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财务内部审计风险分析
□ 宋盈盈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 要: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财务内部审计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小企业财务内部审计存在差异,要密切关注企业内部的突发情况,以便及时应对。
关键词: 财务内部审计;现状;措施
内部审计能够对企业进行监控,是判断企业未来走向的重要指标。快速高效地实现企业目标,离不开内部审计。内部审计能够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市场的运转过程中,内部审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会使工作出现失误,影响企业的经营运转。因此要降低内部审计风险,提升审计效率,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1]。
1 财务内部审计风险与现状
1.1 缺乏对内部审计的认知
当前,企业的一些部门不了解财务内部审计概念,企业的管理层也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相关工作人员甚至认为财务内部审计是无用的企业没有设立相关的部门,或者将内部审计与财务部门合二为一,没有独立性和实际权利,使内部审计成为空谈,从而也无法发挥其作用[2]。
为护工制定科学的培训是提高其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针对护工的特点,为其制定可行的培训计划,新护工应安排岗前培训,在岗护工组织其参加在岗培训,学历较低的护工及时组织其参加专科教育的培训计划。培训的内容包含:护工的行为规范、护理安全、护理知识及技能、法律知识、护理流程、专业的护理技能及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内容[3]。
1.2 缺乏财务内部审计机制
目前,很多企业不重视内部审计,对内部审计的理解比较片面,并且对内部审计的风险没有清醒的认识,在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准确处理,审计工作达不到目的和要求。这就会导致在企业中,管理层无法通过数据进行正确判断,即使有一定数据,但往往由于数据不精准,也无法作出正确决策[3]。因此,中小型企业只有对内部审计制度进行改革,才能保证企业管理的科学性。
1.3 内部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素养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大型企业也希望聘请综合素质较强的员工,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但目前,内部审计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并且大部分会计人员都是财务会计,缺少一定的审计知识,对内部审计工作也没有深刻的认识,在出现问题时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部分企业的财务内部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素质,没有担当,逃避责任,甚至为了个人利益损害企业利益。这种行为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转,使企业遭受巨大损失[4]。
1.4 缺乏健全的法规约束制度
综上,游客对长江三峡地域文化认知过程可总结为图3。旅游认知是游客基于已有感知印象,根据旅游经验或实地体验对旅游目的地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反馈、加工和处理的心理过程[37]25。旅游目的地的原真文化在文化营销和传播的影响下对游客产生信息刺激,然后游客对这些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或体验,形成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知觉印象。游客认知的建构会对信息的选择性加工产生影响。认知在游客人脑中的存储是概念网络的状态,当游客回忆经历的旅游体验时,核心的概念节点被激活,然后扩散到相邻概念。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网络作为一种认知的存储模式,部分地反映了目的地的原真文化。
内部审计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整,缺乏严格的法律约束,一些人在内部审计过程中抓住漏洞,进行违规操作。此外,部分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审计程序来处理问题,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2 降低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措施
2.1 完善企业财务内部审计职能
完善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制度,使审计人员在工作时有章可循,避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要对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同时,应该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设立专人监管,保证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转。此外,要保护财务内部审计员工的利益与话语权[5]。
2.2 采取适当的内部审计方法
各大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时,需要选择正确的审计方法。各个部门也要协同工作,对遇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解决方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实现审计方式的多元化,选择并实行恰当的内部审计方法和程序,出具合理的内部审计报告。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症状为高血压、水肿以及蛋白尿等,如果在发病之初未能及时有效治疗,会导致疾病累及全身器官,甚至造成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1-4]。以往硫酸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常用首选药物,其能有效缓解微血管痉挛,但降压效果不好[5]。本研究探究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降压效果及临床意义。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3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变得十分重要。企业要把内部审计放在重要位置,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减少内部审计风险,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动力,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放.简论加强企业财务内部审计的必要性[J].科技资讯,2005(23):150.
[2]赵如兰.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成因探析[J].财经科学,2001(S1):326-327.
[3]易臻,傅纹羚.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控制[J].企业经济,2005(2):163-165.
[4]唐新,闫立新.现代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0(7):80-81.
[5]杜鹏远.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2011(3):60-62.
文章编号: 1004-7026(2019)10-0166-01
中国图书分类号: F239.45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9.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