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价值目标_哲学论文

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价值目标_哲学论文

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价值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哲学论文,目标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062(2005)01-0006-08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一种真理体系,同时又是一种以真理体系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价值学说。马克思以及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这一新的世界观的过程中,对种种旧的世界观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借鉴和改造,实现了一场哲学革命,而这一切都是围绕着创立一种以“改造世界,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的崭新的世界观来进行的 。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遗产和三种哲学思潮对待它们的不同态度

繁荣于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初期的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高峰。德国古典哲学一以贯之的理性思维传统和在费尔巴哈那里达到鼎盛的人本主义价值思想传统,是留给人类的丰厚哲学遗产。

理性主义是德国古典哲学最重要的传统,无论是康德的“自在之物”、费希特的“绝对自我”、谢林的“同一哲学”,还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对诸如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等哲学的根本问题做出了不同的解答。他们以逻辑思辨的方法,总结了人类思维发展的成果,尤其是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儿所开创的近代理性思维的哲学传统,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高峰。康德、黑格尔都是理性主义哲学大师,黑格尔说:“或者用我们的说法,理性是在世界中,我们所了解的意思是说,理性是世界的灵魂,理性居住在世界中,理性构成世界的内在的、固有的、深邃的本性,或者说,理性是世界的共性。”[1](P80)黑格尔通过极端抬高人的理性,来抬高人的地位,把人的“自我意识”、“理性”变成独立的实体,并以此作为整个世界的本原和灵魂。与此同时,德国古典哲学全面而深刻地探究了以理性思维为主体的辩证发展观,从世界观的高度用唯心主义辩证法取代了形而上学。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的集大成者。总之,理性思维和辩证方法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费尔巴哈以批判和继承康德、黑格尔哲学的理性思辨传统为出发点,以对宗教的批判和人本主义哲学的创立终结了德国古典哲学,完成了哲学的唯物主义回归。与以往的哲学不同,他强调“新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因而也将人本学连同自然学当作普遍的科学”。[2](P184)费尔巴哈认为, 人是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基础,“是自觉的自然本质,是历史的本质,是国家的本质,是 宗教的本质”。[2](P116)他称自己的哲学是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唯一的、普遍的、 最高的对象”,是一种“人本学”。于是,人们称费尔巴哈的哲学是“人本主义”,并 把他看作是人本主义的创始人。高度关注人的主体地位、人的幸福和高度彰扬人的价值 的人本精神,则是费尔巴哈留给后人的重要的哲学遗产。

19世纪40年代,随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哲学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三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哲学思潮:一个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一个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还有一个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潮。科学主义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思维传统,更多地关注世界和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特点是推崇科学知识,以为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己任。在科学主义看来,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而人文科学则只属于价值世界——以体验为特点的纯主观世界。在科学主义的视野中,客体掩盖了主体,理性遮蔽了非理性,彰显了科学却缺失了人,关注了科学事实却忽略了价值世界。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等都是属于科学主义思潮的哲学流派。

在费尔巴哈开创了人本主义思想先河之后,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萨特、柏格森、弗洛伊德、弗洛姆、马斯洛等西方现当代思想家都沿着这一思路各自发展了自己的学说,从而形成一个相当庞大且有着广泛影响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思潮继承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传统,同样把人作为全部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把高扬人的价值、个性自由、自我实现视为哲学的首要追求目标。然而,人本主义却对理性思维传统持普遍批判态度。他们从对外部事物的考察转向考察人的本质、特点和价值,这种考察更多侧重于人的主观感觉和意志。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是否定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反对理性,认为科学不能回答人和价值的问题;他们提倡非理性主义,主张靠直觉、内省去感受人的真实存在和内在冲动。如叔本华宣扬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尼采鼓吹“超人哲学”,萨特关注人的存在的价值和自由,马斯洛论证自我实现是基于人的本性的普遍发展规律等等。

