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合肥供电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配电网实施自动化应用对于科学分配电力、合理应用科技成果促进电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自动化工程,不仅可以有力提高电网的供电效率、电力质量,还可以合理缓解电网压力,释放电网潜能,减少故障频率,并提高电网的服务能力。自动化工程可以帮助电网自我检查,缩短故障检修、处理时间,进一步提高电网安全性与稳定性。这对于极度依赖电力的现代化社会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项改造工程。基于此,文中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技术进行了分析,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技术
1导言
配电网是电力分配及输送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质量水平会直接影响到电力输送过程中电力的供应及输送,电网运行的质量及可靠性。伴随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已在配电网中获得良好的应用。
2研究背景
配电网自动化工程的定义一般可以理解为,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依托各类自动化设备,通过计算机系统,保护电网,控制发电,检测问题,计量电力使用状况,并据此为供电事业单位提供各类信息,简化管理难度,提高供电效率与电力质量。通过自动化的配电,有助于了解用户的各类需求,并调整电网的供电量与价格,达到经济性、科学性、安全性并重的发展目标。当然这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工程,对于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设备改造都是一个巨大的调整,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服务型电网。这一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分段开关将本来是统一运行的线路改造为不同的几个供电区域。这样一来,即使某一供电部位出现问题,也可以迅速锁定区域关掉开关,将故障区域隔离出正常供电的电网中,使得正常运行的其他区域可以恢复供电,从而避免了因为某一个小的故障而使得一条线上的电路全部断掉,造成更大的影响范围与损失,极大地减少了影响区域,并使得供电的可靠性增强。
3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的电力企业没有实现市场化,并且我国电力建设资金的分配是不平衡的,电力行业的建设和发展有别于其他行业。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领域,资金投入不足,导致配电网自动化设备发展落后,供电和配电能力不强,但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改变当前这一矛盾的形势,适应用户的需求,我们必须加快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停电概率,使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可以满足用户的要求。并且配电自动化的另一大好处就是可以有效地降低配电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显然,配电网的自动化将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经济有效,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
4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原则
4.1逐渐完善的原则
配电网具有较为复杂的自动化系统,其中也包含许多完善的多路电源配电网点,这些网点主要以城市的建设、电网的规划以及电网设备的选择为主,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并且具有较为丰富的内容。因此,在对配电网自动化应用过程中应坚持分阶段、分时期的逐渐完善性原则进行。该过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阶段:
4.1.1初级阶段
该过程为电压控制系统的建立过程,主要运用自动重合闸的方式对变电站出线进行保护。
4.1.2中级阶段
该过程主要是通过增加控制及通信设备的方式,使得负荷工作能够协调配合展开,从而确保对各个分支线路配电开关的良好控制。
4.1.3最终阶段
建设配电网自动化及通讯系统,实现对信息的良好传递,运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
4.2适用性的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间发展程度不一,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因此,在对其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也不能与发达地区一样展开。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者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与基本情况,在提高供电过程可靠性的同时解决好配电网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达到用户要求的同时实现资金的最合理应用,从而使得资金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的合理有效运用。
伴随配电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配电网线路长度及设备容量均获得良好的发展,并逐渐由自动化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过度。在配电网建设过程中采用定时限保护的方式,实现时间及电流阶梯的重合,从而使得上下级配合与保护过程更加的协调、方便。值得注意的是,在反时限保护过程中,产品设备所具备的保护性能差异是导致上下级配合与保护过程不方便、不协调的关键因素。
4.3电流控制的原则
配电网中的自动配电开关在合闸时具有一定的延时性,一旦出现故障,线路并联组数的增加会使得末级完成时间较晚,最终使得合闸时间远远高于故障判断时间,从而导致供电的连续性难以良好实现。此外,重合断路器具有瞬时性故障重合及合分操作等特点,这些特点均会导致配电过程开关频率明显增加,最终使得设备可靠性显著减小,使得配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5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技术
5.1面向对象的设计技术
配电网是按照变电站、馈线、开关或变压器及负荷分配输送电力的网络。配电网中的每个馈线都是一个变电站,从而成为一个管理节点,并由联系人管理节点。通常情况下,每个变电站的节点不能通信,因为只有节点属于相同的馈线才需要进行通信。然而,当网络重构时,当节点需要与网络中的节点进行通信时,就需要通知节点。在允许的接触节点进行通信时,不同变电站的节点可以与节点进行通信。网络管理节点是馈线的第一个子站。该技术是面向对象设计,有利于网络的不断扩展。
5.2节点全网漫游技术
从理论上说,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有可能与网络中的其他节点进行通信。在自动分配系统中,每个节点对应于馈线的管理节点,以及与管理节点的通信。如果某一节点不能够与其管理节点进行通信,网络会自动校验节点,如果节点被发现为丢失状态,该系统将改变继电器,这时由管理节点搜索。当管理节点无法搜索节点时,它会向网络中的联系人节点报告,即完成漫游请求。该漫游请求将被报告给变电站侧的通信管理节点,从而管理节点重新注册一个新的节点漫游。成功注册后会发送到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通知相关的变电站,从而实现全网节点的漫游。
5.3自动设置中继技术
在软件设计当中对NDLC中继节点设置了转发、接收信息的功能模块,使其既能够成为一般结点,又能够实现信息的转发与接收功能。设计中对于NDLC中继节点采用了数字信号,信号可以在网络上无失真传输,因为信息的传输是频率低,所以网上通信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如果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节点可以实现通信,网络中的节点可以互相通信,利用自动中继技术解决通信距离问题。
6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电网系统的自动化是一个明显的趋势,而对于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切实促进供电的稳定性,并且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在我国电力企业谋求发展与创新的情形下,对于此类工程的探索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有助于解决电网中的运行故障,提高配电的科学性。因此,对于电力技术的研究以及自动化工程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爱国,樊唯钦,尚昕,等.调度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4(16):36,40.
[2]王颖,陈松,王莹莹,等.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J].智能电网,2015(3):229~234.
[3]徐峰,于涛,李凯,等.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城市低压配电中的应用[J].三角洲,2014(8):80,82.
[4]张冬.试论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45~46.
[5]邢君瑶,盛笑宁.智能配电网的故障处理自动化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2933.
论文作者:孙农,孙辉,李晓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节点论文; 电网论文; 配电网论文; 技术论文; 通信论文; 电力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