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育,关注教师心理问题论文_胡大平

关注教育,关注教师心理问题论文_胡大平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半扇门中心校 胡大平

随着教育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已成为引领各国建设和发展的代名词。人们已经强烈的意识到知识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尤其在信息、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的种量变化都是前所未有的,各领域变化的“新”与“快”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把一些新的挑战带到了世人面前。

如何跟上时代的潮流,如何让自己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变化,又如何让发展中的一切和谐又不对立等很多与发展有关的问题都是社会各界讨论的最多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长远的办法就是大力的发展教育。只有大力的发展教育,才能有效的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生存能力。

很早以来,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把发展自身的教育放在战略的高度,并在不断的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力求找到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之路。历史证明,教育体制的好坏,教育质量的高低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深层次的谈教育的发展,就会很自然的谈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这里主要就教师这一角色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

一、内外因素制约教育整体发展

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师资先行。是新时期提出的指引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教师作为教育路线方针的执行者,其实施的效果直接影响整个教育的进程。一个方针政策再好,如果实施的不好,何谈发展。这已充分体现教师在教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整个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很大程度受教师队伍素质高低的影响,而教师的发展又受社会、家庭、学校和更深层次因素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在任何时期,任何领域,体制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一个人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先撇开这一问题不谈,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问题有的是教师自身的性格问题,有的是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二、职业期待转为消极因素

教师职业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从古到今,人们对教师职业的定位总体是一样的。从一开始教师职业带有的神秘和权威到现在的平等与合作的角色的转换,无不透露出对教师职业的额外的期待和关注。这些关注中有热爱、有向往、有赞美、有批评、甚至有质疑。所有这些都让教师感到责任的重大和无所适从,加上教育制度改革带来的压力,对教师的心理承受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教师的形象和行为在社会中的示范作用是重要的。可时间长了,强烈的职业期待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久而久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脱离自身的本性而变得不真实,教师就会不知不觉的从强烈的职业期待中陷入职业倦怠的圈子。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心情郁闷、情绪烦躁、甚至怕学生、怕课堂、讨厌教师工作等现象。这自然会影响到教学的正常和质量。这与教师身心所承受的社会和职业压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教师可以尝试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可能对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自我定位有一定帮助。

现代的教学从很多层面都要求体现教育行为的本真这一理念。在教育活动中,首先教师要真实才能教的真实。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要体现出最真实的一面。这样的教学才有可能是生动而富有活力的教学,才称得上是现代教育。

三、教师心理问题客观存在

在教育活动中,一些教师有时会出现某些不适当的语言行为。这可能与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无关,也不一定是他们的师德有问题,而很有可能与他们的精神状态,或者生活变化有关。

在当今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教师与其他任何人一样,也会遇到与教学工作无关的诸多困惑和困难。如职业的社会地位,收入与购房困难(北京电视台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目前的市场趋势下,年收入达12万的中高收入人群买房都会很吃力。然而,由于生活和家庭需求,买房又是每个工薪阶层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于是就想方设法的以贷款、按揭等形式买房。但不管以什么形式,最终的结果都是买房者只会长期在负债累累的经济压力中挣扎,大家时尚的称之为‘房奴’),个人的升迁与发展以及改革带来的压力等。

要平衡生活需求与现实问题间的矛盾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排压减负的能力。尽可能的把压力、困惑转为发展的动力,在改革与发展中快乐的成长。同时,社会也因该给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创造尽可能多的优惠政策,让每个人享受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成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有研究表明: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职业适应不良、职业行为异常、人际交往障碍、人格缺陷、神经症和职业倦怠等现象的教师有很大比例。这给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力,也会给学生的生命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这往往又是在教师行为异常的潜移默化中造成的。

为了解决教师的这些心理问题,有些大城市已经做过尝试。比如上海市教育部门专门针对教师的心理问题开设了“教师心理健康咨询专线”。但结果却是在很长的时间里,只有屈指可数的教师使用过。这不能说明存在心理问题的教师少,而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存在心理问题的教师要坦然使用“心理热线”或类似“咨询心理医生”的方式进行心理调试,会有很多的顾虑。比如社会、学生 、家长的反映。他们会以怎样的眼光看待咨询心理医生的教师?他们一定会问:有心理问题的教师能教育孩子吗?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不言而喻的。

针对这一现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大型心理访谈节目‘中国之声—神舟夜航’栏目曾作过一期关于“教师心理问题”的专题访谈节目。专家就深刻阐明:为教师开设心理热线、找心理医生这一方式,教师一时无法接受的根本原因就是迫于社会、家庭、学生各方的舆论压力。

在国外一些国家,教师心理咨询已经不是新鲜事。以类似的方式为教师排压,促进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是值得我们尝试和借鉴的。只是要寻找一条适合我国意识形态的方式方法还需大家不断探索。这也说明教师心理问题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已经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界的关注和讨论。

四、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至关重要

新时代需要新的教师。这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何为新时代的新教师是每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概括的说是要求教师的知识要新,思想要新。因此,有关部门对教师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有强制性的,有约束性的。但有些计划在制定和推行的过程中忽略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在教学中,学生对教师不喜欢的方法会有逆反心理的表现,教师在工作中,对一些办法、制度给人的‘冷漠’感同样会有类似的逆反心理,这就导致政策、法规的信服度不高和推行的效果不大。特别是农村一些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师,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使教师的信息更新跟不上外面的变化;有的是因为教师的个体生活状态。如社会环境,家庭生活和身心状态都会对教育工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在制定某些制度和办法时都应该考虑到人的情感的接受度,这不是在削弱‘制度’特有的功能,而是人性化管理和时代进步的表现。

其中,由于工作环境和家庭原因影响工作情绪的较为普遍。很多教育工作者,长期分隔两地,无法照料家庭和孩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农村教师子女留守儿童”群。实际的讲,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最大限度的享受好的教育,这是时代赋予每个孩子的权利。但不管教育条件怎样改善,城乡教育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也是短时无法改变的。如果要求有孩子的教师把孩子带到农村工作的学校接受教育,在心理上还是不太能接受的。因此,就造成父母在一方工作,孩子在一方求学的局面。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大人和孩子都长期处在压抑的情绪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学习和工作的健康。

教师也是普通人,是一个需要关怀的群体。各部门在抓教师发展的同时,应该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这不是对弱势群体的同情,而是现代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智慧的体现,如果忽略了这一点,那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就有缺陷,甚至是徒劳的。就不能体现当今社会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主题。

五、把握方向,体现教师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都向往创造性劳动的欢乐,以及由于劳动的创造性带来的生活上的充实”。教师的劳动本来就是一项极富创造性、艺术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劳动。其魅力就在于教师面对每个不确定的劳动对象时,怎样才能把每个个体塑造成一个个有文化、有教养、有创造性、充实而又快乐的高级劳动者。这是教师劳动高水平的体现,也是每位热爱教师职业的教师追求的目标。

教育事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他’需要世世代代的人不断的付出汗水和努力才能使教育事业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中发出光芒。为此,各方一直在不懈的探寻着,力求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总之,在当今社会变革的时代,如何进一步促进教师素质的发展,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涉及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也是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论文作者:胡大平

论文发表刊物:《高等教育》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0

标签:;  ;  ;  ;  ;  ;  ;  ;  

关注教育,关注教师心理问题论文_胡大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