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1]2012年在《网商平台众包模式的协同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当众包(Crowdsourcing)模式开启了一个微观参与的时代,大众智慧日益凸显出商业价值,当互联网可通过云端计算(Cloud Computing)实现端到端的连接方式而搭建了大众参与的创新平台,实现了协同自组织的新型网络工作环境,互联网已不仅仅是机器数码联网而是人类大脑的联网,网络也已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承载者而且是知识社会智力成果交易、传播扩散、开发并共享的领域,开放的在线环境为实现对于个人潜能和个体价值的普遍再挖掘提供了平台。本文面对信息社会现实的技术条件和商业环境,根据网商在线平台的实际运作情况,分别从集中化和分散化两种观点,即哈佛大学教授Daniel Bell所提倡的“从宏观和组织的层面寻求解决后工业社会面临的生产和服务问题”和美国社会学家Alvin Toffler指明的“第叁次浪潮使人类回到以个体分散经营为主要经济形式的社会”的角度,从资源协同、运营协同和价值协同叁个维度解构众包中介服务平台的协同创新模式,并探究不同产业和任务类型对众包协同效果的调节作用,构建“众包平台服务——个体、组织协同——协同效果”的平台运作机制模型和利用大众群体智慧实现开放式创新途径,寻求避免平台“有市无场”的信息交换、并能够实现有效率知识服务之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包括:(1)探讨了如何通过网商众包商务平台使更多“半专业半业余”人力资源参与到智力资本交易中,并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促进个体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实现知识的价值化。从维基创新、大众创新的视角,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客户价值理论、互联网进化论等理论观点,基于客户满意度(ACSI)模型、客户需求Kano模型、客户服务感知(5GAP)模型的基础,突破以单纯的专业能力作为衡量标准,而从众包模式“产消合一”(Prosumer)和用户创新(User Innovation)的角度探讨如何发掘个体潜能、开发个人价值的“金矿”,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客户在众包模式下所关心的价值因素,如何提升客户满意度、建立客户忠诚度,揭示按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途径实现平台系统整体协同效果。(2)通过与传统组织形式的比较,根据Clayton Christensen(2003)基于传统RBV理论提出的“RPV模型”(Resource,Process,Value)的组织特点,结合Web2.0-Web3.0环境和云端技术等网络信息化平台工具,从面向服务的技术架构的视角分析了众包平台协同运作的具体体现:跨组织的网络结构;互补共生的运营方式;基于知识共享的自组织管理,让个体在协同创新的系统中找到参与的位置,并能够选择理想的参与度,以商业组件的方式参与到众包模式的协同运营过程。使每个社会单元通过系统协调找到相对优越化的生存空间,实现多个行为主体在信息相对透明的环境中实现协同自组织,形成多目标经济活动的次优组合,从盈利模式层面,探讨分析了个体与各利益相关者该如何通过协同的方式和途径创造群体价值,实现基于众包价值网络的“产消合一”服务体系,塑造众包数字化生存和信息时代全新的工作形态。(3)运用SPSS20.0和AMOS19.0统计分析工具验证了众包平台协同创新中“资源与能力-赢利模式-价值协同”的逻辑模型和结构函数关系,实证结果的分析中采用与作业成本法(ABC)进行对比分析的方式,通过引入众包过滤、创意质量评估、从口碑与在线信誉作为数字资本的角度,诠释了众包网站完整的数字服务体验。从众包、众滤和众播的角度总结了用户需求驱动创新的众包实现过程。即在新的大众参与的机制作用下,突破传统思维中以企业为主体的模式,基于客户价值主张(Customer Value Proposition)探讨了如何在开放的环境中促进个体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平台和相关利益者的价值协同,设计者又是如何秉承“先民主,后集中”过滤并分享的态度,本文从创新质量、协同的效率和成本考察众包平台如何同时有效连接了创新与创新服务的供给与需求。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众包相关领域的文献和理论模型,通过国内外知名众包模式的威客网站多案例研究并进行案例间的对比分析,探索了改善平台运营效率的网商众包模式的具体协作实施方案。实现了从微观个体的价值主张到行业中观层次的协同来理解个体行为、组织结构和众包平台协同效果的研究尝试,从而补充了新兴众包商业模式的案例研究,丰富了众包协同创新的理论内容,拓展了研究视角和思路,把后现代组织的理论方法应用于网商众包协同的研究,从研究视角、理论观点、模型分析到方法运用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有助于众包新兴研究领域的理论建设和为网商实践建议提供参考。
向坚持[2]2009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小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普及和客户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范围内的企业都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企业的商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商业模式日益受到挑战,尤其是当前产品与服务同质化趋势日益显着,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获得,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从产品竞争、服务竞争逐渐转向客户竞争。客户资源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很多企业,特别是美欧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把客户关系管理(CRM)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法宝。目前,在美欧等发达国家,CRM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处于竞争劣势更需要CRM来获取竞争优势,但是,由于传统模式的CRM诞生于大型企业应用,其投资巨大、系统复杂、实施周期漫长、使用代价高昂等特征和广大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缺乏、人才匮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下等特征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广大中小企业实施CRM困难重重。一方面,CRM每年保持很高的增长率,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另一方面,大量的实践证明CRM的实施失败率非常高。国内外学者虽然进行了大量的CRM研究,但相关研究十分零散,往往立足于不同背景、从不同视角来探讨CRM及其相关问题,形成CRM研究的丛林状态,缺乏对CRM本质的清晰认识,没有统一的CRM概念和理论框架作指导。CRM失败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CRM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企业的CRM实践,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必然面临高的失败风险。通过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需求、技术和市场等分析,本文认为目前中小企业实施CRM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对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小企业CRM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提出了一个中小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系统研究框架。该框架以客户价值为内在逻辑主线,以客户生命周期为外在逻辑主线,将CRM相关研究内容梳理成从客户获取、客户细分、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客户保持与流失,到CRM实施策略这样一个逻辑系统。本文认为客户价值是CRM的核心,基于客户价值系统研究CRM,不仅使CRM研究的内在逻辑更清晰,更具系统化,而且更贴近CRM理念本质。然后,对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小企业客户价值进行分析。在对客户价值进行分析基础上,归纳出传统的基于购买的客户价值,基于客户感知的客户价值和基于客户生命周期的客户价值叁种客户价值分析方法,结合中小企业实际,基于客户感知价值视角提出了一个由产品感知、价格感知、服务感知和关系感知四个维度构成的中小企业客户价值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基于客户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一个中小企业客户价值量化计算的预测模型,相对于传统预测模型,该模型能针对中小企业实际,更真实地反映了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并易于实际应用。第叁,分析了目前中小企业客户获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客户需求和客户购买力的二维潜在客户与目标客户识别模型,根据该识别模型将客户对象分成四类,明确了客户获取的目标;并通过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客户获取的渠道、过程和获取模式,研究基于网络口碑和基于Web使用挖掘的客户获取模式,提出了中小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有效实施客户获取的两种方法:即要充分利用网络口碑实施客户获取和充分利用Web使用挖掘技术实现客户获取。通过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客户细分的新特点和传统客户细分方法的不足,采用先进的客户数据自动采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自动推荐系统,创建了中小企业客户细分的过程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构成要素;提出了一个基于密度的K-Means改进聚类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在中小企业客户细分中,案例应用的结果表明了该细分算法的有效性。第四,在深入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影响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影响因素及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由网站质量、客户感知价值、客户满意度、客户信任和客户忠诚度五个潜变量构成的中小企业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结构方程模型,以高校学生客户为实证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模型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网站质量对客户感知价值有显着正向影响,客户感知价值是客户满意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客户满意度是客户忠诚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客户忠诚起显着正向影响,模型整体拟合程度良好。针对传统CRM模式无法满足中小企业需求现状,分析了新的基于SaaS模式的中小企业CRM的优势,提出了基于SaaS模式的中小企业CRM解决方案,构建了SaaS模式CRM解决方案的逻辑体系结构;进一步提出了基于SaaS模式的CRM中小企业客户接受度模型,认为影响客户接受度的因素主要有感知有用、感知易用、外部环境因素、客户因素和服务提供商因素,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验证了前四个因素对客户接受度的显着正向影响。最后,本文指出,SaaS模式的CRM是广大中小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一种可行方案,我国中小企业应该以SaaS模式的CRM为切入点,从战略高度实施CRM,在实施过程中要围绕CRM改造企业文化,围绕CRM实施业务流程重组。SaaS服务提供商应以“中小企业为中心”,提供符合CRM理念的、基于完整客户生命周期的、系统的CRM整体解决方案;广大中小企业在选择SaaS服务提供商时,应注重SaaS服务提供商的服务专业性、产品的易用性、数据安全性和方案的整体性。
