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集团总医院 273500
摘要:目的 研究新生儿窒息的产科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出生的新生儿窒息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抢救步骤抢救,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50例患儿中轻度窒息有44例,在积极抢救后得以复苏,重度窒息患儿6例,在积极和严格的抢救后转往我院儿科进行对症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死亡事件发生。结论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医护人员需要对产妇产前检查工作予以高度重视,避免新生儿窒息的情况发生,产科需要加强对新生儿生命体征及各项指标的实时监测,尽量早期发生并有效预防窒息现象发生,在新生儿窒息发生后需要及时处理,促进患儿的呼吸循环系统得以改善并恢复。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治疗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主要是新生儿呼吸循环功能缺乏,无法得到正常的呼吸。经研究发现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较多,如脐带绕颈、过期妊娠、早产等,如不能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和处理,则可能会引发患儿的血糖异常,严重导致患儿出现智力损伤或死亡,因此,需要对窒息患儿进行及时、科学的抢救治疗,切实保障窒息患儿的生命安全[1]。本研究将我院50例窒息患儿的临床治疗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出生的新生儿窒息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pgar评分来判断患儿窒息程度,轻度窒息为4-7分,重度窒息为0-3分。其中轻度窒息患儿44例,重度窒息患儿6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产妇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8.95±4.52)岁;剖宫产23例,自然分娩21例,胎吸产6例。窒息患儿排除产妇在妊娠期间有服药史、高血压病史及其他疾病而造成新生儿脑损伤。
1.2新生儿窒息因素:①脐带因素:脐带绕颈、脐带打结、脐带过短、脐带受压、脐带脱落等异常现象,导致胎儿在宫内出现供血不足或中断,从而造成急性缺氧,发展为新生儿窒息。因此,产妇在产前需要进行各项检查,产科医护人员需要对产妇的羊水状态异常及胎心进行密切观察。②胎位异常:胎位异常增加了生产的难度,还会导致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检查中需要对胎位异常情况予以高度重视。③胎盘功能不全:胎盘功能不全一般是胎盘绒毛出现梗死、血栓、老化等,从而导致营养、氧、血、等循环功能出现障碍,从而造成胎儿缺氧,在产妇分娩后发展成新生儿窒息。因此需要加强产妇的各项检查,并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制定出科学的分娩方案[2]。④催产素应用:催产素在应用中的不合理现象也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一大因素,如应用剂量过大,从而使子宫过频或过强收缩,从而导致胎盘绒毛间隙的血流量减少,使胎儿缺氧,因此需要严格按照催产素的相关规范流程使用,避免出现过度、过量应用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方法:根据新生儿窒息因素分析,在临床治疗中首先需要做好复苏抢救准备:针对产妇在分娩期间或孕期而造成的新生儿窒息,需要在产妇分娩前准备完善的抢救器械,需要确保氧气管道的连接良好,避免新生儿出现呼吸道粘膜干燥或热量丧失,对有窒息倾向的需要准备打开热辐射台与复苏气囊,并对气囊通气的良好性进行检查[3]。吸氧:以5L/min的氧流量对储气囊进行挤压,对窒息患儿进行给氧。胸外心脏按摩:当患儿的心率保持在60-80次每分钟时,则可以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在患儿胸骨下三分之一处进行按压,确保心脏充盈,按压频率保持在120次每分钟左右,在心率大于80次每分钟时则可以停止按压。儿科治疗:针对重度窒息患儿需要采用临床用药治疗,在复苏抢救后需送往儿科急救。
1.4观察指标: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完全复苏:患儿在抢救2h后,缺氧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四肢活动较好,心率在100次/min以上,呼吸循环保持平稳;良好复苏:患儿缺氧症状得到一定缓解,在刺激后存在反射反应,四肢末端青紫,呼吸规律保持平稳;不良复苏:在6h以上治疗后,缺氧症状得到改善,或复苏抢救治疗无效,病情加重或死亡。
2.结果
窒息患儿临床治疗效果:50例窒息患儿在进行抢救治疗后,44例轻度患儿在抢救治疗后均得到复苏,重度窒息患儿6例在复苏抢救治疗后转往我院儿科进行治疗,后期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良好,无死亡病例。
3.讨论
新生儿窒息作为产科临床的一种常见病,主要是在产前、产中及产后各种因素所导致,造成胎儿宫内缺氧、窘迫,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胎儿在出生后未建立呼吸规律,并导致新生儿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对窒息患儿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对患儿造成远期后遗症状,以及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4]。因此针对窒息患儿需要加强临床治疗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做好产妇在分娩前后的预防工作,根据分娩的不同方式,需要加强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准备工作,包括各种抢救器具、设备和相关药品。在母体分娩后,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新生儿的呼吸气道畅通。其次,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根据新生儿窒息抢救流程,对重度窒息患儿转往儿科进行抗感染、心率恢复等综合性治疗,促进患儿的早日复苏。最后,在窒息患儿治疗后,需要严格及密切的监测新生儿的呼吸、肤色、精神、心率等各项指标,并做好后期的护理干预,促进患儿早日康复[5]。
总而言之,针对新生儿窒息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帮助患儿的呼吸循环功能恢复,避免患儿的病情出现恶化,为抢救工作带来困难,对新生儿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增加了抢救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李红玲,李艳.64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2:213.
[2]王文卿.胎儿监护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03:270-272.
[3]彭红婴,龙燕琼.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的相关产科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07:1754+1757.
[4]严小丽,张力,刘兴会,何国琳.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探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6,06:414-417.
[5]于海凤,陈亚娜,于潇.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救治[J].中国医药科学,2012,12:238+241.
论文作者:庄英娜,张贤菊,弭淑梅,李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新生儿论文; 患儿论文; 产科论文; 产妇论文; 脐带论文; 呼吸论文; 心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