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行业领袖为何陷入微利“陷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微利论文,民营企业论文,领袖论文,陷阱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民营企业行业领袖有垄断市场无垄断利润的现状
当一个行业成熟的时候,通常的情况是行业内的几家核心厂商供应主流市场,而分散的小厂商填补市场的缝隙[1],此时供应主流市场的核心厂商往往能够赚取超过平均利润的更多利润。一些著名的市场领导者如IBM(计算机业)、可口可乐(饮料)、通用(汽车)、波音(飞机)等,都在所在行业内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也获得了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
然而同发达国家行业领袖赚取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相比,我国的许多民营企业行业领袖在拥有广阔市场的同时却并没有赢得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相反陷入微利甚至零利润状态。格兰仕通过价格竞争已经成为微波炉市场的龙头老大,而且占据微波炉全球第一的地位,但是格兰仕却一直面对着难以摆脱的“有垄断市场,无垄断利润”的尴尬局面,长期处于一种保本微利的状态,利润率是3%~5%。2004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啤酒市场,中国三家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占有35%的市场份额,然而利润总额却只有1亿美元,只相当于荷兰喜力当年利润的七分之一和AB集团当年利润的5%。实际上利润下滑的趋势不仅停留在以上行业,从传统的家电业到新兴的IT产业,甚至是电讯业、航空业都在价格大战中进入微利状态。2004年我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2] 中,2001-2003年总资产利润率的平均水平是8.2%,其中有15家都低于5%的水平。
行业陷入微利状态意味着行业竞争充分,行政垄断的影响淡化。然而行业领袖陷入微利状态带来的危害却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行业领袖陷入微利甚至零利润状态,使大企业(更不用说小企业)丧失了进行大规模研究开发的实力,从而削弱企业乃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彩电行业是最典型的例子,彩电行业的微利使彩电企业,包括那些重量级的大企业,都缺乏实力投巨资开发关键技术,结果使中国彩电业长期受制于人。另一方面,利润微薄对消费者也不完全是一件好事。价格便宜表面上看对顾客有利,但价格便宜同时意味着企业不能给顾客创造显著的价值,不能超越乃至不能完全满足顾客的期望。
民营企业领袖陷入微利状态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创新能力的缺乏和经营战略的选择是重要的内部原因,而产业本身的夕阳化以及企业商务成本偏高是重要的外部原因。下面将对各种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二、民营企业行业领袖陷入微利“陷阱”的原因分析
1.产业原因
产业的夕阳化使企业生存的产业环境艰难。按照产业在相邻两个时期(约20年)不同的增长速度变化划分产业类型的方法,可以将产业划分为四个类型:发展产业、成长产业、成熟产业、衰退产业(见图1)。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上升带动产品成本上升,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纷纷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些产业因为技术成熟,进入的技术壁垒低,因而吸引了我国不少民营企业和一些国内其它企业进入。但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具有明显的缺点:产业发展周期中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产业的成长性趋衰,要么产业技术老化,进入的技术壁垒低,产业陷入割喉竞争;要么是成本上升;要么收入弹性小,需求增长缓慢甚至萎缩;或者以上情况兼而有之。这些特点往往使产业内的企业竞争环境恶化,企业承受新进入者、顾客、供应商等各方竞争能力增强的多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发展成为领袖企业也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
附图
图1 按增长率变化划分的产业类型
例如,20世纪70年代,由于两次世界能源危机的冲击,导致能源与矿产资源价格上涨,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把一部分大量消耗能源和矿产资源以及污染较为严重的重化工业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些资源消耗型产业和环境消耗型产业虽然仍有稳定的需求,但其生产成本却随着资源和环境的消耗逐渐上升,因而这些产业并不具有成长产业和发展产业的特点。2004年前后多种能源、资源的紧缺和涨价使行业内的企业承受着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也再次彰显出这些行业的劣势。
与资源消耗型产业内企业的困难情况相反,一些朝阳产业的民营企业则利润率较高,如医药产业。2004年,沪深两市20家民营医药企业(主营业务大多集中在中药、保健品、生物制品等毛利率较高的领域)平均每股收益高达0.25元,毛利润率高达50%以上,在各板块中遥遥领先。民营医药企业获取较高利润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医药企业的主营产业(中药、保健品、生物制品)是成长产业,这一产业的产品具有高收入弹性。以保健品为例,专家预测其消费将由目前占GDP2.5%的比重继续增加,进而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2.战略原因
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往往采用低价的防御战略。采取这一战略有三个原因:
第一,利用价格优势打破市场先行者垄断地位。我国的民营企业进入市场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不论是同发达国家发展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型跨国公司相比,还是同国内发展了50多年的大型国有企业相比都属于新进入者。民营企业作为新进入者无论在资本规模、技术水平、品牌影响、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和国外跨国公司与国内国有企业存在巨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为了成功进入市场,就选择了防御战略,利用有竞争力的价格,避开了和竞争对手的正面交锋,有效地打破了竞争对手对市场的垄断,成功进入市场。