舒伯阳[3]2005年在《基于盈利成长的服务创新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服务经济时代正在来临,服务产品的特性决定了我们应以一种全新的视野来对其关注和审视。服务业是一个对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特殊贡献、关联度极强的行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服务业的竞争力决定了国家竞争力态势。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方兴未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的产业基础、现实规模与发展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要实施我国服务业迎头赶上的跨越式战略大发展,积极地进行服务创新是惟一的出路!服务创新研究应成为今后我国服务业研究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本论文在大量研读国内外服务创新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追踪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对服务创新的基本概念、理论范式及其管理实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笔者认为创新的方向选择与控制是服务创新的关键之一,而这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就是服务创新能否回归价值中心?能否真正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盈利成长?所以,以盈利成长为导向展开服务创新研究是一个具有明显现实意义的研究论题。 目前主流的创新研究都带有明显的“技术”烙印,从而针对服务业本身的创新研究就显得相当缺乏。从广义上讲,服务创新是指一切与服务相关或针对服务的创新行为与活动,从狭义上讲,服务创新是指发生在服务业中的创新行为与活动,本文着重对狭义的服务创新进行探讨。本文在坚持Heskett,J.& I,.Sasser,W.E.服务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服务创新的理论与模型进行了整合,提出了基于盈利成长的服务创新体系。全文内容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出发点及理论、现实意义,阐明了本文的分析研究框架。第七章主要针对几类涉农企业的服务创新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设想。第八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今后的政策建议。 论文的核心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六章。第二章主要对当今国内外服务创新的理论进行了综述。论文分析了国外学者对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研究经历的典型阶段和经典模型,归纳了服务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典型区别以及服务创新的四个维度。第叁章主要分析了推动服务创新的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因素。 第四章提出了论文的核心主张:服务企业应根据顾客价值等式并以服务价值链为主线来构建服务企业的特色盈利模式。论文通过服务利润链中的系列关联推导了盈利成长的价值传导机制,即:“顾客—员工—投资者忠诚叁角”,并创建了全面解析服务企业盈利成长的“盈利能力循环成长模型”。
吕耀明[4]2002年在《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文中指出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高潮都是由创新发动的,每一次飞跃也都是创新推动实现的,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原动力。文章以创新理论为基点,将交易费用、博弈论、制度变迁,以及进化论等经济和自然科学理论引入商业银行创新的理论分析研究之中,并以优化资源配置为角度,论证了商业银行发展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维系和推动的,而引起商业银行质的飞跃的主导因素是创新。通过归纳演绎、逻辑推理,以及创建模型等方式,概括描述了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性,其中阐明了商业银行渐进式、结构式和突变式叁种基本创新模式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即在渐进基础上的突变和在突变引导下的渐进。这种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系统理论研究使深奥的商业银行创新理论更加易于为读者接受,也是对商业银行创新一个完整和科学的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本身就是一次创新的过程。文章剖析了国内外经济和法律界对于商业银行的不同定义及其职能作用与业务功能的演变过程。由此定义:现代商业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工商企业或个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其提供信贷、存款与结算以及各种金融商品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机构。这一表述突破了商业银行原有定义的局限性,丰富和发展了商业银行的基本内涵。以此为基础,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系统、科学地概括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内涵,提出商业银行创新是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对各种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从而在商业银行领域建立“新的生产函数”,以满足社会和自身需求的一系列活动。其内容包括创造或引进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组织形式、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以及新的金融监管制度等。这一界定既涵盖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内容,又使其超越时空的限制,因而更具普遍性和指导性,为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创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其中最直接、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业务创新。文章全面剖析与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广泛采用新技术,不断创造各种新的金融商品和新的交易手段的实践过程。在新技术的强大支持下,商业银行突破了传统的产业壁垒,走向业务交叉和功能多样化。这种趋势模糊了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大大拓宽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尤其是丰富多彩的中间业务创新使商业银行生机勃勃,更添无穷魅力。 卜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 文章运用大量的实证和演绎分析,考察了西方商业银行蓬勃发展的业务创新活动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成就与不足,以客观事实阐明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及其发展趋势,并恰如其分地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发展的急迫性和现实性。文章以大量的篇幅深入探讨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理论根源,并借鉴其实践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中间业务的基本思路和设想,意在填补我国在此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并为其实际操作提供许多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文章采用比较分析法,论述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与主要特征;在考察与分析了中外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实践过程后,归纳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独特表现形式,即发端于体制创新、深化于业务创新。这与西方商业银行创新主要是由业务创新推动,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组织体制、经营管理、监管制度向更高层次创新与发展的客观现实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章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特殊表现形式还将持续一定的时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组织创新及其体制转换因素所产生的特殊推动力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作用力将逐渐减弱,商业银行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自身各种要素重新组合或创造性变革等创新活动,其间业务创新将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文章以发展的眼光,第一次较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创新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并在分析中引入市场营销理论,提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发现和挖掘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创造和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商品,创新和实践金融商品的交换。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剖析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提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在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从侧重于银行内部的管理改良转变为外部适应性的变革;从强调内部的权力制衡到追求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从注重质的规定性分析发展到质、量并重的规定性分析;从仅注重宏观层面的纯理论性研究,发展为更强调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研究;从集中于金融领域的研究转变为以金融领域为基础,逐步向科技、信息工程领域,以及其它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相关联的研究领域迈进。这预示着商业银行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发生重大变革,其业务功能含于金融又不局限于余融的客观实际,将使商业银行逐步成为经营智慧的特殊企业。亦?
