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实践对人民思想辩证观的影响_市场经济论文

改革开放实践对人民思想辩证观的影响_市场经济论文

改革开放实践对人们思想影响辩证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开放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就是说,人们的思想意识从本质上讲是社会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反映。“因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卷,第103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进行并将继续进行的改革开放实践,不仅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而且这场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也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正确看待、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提供继续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进而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改革开放实践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理论创新

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是推动社会意识进步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从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奠定了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从根本上促进了人们的观念更新和理论创新。其主要表现是:

首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既是改革的首要任务,同时又贯穿改革的全过程。我国的改革实践,无论从农村到城市、从局部到整体、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既有一般社会重大变革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必然充满艰巨性、复杂性、风险性和探索性。例如,从社会经济形态来讲,它是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社会技术形态来说,它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知识社会的双重嬗变,这就决定了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艰巨性。20多年的改革实践,人们无论在理论创新还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和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冲破了“两个凡是”对人们思想的禁锢,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突破了把计划同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认识,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终结了离开发展生产力而进行“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的作法,确立了“三个有利于”的科学标准等等。所有这些都使人们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改革是解放思想的催化剂,它促使人们开阔眼界,激活思想,同时又启发民智,开拓创新。

其次,改革开放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其中最本质的方面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地得到增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这都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同时,改革实践也给人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它必须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地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整体推进,人们在切实感受我国社会在改革中的深刻变化,切身感受改革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切身感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正确性,更加拥护和热爱中国共产党,更加理解和支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更加清楚而又自觉地看到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从而进一步坚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决心。

第三,改革开放增强了人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意识,特别是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使我们打破了自我封闭和外力封闭的双重限制。从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资金,到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到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即将加入WTO,迎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挑战,我国已进入全面开放的时代。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提高了竞争能力,学习了新东西,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想,更新了观念,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例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去那种与自然经济及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传统意识逐渐被人们所摈弃,代之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几乎遍布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存的基本形式。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按新的“游戏规则”参与竞争。竞争一手拿着桂冠,一手拿着棍棒,对优胜者赏以桂冠,对落后者罚以棍棒。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这就同样要求消除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不重视效益,不讲求效率的弊端,不断增强效率意识。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后不久,“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金钱”很快就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并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这说明,通过改革开放实践,人们的效率意识得到了极大增强。另外,市场经济本质上也是一种法制经济,它要求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制度和有关规则,并赋予法律的形式以增强其权威性,从而保障市场主体的各项正当权益,保证市场主体在市场中的机会、交易、竞争等能公开、公平和公正,消除市场特权和各种不正当行为。市场经济还要求一切经济活动和政府的经济职能都必须纳入法制的轨道,依法办事,从而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这一切从客观上讲使人们的法制意识得到了不断增强。

二、改革开放实践对人们思想观念的负面影响探析

毫无疑问,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既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在充分肯定它对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改革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组织形式以及就业方式等的多样化,决定了我国目前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市场经济自身的某些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直接间接地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加之各种法规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尚缺乏应有的力度,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得以滋生,一些过去已被消灭的社会丑恶现象亦有死灰复燃的趋势,一些群众因种种原因而在思想上出现了困惑、疑虑、涣散和混乱等等,一句话,改革实践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

第一,社会改革的复杂性和社会发展道路的曲折性,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成分和分配形式的多样性,使部分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命运产生了模糊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也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由于资本主义暂时的强大和社会主义暂时的弱小,由于苏东剧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使这一进程的时间大大延长了。除此之外,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我们实行了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如果只看到社会主义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挫折和低潮,而看不到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不理解“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长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页。);如果只看到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的某些失误,而看不到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一主流,不理解对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借鉴以及私有经济的一定发展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性,就会使部分人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感到困惑和迷茫,甚至悲观失望,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第二,我国改革实践过程中对利益调整的广泛性和不平衡性,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物质利益矛盾得以凸现,加上社会分配存在某些不公现象,引发了一部分人的心理失衡和不满情绪。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历史、体制、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的发展遇到了严重的困难,许多职工下岗、失业,这使得他们的实际利益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些人心理失衡、苦闷,感到个人命运难以把握。加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配置、社会分配制度不完善,以及少数人乘改革配套措施和政策法规不健全之机牟取暴利,甚至非法侵吞国家或集体财产等原因,造成了一定范围内收入差距拉大乃至悬殊的情况,导致不少人对社会现状表现出不满情绪,并诱发了种种摩擦和矛盾。特别是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引起了群众的强烈愤慨。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很容易使人们对改革产生怀疑和抵触情绪。

第三,市场经济的趋利性特点,使一些人产生了金钱万能的思想,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一些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失范,主张“一切向钱看”,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甚至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削弱了国家观念、集体观念、义务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一些人在突发事件面前充当练达看客,而把见义勇为置于脑后,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交际成本与日俱增。尽管市场经济承认追求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但也使一些人由此滋长了个人利益至上,在一切活动中唯利是图,把是否有利于个人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唯一价值尺度。

第四,我国改革实践过程是由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过程,增强了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和复杂性。在对外开放中,人们接触到大量令人眼花缭乱的异文化,中西方文化相互激荡;再加上现代传媒的普及,信息渠道的拓宽,使人们增多了选择信息和观念的机会。特别是国外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乘机而入,以及封建主义残余思想沉渣泛起,对人们的思想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尤其是西方一些错误的经济、政治思想,更是对人们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例如:国内有的人宣扬西方的民主和自由,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的人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否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我国的指导地位;有的人鼓吹私有化,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的人无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主流,极力渲染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出现的某些问题,借此否定党的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等等。这表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唯物论同唯心论的斗争,无神论同有神论的斗争,科学同伪科学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

