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论文_周峰

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论文_周峰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贵阳 550081

摘要:保障性住房是政策性住房,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作为实施建筑全领域绿色倍增行动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是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重点建筑类型,在当前发展保障性住房和绿色建筑的大背景之下,对于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的探讨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将保障性住房与绿色建筑有机融合的目标,着重于对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具体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保障性住房改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随着国家越来越关注民生问题,越来越注重社会平衡与稳定,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保障性住房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绿色建筑是发展的走向和趋势,将保障性住房与绿色建筑有机融合,既能够符合社会政策,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等协调发展。

1.保障性住房的主要类型概述

(1)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具有一定的社会保障性,拥有经济适用房的居民有着有效的产权限制,并且经济适用房是我们国家政府对实行优惠政策下的房源的一种,其主要适用于经济收入低,还具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住房困难的家庭。

(2)廉租房。所谓的廉租房主要是有政府进行出资建筑的,在房屋租用过程中,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收取较低的租金,廉租房主要适用于收入相对比较低,并且急需租房的家庭。

(3)公共租赁房。公共租赁房也是政府建设进行出租的一种房源,与廉租房有着一定的区别性,表现为适用对象不同,公共租赁房建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缓解外来人员住房困难以及就业大学生住房困难的问题。

(4)定向安置房。定向安置房主要是城市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给被拆迁的住户提供必须的补偿所建造的房屋。

(5)安居商品房。主要是经济适用房中的一种变现形式,主要是为了实现安居工程所建筑的房屋,其主要是通过地方自筹资金以及国家安排贷款建筑的房屋。

2.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现状分析

我国近年各城市建设工程项目中,商品房建设项目约占七成,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约占商品房建设项目的三成,作为建设工程项目的一支重要的分支,保障性住房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深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工程中,绿色建筑的设计程度仍处于比较低级的状态,保障性住房设计中,绿色设计仍在起步阶段,绿色建筑的总量仍较小,在保障性住房中,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只有约3%-5%,极大部分的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项目仍属于传统建筑模式。鉴于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越来越不平衡,建筑行业成为经济领域中能耗最大的行业,根据国家《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在“十三五”期间要推动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公益性建筑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等重点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这样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对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就显得十分必须、必要而且紧迫。

3.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3.1.经济优先原则

保障性住房相对于其他的工程建设项目属于较为特殊的类别,由政府规划、投资、建设,对保障性住房的建筑要求和标准,以及销售价格,和租金标准都有严格的限制。这些都决定了在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实践过程中,将经济优先作为主要的优先原则,以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为视角,从设计的层面充分考虑各种绿色建筑技术的建设投入和运营成本,进行多方案的优化和比选。例如:在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选择使用再生技术和再生材料;选择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小的材料;使用装配式构件;选择简洁的建筑形体等等。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区域环境特性,采用符合当地环境条件的室内外环境整治方案,提高资源利用率。

3.2.实用优先原则

建筑的实用性是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这一点在保障性住房上表现尤其明显,保障性住房按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必须在相对有限的面积及空间限制条件下,充分满足基本的各项功能要求。在进行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时,必须遵循实用优先原则,将绿色建筑节能的理念体现在节省土地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延长房屋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装饰、采用实用性节能设施等方面。例如:在设计中,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地下空间,给予合理、充分的利用。将公共空间适当的集合、集中于地下空间,将地面以上空间最大化的满足保障性住房居住的基本功能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被动优先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体系分为主动绿色建筑技术和被动绿色建筑技术两类,

被动绿色建筑技术投资较少,资源使用较少,适宜人们居住,对环境的影响介入较小。“被动优先,主动优化”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总原则,在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面应该同样采用被动优先原则,在进行具体设计时利用天然采光、被动太阳房、自然通风、建筑遮阳、建筑蓄热等被动绿色建筑措施,降低保障性住房建筑对建筑环境、能源的主动使用并减少对能源设备的依赖。例如:采用保温隔热性能更高的非透明围护结构;采用气密性和保温隔热性能更好的外门窗;采用自然通风体系;采用被动遮阳设施等。