陈育明[5]2007年在《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回归市场竞争和企业本色的银行,在科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金融企业退出机制逐步健全的情况下,面临着技术和制度双重“脱媒”的危机。长期依赖于利差盈利和制度壁垒而生存的银行,在竞争的压力下,不得不迎合市场资金管理需求的变化,积极参与金融服务,其内部管理也从传统的资金、财务和风险管理逐步转向以价值创造能力为基础的持续增长管理。与此同时,在金融服务领域,银行与客户的交易呈现出品牌化的发展趋势—对于股东和经营管理者,品牌价值差异驱动银行价值的增长;对于客户,品牌价值差异驱动客户的交易行为,银行价值链的整合也从单纯的内部能力导向或外部市场导向融合为品牌价值差异化导向。显然,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正是银行营造品牌价值差异的能力。注意到传播噪音的影响,本文采用客户对品牌价值的认知差异来测量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并提出品牌价值认知差异与银行绩效正向相关的假设,试图通过“品牌-绩效”相关的模式创建银行的竞争优势、核心能力或价值创造能力。对银行持续成长的竞争力探索,传统的经济学只从产权制度和规模经济的角度给出资金盈利模式,管理学界的研究也只是初步涉及竞争框架的透视,还不足以触碰到银行在企业与市场互动中持续增长的本质。所以本文首先是根据SCP逻辑,重新审视了银行持续成长的本质问题,肯定地把银行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争夺目标客户资源的持续竞争优势”,把银行持续成长模式确定为“根据可利用资源和竞争约束条件获取客户价值持续增长的战略”;然后才根据品牌在客户和银行交易之间的联系作用,以及品牌价值认知在客户交易中的驱动作用,分别从客户认知源头和银行绩效结果两个方面讨论并提出了“品牌价值认知差异推动银行持续增长”的管理命题,最后拟定了银行“品牌-绩效”的研究框架。文章分别就银行“品牌-绩效”模型中“品牌”、“绩效”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银行品牌的论述中,文章根据各种研究成果,把品牌界定为一种包含情感价值在内的“认知资产”,并用品牌价值公式表述为“效用+附加+关系”。品牌之所以能够成为交易的驱动因素,其根本原因在于品牌传承了历史、文化、资源、知识、情感等一切可以认知的价值元素,具有认知效应和资产效应。品牌之间的价值差异决定了银行之间的差异,也决定了银行的命运;同样地,银行也只要改变品牌价值图式,改变客户的“认同度”,就可以有目的地进行客户的筛选,消除逆向选择的影响,最终拥有更多更好的优质客户。银行在风险、资金或网络等方面表现出的能力只有对客户有用,被客户认同,也就是体现为银行品牌价值图式对客户价值贡献的拥有能力,才能成为银行持续成长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本文也着重论述了银行绩效的计量问题。与其他企业不同,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组织,具有高负债、高风险的特征,对银行绩效的测量不能够仅仅考察利润指标。对银行价值创造能力的考察应该从流动能力、安全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包含着价值增长的结果因素,也应该包含其他非财务指标的过程因素。虽然对于银行价值的测量,学术界讨论的共识趋向于采用EVA和RORAC指标,对管理绩效的总体评价则包括财务性的银行价值指标和非财务性的过程指标,但是为了相关性研究的方便,本文更多地选用一些能够准确反映市场地位和经营实绩的财务指标作为评估依据。对于银行“品牌-绩效”模型提出的假设命题,文章分别进行了范式、实证和案例分析。首先,范式推理从品牌价值博弈的角度,得出了“品牌价值认知差异最大化决定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结论;其次,实证对国内银行市场,采用品牌认知描述了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采用分项指标计量银行的绩效状况,就品牌认知问题向个体消费者发出问卷,就问卷所涉及银行的绩效数据进行了收集;其中客户对银行的品牌认知通过知名、满意、美誉和忠诚等四个层次的调查获得,银行的绩效则通过4类13项指标的调查获得,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结果支持了相关结论;最后,为了更清楚地得出银行品牌价值的提升方法,本文通过3家银行的案例分析,运用平衡计分方法和价值链方法,着重分析品牌战略与业务增长的关系,从客户管理、资源分配、流程整合和组织再造等层面分析了品牌价值差异的获取方式。总之,所有的分析都支持银行“品牌-绩效”正向相关的假设,为构建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模型提供了足够的证据和清晰的路径。所谓品牌驱动,就是指基于银行“品牌-绩效”的价值获取机制,以品牌价值差异为核心能力,驱使目标客户贡献最大化的战略管理模式。为了将银行品牌驱动理论转化为易于实施的管理策略,文章借助于品牌价值曲线和平衡计分理念构建了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模型,把银行品牌价值图式转化为管理控制指标,建立因果驱动系统,确保资源的分配完全用于改变银行的品牌价值特征。模型具有两个重要的贡献:1、用品牌价值图式演绎了银行的管理行为;2、指出了品牌价值图式的优化路径。模型用“品牌价值活动”和“品牌绩效管理”概括了银行持续成长的战略行为,用品牌识别、品牌契合、品牌认知、品牌关系、品牌资产等五个环节描述了品牌价值图式的优化路径。其中,品牌识别是银行整合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管理资源的结果,它与品牌契合共同决定了客户的品牌认知,其任务是创造独特的品牌价值元素和品牌价值曲线,是关于品牌价值的创造活动;品牌认知、品牌关系和品牌资产是对客户品牌认知的市场测量,也称为品牌绩效管理,它选择客户认知的关键价值元素作为驱动因素,从财务、客户、流程和组织学习效果等四个层面建立了从行动到绩效的实现路径。值得注意的是,品牌驱动战略也存在着许多陷阱。不能正确理解银行品牌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外延、偏离核心能力和客户需求、不能掌握品牌价值内在驱动因素权重、注重短期效应的品牌策略肯定无法取得持续的增长;把品牌视为万能、忽略产品效用的行为策略也肯定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许多事件还可能造成品牌危机,影响客户的认同度。因此,运用品牌战略,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回避陷阱,化解危机。对此,文章仅仅给出了一个基本的概括,有待完善。本文共分为八章。导论部分提出了“客户品牌认知”与“银行绩效”相关的假设命题;第二章讨论品牌效应,特别揭示了“银行品牌价值”概念及其认知和资产效应;第叁章讨论银行绩效的评估方法,根据银行价值的财务测量方法和非财务测量方法,选择了绩效的评测指标;第四章是相关性的理论论证,第五章和第六章就相关性问题进行实证和案例分析,第七、八章讨论品牌驱动的实施问题,具体构建了品牌价值差异的创造模型和品牌价值差异的绩效管理模型,并具体指出了品牌危机处理方法、模型运用条件以及本次研究存在问题。总的说来,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模型是基于“品牌价值认知差异最大化”的战略选择,是基于银行品牌价值差异的价值链整合,把资金风险、资产负债、客户、人力资源、成本、投资、竞争对手、渠道等管理要素融合到以品牌价值差异为核心的客户管理、流程整合、资源分配、组织再造等活动中。由于品牌驱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银行管理模式,改变了银行的战略方向和组织架构,改变了绩效考核方式,改变了银行的企业文化,改变了股东、管理者和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在银行建立品牌领导的管理模式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推行品牌领导战略必须做好所有的策略准备。
方芳[6]2005年在《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一直引起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和强烈关注,全面提升竞争力已成为中国商业银行目前最迫切和最重要的议题。历经改革开放二十多年,银行的实力有了巨大的提高,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大银行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综合实力相对较弱。随着入世最后保护期的日益迫近,中国金融业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革。许多历经百年磨砺的国际大银行进入中国,成为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一股推进力量,在使百姓享受优质服务的同时,也把最严峻的挑战带给了中国银行业。 2004年中国银行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经营业绩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也应该看到,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依然偏弱。全面开放市场之前,如果不能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中外资银行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基于当前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基于这些变化给银行业务、运营和管理带来的巨大压力,中国商业银行越来越感到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本文在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多目标评价与决策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分析,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案例分析等等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体系的构筑、评价和提升做了逐一研究。 首先,本文建立了一个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体系的理论框架,该框架由制度安排、组织架构和内部经营管理叁要素组成。