三、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实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显然这是难以避免的。”(注:江泽民《论“三个代表”》第60页。)实事求是地讲,改革实践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其主流方向、主导方面是积极的、健康的。与此同时,由于改革实践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诸多消极的负面影响,带来了一些疑虑和困惑,诱发了一些落后甚至错误的思想观念。显然,对这些疑虑、困惑和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不能采取回避、等待、观望甚至放任自流的态度,而是应该通过辩证分析,分清主流与支流、正确与错误,努力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给以科学的回答。

首先,改革开放实践所引起的社会进步、积极变化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确的、进步的思想观念,是整个社会思想的主流,是主要方面,消极方面是第二位的。我们知道,改革闯出了一条社会主义生机勃勃的发展道路,闯出了一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新路,这一事实是决定性的,也是改革的最大成功。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潮流中,苏联、东欧都以失败告终,唯有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获得了巨大成功,显然,这是判断改革主流支流的基本依据。

其次,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处于过渡、中介和不定型的状态,社会控制容易出现漏洞和空子,出现一些无序、道德失范等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难以避免的,当然也是暂时的。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在实践中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将使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从而对社会秩序和人们的思想行为形成有力的外部、内部约束与规范机制。

第三,尽管一些消极现象是在改革实践中出现的,但并不能说所有消极现象都是改革引起或与改革有直接的因果联系。从根本上讲,消极现象是同改革的目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当然,这些消极现象的出现和存在,也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还不彻底,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等有关系。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些问题无疑是会逐步得到解决的。

四、探索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实践对人们思想影响的新路子

第一,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确的、进步的思想观念,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在人们头脑中的积极反映,是整个社会思想的主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如同抓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经验一样,都是我们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笔宝贵财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如何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上,积累了一些基本的经验。比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充分发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的指导作用;大力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的侵蚀;抓好“三观”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等等。为此,我们必须深入总结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教训,用以指导实践,把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思想阵地的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第二,违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落后的思想观念,是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在人们头脑中的消极反映,是整个社会思想的支流。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人们的思想还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导致社会深层结构的调整和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影响到人们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正处于低潮时期,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等等。尽管这些错误的、落后的思想观念是整个社会思想的支流,但是我们却不能掉以轻心、麻木不仁,如果置若罔闻、任其发展,就可能会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证明,越是变革时期,越要警惕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发展和对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越要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第三,正确处理个人价值取向多样化和社会价值导向的关系,使人们牢固树立共同理想,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知道,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样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它不仅表征人类从自然界和社会获得的自由程度,而且对于推动观念转变、启迪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多样化同样又会给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社会管理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如分散主义、无政府主义蔓延、凝聚力下降等。因此,在促进多样化的同时,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在全社会进行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以增强全社会的粘和力、道德的整合力和经济发展的促进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发展的方向是由处于主流状态的思想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集体主义的社会价值导向作用,而且也要重视发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的社会价值导向作用,把广大人民群众引导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上来。

第四,积极探索改革开放实践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使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愈来愈显得重要。为此,新时期我们着重应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对在改革实践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但我们又坚持历史辩证法,充分肯定精神对物质、政治对经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巨大反作用。江泽民指出:“把生产力的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原理庸俗化,轻视、贬低甚至否认精神、社会意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政治的反作用,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实践上是极为有害的”。他强调“越是经济建设和日常事务繁忙的时候,越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越要关心政治,关心人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决不能见物不见人,甚至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注:江泽民《论“三个代表”》第52-57页。)

(2)坚持和发扬改革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科学地、正确地总结思想政治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许多新的、宝贵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放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位。“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必然会取得显著的成效。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于生产和业务活动的整个过程,要促进经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顺利进行。三是要坚持民主和平等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平等的态度和建议交流思想,才能沟通心灵、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四是要因人施教,因问题施教,加强针对性。五是要坚持身教和言教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靠说,更要靠做,各级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身体力行、言行一致。

(3)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占主导,通过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国家能够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社会成员进行各种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教育每个劳动者爱祖国、爱人民;教育他们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教育他们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文明经商,依法纳税,讲究职业道德;提倡在个人致富后,为社会为群众多做好事,多做实事,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当前,我们要努力探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种好的形式,目前已经有“光彩工程”、“希望工程”、“捐资助学”等。同时在实践中还要创造更多更好的形式。

(4)分层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属于精神世界的问题,因此一定要有的放矢,加强针对性。一般来说,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政治问题。即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问题。这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向什么方向前进的问题。在事关重大的、根本的政治问题上,党的各级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观点正确、态度坚决,该提倡的提倡,该反对的反对,该限制的限制,决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二是思想问题。如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一般来说属于思想问题。这类思想问题任其发展也是很危险的,但在性质上不同于第一类问题。对于思想问题,我们要和风细雨,耐心地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做好转化工作。三是认识问题。如效率与公平问题,对这类问题,我们要做好宣传,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端正态度。四是实际问题。这方面的问题一般来说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我们工作中的失误造成的,有一些合理的要求需要满足,有一些实际困难需要解决。对于这类问题,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设身处地为群众和他人着想,满腔热情地关心群众生活和工作,千方百计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对一时解决不了的,一定要说明情况,讲清原因,理顺情绪,化解矛盾。

总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是由它的职能和作用决定的”。(注:江泽民《论“三个代表”》第63页。)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在实践中努力加以实现。

标签:;  ;  ;  ;  ;  ;  ;  ;  ;  ;  ;  ;  

改革开放实践对人民思想辩证观的影响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