力。对煤矸石的处理可以运用煤矸石山绿化技术,在煤矸石堆放的过程中,要实现自下而上的分层碾压对方,利用推土机推平压实,在压实之后利用石灰水避免出现煤矸石自燃的情况。还可以通过种植富集性植物去吸收煤矸石中的重金属物质,尽可能的保证煤矸石绿化的水平和质量。对废弃煤矿来说,虽然煤炭生产已经停止,但是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却并没有消除,为此必须要对矿区废弃地进行综合治理。由于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会引起裂缝、塌陷、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情况,所以要利用注浆回填等工艺来控制塌陷,尽可能的减少危害。通过施放农家肥的方式来恢复土壤的肥力,或者种植乔灌草混交林,保证整个矿区的植被得到有效恢复。
2.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露天矿噪声源主要来自穿孔、采掘、运输和推土机等设备的运转和爆破,为了充分降低噪声污染,保证人们的健康安全,可取以下防治措施:(1)整体设计矿区布局时,根据矿区不同区域的功能不同,将高噪声区域和噪声敏感区分开。(2)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在噪声污染源处采用隔音效果良好的材料,从源头上减轻噪声污染。(3)通过增加绿化面积,利用绿化带的隔音功能降低噪声污染,使矿区环境噪声达到要求的标准。(4)当采取上述系列措施后,噪声仍未降至规定标准以下,可对矿区的工作人员实行个体防护措施,可实行员工轮换工作制,以减少与噪声的接触时间,或佩带耳塞、耳套等护耳器,以降低噪声对人耳的损伤。
2.5工艺优化
完善煤矿开采技术,重新确定开采厚度,减少煤矸石产量,并严格控制底板岩层实际混入量,以此减少含矸量及洗矸量,将以往垮落式顶板改成填充式顶板或半填充式顶板,充分利用煤矸石来填充采空区及遗弃巷道,这样除了能避免地表沉降,还能减少煤矸石堆积面积,同时降低对含水层的影响。
2.6生态修复
①矿区土壤改良,土壤的肥力是矿区植被恢复最为重要的因素,排土场的土地质量差,土壤没有任何结构,土地坚硬,不易渗透,水分和有机质在土壤中的含量都极少,不适合植被的生长,所以,一定要改良和熟化土壤。②选择植被a.选择牧草根据“适地适草”的原则来进行矿区排土场土地复垦和建立人工牧草场地。此时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牧草的选择,例如气候条件、覆盖土性质等条件来进行选择,才能达到改良土壤和发展生产,提高当地土壤生产力的目标。b.选择树种树种的选择是否正确,将对造林项目有着直接的影响。矿区复垦对树种的选择,很多因素都要考虑,争取所要选择的树木能达到矿区种植标准,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统一。如何选择树种为矿区复垦应遵循以下原则:A.优先选择当地的树种;B.选择能改良土壤的树种;C.选用具有较强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树种。
结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和成熟的矿山开采行业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的越来越重视,在合理安全的对矿山进行开采的同时,矿山周边的环境问题也应当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营造出一个美好的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参考文献:
[1]陈殿勇,斯庆,杨瑞清.浅谈露天煤矿环境问题及对策[J].露天采矿技术,2010,S1:78-82.
[2]汪龙琴.煤矿水污染及防治技术[J].洁净煤技术,2007,13(1):82-85.
[3]杭银建.煤矿地下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环保对策[J].能源环境保护,2009(12):85-89.
论文作者:苏玉明,付茂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煤矿论文; 矿区论文; 煤矸石论文; 土壤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资源论文; 树种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