在这个理论框架中,制度安排是基础要素,是保障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提升的条件,它对组织要素和内部经营管理起着激励与约束双重作用;组织架构则是商业银行的载体或媒介,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度要素的制约,是决定盈利能力的中间层次的因素,是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得以提升的依托要素,它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整个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起着关键的转化作用;而内部的经营管理则是影响盈利能力的核心要素,它寓于组织架构之中,在其协调及有效配置之下,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起着根本的推动作用,上述叁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着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水平。 其次,本文对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水平的评价做了研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评价是为实现盈利能力提升的目的,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商业银
王洪栋[7]2009年在《中国私人银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国内居民财富的快速增长,2007年,私人银行作为一种银行业服务形态正式出现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中,这一年被称为中国私人银行的元年。“私人银行”开始从一个略感神秘的名词走入到中国富裕阶层的理财生活中。面纱褪去、真实显现,在分业经营、法规缺位、市场工具不足的大背景下,私人银行很快被评价为“有名无实”①,这对刚刚起步的中国私人银行业不算是一个好的开端。因此,研究和解决中国私人银行的发展问题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围绕中国私人银行的发展这一主题,论文主要研究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发展私人银行的背景因素,包括私人银行起源发展的实践背景、理论分析和经营模式;二是在中国发展私人银行的具体策略,包括中国发展私人银行的供需分析、理财服务的内容和经营管理的模式。关于私人银行起源发展的实践背景,论文主要探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私人银行起源发展的过程和原因。私人银行诞生于16世纪的瑞士,当时许多法国经商的贵族为躲避宗教迫害来到瑞士的日内瓦,出于保护自己财产安全的需要,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开始从事资产管理工作,随着17世纪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大发展,个人财富的形态开始多元化,社会化分工越来越明细,私人银行在欧洲快速发展起来。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美国开始崛起为世界头号工业国,私人银行开始从欧洲发展到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高速增长,社会财富迅速积累,私人银行开始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私人银行之间的并购逐渐增多,成为国际私人银行发展的重要特点。第二,私人银行的业务经营。所谓私人银行是指面向拥有高净资产的私人客户(HNWI, 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个别提供的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和一揽子的金融服务。私人银行最重要的特点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其服务涵盖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由专职的财富管理顾问提供一对一服务和个性化的理财产品组合。它的量化标准表现为对“高净资产”的界定,各个银行各个地区有不同的数量等级,无论采取何种标准,私人银行确定的高净资产客户一般都符合当地对“富翁”的一般评价,比如当前在中国大陆私人银行客户一般界定为拥有1000万元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客户。关于私人银行发展的理论分析,论文旨在寻求私人银行存在发展的理论依据,并据此理论依据寻求私人银行发展的指导方向。通过梳理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和范围经济理论,可以看到私人银行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降低客户的交易成本、提高银行服务的范围经济这一主题;通过分析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可以发现私人银行首先是一种功能定位,对于组织结构和服务供给都要紧紧围绕为富裕人群提供理财服务这一核心功能;通过对组织理论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当前职能化的机构设置并不适用私人银行的组织体制要求;通过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可以明确私人银行的服务必须把客户的私密性和增值服务纳入到重要考虑范畴,理财服务和产品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客户的个性需求和风险态度。关于私人银行发展的经营模式,论文探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两种模式的不同特点。从地域上看,包括私人银行发展的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从供应商来看,包括私人银行发展的商业银行模式和投资银行模式。欧洲模式以瑞士银行为代表,其特点是以欧洲客户为主、充分尊重隐私、银行承担无限责任,拒绝非稳定性增长。美国模式主要是投行模式,更强调为客户提供高收益率。第二,两种经营模式的发展规律和评价分析。私人银行经营模式上的差异化根源于私人银行发展的叁个规律性因素:财富积累方式是影响私人银行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金融监管政策是影响私人银行业务范围的主要因素、税务制度直接影响私人银行的离在岸业务。在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刚刚启程的时候,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雷曼兄弟为代表的美国投行陆续倒闭,欧洲的瑞银和汇丰等银行也出现了巨额亏损,以美国投行为代表的私人银行发展模式似乎走到了尽头,而与此同时以服务私密性着称的瑞士银行则在美国身陷逃税案而声誉严重受损。一时间,国际上的两大标杆模式都出现了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重新思考私人银行的发展模式,既不能不敢并购扩张、也不能过于追求投资回报,而是应当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围绕客户需求为合适的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研究私人银行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理论成果,可以发现无论私人银行业务在瑞士的起源还是在美国的扩展,其客户需求的变化始终是决定业务内容和管理模式的最关键因素。客户需求的变化呈现出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并深受财富增长模式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共同构成了私人银行提供服务的边界,这种服务不是全球统一化的、标准化的,而是地域性的、历史性的。关于私人银行发展的中国实践,研究的第一项内容是中国发展私人银行的供需分析,论文探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中国发展私人银行的客户基础和理财需求。2008年中国①可投资资产1千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资产人群达30万人,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2900万人民币,形成了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所需要的客户基础。中国高净资产人群对个人可投资资产的风险偏好以中等风险和保守居多,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高净资产人群对未来多元化投资的意愿十分明显。国内私人银行客户群更加偏好保值型理财产品,投资保值和子女教育是比较关心的理财目标,注重与原有贵宾服务的兼容并存,对稀缺性的金融服务需求大,而对物理环境的要求不高。第二,中国发展私人银行的服务供给。截至2009年3月底,在中国开设私人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多达15家,其中中资银行有5家,开设的地点主要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地。面对中国私人银行客户群中性的风险态度和多元化的理财需求,在国内商业银行尚未实现混业经营的背景下,私人银行的服务供给应该首先以客户关系的维护为主要内容,以获取利润为次要目标,与国际知名投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逐步提供差异化的理财服务。关于私人银行发展的中国实践,研究的第二项内容是理财服务和产品设计,论文探讨了在分业经营和缺乏多元化资本市场工具支持的情况下,私人银行发展的初始阶段,构建的理财服务体系应该以CPPI顾问式服务策略确定大类资产配置,以稳健类理财产品为基础,以满足评价标准的风险类理财产品为补充,以信托计划为产品设计的形态载体,以保险产品为特色内容。