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诊患者心脑血管常见疾病分析论文_黄志春

黄志春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老年急诊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探讨其常见疾病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急救科于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88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探究,按照患者年龄分为两组,58~79岁37例患者为一组,≥80岁的51例患者为另一组,比较分析2组疾病的差异。结果:这88例心脑血管老年急诊患者中,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于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但是2组患者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79岁患者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短暂性缺血发作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高于≥80岁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要求患者进行定期体检,且加强医务人员对老年急诊心脑血管疾病的掌握程度,正确对疾病作出判断,并实施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老年;急诊;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099-02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对老年人生命极具威胁的疾病,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短暂性缺血发作、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因其病情发展迅速,有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1-2]。为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88例老年急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探究其常见疾病的临床特征于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8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中男59例,女29例,年龄58~91岁,平均(74.5±3.24)岁。按年龄大小分为两组,58~79岁37例患者为一组,≥80岁的51例患者为另一组。

1.2 方法

1.2.1研究方法

回顾88例老年急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内容包括当次就诊的疾病类型、治疗方法及疗效。

1.2.2 治疗方法

①脑梗死:救治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原则是快速溶栓恢复血流状态,目前首选的的溶栓药物是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原。②脑出血:对病情要迅速作出正确判断,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清除血肿,手术治疗技术主要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方体定向血肿吸术等,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降压、抗感染等药物治疗。③高血压脑病:首先要采取迅速降压、消除水肿、抽搐等治疗措施,降压药物包括尼卡地平、酚妥拉明、硝普钠等,消除水肿包括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消除抽搐包括苯巴比妥钠、地西洋等药物。④心肌梗死:通常使用阿司匹林、ADP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来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若没有任何药物禁忌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⑤短暂性脑缺血:首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集聚,若无效或不能耐受患者给予氯吡格霜。⑥心绞痛:采取降压、将脂、补液等治疗支持,根据情况使用阿司匹林、钙离子抗结剂等药物,急性患者发作可含服硝酸甘油。⑦心率失常:对急救患者较有效药物是胺碘酮,安装自动心脏复律器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8例患者中脑血管病33例,占37.5%,55例为心血管疾病,占到总人数的62.5%。

2.2 比较结果

58~79岁患者发生脑梗死、高血压脑出血、短暂性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概率高于≥80岁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比较出现脑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老年人群中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有明显快速上升趋势,已引起了社会及医务者的高度关注。有研究指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多数有高血压、心脏功能损伤等疾病。动脉粥硬化导致血管形成血栓,致使由于堵塞无法提供足够氧气和血液而产生坏死,部分可能致使血管破裂。研究表明[3],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比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分析如下:①由于年龄的增长,心脏的储存、应激能力降低,自然加大了病发率。②体力活动不当、异常休克等情况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各支冠状出现缺氧状况③老年患者由于高血压而致使脑血管疾病的病变率降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功能逐渐下降,心搏量也随之减少,将总体影响血压的降低。从本文研究也可以得出与上述一致结论。

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作出及时正确诊断并积极进行治疗。在对老年急诊患者进行抢救时注意:①应保证医生对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业知识,能根据实际的患者情况并结合经验初步判断病情,作出针对性治疗方案。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准确的判断病情。③要优先对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进行治疗。④先控制主要疾病,稳定后再治疗基础疾病。④通过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可减缓患者由于疾病而产生的不适,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积极性。⑤询问患者、家属有关的病史、药物史,对患者合理药物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患者的院外死亡主要是由于心源性猝死,高龄老年患者最为常见,这些患者往往存在多次反复心肌梗死的病史。心源性猝死的基础疾病是冠心病,冠心病发生的猝死占到心源性猝死者的3/4以上,占冠心病死亡的50%~70%,应当提高对此类患者的高度关注,要求患者做好定期检查,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加强保健工作。

综上所述,确保医生掌握相关老年急诊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特征与专业知识,采取积极心理护理措施,能对病情作出正确判断及治疗措施是必要的,有利于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宏伟,袁彬,戴建业等.老年急诊患者心脑血管常见疾病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12):1096-1098.

[2]李宏伟.老年心脑血管急症174例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2):212-213.

[3]余涛.心脑血管急、重症的早期干预策略[C].//《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届组稿会暨第三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集.2011:63.

论文作者:黄志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  ;  ;  ;  ;  ;  ;  ;  

老年急诊患者心脑血管常见疾病分析论文_黄志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