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要率先实行产业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办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日趋活跃,不同观点的争论也是必然的,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教育是否具有产业性质及能否实行产业化两个问题上。关于前者,无论是马克思的理论抑或是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都肯定了教育具有“消费”和“生产”的双重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3~97页。)既然教育具有生产性, 那么也就决定了它的产业性质。其实,自从教育脱离了家庭,诞生了以教育为职业的学校以后,教育的产业性质就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了。至于教育的产业化,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不同的国家中,有不同的做法,在不同类型的学校中,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必须区别对待,切忌“一刀切”。但是,就民办教育而言,由于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更适应于市场规律运行机制,因此有必要而且有条件率先实行产业化。
一、民办教育的产业化与市场经济
民办教育是一个中国式的术语。在西方国家中,要么是公立学校,要么是私立学校,没有民办教育这一说法。在我国,所谓民办教育是与官办教育相对应的,凡不由国家财政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拨款建立和提供事业经费的各类学校均属此类。就实质而言,民办学校就相当于私立学校,因为它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是私有制经济。
兴办私学,我国堪为世界之最。早在2500多年以前,孔子首创私人聚徒讲学之风气,从而推动了我国古代和近代各类私立教育的蓬勃发展,对于传播文化科学知识、提高我国国民素质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只是到了本世纪50年代及以后的30多年时间里,私立教育在中国大陆被人为地中断了,由大一统的公立教育所替代,造成了我国具有两千多年悠久私立教育史上的一段空白,这不能不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为了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大力改革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经过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据统计,1992年初,我国城乡储蓄已达9000亿元,其中城市个体户存款为1950亿元,与8亿农民的存款相差无几。(注:《华东信息报》1992年2月11日。)这说明,一个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初步形成。同时,私营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消费业包括教育消费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高收费的寄宿制的民办学校陆续诞生并以新的面貌进入了市场,使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既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又是适应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任何进入市场的东西,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身必须有价值;二是必须有市场的需求。依这两个条件而言,大多数符合办学条件的民办教育机构进入市场无疑是没有问题的。首先就价值来说,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是有价值的,具体表现在出人才、出成果上,而这二者又是构成生成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其次就市场的需求来说,民办学校本身就是应市场需要而产生的,弥补了公立学校的多种不足。例如,公立学校经费不足和办学条件简陋,学生和家长对择校的要求,随市场而流动人员的子女转学的要求,快节奏双职工子女的教育与管理,素质较差的学生的强化教育与管理,以及少数先富裕起来的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高投入和高回报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情况,从而对民办学校提出了要求。这种需求就促使教育市场的建立,(注:《文汇报》1997年11月27日。)这是势在必行的方向,它有利于打破公立学校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有利于缓解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矛盾。
在民办教育发展的前景上持畏难情绪者有之,怀疑观望者也大有人在,但信心十足的奋力开拓者亦不乏其人。对民办教育的不同看法,主要反映在看问题的出发点和方法的差异上。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的学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据新近的统计,全国私营企业户数已达到120.1万户,个体工商业户也达到3120.2万户。其中, 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达1.7万户,私人企业集团1563户。据1998年底的统计,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提供了7823.48 万人的就业机会,而且还创造产值1.18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28万亿元。(注:《中华工商报》1999年4月3日。)既然私营经济壮大了,那么与它相适应的民办教育也必然会得到加强和巩固。依我之见,我国的民办教育尚未达到它的发展黄金时期,但这一时期离我们已不甚遥远了。从发展方向看,我相信随着私营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与壮大,不排斥在某一天,像私营经济兼并国有企业一样,开始出现民办教育兼并公立学校的局面,出现我国新生的教育产业。