第一,私人银行理财服务的决策方式应该是评估客户总体的风险态度;通过指标监测和网点抽样数据确定客户对各类金融工具的认知风险曲线;通过专业研究确定各类金融工具的实际风险曲线;在认同客户风险认知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分析微调;根据误导风险、期限结构、收益率叁个主要指标排序金融工具,确定阶段性发展策略;组织营销资源进行顾问式服务。第二,私人银行理财服务的方法应该依托CPPI策略建立一对一的顾问式服务,确定客户的大类资产配置,相对最优风险资产组合等其他方法,CPPI策略更为简洁实用,能够给出不同风险系数下的投资组合风险和收益情况的对比以供客户选择,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第叁,基于中国私人银行客户财富积累模式的特征,当前在发展私人银行理财服务的时候必须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以结构化融资和结构化金融产品作为构造稳健类理财产品的方向。第四,在选择风险类理财产品的时候,应该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一是通过评价风险资产溢价的合理性确定历史评价(中途买入时)或初始评价(最初发行时),二是通过对风险资产管理机构的定性分析确定未来业绩的可持续性。第五,在分业经营的背景下,私人银行发展理财业务,必须以信托作为产品的形态载体把理财服务的实质内容表现出来,利用资产管理产品设计中的分解组合技术,建立起单独委托和集合运用相结合的个人财富管理模式。基于私人银行客户风险中性的偏好,私人银行理财服务必须能够设计出差异化的稳健类理财产品,结构化证券投资类集合资金信托是这种产品重要的提供方式,在引入优质担保机构后,这类产品的优先级可以作为信用类稳健产品提供给私人银行客户。第六,基于财产保全和债务纠纷的需要,私人银行客户对保险产品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在私人银行保险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借鉴行为金融学和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成果,设计符合私人银行购买者行为习惯的专属保险产品,基于银行现实的销售资源,分产品采用契合的营销模式。关于私人银行发展的中国实践,研究的第叁项内容是中国发展私人银行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论文探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组织结构,二是客户关系管理,叁是激励机制,四是风险管理。第一,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组织结构,应该借鉴各个商业银行发展信用卡业务的模式,设立为总行零售板块垂直领导的一个独立的业务单元,并构建以业务线为主导的扁平化的纵向组织管理体系。基本思路是在现有的体系之外,建立事业部制的组织体系,在上海、北京或深圳等高收入群体比较集中的区域成立私人银行中心,实行各条线客户信息的共享,最大限度获取客户资源,业务条线实行双重考核的办法,并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内部结算体系,实现一致的利益目标。第二,客户关系管理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客户体系、产品体系、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和营销服务体系。考虑到国内高净资产客户的理财需求主要还处在寻求服务差异化的初始阶段,并且市场同业的服务供给也受限于政策环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将私人银行业务定位为贵宾业务在高端领域的延伸,是客户分层管理和差异化服务的自然升级。私人银行的服务体系应该以细化现有商业银行服务为前提、以提供深度个性化的客户服务为核心。第叁,私人银行激励机制的重点应该放在薪酬机制上,既要体现多样化又要体现公平性,要为创造优越业绩的私人银行顾问提供优越的报酬。同时将物质激励和培训激励、精神激励结合起来,精神激励要避免空洞说教,赋予更多实质内容,使之情感化,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强亲和力。第四,私人银行经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风险管理。相对单一的商业银行服务相比,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服务涉及多个市场,风险错综复杂。从诱发风险的原因来看,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声誉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在我国,目前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机构主要是一些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和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必须将其纳入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体系来统筹规划。完善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内部架构和职责分工、充分了解客户,防范法律风险、建立风险限额管理制度。灰色资金是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必须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监管经验,依法规范私人银行业务,严格控制洗钱风险。私人银行作为商业银行在资本脱媒和零售业务转型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和新生事物,因为业务的重要性和客户群体的独特性,成为本文的研究主题。研究中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问题,必须掌握国际私人银行的起源动因、发展过程、发展模式和发展规律,通过理论分析进一步明确私人银行发展的指导方向,在此基础上探究中国私人银行发展的供需矛盾,确定初始阶段务实有效的理财服务,建立综合全面的管理模式。作为一个新的业务形态和一个新的发展领域,论文在私人银行的发展背景、规律总结、供需分析、实践做法等方面所做的研究是具有一定创新性的。今后随着私人银行中国实践的不断发展,对于私人银行的研究将可采用新的方法、新的案例和新的数据,不断深入、拓展和完善。
欧晓华[8]2015年在《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世界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了深刻变革,以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成为当今社会的主宰。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创造性破坏使移动互联网企业要想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困难。超竞争的环境改变了原有的竞争战略,移动互联网企业从关注竞争对手转移到了关注顾客价值的创造,致力于扩大现有市场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这种价值创新的经济范式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开创了蓝海市场。但是,网络经济环境下,边际收益递增的经济逻辑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创造体系,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分离,使得移动互联网企业的价值网络开始进行重构,表现在微观层面就是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移动互联网企业不得不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等手段,以适应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的变化。本文研究遵循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分析了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演变过程,揭示了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流的变化规律,总结了移动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重构动因、解构过程和重构流程,构建了移动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重构模型。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和方式,构建了叁类不同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价值网络的重构导致移动互联网企业的价值逻辑重塑,所以本文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维持叁个方面分析了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价值机理。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深入剖析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并用实证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在总结成功商业模式创新共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思维,构建了基于叁种不同创新动力的叁类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并基于NK模型建立了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既能诊断现有企业的商业模式,又能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预评估,防范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风险。