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传统砌筑施工中,砌筑施工排砖以现场经验控制为主,即便通过 CAD 制作二维深化图,依然无法全面考虑两墙连接节点、线条节点部位、门洞过梁、窗台压顶、门垛预制块等特殊构造的空间组合。现在运用BIM 技术可以进行三维仿真,更精确地优化排砖图以满足各细部构造的要求,同时对三维模型附加信息,实现对材料用量、砌块加工尺寸及数量进行快速准确地统计,优化配置,减少砌块损耗。本文就BIM技术在砌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BIM技术;砌筑工程;施工应用
引言
砌筑工程深化设计可运用 Revit 软件作为建模核心软件,设计配砖图,合理优化细部位置排砖布置,整理出材料明细表,输出 CAD 图,并进行技术交底。现场根据施工部署整合信息,安排材料进场,预制加工材料,同时进行定位放线、误差分析,调整后安排现场施工,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质量控制及信息反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与优化。
一、建立BIM模型
结合项目的进度和安排,制定出相关的工作体系和流程,让这种技术得到有序的运用,其中还涉及到了反馈机制的运用规定。接下来,需要构建出结构以及建筑模型,通过图纸会审寻找出设计当中的问题,并及时和设计人员展开交流,将问题解决。根据建筑模型展开配砖,目前一般所采用的排布方法有4种[1]。第1种是根据线的常规模型制作砌块,并且在空间内部展开排布。第2种则是通过根据填充图案的常规模型,在墙体的内部进行替换。第3种是通过幕墙工具将嵌板作为砖块,把竖挺当做灰缝,以此展开排砖。第4种方法是根据窗的常规模型制作砖块,并直接嵌入墙体之中。
将这几种方法应用在实际中,通过操作比较,我们可以得知,虽然前面三种方法都可以快速展开排砖方案,不过针对墙体的钉子砌以及十字砌的细部处理等,并不能满足实际的模拟需要[2]。运用最后一种方法,结合窗族类型,可以构建出砌块族,虽说模型的建立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不过却能够运用直接嵌入墙的方式,将砌筑的整个环节给真实有效的模拟出来,不仅如此,还能对各个细部的构造展开精确真实的模拟,因此,选取最后一种方案展开砌体排布具有一定优势。
二、模型信息统计与处理
BIM技术的关键就在于信息,因此在构建模型的时候,必须对信息的统计以及处理加强重视。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对信息展开分门别类的整合,针对那些大型的项目,首先单位工程要进行科学的分割以及命名。在对模型信息展开整合的过程中,因为所运用的是第四种方案,砖块是根据窗族的属性进行制作的,而我们可以通过软件了解到窗族的属性。比如说体积、外形、尺寸等[3]。不仅如此,还要结合其他需要对模型增加信息标签,例如位置、类型等信息。所以结合各种配装方案,工作人员需要对砖块添加位置标签,例如楼层、户型编号。最终还要利用过滤器,在明细表中选取出需要的信息,并制作成各种明细表。
结合项目的需要,一般会制作出两种明细表,分别是单面墙砌块尺寸明细表以及进场材料需求明细表。前者是用来配砖的,从而进行施工现场的砌块加工。后者则是用来导出Excel表格,并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展开随意的分类,其作用是材料进场以及调配报量。除此之外,如果有条件,大型项目还可以对数据库展开链接,对进场材料存量和各类别砖体用量进行实时跟踪记录,从而展开动态化的控制。
三、出图和交底
当模型构建完成之后,还要把三维图、平面图、剖面图进行有效的整合,接着还需要输出CAD施工图,将这些资料发送到施工现场,让工程师以此为依据对施工人员展开指导,并对照资料进行检查[4]。不仅如此,还可根据三维模型展开细部节点可视化交底,通过移动客户端导出,能够在施工现场查看三维模型,做好施工指导以及后面的可视化交底。
四、施工过程应用与控制
在实际的施工当中,需要结合BIM模型制作出施工图纸,并展开具体的施工部署,选取相应的施工顺序[5]。并利用模型所蕴含的精准信息,提前掌握施工当中所要用到的材料,提前进行加工处理,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施工的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构建好信息模型,相关部门还要结合排砖图展开定位放线,从而明确结构的误差范围,还需要把得到的结果及时的传达给技术人员。
技术部门则需要结合有关的要求对误差展开评估,如果处于一定的范围当中,能够在实际施工中展开调整。若是误差比较大,则要对配砖的方案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适应施工实际。
(一)误差控制
在实际的运用当中,必然会面临着外部环境所带来的误差,比如说,当结构完成之后和设计数值展开对比,就会发现其中的误差[6]。不仅如此,还存在材料的公差等。针对这种误差问题,必须构建出相应的垄断反馈机制,也就是说在一定的误差范畴,要求现场根据之前确定好的误差处理要求,在实际施工当中有效处理相关误差。对于那些超出范畴的误差,需要把现场得到的信息及时的传达给技术人员,让他们能够有据可循的对排砖方案展开调整。
(二)质量控制
利用BIM技术所制定出来的配装方案,能够把不同的构件尺寸具体量化,这样能够促使施工环节中的管理控制更加精细化。具体来说,在现场施工当中,建立模型能够对实体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因为拥有了整体的信息模型,就能提前把复杂的砌体工程精确到每个砌块以及预制过梁尺寸精准控制,不过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依旧存在部分难以控制的项目,比如灰缝宽度等,不过对此需要利用控制砌块以及墙柱构件的定位尺寸来进行控制。
(三)材料控制
结合信息模型可以得出明细表,在各类材料的制作中展开细致的控制管理,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材料的浪费以及损耗,充分的提升材料的利用率。不仅如此,结合施工的部署能够合理的安排材料的进场及出场时间,这样能够提升材料的经济效益。若是具备一定的条件,工程还需要把明细表导入数据库当中,并据此对材料的采用量以及采购量等展开即时性的动态控制。
五、统计和检查
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并通过实际的运用,把问题给统计和反馈,对此不断改进,对各个类型、材料以及工艺的砌筑工程信息的采集和整合展开充分的完善,让系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从而满足各种类型砌筑工程的排砖需要。在实际的运用当中,利用BIM展开细致的管理以及动态控制,我们会发现材料加工效率和施工进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根据统计,这种方法和过去常用的施工方式项目比较,运用BIM技术之后砌体工程主要材料损耗能够减少了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五。不仅如此,施工的工期也能减少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与此同时,砌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合格率也提升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五。
总结
根据上文论述可以得知,BIM 技术具有可视化、信息化的特点,使之在工程管理上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与效益,BIM 技术不但可以在复杂先进工艺的大型项目上应用,对传统工艺的改进、在分项工程中的局部应用同样可以创造可观的效益。我国建筑行业一定要加强对过去施工管理方式展开完善,积极有效的运用BIM技术,让建筑施工变得更加现代化,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相信随着 BIM 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在国家推动“两化融合”的背景下,BIM 技术的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张银芳,闫帅平.BIM技术在砌筑工程排砖深化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03):101-102.
[2]黄树谦.高精轻质隔墙砌筑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8(07):137.
[3]陈晓诗,王晟儒.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民营科技,2018(01):76.
[4]孙佳星,唐毅.BIM技术在砌筑工程排砖深化设计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7,46(S2):1213-1216.
[5]康晋宇,李绍东,姚健,范志强,姜镇涛.砌筑套管直埋技术在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7,46(23):69-71+76.
[6]姚建南,刘志忠.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8):69+73.
论文作者:陈锦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模型论文; 材料论文; 误差论文; 技术论文; 砌筑论文; 明细表论文; 砌块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