从历史上看,人本主义以其鲜明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立场,高扬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这对解放人的思想,促使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世界性的胜利,推动社会进步,曾起过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本主义哲学理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以后的人本主义思潮在哲学人论方面的共同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主张人是世界的中心和尺度,把人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或最高问题;第二,高度肯定、彰扬人的价值和 自由,并以此为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第三,主张从一种被先验地规定了的人性出发, 说明社会历史和文化现象;第四,强调人的非理性精神因素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的 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否定和贬斥理性和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五,主张 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创造去实现个人的发展;通过弘扬人性的内在要求去实 现对社会的改造或促使社会“人道化”;第六,主张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由此可见,费尔巴哈以后的人本主义思潮,与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相比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主体掩盖了客体,被夸大了的“自为的存在”吞没了“自在的存在”,非理性遮蔽了理性,用对人和价值的确证否定了科学和真理。

总的说来,西方哲学思潮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潮对待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态度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他们或者继承、发扬了理性思维和辩证法的传统,却丢失了关注人和价值的人本主义精神;或者坚持了关注人和价值的人本主义精神,却又丢失了崇尚科学和理性的科学精神。他们在理性和非理性、真理和价值、客体和主体、物和人之 间总是顾此失彼、偏向一端,没能实现上述两方面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上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分析、辩证思维的传统,唯物主义地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坚持了其科学精神;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也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立场,但也批判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抽象性和历史观的唯心主义,使唯物主义具备了科学的形态。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也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关注人和价值的人道主义传统,并给予人和价值问题以科学的哲学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片面的科学主义,也反对抽象的人本主义,它既强调要重视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又要求充分考虑人的主体地位,重视人的发展和要求。这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真理和价值、客体和主体、物和人实现了辩证统一。

二、马克思在哲学革命中确立新价值目标的逻辑前提

为了实现对德国古典哲学的革命变革,马克思同时进行了两条战线上的哲学革命:一是关于促使哲学理论和形态科学化的真理追求,即实现了从现成哲学、思辨哲学到生成哲学、实践哲学的革命;二是关于哲学价值目标定位的价值追求,即实现了从人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从追求人的精神解放到争取人类解放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的转变。从这两条哲学革命战线的关系来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和归宿。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所实现的从传统的思辨哲学、现成哲学向实践哲学、生成哲学的革命,不仅仅是一种在哲学理论和形态上追求逻辑的一贯性和严谨性的要求所致,而是为了重新确立哲学的价值目标,赋予哲学以影响客观世界的现实力量。

从哲学传统来看,思辨哲学(即建构在纯粹的理论推演之上的哲学)源于古希腊哲学,它经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和后来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哲学到黑格尔的辩证唯心主义哲学而发展到极至。思辨哲学的特点是超越感性具体的经验,从普遍的、同一性的概念出发来把握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把理性的观念、逻辑看作是事物的普遍本性,是人类生活的“根”和“底”。从发展的根源上来看,它是从对世界本体问题的讨论开始的。在古 希腊哲学中的表现形式最初是以追寻万物的本源、始基开始其哲学研究的。巴门尼德的 思辨哲学认为,由于感性世界的变化,使我们只能从感性的世界中得到“意见”,而得 不到“真理”,真正的万物的“始基”在于唯一的、不动的、没有终结的“存在”(bei ng)中。巴门尼德通过否定过去、将来来否定时间,进而将变动不居的感性世界清除于 哲学的“始基”中,这样人们也就不需要通过感性经验来认识世界,只有通过思想、理 念来把握世界了。那么,如何来认识这样的理念呢?柏拉图认为,对于理念的认识只有 从理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来认识,理念则变成了完全“悬置”于感性世界的存在物了。 虽然后来亚里士多德曾试图将理念回归于具体事物之中,但他最后又回到了柏拉图的理 念说那里去了。