本文以价值网重构理论为基础,以商业模式创新为核心,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文献梳理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复杂性科学理论、双边市场理论和系统理论等多个领域的基础上,对移动互联网企业的价值网络重构和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首先,本文以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演变规律和价值模块化为基础,分析移动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的重构动因,借助复杂科学性理论,从核心能力流的提取、价值网子系统的催化和复制以及最终形成具有自组织特征的新的价值网络,总结了移动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的重构流程,构建了移动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重构模型,并分别从结构化表达、稳定化表达和效应化表达叁个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挖掘。移动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重构是其商业模式创新的网络化承载,通过剖析价值网络重构可以揭示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源动力和演化过程,为最终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奠定基础。其次,本文根据移动互联网企业的特点和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本质,总结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对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了分类研究,构建了基础层企业商业模式、应用层企业商业模式和终端层企业商业模式。再次,本文基于价值网络重构和成功商业模式深入分析,从宏观环境、企业自身等内外两个方面分析影响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因素,从相关研究文献中归纳总结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合价值网理论、双边市场理论、系统理论和创新理论等构建出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验证假设,即宏观环境影响企业资源能力和价值网络重构,价值网络重构是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网络化承载,而价值创新是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战略化表达和内在机理。最后,本文在分析移动互联网企业价值创造机理、价值实现机理和价值维持机理的基础上,从内外两个方面完成了移动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的重构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对接,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框架。基于该框架,移动互联网企业从商业模式创新思维、创新动力、创新路径和创新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在开放性思维的指导下,分析了叁类不同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力,分类构建的不同类别的创新路径,利用价值共赢性六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基于NK模型对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有效性评价和适应度评价,这种事前评价的体系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风险,减少因创新失误而带来的损失。同时通过苹果公司和阿里巴巴公司两个案例研究,分别从内外检验了本文提出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思维、创新动力和创新路径,从而实现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的结合。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既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体系,又为现实中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并从研究视角、创新方法、评价体系、实证等方面体现了本文的研究特色,有一定的创新性的研究。
王满[9]2006年在《基于竞争力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要有科学精细的日常管理,更需要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想。加强战略管理已经成为当前管理界的趋势和潮流,与之相适应的财务战略管理也日益受到了财务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前所未有的注意。但是,与相对成熟、繁荣的战略管理学科相比,财务战略管理的研究历史不长,成果也不多,而且,在财务战略管理的相关着作中,大部分作品只是从财务的某一个方面探讨企业的财务战略问题,对财务战略管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筹资、投资、分配、并购等财务管理领域,“重财务、轻战略”是当前财务界对财务战略管理研究中的普遍现象。笔者认为,在将战略理念导入财务管理的尝试和创新中,战略思想是贯穿于财务管理的主线,财务战略管理不仅仅是对筹资、投资、分配等财务管理内容的战略性思考,更应该是以战略的视角对财务管理研究内容的重新审视和界定,从战略的本质挖掘财务战略管理的内涵,跳出固有财务管理思维模式,顺应战略管理的发展动态,搭建符合战略管理规律的财务战略管理框架。由于竞争战略观已经得到战略管理界普通认可和接受,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导向的战略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因此,在财务战略管理体系的创建中,基于企业竞争力的视角对财务战略管理研究必将是顺利时代潮流的现实选择。在本篇论文研究中,笔者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按照理论到实践的顺序展开分层次、递进的研究。在财务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中,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财务战略管理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处于何种地位?支撑财务战略管理的主要理论基本有哪些?为什么核心能力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参数?如何确定企业的竞争位置?如何实现竞争力综合评价与财务战略管理一体化?为什么要将战略成本管理作为开展财务战略管理的基础,如何利用战略成本管理创造企业竞争优势?在财务战略管理的实务研究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决策与选择中科学地确定企业的竞争战略?如何应对激烈的市场环境调整企业的经营行为?如何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如何建立与组织机构相适应的财务战略?如何进行财务战略前导性与组织结构满足滞后性的协调?如何建立有效的财务战略资源分配模式和完善的财务战略控制体系?如何利用控制杠杆在财务战略管理实施中实行有效的控制?如何通过预算控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组织?如何对财务战略管理的结果进行计量与评价?怎样评价企业的企业竞争力?如何利用价值管理体系(VBM)进行企业战略价值的计量与评价?如何利用平衡计分卡(SBC)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业绩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由于财务战略管理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应用型研究,在本篇论文中,笔者根据财务战略管理的特点,采用系统研究方法、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模型计量与模糊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以战略成本管理作为财务战略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创造的链接点,对与之相适应的财务战略决策的选择、控制和评价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和分析,对基于企业竞争力视角的财务战略管理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和探讨,不仅体现了财务战略管理中的“战略”共性,而且勾画出了财务战略管理中的“财务”个性。基于以上的研究逻辑,本篇论文共分为八章,各章的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进行任何一项科学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前人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宝库和思想源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找出其不完善之处,为进一步的科学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财务战略管理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了Allen David (1991)之前的有关财务战略管理研究,只是“时隐时现”地出现在战略管理文献中,是战略管理学者从战略学科的角度提出的有关财务方面的需求与功能。