二、产业化是民办教育的生命力
有一篇短评提出:“教育能当产业办吗?”(注:《中国青年报》1999年5月7日。)作者虽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他却挑明了问题的症结:“……年年教育缺钱,可是银行里明明有存款人大把银子要往教育上花,花不出去。”原因何在呢?就在于,5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从来就是事业不是产业,是公益性而不是消费性的。
幸好,现在出现了大批的民办学校,它们堪称是应时而生。与外国不同的是,我国政府对民办学校没有分毫的经费资助,没有大锅饭可吃。于是,那些民办教育的举办者,看中了银行里的存款人的钱,准备用他们的钱来培养他们的孩子。同时,他们又接过了农民的口号:把“要想富,先修路,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改为“要想好,先富脑,贷款兴校,收费还贷”。就这样,民办教育的举办者,不得不把民办学校推向了市场,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
从理论上讲,民办教育产业化是必然趋势,这是关系到民办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尽管对教育产业化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是就民办教育产业化而言,争论可能不会太大,这是由它们的运行机制而决定的。当然,民办教育产业化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和口号,而是有着具体的内容,只有准确地把握住了它的内涵,我们才能扎扎实实地实现民办教育的产业化。
四年以前,我开始涉足民办教育,创办了武汉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有一些实际的感受。同时,我先后应邀到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山西等地参加民办教育会议和讲学,参观了很多的民办学校,既学习到了一些办学的经验,也了解到一些问题。这一切引起了我的思考:民办学校怎么样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民办教育能否产业化,它的内涵又是什么?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经过我良久的思索,终于有了一点心得。我认为,民办教育的产业化主要包括:在建设上,要实现规模化;在财经上,要做到效益化;在教学上,要适应现代化,如果我们的民办学校实现了这“三化”,那么“三化”合“一化”我们民办教育的产业化,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首先关于规模化的问题,包括学校的基本建设、师生在校人数和配套设备等,都要尽快上规模。大多数民办学校都经历了从租房到建房、从聘兼职教师到有专职教师和由小到大的发展阶段。这虽是不可避免的,但毕竟不是最佳选择。因此,对于大多数民办学校来说,应当尽快地走出那种“滚雪球”式的小生产阶段。从实质上说,产业化是产业革命以后出现的生产方式,也就是规模化的工业生产,是与小生产方式对立的。
据统计,武汉市目前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378个, 其中学历教育的学校有58所,寄宿制的中小学有23所。但是,后者在校生逾千人的只有两所,大多数的民办学校仍面临着生源不足和资金缺乏的困难,要达到良性循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对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善待民办学校,改变新闻舆论导向,促进市民教育消费观的转变,摆平“一校两制”的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的不平等竞争。应当说,武汉市民办教育的市场潜力是很大的,只要我们做好工作,民办学校上规模是没有问题的。
其次是办学效益化,这是关系到民办学校能否生存的大问题。企业没有效益,是要破产倒闭的;民办学校没有效益,不可能得到什么人的补贴,也免不了要关闭。但是,国家《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6 条规定:“社会力量举办教育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这样,民办学校的生存权与国家的这条规定发生了矛盾,使得民办教育举办者手足无措,也使得对民办教育心存偏见的人,借此限制民办学校的发展。
从国外私立教育发展来看,他们承认私立大学在法律上是经济实体,都是提供知识性服务,都对国民生产总值作出了贡献。据1998年统计,全美4009所大学中,以营利为目的就有641所,占15.9%。在国外, 不少国家允许私立学校的股票上市,以使学校获得支撑其发展的丰厚利润(注:《青年参考》1999年1月29日。)。 就我国民办教育的特征来看,它既有公益性又有营利性,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国家既不资助民办学校(国外均有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资助),又不允许它们营利,那么我国的民办教育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对于民办教育的举办者来说,我们要分清“以营利为目的”和从事营利性活动是不同的,千万不能束缚自己的手脚,失去发展民办教育的时机。为了民办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开源节流,广开生财之道,实行有效的管理,最充分地发挥人、财、物的作用,实现办学的高效益化。
再次是教学的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产业化的方向,也是民办教育生存的需要。我们讲民办教育产业化,当然不是过了时的产业化,而是符合21世纪所需要的现代化的产业化。现代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包括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等,都要实行现代化。由于民办学校拥有独立自主的办学机制,运行机制灵活,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因此完全可以走在现代化的前面,增强自己在激烈竞争中的优势。
