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内蒙古包头 014000
【摘 要】探讨疼痛管理在微创脊柱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微创脊柱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无认知及沟通障碍患者150例,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实施疼痛评估和管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配合度及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微创脊柱外科围手术期中应用疼痛管理,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疼痛管理;微创脊柱外科;围手术期
疼痛是大多数微创脊柱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只有有效地止痛才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危害。我们在临床中采取了识别疼痛、正确评估、个性化止疼、合理用药等多模式疼痛管理方法较好地控制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具体方法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到2016年12月在微创脊柱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无认知及沟通障碍患者150例。入选患者中男82例,女68例,年龄22~76岁。按人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平均年龄(54±6.2)岁,男42例,女33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2±6.8)岁,男40例,女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评估标准
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rating scale,NRS):是以0~10共11个点来描述疼痛的强度。其中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痛,患者根据个人疼痛的感受在其中的一个数字上做记号。NRS评分法直观、易懂。患者易于掌握。
1.2.2研究组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
疼痛评估,采用NRS疼痛评分法评估记录疼痛评分,医护根据评分为患者进行准确疼痛评估、制定实施个体化、多模式护理措施、有效地药物治疗和综合心理护理。当NRS≦3分时采取非药物止痛,采取心理护理与物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当3分≤NRS≤7评分时采取物理治疗、心理护理及止痛剂的方案。当NRS>7分采取镇静药与止痛剂联合或止痛剂局部封闭的治疗方案。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加强疼痛知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的疼痛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通过以上疼痛管理方案的实施此组患者的NRS疼痛评分均未超过7分。
1.2.3对照组
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将疼痛作为日常病情观察的重点,不采取多模式疼痛管理方案当患者出现疼痛症状时再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1.3统计学处理
2.2两组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配合度及平均住院天数比较
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93.0%,研究组配合度为97.0%,对照组为90.0%;研究组住院天数为(5±2.5)天,对照组为(7±3.2)天。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理念的更新,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并日益得到重视。缓解疼痛是每一位患者的需要,更是选择微创技术患者的需要。
3.1 在疼痛管理中护士的角色
疼痛管理中特别应强调尊重患者的主诉及时有效止疼。还应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动员家属亲人参与。护士是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的主要实施者[1]。护士与患者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全面掌握疼痛特点便于采取妥善干预措施还可稳定患者情绪,缓解疼痛。
3.2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围手术期疼痛是患者和医护人员常常面对的问题,很多患者因难以忍受疼痛,影响睡眠和治疗效果,甚至出现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肌萎缩等并发症。正确评估疼痛要排除患者及护士的影响因素。在准确评估患者后根据患者特点采用多模式疼痛管理能有效止痛、使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3.3心理护理
疼痛常使患者出现烦躁、焦虑、恐惧、消极被动等心理反应这些反应是使疼痛加重的因素。生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焦虑、恐惧、失望或不耐烦等会使痛阈下降,而愉快、兴奋、有信心等可使痛阈提高[2]。为此护士应对患者热心关心体贴患者利用多种心理学干预措施采取多元化治疗和护理。用社会心理干预疗法分散注意力与调整心境,教患者在心里数数,给自己唱歌、听音乐等以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减少疼痛的刺激。
3.4正确的药物止痛
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对疼痛原因清楚性质明确的患者采用预防用药和定时用药而不是患者疼痛得难以忍受时再用药。对于正在接受疼痛治疗的患者,护士还有责任观察止痛效果,有无不良反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报告医师。
3.5疼痛管理体系应用与微创脊柱外科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解决围手术期患者的镇痛问题,不仅要提高镇痛技术,关键还在于建立有效的疼痛管理体系。建立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能最大程度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目的就是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真正得到实惠,减轻痛苦促进健康,及时有效地控制疼痛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是得到患者高度满意的捷径。
参考文献:
[1]吕芹,邵彦.术前心理应激状态对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华实 用护理杂志,2002,18(11):58-59.
[2]饶爱华,许立美,叶津.腹部手术切口疼痛的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 院学报,2000,2(4):454.
论文作者:赵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对照组论文; 脊柱论文; 微创论文; 外科论文; 评分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