Allen David (1991)是以会计学者身份,将财务战略管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先驱,尽管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会计与财务在战略中功能的区别,以及如何实现由会计向财务战略管理的转变上,但他已经跳出会计与财务的圈子,强调了财务与市场的联系,财务与企业战略的关系等内容。在随后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中,财务战略管理研究的视野不断拓宽,但是,大部分研究都是从环境、财务管理职能、企业价值系统、价值创造的角度对财务战略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本篇论文中,笔者以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以独特的视角展开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不仅体现了财务战略管理的研究方向,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第二章是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为搭建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管理框架,首先要对财务战略管理进行定位,明确它在财务战略管理体系所处的位置,与企业战略和其他职能性战略的关系,探寻财务战略管理的理论依据。对这些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的研究不仅是财务战略管理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而且,通过这些基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抓住财务战略管理的实质和内涵,梳理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思路,为建设基于竞争力视角的财务战略管理体系提供内在的逻辑性联系。本文通过对战略、战略管理、财务战略管理的涵义及特征分析,指出由于财务战略本身的特殊性,使其在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殊地位,财务战略渗透在企业的全部战略之中,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职能战略,而是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基石,是企业战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综合性子战略。在支撑财务战略管理的理论中,核心能力理论提供了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特殊源泉;竞争优势理论开辟了战略研究的新视角,为财务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分析技巧和工具;战略管理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提供了财务战略管理的研究框架和研究范围。第叁章是竞争力与财务战略管理的关系研究。竞争与战略总是相辅相成的。财务战略管理本身就是财务管理与竞争理念有机结合的产物。在财务战略管理的实践中,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总是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展开的。任何企业都拥有一定的经济资源和财务资源,但是,如何支配和驾驭这些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将转换形成企业核心能力,如何将这些核心能力变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每个企业真正关心和考虑的问题,它不仅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效果,更需要科学的财务战略来创造、培育、维持、创新和发展。本文将财务战略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出了提升竞争力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核心。在对以竞争力为核心的财务战略管理的研究中,首先,从核心能力的识别、培育和变革的过程出发,明确了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内在联系;然后,对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宏观因素,进行了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分析,对行业因素采用了波特的“五力”分析,对企业内部因素进行了BCG(波士顿矩阵)分析,从而为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行了科学定位,为制定财务战略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最后,通过SWOT(强势、弱势和机会、威胁)分析和VRIO(价值、稀缺性、可模仿性、组织结构)分析。实现了对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与财务战略管理决策的一体化。第四章是战略成本与财务战略管理关系的研究。成本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向战略成本管理要效益,向战略成本管理要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急剧变化的经营环境,传统的成本管理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商战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逐渐被提高到日益重要的地位。本文提出了战略成本管理已经成为财务战略管理中不回避的一个话题,战略成本管理不仅竞争力与财务战略管理的链接点,也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一个着力点,是企业战略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以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竞争力和财务战略管理内在关系的研究中,笔者首先通过对战略成本、企业竞争力、财务战略管理之间的经济学分析,提出了战略成本管理是财务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参数;然后,运用战略成本管理分析工具,建立起成本与竞争优势与财务战略管理之间的联系,即战略成本动因是财务战略管理中的成本驱动因素、价值链管理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持续改进竞争成本的有利武器、作业成本管理是企业竞争力与财务战略管理融合的桥梁与纽带。这些先进战略分析工具的引进,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财务管理的手段,更增强了财务战略管理的科学性。第五章是财务战略选择。企业财务战略选择是财务战略管理实践的第一步,它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财务活动的行为与效率,对企业的竞争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分别从不同视角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决策与选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从企业竞争能力的角度看,企业可选择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最有效的一种战略,当成本领先的企业其价格低于或等于其竞争厂商时,它的成本地位就会转化为高收益,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是,当企业进行价格竞争,不能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时,实施差异化战略通过突出本企业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的优越性,增强顾客的品牌忠诚性、降低对价格的敏感性。而实施目标集中战略是将企业的战略重点放在—个特定的目标市场上,避免由于规模和资源有限在其产品市场上展开全面竞争所面临的尴尬。从企业在竞争市场采取经营行为的角度看,企业可运用“战略钟”进行财务战略决策的选择,即根据市场竞争情况,选择低附加值战略、低价战略、混合战略、高附加值战略集中差异化战略等,从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看,在初创期财务战略的重点是努力吸引风险投资者;成长期财务战略的重点是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成熟期的财务战略的重点是如何维持当前的利润水平;衰退期财务战略的重点是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从企业资金需求的角度看,企业可采用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和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无论采用何种战略,都要全面考虑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着全局影响的关键要素,并考虑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增长方式等,及时对企业财务战略进行调整,以动态地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第六章是财务战略控制。选择的财务战略管理决策只有通过实施才能转化为财务战略管理的行动。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内外部环境都有可能发生变化,需要通过财务战略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调整,保证企业财务战略目标的实现。否则,一旦企业行动偏离了既定的目标,所进行的财务战略决策与选择也就失去意义。