第二,低价防御战略在国内适应了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我国的城乡两元结构。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为84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22元,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再加上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收入相对较低的农民占全部人口的60%。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过短,导致家庭财富水平过低。这种收入状况和财富水平决定了我国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而民营企业产品的低价特点适应了这一现状,从而受到普遍欢迎。
第三,我国民营企业对低利润率有高忍受度。原因是企业主经营企业的机会成本低。因为我国员工的工资加福利为1~2美元/小时,基本上相当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1/20~1/10。除此之外,城市的失业率接近4%,农村还有1亿多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主,尤其是民营小企业主如果不经营企业而去别的企业工作的话,其收入实际上是很低的,而且也很可能找不到工作而处于失业状态,这就意味着企业主经营企业的机会成本很低甚至可能为零。低机会成本直接决定了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对低利润有很高的容忍度。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民营企业长期推行了低价格低利润的防御战略。在这种战略基础上,即使企业成长为行业领袖,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如果没有成功地实现战略转变,也仍然难以走出低利润的状态。
3.技术原因
民营企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短缺经济条件下生长起来,企业在成长初期依靠粗放生产和增长就可占领市场,赚取高额利润。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短缺经济就已经结束,但企业受过去粗放增长模式的影响很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限。
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限,使民营企业往往停留在中低端市场,无法进入高端市场,这已经成为很多行业的现实。民营企业已经进入了汽车领域,但民营汽车企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汽车尤其是轿车的新产品开发和推出的重要环节基本上都被外商控制;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机制好,发展迅速,但大多数企业只能进行满足国产化要求的适应性开发,不能从事超前开发。民营钢铁企业的技术基本上也是达到国内中等水平,产品质量可以满足一般用途的要求,而国内短缺的宽带产品,民营钢铁企业基本上还没有安排生产。规模以上民营化工企业目前已经占到化工企业总数的25%,但多数民营化工企业都存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档次低的问题,而市场上缺的恰恰是高纯度、高性能、高质量的产品。民营医药企业长期以来不能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新药数量少,科技含量低,大多数医疗器械产品仍属于中、低档,缺乏自行研制的高、精、尖医疗设备。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各个行业民营企业的普遍问题,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果是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因为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陷入了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其结果是一般的技术大家都有,高端的技术大家都没有,产品严重同质化,价格竞争惨烈。企业即使依靠价格和规模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也因为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而无法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我国企业商务成本偏高[4] 也直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第一,能源和原料成本偏高。对很多制造企业,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成本远高于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也高于国外同类企业,原因在于海运成本、进口关税和17%的增值税。第二,劳动力成本上升。民营企业虽然并不像国有企业那样存在人浮于事的浪费,但是“民工荒”和经济发展所引起的劳动力价值的上升已经变成现实。第三,监管成本成严重负担。政府政策与行为的不确定性使企业扑朔迷离,给企业造成机会成本,政府不断的突击检查也使企业疲劳不堪,不得不增加非生产性“检查成本”,除此之外,企业还要不断游说政府以获得政府合同和营业执照之类的照顾,不得不为此付出“游说成本”等。第四,微妙的外部成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使很多新发明的拥有者痛苦不堪,严重抑制发明的热情。
偏高的商务成本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一因素的危害并不止于促成民营企业的微利,而且危害着我国整体的竞争力,这一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三、民企行业领袖走出微利“陷阱”的对策