中世纪后,西方哲学在从本体论哲学向主体性哲学的转向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笛卡儿的哲学使哲学中的主体和客体完全分离开来。后来,理论哲学在新的哲学发展道路上经康德、黑格尔的努力,使主体性哲学获得了几乎臻于完美的表现形式。在康德看来,笛卡儿的“我思”是把“我”当作客体对象,而“我”其实应是“心灵实体”,不应是被当作客体的“物质实体”,于是,应该把“先验自我”看作是真正的“主体”。这样,康德通过“先验自我”实现了主体性哲学的“客体围绕主体转”的理论哲学的转向。 在后来的黑格尔那里,“绝对精神”则成了世界的逻辑起点和本原。

纵观从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和形式,其基本的、普遍的特征是一种以概念和原则在先,并从中推演出整个体系的思辨哲学;同时也是一种把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看作是现成的、固定不变的,或虽然有变化也仅仅是在一定框架内不断重复和再现自身的哲学。正是因此而把马克思以前的西方哲学称之为思辨哲学和现成哲学。

马克思在创立新世界观的过程中,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解构来建立自己的实践哲学和生成哲学。马克思指出,在黑格尔那里只有从对象世界中异化出来的思维生产史,只有从人那里异化出来的抽象的人的本质,而没有现实的生产史,也没有现实的人,从而揭示了黑格尔从“绝对精神”演化出了“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界”是颠倒了“实存”和“观念”的关系。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自己实践哲学的基本原则:“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 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3](P54)马克思的哲学使人们把被以往的哲学颠 倒了的客体和主体关系反转过来,以感性具体的实践为全部哲学的“根”和“底”。这 样,哲学又回到现实世界和人类生活实践中,并以实践为研究的起点去说明包括人在内 的整个世界生成、演变、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同时,马克思明确指出,自己的哲学不仅 要正确地说明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通过指导实践去改造世界。于是,马克思的哲 学实现了从思辨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变。

与哲学的两种范式——思辨哲学和实践哲学相对应,哲学思维的范式也可以分为现成论和生成论。现成论作为一种哲学的思维范式具有抽象性、超时空性的特点。在它看来 ,世界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已完成性,既然存在都已完成,那么,哲学所要追问的就是 世界“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我们把这种追问“是什么”的哲学思维范式称为现成论的 思维范式。思辨哲学的主导思维范式就是现成论的思维范式。现成哲学与思辨哲学二者 不是两种哲学形式,而是同一种哲学的两种表现形式。思辨哲学认为世界是超时空的, 没有变化的,是拥有普遍本质的世界,与之相应的现成哲学就以追问这样的世界“是什么”为其研究的出发点。而马克思的哲学作为一种实践哲学,它把包括人在内的世界看成是感性的、活生生的并且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变化、发展着的现实存在,因此,这样的现实存在的特点则是“未完成性”、“变化性”或“过程性”。所以,哲学只能问它们“怎么是”,也就是所谓的生成哲学。在生成论的思维范式中,一切都是 生成的,都处于永恒的变化、发展过程之中,不再存在任何先定的、固定不变的本质。 实践哲学的主导思维范式乃是生成论的思维范式。马克思哲学在实现思辨哲学向实践哲 学的转变的同时,也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从现成哲学向生成哲学的革命。[4]

马克思的上述哲学变革构成了哲学价值目标变革的理论前提和基础。首先,从思辨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变,明确了哲学是以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为自己根本任务的,从而正确规定了哲学研究的目的;其次,从现成哲学向生成哲学的转变,意味着哲学确认了“过程性”是事物存在的根本特征之一,从而从逻辑上确立了哲学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三、马克思哲学革命确立新价值目标的逻辑进程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对旧哲学进行理论和形式的改造、实现其真理性追求的同时,还在另一条战线上进行了改造旧哲学的价值目标、重新确立新的价值目标这一价值性追求的努力。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这一重塑价值目标的努力,经历了一个从以争取人的“精神解放”,到“政治解放”,再到“人类解放”为价值目标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早在中学毕业时,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5](P7)1835年,在德语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马克思提出,人应当自己确定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使他和社会得到提高,实现人类的幸福和人自身的完美。他说:“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5](P7)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5](P7)为人类劳动,是少年马克思的理想与最初的价值追求。它是未来马克思确立自己世界观和形成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崇高价值目标的重要起点。在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中学时期所形成的这种理想,影响了他后来整个一生的事业。[6](P91)

