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县中医院内一科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100)及对照组(n=10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干预效果作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及家属满意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综合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冠心病,又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内科临床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其发病原因及机制较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述,可能与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肥胖、缺少体育锻炼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多表现为典型胸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压下降、惊恐、休克、心力衰竭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将危及其生命安全。近年来冠心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美国及诸多发达国家排死亡原因首位。多数冠心病患者会选择药物治疗,发病早期表现为心绞痛,严重时可表现为心肌梗死,因此需要更加谨慎、精心、全面的护理,可进一步确保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我院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男性123例,女性77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0.21±4.56)岁;病程4~20年,平均病程(13.76±3.61)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0例,中专(高中)23例,初中76例,小学及以下91例;其中心绞痛型冠心病108例,心力衰竭型冠心病48例,心肌梗死型冠心病27例,猝死17例。入选标准[1]: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等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年龄60~85岁;心功能Ⅱ~Ⅲ级;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功能<Ⅱ级;严重心律失常者;语言、精神、智力障碍者;合并其他影响生活质量疾病者;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采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均衡性较高。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75mg氯吡格雷治疗,分2~3次服用,持续治疗2个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常规宣教、病房护理、病情监测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积极患者交流沟通,掌握患者心理变化特点,有针对地实施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说出内心不快,耐心倾听及解答疑问,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患者,消除其不良情绪;同时例举治疗成功案例,帮助其建立康复信心,以正确心态面对治疗。另外,护理人员可定期到老年患者家中,与其谈心,陪同其下棋、散步等,了解患者需求,耐心讲解饮食、生活、用药问题,可缓解其孤独无助之感[2]。(2)健康教育。入院时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主管医师、责任护士、作息时间等,尽快消除其陌生感,根据患者认知水平,采用恰当地语言介绍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并给予饮食、生活指导,适时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3)行为干预。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根据老年患者饮食习惯、病情、体质等,设计出多个饮食方案,让其自主选择,缓解其抵触心理;饮食以清淡为主,严格控制热量与脂肪的摄入,肥胖患者需加强饮食控制,适当锻炼,减轻体重[3]。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如养鱼、养鸟、种花、绘画、下棋、书法、听音乐等,增加生活情趣,缓解焦虑抑郁心理。(4)用药指导。详细、耐心地讲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掌握患者服药依从性较低的原因,如高龄、文化水平低、记忆力下降、经济条件困难、不良反应等,难以坚持规律性服药。护理人员应耐心讲解服药注意事项,反复强调服药方法、剂量,加深患者印象;介绍冠心病治疗方案中每项药物作用、效果,不能出现多服、漏服等现象;若患者经济条件困难,可选择经济性较高药物治疗方案,并告知其停止治疗会加强病情,进一步增加家庭负担,进而提高服药依从性。(5)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内容较多,包括呼吸训练、有氧训练、放松性训练、室内外步行训练、力量训练等,可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放松身心,从而加快康复速度。
1.3 评价指标
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分析[4],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等内容,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评分≥90分;基本满意:70~90分;不满意:<70分,护理满意率=(病例总数-不满意例数)/病例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收集整理我院研究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在统计学软件SPSS20.0中进行处理并分析,(`x±s)对计量资料作描述,独立样本经t检验;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数据比较经x²检验,如果结果为P<0.05,那么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对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坏死,冠心病类型较多,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猝死、隐匿性冠心病等[5]。老年冠心病患者早期多为心绞痛,随着病情的进展,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难度较大,大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关键在于抗血小板治疗,治疗过程不仅需要考虑疾病本身,还应注意到老年群体的特殊性。由于老年患者各脏器处于衰竭状态,且对药物耐受性差,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无法确保治疗依从性。因此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时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老年冠心病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接待,并与其交流沟通,最大程度缓解其不良情绪,耐心解答疑问,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规律用药习惯,尽可能满足其要求,待其病情缓解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确保药物治疗效果,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6]。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活力、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引导患者在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稳定病情,并指导其康复训练,增加心脏耐受力和机体抵抗力,大大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率。
综上所述,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确保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银梅.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安徽医学,2013,34(7):1020-1022.
[2]李海霞,李长玲,赵伟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1(4):136-137.
[3]何柳英,黎桂梅,时光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5):89-90.
[4]胡红达.综合护理干预对伴抑郁症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84-86.
[5]谭媛平,陈志红,毛惠琼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09(5):542-543.
[6]庞艳蓉,熊萍,徐祯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21(11):79-80.
论文作者:王明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老年论文; 满意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病情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