三、民办教育实行产业化的途径与方法
民办教育的产业化必然涉及到教育产品的问题,换句话说,教育的产业化也就是教育产品的产业化。那么,教育的产品是什么呢?对此,看法也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传统的看法认为教育的产品是人才;但也有人从教育是第三产业出发,推出教育的产品是服务;还有人从教育的知识起源论出发,推得教育的产品为知识。但是,我认为教育不是普通的产业,它是特殊的产业,是先导性的产业,是高效的产业。基于这些特点,教育产品也是特殊性质的,既有看得见的,也有无形的。从总体上说,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综合的产品,这是由它的生产性确定的。具体地说,我认为教育的产品是人才、成果和服务,这是与当代教育的三大功能(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相匹配的。最近,也有人把创造知识视为教育产品,但我认为在科学研究中,已包括了知识的传播、应用和创造。
不管人们对教育产业化的看法如何,它毕竟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中走了出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我们应当面对现实,以积极的态度去实践,探索实施教育产业化的新路子。到底如何实行教育产业化呢?从国内外的做法来看,可行的方法至少有以下三种:
(1)实行教育的“全程化”,从学前班到大学一条龙。 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打破“单一产品”的模式,比较适合于民办学校。它的好处是:实行直荐升学,有利于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把学生和家长从为升学而四处奔波的苦恼中解放出来;有利于稳定生源,使学校上规模,挖掘和综合使用教育资源;有利于长期的跟踪学生,全面地开发他们的智力,把他们培养为成功的人。例如,武汉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就是按照这种模式设计的,它包括学前班、小学部、中学部、中专部、大专部和留学预备部,实行全程教育。对本校生实行“直荐升学,因人而异,适时分流,各学有长”的教学制度,以便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2)实行教育“连锁化”,建立教育集团管理公司, 在“才”和“财”两方面都要获得最大的效益。这犹如企业一样,多种产品的工厂比单一产品的工厂更具有适应性和竞争力。从成本上来说,“连锁”学校不仅比单一学校要低,而且也便于内部的管理。目前,这类学校在国内尚不多见,但是一些有远见的、有教育投资意识的教育实业家,例如北京南洋发展集团公司任静玺总裁看到了这个新的生长点,率先步入了这一教育产业领域。
北京南洋教育管理有限公司,就是这样的一个“连锁学校”的教育集团。1994年创办第一所南洋学校,目前已完成了6 所南洋学校的构建,在未来的几年内,在中国10个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建成10所南洋学校和一所南洋大学,总投资10亿人民币,在校生总人数将达到20000 人。这的确堪称全国民办教育之最,充分体现了南洋的创业者们对教育改革的追求。(注:《中国教育报》1999年5月4日。)
更为重要的是,南洋的创业者们并不仅仅只追求数量上的第一,而是着眼于教育的创新。他们努力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条件的民办教育投资体制,探索培养面向21世纪需要的人才模式,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民办教育产业化的道路。无疑,这些探索都是有益的,不仅对于促进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而且对公立学校的产业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实行知识的产业化,走“教、研、产”联合体的道路。17 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在当时有着极大的进步意义,即使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仍不失其现实意义。但是,准确地说,知识并不等于力量,只有知识产业化以后才能转化为力量。因此,知识的产业化是教育产业化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显然,只有抓住了这个关键,才能保证教育产业化走上正确的道路,并体现出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
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些公立学校在实行“教、研、产”(或叫产、学一体化)联合体方面,已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供民办教育者借鉴。(注:张铁明:《教育产业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年9月第1版,第129页。)例如,北京大学方正集团公司,大力开展计算机应用软件研究,在实现知识产业化方面,已经创造了数十亿的财富;上海教育实业家蔡光天先生,从职业教育入手,现在已经在国内外建立了庞大的教育产业,成为发展民办教育的先进典型。
在“教、研、产”三结合中,科学研究占据着中心的地位,它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又是技术开发的基础。从本质上说,科学研究是创造新知识,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引导学生走创新的道路。如果没有知识的创新,那么“知识产业化”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教育产业化也不可能持久。因此民办教育,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都要十分重视推行创造教育,开发人人皆有的创造力,坚定不移地走“知识产业化”的道路。
从发展的观点看,民办教育已不能单靠收学费维系生存了,必须探讨新的教育投资体制,建立良性循环的教育投资消费体系。也不能专一地只搞教学了,必须开展研究(包括技术研究与咨询服务),发展多元化的产业。也许,目前多数民办学校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是一切有远见的民办教育家和民营教育实业家,应当预见到这个趋势,唯有“源头活水来”,方可使民办教育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