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现代教育技术大普及环境 探索高师学生素质培养新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新途径论文,素质论文,环境论文,高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遵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我校从发展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入手,围绕对高师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教改探索。1997年我校的教改成果《三年制师专培养方案整体改革》获得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之后,我们立即思考如何继续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寻找新的着眼点和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1998年以来,学校决定通过营造现代教育技术大普及的环境,使现代教育技术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益地在学校内得以大面积普及和广泛应用,以推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化,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尽快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下大工夫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一个大环境,探索一条新途径。
一、营造全员参与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的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重在普及和运用。要让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全体教师、全体干部和全体学生中大普及和大运用,首先就要使他们人人投身于现代教育技术大学习的热潮中来,学校采取了各种措施努力营造了一个人人都能参与,人人必须参与和人人愿意参与的大学习环境。
1.提高认识,解放思想。为了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的发展状况和趋势,1998年以来,校长带部分系处级干部到清华大学、华南师大、西南交大等高校进行专门的学习、考察,虚心学习这些高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方面的宝贵经验。在学习、考察的基础上,学校党委中心学习组因势利导,专门召开由系处级干部参加的扩大学习会,在组织和发动教职工对现代教育技术大学习、大建设和大运用上做大文章。
2.政策导向,条件保证。学校领导较早地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普及关键在教师普遍学会计算机操作,并尽快地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和科研中去。因此,学校除积极营造学习氛围,使广大教师强化“终身学习”的观念外,还必须使教师普遍拥有良好的自学条件。为此,学校除给每个系、部门配置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外,1998年出台了“关于补贴教职工购置个人电脑的办法”,利用有限的财力,补贴干部教师部分资金,鼓励他们购置个人电脑,鼓励他们自主开发教学软件、系统使用CAI或CAD教学。同时对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出相应的要求,纳入教职工考核和聘任条款。
3.改革课程,培养学生。针对目前公共计算机教育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观念僵化完全不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和基础教育要求的突出问题,我们对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构建了以突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信息技术教学方案全面实施,加强了信息技术公共课程的教学,形成了5个板块,共计208学时的新教学方案,大幅度增加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类课程。并结合师范教育的特点,对学生提出相应要求:学生在毕业时除达到计算机等级要求外,都要参加一次网上考试、制作出结合中学内容的2课时CAI课件和制作个人主页。目前,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必修课和CAI课件制作、网络技术概论、计算机信息管理等公共选修课,受到学生欢迎。
二、营造多渠道投入现代教育技术硬件大建设的环境
要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大普及、大运用的目标,就要在硬件设施上进行系统地大建设。为此,我们制定了《乐山师专网络教学系统建设方案》,系统地规划了校园网条件下教师、学生,课内、课外的硬件设施配置。处在西部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着学校办学条件较差、经费财力不足的困难,如何创造性地妥善解决投入问题,是硬件设施大建设的前提。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坚持高起点”、“以必需、够用为度”和“少化钱、多办事”的方针。既坚持大力度投入,同时又结合学校具体实际,做到了以应用为中心,厉行节约的原则。
在解决投入的渠道方面,由校长亲自组织统筹协调和规划。实行以学校集中投入、校系两级共建、校系共同扶持个人的三方面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
1998年以来加上省教委投入,学校总共使用资金1200余万元(其中各教学系投入资金500万元),建成了以校园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为中心的,几乎覆盖全校师生在课堂内外学习、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所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场所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环境。
1.课堂硬件环境:作为计算机和网络辅助的教学室全部同校园网连接,分两大类型:“面授环境”配有多媒体液晶投影设备、高保真音响系统、多媒体计算机和放像调和的公共CAI教学室2间;配有多媒体计算机和背投式电视机的“两课”专用CAI教学室1间;中文、政史系配有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投影设备和48座学生用的语言实验室2间;配有高保真音响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的音乐系CAI教学欣赏室2间。“边讲边练环境”配有计算机主服务器、多媒体投影设备、高保真间响系统、放像设备和60台学生用机的公共外语教学CAI教学室1间;配有计算机主服务器、多媒体投影设备、音响系统、放像设备和40台学生用机的专业外语CAI教学室1间;配有计算机主服务器、50台学生用机和交互式教学系统NEW CKASS的数学系CAI教学室1间;配有计算机主服务器、多媒体投影设备和100台学生用机的计算中心CAI教学室2间;配有计算机主服务器、多媒体投影设备和40台学生用机的物理系CAD教学室1间;电教中心面向学生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的专用CAI制作室1间;配备计算机40台、配有25台学生用机的美术系CAD教学室1间。
2.课外教学硬件环境:在教师教学工作硬件环境上,有学校软件制作中心,其主要职能是指导、帮助全校都能制作、开发教学软件和课件;有教师家庭电脑,使教师在学校、系和自己家里都能使用计算机备课、上网查询资料和从事科研工作。学生自主学习硬件环境,即建在图书馆的80台微机的电子阅览室;建在教学楼的3个公共计算机上网点、18个系级计算机上网点和学生宿舍上网点。学生可以在图书馆、教学楼、各系CAI教学室和宿舍使用计算机上网,自主学习。
到2000年7月,全校CAI和CAD教学室总数已达18间,师生自由上网点8个,计算机总数已达1303台,达到平均每四个学生一台计算机的水平。除此之外,学校每间学生寝室都配备了彩色电视机和电话。整个硬件环境体现了整体规划、优化组合、联系紧密的原则,具有系统性强、受益面广、功能齐全的特点,从物资条件上保证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大规模的普及和应用。
三、营造全员参与教育信息系统大建设的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运用不仅要求在设备、技术手段等“硬件”方面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在校园网条件下的教育信息系统等“软件”方面的建设。为此,学校制定了《乐山师专网络教学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学校充分发动广大干部教师“先开动起来,边干边构思,准备充分再全面推动”,“人人参与建设我们共同的信息家园”。校、系领导亲自参与动手制作网页,全校所有系、部门自己动手建立信息资源库和部门的网站。在教师的影响下,广大学生也投入了教学信息系统大建设的行列,他们在团委、学生会的组织下建立了生动反映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网站。由于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群众大规模的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创造力,整个网络教育信息系统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就建成了。我校的网络教育信息系统体现了系统性强、信息量大和覆盖面广等特点,具有如下功能。