4.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4.1.用地规划及室外环境设计

由于我国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造成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选择在远离市中心的城市边缘或郊区,用地处于城市空间和乡村空间互惠共生的交叉地带,生态环境的结构与组成较为复杂和多变。

针对这一特质,在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时首先要对建筑场地进行实地勘察,查清场地附近是否有威胁或者危险源;场地内有什么资源或保护区;场地的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与风俗、建筑机理特征以及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等。在此基础上根据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相应规范进行用地规划及室外环境设计,在满足建设要求的前提下,用地规划要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采取避免威胁或危险源的技术措施,保护场地内有价值的树木和资源,营造适合场地特征的日照环境、水环境、风环境。室外环境设计要在绿化率达标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绿化与景观的造价,选用的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不过分追求一些名贵的花草树木及装饰材料等,不过分追求建筑环境“山水俱全”,应当注重室外环境的实用性,满足住户交流和活动的基本需求。

4.2.建筑平面空间设计

保障性住房由于自身的“社会保障属性”属性,是仅以满足基本居住需要为目的,其面积标准也应控制在较低水平上,这就造成一些设计人员错误的认为在这样的限制条件下,建筑设计没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对保障性住房建筑平面空间设计流于简单化、模式化,没有从实质上响应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相应规范的要求。

在仔细分析保障性住房具体建筑功能需求和空间构成的基础上,结合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建筑生命全周期”的原则,我们可以采取两项具体的建筑平面空间设计方法:公共功能空间的集成和集约化;私密功能空间的适应和可变化。公共功能空间的集成和集约化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依据是从节能角度上看,公共功能空间分散性布局要比集中式布局所消耗的资源更大。对于保障性住房的绿色建筑设计,公共功能空间的集成和集约化的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在满足居住功能的前提下,将一部分原来界定为私密功能的(如:洗衣、洗浴、会客等)空间分离到公共功能空间中,将有限的空间留给居住功能。从而,整体提高保障性住房建筑的土地及空间资源利用率。私密功能空间的适应和可变化的设计方法则是基于保障性住房使用者(住户)的差异性,不同的使用者、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居住要求,简单化、模式化的建筑平面及空间不能适应和满足这些要求,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改造,甚至废弃,导致资源的浪费。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支撑体系住宅、大板空间体系、可分体组合体系等设计方法达成私密功能空间的适应和可变化目标,减少建筑改造成本,延长使用周期。

4.3.系统化、一体化设计

绿色建筑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学科理念,绿色建筑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涉及的专业多,支撑技术复杂、多样,传统的分专业、分阶段的建筑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尤其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政府供给产品,对设计和建设周期有严格的时限性要求。为了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要做好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必须改变原有的建筑设计方法,采取多专业协作,系统化、一体化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首先,是以建筑专业为龙头,组织绿色建筑设计涉及到的有规划、建筑、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在全面分析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基本条件和特征后,充分协调各专业进行技术集成和优化,选择出适宜的、高效的、可行的技术措施,制定相对完善的绿色设计策划。然后,在后续的设计过程中,以确定的绿色设计策划为统领,使用BIM、GBIM等信息化设计手段,各专业设计人员并行、交互、动态的完成设计任务,达成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技术完美结合的目标

5.结束语

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以及绿色建筑,是我国保障、改善和加强民生建设的两大举措,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将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建设成为绿色建筑,对在全社会推行绿色建筑具有示范效应,对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改善和提高是既是达成以上目标的技术要求,也是绿色建筑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的技术推手和技术保证。

参考文献:

[1]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徐东.四川水泥.2016(04).

[2]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探讨及实践[J].杜永庆.建设科技.2015(21).

作者简介:周峰,男,高级建筑师,主要从事建筑学研究和教学、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周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论文_周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