民企行业领袖陷入微利“陷阱”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因而要走出微利“陷阱”,要么是切入朝阳产业,要么不断提升自我创新能力。超额利润有三大来源:创新、风险和垄断。在当今各国反垄断的情况下,垄断利润被人们所鄙视也只能在极其特殊的行业才可获得。一般的行业要获得超额利润,唯有创新和冒风险两大途径。因而企业领袖要走出微利“陷阱”,除了抓住机会(风险与机会同在)切入朝阳产业之外,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创新能力。2004年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显示出一些规模大的企业资产利润率却较低。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也是在于企业走了一条外延型、粗放式发展的道路[2]。因而,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含量成为企业战略转型的必由之路。
1.切入朝阳产业
进入新的产业往往能使一个身处夕阳产业的企业焕发青春。最经典的例子是诺基亚。诺基亚原来(1990年前)是一家加工木材和生产橡胶制品的企业,橡胶制品的市场随苏联的解体而消失之后,企业进行产业转移,迅速出售掉部分木材加工、橡胶制品和电视机生产企业,集中精力做通信产业,到2002年,诺基亚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移动通信供应商。不仅仅是诺基亚,世界上大凡成功的企业,其经营方向没有一成不变的,没有大的调整也会有小的改变。
我国市场尚处于成长期的特征为企业进入新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国市场上,很多产业尚未成熟,行业集中度不高,这意味着企业作为顾客忠诚这一进入壁垒不高。相反,市场如果成熟起来,行业集中度很高的话,新进入者将和行业巨头进行竞争,其困难就相对较大。
在这种有利的产业环境下,我国很多民营企业都在尝试进行产业的调整。如美的、春兰等近30家民营企业都进入了汽车产业,李锦记成立100多年来也第一次进入了新的产业:在保留主业酱料制造的同时经营中草药保健品。这些企业的调整并不必然都能取得成功,但不能否认的是在产业调整使企业面临风险的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机会,是企业摆脱微利的重要手段。企业向朝阳产业的调整一方面可以获取朝阳产业的利润,另一方面也可减缓夕阳产业的过度竞争,同时又带动了整个国家产业结构的朝阳化,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尽管一些企业在切入新产业时失败了,也并不能说明进入新产业是错误的,只能说明在进入新产业时,出现了问题而已。
2.提高创新能力
第一,技术创新可以使衰退产业进入另一产业生命周期。除了进入朝阳产业之外,企业摆脱低利润“陷阱”的另一办法就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可以使夕阳产业重新焕发青春,进入发展或成长的新阶段,开始另一产业的生命周期。
在这方面浙江001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的表现非常突出。早在10年前,不少人就预言,传统天线产业的空间将逐渐缩小,然而时至今日,001天线产品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每年不断递增。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统计,001天线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的销售量分别达到402万、478万、530万、554万套,占据了国内天线市场60%以上的份额,生产和销售量均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而且2001-2003年的总资产利润率高达20%[2] 以上。001电子集团打破产业衰退预言的奥秘就在于技术创新。
第二,创新可以使推行防御战略的民营企业成功转型,走出同质化困境。通过防御战略进入市场,做大企业之后,企业面临着如何转型的问题,即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从依靠低价格竞争转向依靠高质量和快速度取胜,从依靠资源转向依靠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实现这一战略转型的关键是创新。
在众多竞争手段里面,只有创新可以使企业产品有效的差异化,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价格竞争只会使竞争者双方都陷入微利“陷阱”,这一点在我国已经得到证实。唯有创新能给企业产品和服务带来有价值的差异,能超越顾客的期望,从而使企业不断获得竞争优势,赢得高利润。在当前竞争对手模仿能力快速提高,产品生命周期都大大缩短的情况下,企业不仅要创新,还要快速的创新,才能不断地创造优势,保持优势。亨利·福特指出:“仅将他人赶出竞争行业的竞争是不会持久的,令人感到恐惧的竞争者是那些毫不打扰你,但总在使自己的业务做得更好的企业。不断发展和改良的企业是不会消亡的。但当一个企业停止创新时,当它认为已经达到完美而只需要生产(没有改良或发展)时,它就完了。”我国的民企市场领袖不仅要将对手赶出竞争行业,还要不断创新,革新和改良企业的产品,才能满足和超越顾客期望,令市场规模变成能够赢利的有效规模,令自己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
浙江正泰集团是积极推行技术创新的先行者。正泰在民营企业中率先建立了国家级的技术开发中心、理化测试中心、计量中心和低压电器检测中心,形成了以温州为基地、上海为中心、美国硅谷为龙头、相关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多层次开放式的信息网络和技术开发体系。正泰自主开发的不少产品获得了国家专利。技术创新加上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正泰集团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集团2001-2003年的平均资产利润率达到16.44%,并且进入2004年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
除了民营企业从自身出发进行产业的选择和技术的创新之外,企业摆脱微利困扰还需要政府改善企业的外部环境,降低企业经营的商务成本。因为任何企业都要不可避免地受环境的影响,政府的努力、商务环境的改善是民营企业摆脱微利困扰的必要条件。
由于不少民营企业对低利润有很高的忍受度,而低利润又进一步增强了企业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加上我国居民受购买能力的限制以及商务成本的制约,低利润率必将在很长时间内存在。与此同时,随着外部商务环境的改善,企业对成长或发展产业的选择,创新能力的提高,部分企业通过冒风险和创新赢得超额利润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