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山东 临沂 276600)
【摘 要】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在不断地发展,但是随着建筑安全系数的普遍降低,大量具有安全隐患的建筑物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严重的威胁。发生故障的因素有多种,文章主要针对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探讨,提出问题和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Hu Hong-ji
【Abstract】With the social system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tinues to develop, but with generally lower building safety,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buildings has caused a lot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afety. A variety of factors, the article mainl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explore, put forward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words】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6)24-0066-02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的基础技术保障,混凝土是众多建筑材料中的最主要的材料,工程的质量有混凝土施工技术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混凝土是比较传统的建筑材料,还有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新型材料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保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和策划案来施工。由于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解决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紧急的。
1.混凝土施工的内在要求
针对于混凝土施工的内在要求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首先是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其次是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标准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最后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1.1 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
抗压强度是混凝土质量的一项很重要的指标,低标号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低,高标号的混凝土抗压能力高。但是杜绝用水泥来增加强度,必须使用混凝土。由于现场施工受多种因素影响,即使使用相同的建筑材料,由于地质的特殊性,要重视施工的因地制宜性。也就是说实验过程中搭配出的混凝土含量及比例,不能绝对的作为现场施工的比例,需要综合气候、地质等情况综合分析。
1.2 标号、平均强度、标准差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建筑物的保证率一定要达标,标准率就是应用混凝土的标号来计算的,严格杜绝使用标号大与混凝土平均值的材料。相比其他建筑材料而言,混凝土容易变化,随着工程的不断深入开展,要时刻考虑着混凝土的易变异性。降低标准之后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降低整体建筑的施工造价。
1.3 混凝土质量控制环节
混凝土的标准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标准差越小说明工程质量越高。降低标准差的方法首先就是加强混凝土的质量管理,调节好混凝土的比例问题,按照标准进行施工,经常被施工商忽略的一点就是在施工以前对地质进行检测,制定适合该地质情况的策划案,随着建设过程的不断开展,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
图纸材料包括了许多因素,主要是对于水、水泥质量、骨料质量的控制,相对应的规则有骨料料场规划原则、骨料的高质量要求。
2.1 水质量控制
并不是生活中所有的水都可以用来搅拌混凝土和水泥,显然污水和未经处理的水都不可以,只有可以被正常引用的水才可以使用。有些特殊建筑材质,比如钢筋混凝土就不可以使用海水,而且使用的水绝对不可以含有具有硬化性的物质和其他的酸类、盐类杂质等。
2.2 水泥质量
水泥的种类非常多,混凝土施工者应该谨慎选择是该使用专用水泥还是通用水泥,具体情况具体选择有利于水泥材质的节省和公司利润的节省。
2.3 骨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最基本成分就是砂石骨料,混凝土的强度严格受骨料质量的影响,施工以前要对骨料进行严格挑选,作出统筹经济和品质双收的方案,最好的就是就地选择,节省交通运输费用。
3.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措施
混凝土施工在建筑施工业最常见,但是出现的问题也非常多,文章针对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通病展开讨论,并且提出了对应措施。
3.1 对混凝土裂缝的预防
由于混凝土的特殊性质,就会比较容易出现裂缝情况,不仅仅影响了建筑原有的美观程度,还使质量出现很大隐患,所以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决,首先在施工之前要使用,混凝土强度比较大的材料;其次就是在混凝土工程建设完成后,注意保湿、保温。具体方法就是利用是湿袋、湿稻草覆盖在建筑表面,达到保湿维护作用。尤其是在冬季,气温偏低的时候会导致混凝土的温差过大,所以要设置好隔离层保温。
3.2 蜂窝原因和措施
产生蜂窝现象的原因就是钢筋连接比较紧密,或者有较大的石子混入混凝土中等情况下。这是需要借助其他设备进行排除隐患,捣振器是专门用来消除蜂窝现象的仪器。但是使用时要小心谨慎,将连接处小心捣振到一起。
3.3 麻面、露筋
麻面就是表面不够光滑,原因就是隔离剂、湿润剂的使用不够,需要在安装之前就清楚杂质,并加入隔离剂,时刻对模板浇水保湿。
4.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前提就是保证高强度性的混凝土,同时结合其他优质建筑材料进行施工。混凝土比较容易产生裂纹,所以在使用时要注意湿度,并且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严格按照文章提出的措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将建造优质建筑作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郭艳平.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4(6):101-102.
[2]林超辉.建筑工程中转换层板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广东科技,2015(2):4-5.
[3]陈国齐.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5(6):61-62.
[4]许文亮.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园月刊,2011(4):7-8.
[5]李栋权.论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学,2010(4):90-91.
[6]梁国霞.对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纵横,2014(6):23-24.
论文作者:胡宏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6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骨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标号论文; 强度论文; 《建筑知识》2016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