本文在对财务战略管理实施与控制的研究中,从财务战略实施的前期准备入手,对财务战略决策与实施效果的不同组合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建立与财务战略管理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对财务战略管理的前导性和组织结构滞后性的协调措施;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使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不断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组织进行相应的变革与调整,以保证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在战略推进的过程中,企业总是希望将各种资源都分配到最能支持企业财务战略获得成功的部门或经营单位。因此,建立有效的资源分配模式对于保证财务战略的贯彻实施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财务战略实施中,可以利用控制杠杆的效应,建立以诊断杠杆为核心,以信念杠杆和边界杠杆为补充的财务战略管理交互控制体系。同时,发挥预算控制在财务战略实施中的作用,开展不同预算行为下的预算紧控制和预算松控制,基于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预算控制模式。第七章是财务战略业绩评价。财务战略业绩的计量与评价是财务战略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是财务战略管理实践的最后一项工作,也是下一个财务战略管理工作的开始,它通过信息反馈为财务战略管理决策提供着信息上的支持。通过对财务战略业绩的计量,将财务战略的实际执行情况与战略目标进行比较和差异分析,从而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财务战略实施中的控制,保证财务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由于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业绩将直接表现为企业竞争力提高,本文通过对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实现了从量上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计量与评价,并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上市公司的32家样本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保持竞争力还需要对其整体战略业绩的实现加以计量,本文将现金流量模式作为构建价值管理体系的基础,通过对战略价值计量指标选择标准的分析,提出以自由现金流量为核心的企业战略价值的计量和评价方法,从而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价值的创造过程,将注意力集中在识别企业的价值活动、优化价值创造过程上来,以经济、有效的方式创造价值、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强的竞争优势。为使管理者及企业各方利益关系人能够了解企业制定的财务战略是否能创造价值,需要一种综合性战略业绩计量和分析工具,为财务战略业绩的综合评价搭建—个平台。平衡计分卡最显着的特点是将企业的远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联系起来,它以战略为核心,将整体观念运用于企业业绩评价,将多样化、相互联系的目标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评价企业的战略业绩。平衡计分卡以企业在竞争中必须具有战略性思想为基础,并将这些战略远景和目标转化具体的指标和行动,然后,从顾客角度、从内部过程角度、从学习和成长角度和财务角度四个层面传达在企业内部的各单位、各环节。平衡计分卡试图以战略引导企业战略业绩评价,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是其他各种业绩评价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这也正是平衡计分卡的真谛所在。第八章是财务战略管理展望。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和战略管理的广泛推行,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也提升到了战略高度,战略思想在财务管理实务中得到日益具体和高效的贯彻实施。展望财务战略管理的未来,笔者提出实施财务战略管理是为创造和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需要;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需要。为促进我国财务管理战略的发展和完善,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在财务战略的研究和实践中应处理好财务战略个性与战略共性的关系;财务战略与其它职能战略的关系;财务战略与财务环境的关系;财务战略与财务资源配置关系;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战略的关系。财务战略管理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新领域,无论是财务战略管理理论还是财务战略管理实践都在探索中。从战略的角度专门对财务管理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在本人能够检索到的文献中,尚未有从竞争力的角度对财务战略管理进行专门研究的论着。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努力从竞争力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试图建立起以企业竞争力为核心的财务战略管理的框架体系。但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研究框架的内容的构建中,难免出现缺点和错误,恳求各位专家的批评指正,希望这项既有创造性,有实际价值的研究工作能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得以深入和完善。
赵海[10]2014年在《市场饱和环境下V公司销售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复苏缓慢。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有增无减,市场需求萎缩,贸易保护与摩擦增多,经济增长也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和极大的挑战。钢铁、水泥、玻璃等工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当前国内消费需求持续低迷,企业转型升级缺乏新的增长引擎,同时承受着节能减排的压力,我国制造业正处于阵痛期,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中国经济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与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一样,我国造纸工业在经历了十年高速发展期之后,进入了产业发展的成熟期,也同样面临着结构性产能过剩和阶段性饱和的新形势。整个行业投资增速大幅回落,纸张产量和消费量年均增速急剧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特别是由于受到互联网、电子产品和新兴电子媒体的冲击,目前高端文化纸市场已经饱和。本文以造纸机械制造型企业V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市场饱和环境下传统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运用先进的市场营销和管理思想对销售策略进行研究,讨论制造业企业在市场饱和环境下如何改变销售策略,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增强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网商平台众包模式的协同创新研究[D]. 王姝. 浙江大学. 2012
[2].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小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 向坚持. 中南大学. 2009
[3]. 基于盈利成长的服务创新体系研究[D]. 舒伯阳.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4].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D]. 吕耀明. 厦门大学. 2002
[5]. 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研究[D]. 陈育明. 复旦大学. 2007
[6].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D]. 方芳. 同济大学. 2005
[7]. 中国私人银行发展研究[D]. 王洪栋. 武汉大学. 2009
[8]. 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 欧晓华. 西北大学. 2015
[9]. 基于竞争力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D]. 王满. 东北财经大学. 2006
[10]. 市场饱和环境下V公司销售策略研究[D]. 赵海. 华东理工大学. 2014
标签:贸易经济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客户价值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银行理财业务论文; 众包模式论文; 服务创新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产品管理论文; 客户分析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 产品价值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业务管理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绩效指标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品牌理论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