马克思在1841年3月完成的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博士论文,集中体现了青年马克思的革命民主主义的哲学观点。写作博士论文时期的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影响,还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十分强调人的自我意识,把自己的哲学称为是自我意识的哲学。但在自我意识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上,他超越了青年黑格尔派,更加注重自我意识与现实、哲学和世界、人和自然的联系。正如他所说的:“自我意识永远具有一个双刃的要求:其中一面针对着世界,另一面针对着哲学本身。”[5](P259)马克思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赞扬了伊壁鸠鲁关于个体的自我意识自由和主张精神的自由与精神的独立的思想,并称之为“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灵魂”。[5](P241)从这种哲学观点出发,在政治上,马克思提出通过“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消除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对人的精神自由的束缚和扼杀,从而实现个人的精神自由和精神独立。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这些思想,说明当时马克思还是一个唯心主义哲学家和革命民主主义者,他的哲学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的自由和解放,但这种解放的实质是一种个人的精神解放。由于这种解放是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对人们的政治压迫和精神压迫为标志的,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旧的社会政治制度的斗争,所以,马克思称之为“政治解放”。这种价值目标的提出,是以青年马克思的哲学还是一种思辨哲学和现成哲学为逻辑前提的。

1842—1843年间在《莱茵报》工作时期,由于马克思同社会现实生活的直接接触和直接投身当时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革命活动,他开始放弃纯理论问题的研究而转到现实的、具体的政治问题上来。在实际斗争中,马克思发现在国家生活中起作用的并不是黑格尔所谓的理念,而是等级制度和经济利益。这促使马克思转而批判黑格尔哲学。在这期间,费尔巴哈发表了一系列批判宗教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著作,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使 马克思受到很大启发,从而开始转向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在完成从唯心主义者向辩证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的过程中,他的哲学价值追求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注意的中心是人类的解放,首次提出无产阶级是实现人类解放的物质力量。马克思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论犹太人问题》一文,通过批驳鲍威尔把犹太人解放归结为宗教解放,而又把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压迫为目标的政治解放同人类解放混淆起来的错误,首次论述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他指出:“只有消灭了世俗桎梏,才能克服宗教狭隘性。我们不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我们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相当长的时期 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在我们看来,政 治解放和宗教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问题。”[7](P425)

马克思把资产阶级革命称作政治解放,认为“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7](P435),不仅要争取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政治解放”,而且要争取“人类解放”,即废除私有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政治解放只是为人的解放创造前提。因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7](P443),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完成人的解放 ,并且认为“只有当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抽象的公民,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 活、自己的个人劳动、自己的个人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 己的‘原有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成为社会力量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当作政治力量跟自己分开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类解放才能完成”。[7](P443)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哲学批判的根本任务是 为实现人类彻底解放服务的。他写到:“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3](P16)他认为无产阶级是真正运用革命理论并把它付诸实践的社会力量,“哲学 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3 ](P15)这使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哲学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自觉地结合起来,把哲 学变成了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的文章区别了政治解放和人类 解放,第一次表达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标志着马克思 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但是 ,这时的马克思其哲学学说并不彻底,这表现在他对人的问题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论述, 更多地还是建立在哲学思辨的基础上。比如,他认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7](P460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3](P16),研究人性必须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他对社会革 命内在根据的解释更多的也是从伦理和道义的角度出发的。很显然,这时马克思的哲学 还带有浓厚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色彩。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具体研究了人的社会 性和能动性的本质。在这里,马克思把劳动看成人的本质,“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 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 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3](P46)劳动就是指“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即实践。在这里,马克思使用了费尔巴哈的术语“类生活”、“类特性”、“类本质” ,创造性地吸收并发展了他的思想。然而,作为出发点的人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活 动”,仍然带有抽象的、理想化的性质。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指出共产主义是对异 化的积极的扬弃,是人的本质的复归。他写道:“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 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 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 部财富的。”[8](P120)这表明马克思已经确立了扬弃私有制的共产主义思想,但是, 他又把共产主义归结为人道主义,说明还没有摆脱人本主义的局限性。