网络教学信息环境,实现了各教学系部在校园网上公布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介绍、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课程表等;实现了全校学生网上自修、辅导答疑、教学讨论、完成提交作业、网上考试等网络教学功能;校园文化信息环境,实现了全校学生在网上进行文化艺术欣赏、作品发表、学习心得交流讨论、心理咨询、通讯等,极大地丰富了他们课外文化生活。
图书情报信息环境。实现了图书检索和借阅的自动化。师生在校园网上借阅图书、查阅资料、专题检索、网上阅读等,大大扩展了高校图书馆的功能。
综合教学管理信息环境。实现了网上发布教学管理信息。师生可以在网上查询排课、教室使用、实验设备、学籍管理信息,学生可以在网上选课、查询学习成绩等。
此外,还实现了教职工基本信息、工资、水电耗用、电话通讯、科研成果和意见反馈等公用信息网络查询等办公信息网络化。
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条件,使基于校园网的教育信息系统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普及应用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为推动开放式教学,拓展教学活动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全面提高素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的广泛应用
基于网络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有三个层次:具有双向教学环境的多媒体教室中的教学;把网络教室扩展到校园网上,使资源在全校范围内共享;校园网络与互联网连接,为教学获取丰富的资源。这三个层次功能的实现,使“教”与“学”的关系、模式和手段在我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课堂生动形象,激发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技术以其生动、形象地、直观的特点,在展示知识形成的基点和微妙的过程中发挥出传统教具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正是这些基点和微妙的过程最能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和创新热情。
我校“两课”教学将计算机辅教学作为深化教改,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切入点。10名专任教师都有自己的电脑,他们广泛收集图文音像资料,制作了大量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过去一些抽象的内容,如今在课堂上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设施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和主动性。
2、革新学习手段,掌握认知工具,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者。物理系开设的《电子线路设计》和《工程制图》两门设计课程,采用传统的办法精度差、制作周期长、不易修改、效果粗糙,很难使学生掌握。该系在这两门课程中系统地引入了AUTOCAD和PROTEL设计软件,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软件出色的可编辑性和模拟性彻底改变了原来的学习手段,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在课内外学习,他们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
3、引进开发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我校普及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还在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探索一种在素质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数学系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引进并使用数学实验,即研究者或学生使用计算机与数学软件,进行数值计算与符号计算。以此可以发现新定理,验证理论;并能利用数学实验所提供的强大的计算功能与图形功能,使学生与研究者潜心于数学思想与方法的研究,而不必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耗费在复杂冗长的计算过程中;强大的图形功能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了解数学中的复杂的数学图像及其表征的数学关系,更好地培养分们的观察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4、省时省力省费,改变传统实验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在改革传统实验方面运用出显示出广阔的前景。化学系探索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改革传统化学实验。他们成立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攻关小组,从易到难,将大量验证性实验由教师用计算机辅助方式建立标准,然后以开放的方式交由学生自己上机操作完成,这样不但大大节约了实验成本,也为学生反复操练,自主实践提供了传统实验无法比拟的良好条件。
5、拓展时间空间,实现教学中心转移。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学生公共英语学习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制定了《乐山师专关于加强网络条件下公共外语教学方案》,建立了两个具有CAI交互功能的语言实验室,一个60座微机边讲边练环境的公共外语CAI教学室。同时在校园网上建立了面向全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大学英语网站”。
6、便捷高效信息量大,图书情报管理自动化。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首要的信息源。电子化、数字化是信息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将图书馆作为重点建设,提出了:“上规模、上档次、高起点”的指导思想。用两年的时间,投入70多万元,建成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从文献采访、编目、典藏到流通、参考咨询、读者查询等全部流程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并建成拥有80台多媒体计算机的电子阅览室,大型电子书库——虚拟光盘资料库。我校的图书资源结构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五、关于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思考
我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大规模普及和运用的实践,深化了我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初步体会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新途径。
教育功能的扩展。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育系统,首先把知识看作是一种信息。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要促进信息的共享和增值。每个学生处在一个信息网络之中,知识的扩散、交流、共享和增值,在信息网络中不但实现起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和效率。
知识来源多元化。在计算机网络教育系统环境下,学生知识的来源是多样化的,除了教师和教科书以外,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创新性学习。在计算机网络条件下,教师把培养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料室,掌握外语,还要学会使用计算机网络,去主动获取知识,创造性地学习。
因材施教,各尽所能。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班级授课制已经可以把个别教学、小组教学、自学等形式灵活地结合起来,各种形式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下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尽其所能,确定自己最佳的学习进度。
自主学习,发展个性。在计算机网络教学条件下,教学的时空大大地扩展和延伸了。实现了学生可以在课内外、校内外、国内外随时、随地以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选择任何内容学习。
(本文由乐山师专罗加云、彭奇文、邓刚、陈天柱、任学锋共同撰写,邓刚执笔,四川乐山61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