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 湖南省道县四马桥镇中学 425300
【摘要】历史作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和健全的人格,而历史本身就为一门充满文化底蕴的学习,所以,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现觉醒民族意识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民族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5-092-01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来实现学生民族意识的觉醒,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即通过多种情景的创设,提升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加深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等,最终,有效实现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 激发历史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如何实现觉醒学生民族意识的目标,教师要首先激起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进而,才能使学生自觉的参加到教师所开展的课堂活动中来。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景的方式开展教学,进而,将课本静态、枯燥的历史知识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情景,有效激起学生对于历史课程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将会积极的参与到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中来,进一步加大历史课堂参与度,只有当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教师才能够更为有效的激发学生民族意识的觉醒。
例如:在讲授《难忘九一八》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这部分的历史,使学生主动地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使其民族情怀得到充分的觉醒。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当时历史情境下事件发生的背景。具体而言,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搜集一些纪录片,并在课上运用简短的时间让学生借助短片的观看来感受九一八事变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以及当时中华人民的悲惨现状,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使学生心底的民族情怀得到觉醒,进而,深化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更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结合故事教学 唤醒民族意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让学生充分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缘由、影响等,进而,让学生对初中历史有全面而系统的认识,这样一来,学生才会更加热爱历史学习,对于相关历史知识的记忆以及历史知识的运用也会更加熟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为了深化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创设故事情景的方式实施教学,借助相关的历史知识点,为学生拓展其背后的故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能够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体验,提升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
例如:在讲授《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这一节课时,为了深化学生对于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背景以及相关细节,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故事情景,首先,我向学生说道:“同学们,我给大家将这样一则小故事吧,1793年,英国使者率领常驻团来中国,打算跟清朝建立长期的外交关系,没想到却遭到了乾隆的严词拒绝,乾隆的诏书大概意思是这么说的:回去告诉你们国王,你们不远万里的来给我祝寿,我表示很高兴,但是说要派你们的人常驻天朝,这和天朝的制度不符合的。天朝奇珍异宝早已司空见惯,所以不需要你国货物,钦此。”这时,学生就这个小故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进一步知晓“正是清政府的愚昧无知给中国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滞后”这一观点,进而,也为后面要学习的“闭关锁国”政策做了铺垫。
三、通过问题情境 深化家国情怀
为了进一步引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思考,加深学生对于初中历史学科的探究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进行教学。因为对于历史这门学科而言,教师不能一味的进行“灌输式”教育,而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主动的去汲取历史知识,所以说,教师可以借助一系列问题的提出,逐渐引导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下,联系所学的旧知识,探索未学的新知识,有效实现新旧知识的相互关联,进而,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网络的构建。
例如:当教师在讲授《血肉筑长城》这一节课的知识时,由于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以及最盛大的胜利——台儿庄战役,进而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来掌握相关知识。与此同时,让学生通过这些战役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平型关大捷的背景知识、时间地点、主要战绩以及历史意义进行思考并回答,通过让学生深入思考的方式更能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巨大力量,以及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贡献,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借助情景教学法实施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实现民族意识到觉醒,并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历史课堂的学习中,最终,有效推进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深化学生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谢芳青.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家国情怀素养——由统编版教科书的变化所想到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23):64-65
[2]李蒲魁.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7(17):68.
论文作者:胡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学生论文; 历史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民族论文; 情景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