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澳门经济的对策--湘江集团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刘志强先生与深圳大学李梦梅教授的对话_刘志强论文

振兴澳门经济的对策--湘江集团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刘志强先生与深圳大学李梦梅教授的对话_刘志强论文

振兴澳门经济的对策——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董事长刘志强先生与深圳大学李梦梅教授的对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江论文,澳门论文,政协委员论文,对策论文,董事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260X(1999)04-0005-07

澳门回归在即,每一位爱国的有识之士都关注着澳门的回归,为澳门未来的发展献计献策。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董事长刘志强先生在澳门回归前200天,就澳门回归后如何摆脱困境,振兴经济, 与深圳大学李梦梅教授进行了如下的对话。

——澳门政府能否在政策引导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是振兴澳门经济的关键

刘志强:澳门将回归祖国的怀抱,这标志着我们祖国的强大和民族的振兴,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此而欢欣鼓舞。作为一个企业家,我十分关心澳门的回归和未来的发展。回归对澳门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机遇。近3年来澳门经济已经进入衰退期,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已出现5%的负增长,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1997、1998年澳门经济又连续两年呈负增长;博彩业隐忧日现,出口加工业日渐萎缩,房地产业供求失衡,金融业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有:政府政策不力、投资环境不开放、基础设施不完善、科技人才缺乏、人口素质不高等。

李梦梅:20世纪下半叶,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政府的政策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这些国家所奉行的刺激民族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澳门政府也曾通过自由经济政策,促使澳门经济快速增长。1961年葡萄牙海外部颁发命令,把澳门定为旅游区,特准开设赌博娱乐业,使博彩业合法化,在政府监管下发展。70年代以前,澳门政府对银行业一直实行较为保守的政策,大西洋银行长期是澳门唯一的银行。1970~1982年,澳门政府先后颁布新的银行法令,使银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进而成为澳门的重要经济支柱。由此可见,在澳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政府的作用显得特别显著、特别重要。所以,要振兴澳门经济,澳门政府还必须在新的条件下采取新的有力措施,使经济获得新的增长点和活力。

刘志强:您的话使我联想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政策,我国的经济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改善,我们的国家也不会有这么强大,香港、澳门的回归也不可能这么顺利。经济规律是“上帝的手”,经济政策是“政府的手”,“上帝的手”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作用,“政府的手”则是模仿“上帝的手”塑造着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澳门政府能否在政策引导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是振兴澳门经济的关键。

——以强有力的移民政策,引进人才,改变人口构成,为发展经济奠定基础

李梦梅:澳门旅游博彩业处于四大经济支柱的首位(其他为金融业、建筑业和出口加工业),为澳门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占一半以上),给澳门带来了某种繁荣。然而,博彩业的发展却不能带动澳门整体经济素质的提高,反而因为对赌博的依赖,造成澳门整体经济素质低下。如容纳就业人口最多、对整体经济带动最大的出口加工业,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主要是发展高科技产业,而在澳门则主要是以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为特征的纺织业和制衣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澳门科技人才的缺乏和人口素质的低下。

刘志强:我们已经认识到,尤其是当前面临知识经济时代,澳门经济若想迅速复苏,更不能回避人口素质低的现实,必须在人才上做文章。没有人才,一个企业不会有发展,一个地区也不会有持续的繁荣。

李梦梅:早在本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在1960年就曾论及“我们的经济制度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人力资本的增长。没有它,那么除了那些获取财产收入的人以外就只有艰苦的体力和贫困。”可见,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资源才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即是人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态,人们称之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生产能力,已远远超过了一切其他形态资本的生产能力的总和,因而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亦远远超过了其他资本投资,这也是日本、亚洲“四小龙”这些国家和地区获得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如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在1973年所说:“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自然是被动的生产因素。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显而易见,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发展人民的技能和知识,就不能发展任何别的东西。”应该说,澳门政府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忽略了这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刘志强:这也是澳门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澳门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实施科教兴澳战略,把澳门经济的发展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李梦梅: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但引进人才却是一大捷径。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发达国家都纷纷采取技术移民的政策,向世界各地引进人才,而且取得许多成功的经验,澳门政府可以借鉴。

