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分析与研究论文_王路亮,于跃,黄玉庭

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分析与研究论文_王路亮,于跃,黄玉庭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秦皇岛市 066000

摘要:建筑工程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地基的加固与夯实,在工程建设前一定要对当地的地质岩土条件作出科学的分析,探究其岩土特征,以及地下土层的特征,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地基稳定性进行验算与分析,然后决定采取具体的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在地基建设确保足够稳定以后,再去开展工程建设,这样才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本文就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

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不同,甚至同一地区的地质情况也不尽相同,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的处理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此,在一些特殊地质条件下进行工程建设,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勘测其地质条件,通过科学的勘测和计算分析对地基稳定性进行评价,最后运用相应的地基加固处理技术,保证岩土工程的稳定性。

1岩土工程地基处理要点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次序予以处理,首先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预压试验,通过对工程项目地进行侧向位移、竖向变形以及土壤中孔隙水压力等相关数据进行测定,用这些数据来对岩土工程的地基处理进行指导。在完成了对于工程项目地的相关数据测定的基础上做好实验的准备,以实现对于地基稳定性的测定。在试夯施工之前要对工程项目地下所埋设的管线等进行相应的防护,并做好相关的隔离减震措施以避免夯实的过程中对项目地的周边建筑造成影响。做好对于深层搅拌试验,由于土质的不同从而使得深层搅拌剂及固化剂所起到的效果不同,在做好对于土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固化剂和搅拌剂成分的确定以实现对于岩土工程的地基的良好的处理效果。机械振动、碾压处理时岩土工程的地基处理中较为常见的技术。在上述岩土工程的地基处理技术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对岩土工程的地基采用化学加固的方式对岩土工程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2岩土工程的地基处理难点

2.1地质形态问题

结构差异比较大,风化程度、软弱程度、空洞、不明地下物等等,而不同的地区又有不同的地质结构。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深度的确定的问题。

2.2勘察技术人员的问题

由于一些勘查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较差,对于野外以及室内的一些勘察资料的分析、整理、利用不到位,难以补充印证、对于归纳总结和辨别真伪的能力,各方面的知识缺乏如(建筑结构设计等等)所掌握知识方面单一,整体的能力不够强,所以会造成勘察的时候目的性不够明确,提供的资料当然也不是建筑结构设计所需要的。

2.3岩土参数问题

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即粗颗粒土、残积土和风化岩等,因此难于确定其岩土设计参数(承载力、变形指标等)。而那些埋藏较深,地质结构复杂而且又难以取到原状的岩土来说很多信息都是不确定的,例如土质松软,结构类型等。

3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

3.1换土加固技术

换土,顾名思义是要换掉不宜进行或不便进行地基加固的土层。一般用于土层较疏松的软弱土层、湿性较大、黏性较强的黄土以及气温较低而导致的冻土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方法技术含量较低,往往采用大型施工机械进行分工合作作业,所以对于面积较大、范围较广的基坑作业,效果显著。但这种技术的应用由于机械的局限性,导致换土的深度超不过三米。其工作方法是:先将不适宜的土壤挖出,运送到合适的地方放置,然后将土质较好、硬度较强、稳定性较高的土质填入坑中,或是填入一些碎石、煤渣和工业废料等物质,这样既可以保证土质的质量,还有助于废物的再循环利用,实现了环境的保护。最后,进行夯实加固,提高土层的密实度。

3.2振密加固技术

振密加固技术的出发点是增强土层的密实度,提高抗震度。所以,此种方法对于砂质土壤、黏性较大的土壤构成的土体,加固效果显著。在实际施工中,通常采用能够降低土质孔隙度的压实法、夯实法和强夯法来进行地基加固。强夯法作为其中的主要方法,主要是通过重量巨大的石锤,在自由落下的重力加速度的基础上,重重击打地基来实现增加地基土体的紧密度,提高承载能力。以上提到的换土加固技术的第三步,也需要振密加固技术。所以,振密加固技术可以说是岩土加固技术中的常见技术,应用率较高。

3.3土工聚合物处理法

土工聚合物作为一种化纤合成材料,对岩土工程中地基的处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土工聚合物本身所具有的一些质量轻、连续性较好、抗拉能力较高等优点,给地基的处理施工带来很大的便利性。而且,土工聚合物自身还具有抗腐蚀、防侵蚀等特性,尤其在对边坡地基的处理上多采用此种材料,其排水、隔离、加固补强等特性帮助土体提升了弹性,也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保证了地基的稳定性,并减少沉降。这些优点弥补了砂、石料不具有的疏导与渗透作用,也节约了项目成本,给施工也带来方便。目前,将土工聚合物用在河道沿岸护坡中可以加固地基阻挡土墙的作用;而其排水与反滤的特性多用于渠道水库等堤坝地基处理上;在道路施工中将其夹层施工,能够有效地防止地面沉降和翻浆的发生。这些不仅节约了投资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安全性能也是非常可靠的。

3.4桩基础法

桩基础主要功能就是把荷载传到地下深处坚硬的土层,从而满足变形和承载力的要求。该技术沉降速度低、承载力高、沉降量小且均匀,适合于动荷载和水平荷载。按垂直荷载可以分为端承型桩和摩擦型桩,主要功能是抵抗作用在桩上面的荷载。该方法优点是可以承受的压力大,变形小,还可以通过针对设计达到承受不同方向的荷载。比如常用的墩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尤其近年来辅以后压浆技术更使桩基础的使用如虎添翼。

3.5灌浆法

灌浆法就是让水泥或其它浆液在周围土体中通过渗透、充填、压密扩展形成浆脉。由于地层中土体的不均匀性,通过钻孔向土层中加压灌入一定水灰比的浆液,一方面灌浆孔向外扩张形成圆柱状浆体,钻孔周围土体被挤压充填,紧靠浆体的土体遭受破坏和剪切,形成塑性变形区,离浆体较远的土体则发生弹性变形,钻孔周围土体的整个密度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土体裂缝的发展和浆液的渗透,浆液在地层中形成方向各异厚薄不一的片状条状团块状浆体,纵横交错的浆脉随其凝结硬化,造成结石体与土体之间紧密而粗糙的接触,使灌浆管形成不规则的,直径粗细相同的桩柱体。

常用灌浆方式有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分为高压固结灌浆以及常态固结灌浆。帷幕灌浆施工方法主要有钻孔灌浆和测斜灌浆。帷幕灌浆主要用于铁路、公路、水工隧道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富水断层带和软弱围岩的施工。

结束语:

总之,建筑越高对地基的质量的要求越高,为了保证建筑地基的质量和节省工程的成本,行业内通常会采用合适的地基加固处理技术、对天然地基进行改良,以提高地基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只有保证建筑工程的地基的质量,才能保证建筑的整体的质量。要想保证岩土工程的质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加强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的水平,加大地基处理的科技投入,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中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及技巧探析[J].唐宗鑫.低碳世界.2016(28)

[2]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探讨[J].郑瑞荣.科技与企业.2014(10)

[3]浅析地基基础加固技术及其应用[J].谢祖圆.科技致富向导.2014(08)

论文作者:王路亮,于跃,黄玉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  ;  ;  ;  ;  ;  ;  ;  

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分析与研究论文_王路亮,于跃,黄玉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