当马克思主义哲学逐步成熟,新世界观正以萌芽的形式展示其基本理论特征和价值追求时,马克思在写于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一被恩格斯称作包含天才世界观萌芽的第一个宝贵文件中进一步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3](P55)“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3](P57)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地把通过革命实践改造社会,实现人类彻底解放看作是这一新世界观的根本任务。[9](P213)

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3](P54)而“新唯物主义”划时代的理论贡献就在于,把人理解为能动的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56)在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的过程中,马克思摒弃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的观点,而是把人置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马克思不但强调了人的能动性,而且强调了人的受动性,“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3](P67—68)“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3](P68)实践发挥人的能动性,社会关系又使人具有受动性,社会实践是人和社会的中间环节。人和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一个实践问题。不能离开人们的社会关系,即离开实践来谈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类思想史上的其他哲学派别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它的实践性,即把改造世界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P61)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为实践服务,力求为人们的实践提供一种理论指南,使人们能够通过实践改造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人们的生存状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以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之所在。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做出了科学设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P294)这就是说,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废除了私有制,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对立,消除了旧的分工,每个人都成了社会的主人。人与 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其利益都是一致的。这样,就会使每个人的智慧和才能都可 以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而且它还能够成为影响、鼓励、促进其他人自由发展的力量。 由此可见,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成员都将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共产主义是以“自 由的个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它内在地包含了未来社会关于重视人 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些内容,并在其中表达了未来社会人与人 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至此,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已经完成,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已经建立。从理论形态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同旧的哲学有了根本的区别,它不再是一种现成论的、纯粹思辨的抽象理论,而是一种揭示事物生成和发展的本质、规律的生成论 的哲学和诉诸实践、面向现实致力于改造世界的实践哲学;从价值目标上看,它已经从 追求抽象的、个别的个人的自由,主要是指人的精神自由,转变为追求人类的解放和实 现人的全面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把哲学革命的价值目标从早期的实现个人的“精神解放”重新定位为“人类解放”,这一价值追求的变革是以哲学理论上的以真理追求为目标的哲学理论和形态上的革命为前提的。马克思早期把人看作是“现成的”、“精神性”的存在物,把解决人的问题的根本途径归结为主要是一个理论问题,因此,他只能得出争取人的自由和解放本质上是精神解放的结论。但是,由于马克思十分关注现实问题,因此,他与当年青年黑格尔派不同,非常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和现实的政治斗争,把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反对作为人们精神枷锁的宗教神学看作是哲学的主要任务,因此,以此为目标的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式的“政治解放”就同时成为当时他的哲学追求的价值目标。后来,当马克思在实践中认识到人不是一种现成的存在物,而是在社会实践和社会文化发展中不断生成的“过程”;人的问题和其他现实问题的解决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主要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且由于人是一种社会的、实践的存在物,因而解决人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诉诸人的所谓先验的人性要求和“普遍的理念”,而在于改造人赖以 生存的社会和文化等外部环境和条件时,他才把自己哲学的价值目标定位为以改造私有 制为主要内容、以无产阶级革命为形式的解放全人类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上述事实表明,在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中,价值追求是以真理追求为基础的,价值追求方面的变革是以哲学理论及其形式的变革为前提的。这其实正是价值对真理的依赖这一哲学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问题上的具体表现。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价值追求方面经历了一个从追求“精神解放”到“政治解放”,再到“人类解放”的发展过程;与之相应,哲学也从重视人的个体价值到阶级的价值,再到人民和人类的价值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解放全人类为自己的根本价值目标,正是在理论上探索关于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至此,重视人,关心人的前途和命运,关注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人的解放和人的幸福,构成了马克思哲学价值目标的根本内容。

标签:;  ;  ;  ;  ;  ;  ;  ;  ;  ;  ;  ;  ;  ;  ;  

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价值目标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