刘志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培育了大批科技人才;但由于科研管理落后,科技市场不规范,以及在经济条件方面吸引科技人才的能力较弱,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仍未得到全面利用,科技人才浪费和流失较大,这种状况正为澳门引进内地人才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澳门政府确实应该为此制定特殊的政策。

李梦梅:当前,世界各国甚至将吸引国际专业技术人才提到基本国策的高度。美国历届总统一直公开承认: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与外籍人才对美国作出的贡献有密切关系,美国就是靠引进人才起家的。据统计,1964~1992年的28年间,美国引进的高级人才竟达24万之多。后来在1952、1965和1990年3次修改移民法,甚至不惜重金, 招揽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美国著名大学1/3以上的系主任是华人;美国被公认的一流学者有3万人,而其中的1/4是华人学者;IBM 公司有800余名工程师,半数以上是华人。据悉,近年来中国内地和台湾留学生回流有上升趋势,澳门应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引进人才。

刘志强:香港的情况我比较清楚,香港本地出国的留学生多学商科,因此发展高科技必须真正敞开心胸吸引内地和台湾在海外的留学生,这方面香港做得并不够。澳门应该以更大魄力制定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政策,大量吸引中国内地和台湾留学生来澳门定居,大量引进内地的专业科技人才,改变澳门的人口构成,为澳门的经济繁荣奠定基础。美国参议员考克斯的报告出台后,美国的华人学者感到压力很大,许多人萌生去意,澳门也应抓住这个时机。

李梦梅:澳门政府应动用政府的力量参与国际人才竞争,首先要有财力支持,其次是设立专门的机构,沟通国际人才供求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引进人才政策、计划、联络、协调、处理人才引进后的问题;其三是调整教育和文化政策,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在这方面,香港和内地一些城市已经着手改进,澳门应该抓紧时间。

——尽量保留和增加葡语人口,保持澳门国际化特色

刘志强:澳门人口中96%以上是华人,其余以葡萄牙人居多。葡萄牙人中约有1.1万人是澳门土生葡人。[2](P8)他们在澳门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澳门政府行政暨公职司的资料,全澳主管一级的公务员有621人,其中有312人是土生葡人。[2](P527 )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持有中国和葡萄牙双重国籍。

李梦梅:澳门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国际化城市,为了中国经济走向全球化这个大业,应尽量保留澳门的国际化特色。

刘志强:现在国内许多城市不顾自身的条件,大谈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我觉得他们的提法很不科学,也很不严肃。现在已经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没有必要搞那么多国际化城市,而且许多地方也没有条件建国际化城市。能成为国际化城市还有人口构成及多元文化,以国际性语言为主要沟通语言,另外还有法律制度与世界主流社会相通等几个条件。例如新加坡和吉隆坡就符合我说的这几个条件。

李梦梅:按照您的界定,中国的国际化城市只有已经成为特别行政区的香港和即将回归的澳门?

刘志强:还有图们,近期将可能成为一个国际化城市。那里由联合国支持,相邻的中国、朝鲜、俄罗斯各辟出一个开发区,以图们江这条国际性河流为纽带,将诞生一个新的国际化城市。

李梦梅:我认为,随着某些城市对外开放的充分发展,人口、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必然出现,而随着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走向中国,汉语言的国际化趋势也已日益明显。所以,关于国际化城市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讨论。

刘志强:一些国际河流沿岸的国家,为了流域资源的整体性、系统性开发,接受了有限主权的观念。

李梦梅:图们的三国六方(中、朝、俄、韩、蒙、日)合作开发就属于这一种。中国虽然提供了一些联合开发的土地,但中国同时得到了出海的便利,使吉林、黑龙江可以利用一条到达日本西海岸的最近航线。

刘志强:是的,在这里主权的某种弱化、有限化,是与中国经济要走向全球化的“无限”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是合理的,是人民能够接受的。国内许多城市大谈国际化是不必要的。

李梦梅:还有一种变相的说法是香港化,称自己是中国的北方香港,这根本没有必要。你就是你,你是一个有独特位置的,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城市,你为什么要成为香港呢?连澳门都不应该成为香港,香港有香港的定位,澳门有澳门的定位。比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香港是中国通向英语国家的窗口和桥头堡,澳门则是中国通向拉丁语国家的窗口和桥头堡。

刘志强: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可以在中国沿海再造香港。但那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的,实际上中国沿海的几个特区也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香港式的“窗口”作用。

李梦梅:不过,这些特区都没有说自己是又一个香港。

刘志强:香港和澳门过去代表着屈辱,今天则成为中国经济走向全球化的窗口和桥头堡,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内地的城市没有必要成为新的香港、澳门。但国家应该尽力保持香港、澳门的国际化城市的地位,包括人口构成上的国际化特色,在澳门为了使其保持国际化特色,应尽量保留(甚至少许增加)葡语人口。

李梦梅:为了提高澳门国际化的程度,扩大澳门的对外交流,澳门大学应吸收银行、基金会或其他国内外组织提供的奖学金,吸引欧洲、美洲、非洲的葡语、西班牙语大学生留学,这些留学生也将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这些留学生中也可能会出现优秀运动员(特别是从古巴、巴西等地招的学生),将来为澳门队或中国队服务。

——大力开展离岸银行业务,把澳门建成离岸银行中心

刘志强:我对澳门的一个突出的印象是银行多。而且,澳门银行与香港的银行相似,开放程度很高,既可以经营本币业务,又可以经营外币业务。我觉得澳门的银行在经营离岸业务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李梦梅:澳门经济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和优势是自由港制度。由于澳门政府长期奉行不干预的自由贸易和低关税政策,不实行外汇管制,允许资金进出自由,加上金融制度比较完善,澳门金融业在80年代后迅猛发展,目前连同分行已有150多家,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6家银行。未来澳门金融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要将澳门建成一个离岸金融中心。

刘志强:澳门离岸银行业务始于20世纪60年代。

李梦梅:当时,一些跨国银行为了逃避国内对银行发展、业务和资金融通等方面的限制,开始在国内外一些管制较宽松的地方设立据点并利用来经营国内存放业务。离岸银行业务又称“境外货币交易”,是主要以所在国的非居民为业务对象,不受所在国国内银行法规约束的新型国际银行业务,60年代以来随着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流行。离岸银行业务的主要特点是:领有此类业务执照的银行从事国际借贷业务,不受所在国金融及外汇管理法规的管制,并可享受一定的税收优待,如营业利润免税或税率很低,且可自由汇往国外等。从事此类业务的资金,一般须来自银行所在国的非居民或其他国际来源的外币资金,业务对象通常也限于所在国的非居民。简单地说,离岸银行只是在某地注册成立,但主要业务均不在当地。一般国家和地区不会十分抗拒离岸银行,只是严格限制其参与国内业务时对本地银行的冲击程度。

刘志强:离岸银行中心已迅速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较为著名的有伦敦、巴黎、法兰克福、苏黎世、巴哈马、新加坡、东京、纽约、开曼群岛等,可见其发展已经到了十分蓬勃的程度。

李梦梅:这些离岸银行中心可以归纳为3个类型, 各有一定的特点:(1)伦敦型:属于自然形成的市场, 特点是外汇金融业务与国内业务无多大的分别,不在沿岸市场和离岸市场之间设置人为的障碍,是一种内外一体式的市场。香港自1972年废除外汇管制后也向这一类型发展。(2)纽约型:属于人为创造的市场,也实行严格的内外分离管理, 离岸金融机构只能吸收外国居民、外国银行和公司的存款,而贷款也只能在境外使用,纽约、东京为其代表者。(3 )巴哈马型:这种类型的离岸银行中心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中心,没有多大的实质业务,实际上其设立只是为了逃避或享受税务利益及严格的银行法例监察,巴林、开曼群岛都是此类避风港型的代表。

刘志强:澳门政府早在1982年就有意使澳门地区的金融市场多元化,并在同年颁布了第二五/八二/M号法令,当时已有离岸银行的名称。 但是专门规限离岸银行的法例却是在5年之后,即在1987年才出现, 其时已经颁布了第二五/八七/M号令。 该法令对澳门离岸银行的开设及成立,其业务制度、申请程序、资本、税捐均有规定,但不够详细和明确,加上政府没有加以适当的推动,因此澳门离岸银行数目不多,发展也不蓬勃。

李梦梅:大力发展澳门离岸银行业务,把澳门建成银行中心,必须对澳门有关离岸银行的条例进行修订,例如税务的宽减措施等等。此外,也必须选择适合澳门离岸银行发展的类型。目前澳门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金融“运作中心”,其离岸银行业务与伦敦和香港有相似之处,但由于澳门本身的国际金融地位不高,业务量也不大,要自然而然地形成离岸银行中心是很难的,比较适合选择巴哈马型,创造一个辅助香港的避风港型离岸银行中心。

刘志强:发展澳门的离岸银行业务有许多好处:一是能吸引大量国际资金流入澳门;二是澳门银行能从该业务中获取可观的执照费及其他有关的交通、电讯等收入;三是能提高澳门在国际金融界的声誉;四是能活跃澳门的金融市场及促进澳门金融设施的改善和银行职员素质的提高;五是有利于在中国与葡语、拉丁语世界,海外华人与葡语、拉丁语世界中提供多种投资选择,解决资金供求间不配合的问题;六是可以为东南亚个别受迫害华侨、侨胞的金融资产提供一个避风港。总之,将澳门建成一个离岸银行中心,有利于澳门,也有利于内地。

——澳门政府应发挥敢闯精神,中央政府应给予适当照顾,以拓展澳门发展空间,建设自己的深水港

李梦梅:在历史上,澳门经济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港口的状况。最初,葡萄牙人靠多桅帆船来到澳门,开辟了大三角贸易。但是由于澳门缺乏深水港,不适应帆船时代结束以后机动船时代的需要,澳门的贸易中心地位终被香港所取代。

刘志强:因此,突破澳门经济发展的瓶颈,提升澳门的经济竞争力,在于建造澳门自己的深水港,拓展足够的生存空间、发展空间。

李梦梅:关于生存空间、发展空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

刘志强:澳门要成为中国经济走向全球化的桥头堡,为了发挥桥头堡的功能而扩大发展空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刚才我们还谈到通过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来改变澳门的人口构成,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这些新移民何以立足?其实澳门扩大发展空间可以采用租借的方式。只要租借的思路一打开,澳门就可以有自己的深水港。

李梦梅:这还要看澳门有多少货源,澳门应重点发展中介贸易。而她的附近西有珠海高栏港,东有香港、深圳的港口群,使用起来也方便。

刘志强:问题是这些港口相互之间配合得并不好。我主张澳门租借(或与香港共同租借)珠江口处于港、深、澳、珠中间位置的两三个岛屿,例如桂山岛屿可建20万吨级以上的码头,三角岛、 大头洲等可建3~5万吨级码头。 这几个岛屿处在珠江口伶仃洋的中心位置与内河航运衔接方便,又毗邻香港新机场及九号、十号、十一号、十二号货柜码头,转空运或请停泊香港的国际班轮预留一定舱位,靠驳这拟建中的港口都很方便。

李梦梅:深圳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主张拟议中的伶仃洋通道(即媒体所说的伶仃洋大桥),取路环岛、三角岛、牛头岛、西湾走向正好可把桂山岛、三角岛等具有良好建港条件的岛屿联接起来,这样就与陆路运输衔接了。

问题是过去内地的港口很难争取到国际班轮,而使用香港货柜码头的费用又比较贵。

刘志强:建议珠江口这个新码头要由澳资、港资和交通部共同投资兴建,使用内地的廉价劳动力,但由香港资深的专业人士管理,这样费用可以降下来,而且内地航运界也可以从这个窗口学到国际航运的管理经验。待粤港澳经济一体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可以在此中间位置建一个华南航运调配中心或指挥中心。

李梦梅:澳门租借内地土地,拓展发展空间,修建深水港,是具有重大政治和经济意义的事情,对澳门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如此则极大地拓展了澳门的发展空间,使澳门的贸易减弱对香港的依附程度,获得更大的发展。

刘志强:相信回归后的澳门特区政府将会在基本法指导下,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性;根据澳门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保持澳门已有的优势,摆脱目前面临的困境,保证澳门的平稳过渡,使澳门不断走向繁荣。

收稿日期:1999-09-10;修返日期:1999-10-18

标签:;  ;  ;  ;  ;  

振兴澳门经济的对策--湘江集团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刘志强先生与深圳大学李梦梅教授的对话_刘志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