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比较--基于问卷调查法_内部审计论文

国内外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状况之比较——基于调查问卷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状况论文,内部审计论文,调查问卷论文,国内外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下设的一个专门从事内部审计研究工作的“知识共同体”组织(CBOK)于2006年面向全球发放了针对内部审计现况的调查问卷,并在问卷分析的基础上编写了题为“全球内部审计活动状况”(2007)的调查报告。随之,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于2007年开展了针对国有企业本级及所属单位(含全资、控股和占主导地位的单位)的内部审计发展状况的调查。

本文以调查问卷分析为基础,形成了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结论,并与CBOK的调查结论相比较,进一步确认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其他国家企业内部审计之间的共同特征和现实差异。

一、问卷调查的情况

(一)问卷调查的样本情况

2007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以问卷的方式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被调查的国有企业有1024家,涉及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烟草业等行业,问卷回收数量因被调查内容不同而异,样本数量参见每项调查内容统计量,回收率均在90%以上。被调查的企业中,国有独资公司584家(占57%);有限责任公司244家(占24%);股份有限公司108家(占10%);其他类型的企业88家(占9%)。

2006年,CBOK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向全球发放了数万份问卷调查,回收了9366份问卷,调查亦是采取抽样调查方法。被调查的对象有首席审计执行官、审计部门经理、高级审计主管、审计人员,以及其他类型的被调查者。

(二)问卷调查的基本内容

我国内部审计调查内容与CBOK的调查内容大体相同,主要涉及如下几个部分: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情况、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情况、内部审计人员情况、内部审计活动范围、内部审计人员知识领域和胜任能力、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等。

本文中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状况的结论是作者在对我国内部审计协会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内部审计结论引自于CBOK的调查报告。

二、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更加强调“组织的地位”。调查涉及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是否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二是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

表1 企业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情况

设置情况设置其中独立设置未设置 合计

数量821 634

159

980

比例 83.76%

77.22%

16.24% 100%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企业中,83.76%的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反映大多数国有企业重视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方式上表现为独立设置和非独立设置两种主要形式。

表2 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

董事会

监事会

总经理

副总经理、 纪检、监察合计

总会计师部门合署

数量 164

29

345

171 12 821

比例

19.98%3.53%42.02%20.83%

13.64% 100%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归属副总经理和总经理领导的比例最高,合计达到62.85%,体现了“高管层”主导的基本特征。而CBOK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2.6%的被调查单位设置了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经过审计委员会向董事会报告内部审计工作情况,内部审计机构由“董事会与高管层”双重管理。比较而言,全球大多数国家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达到了IIA在《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要求的归属“董事会与高管层”双重管理的标准,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与该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为了系统地了解其专业能力情况,比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实践状况,内部审计协会以内部审计人员的基本情况、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情况为主展开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内部审计人员的专职与兼职比例情况

被调查的企业中,内部审计人员总体数量是30479人,其中专职人员21148人,占69.39%;兼职人员有9331人,占30.61%;专职、兼职人员比为2.27:1(见表3)。

表3 内部审计人员的专职、兼职情况

专兼职情况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合计

数量21148

9331 30479

比例

69.39% 30.61% 100%

CBOK的调查数据显示,大约有90%的内部审计工作由组织内部的审计人员(专职)完成,最多者达到了95.4%。尽管现在可以请外援或内外协作审计,但大多数组织仍然还是选择用内部审计人员来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有33%的首席审计执行官表示在未来三年他们将会增加内外协作审计或聘请外援的预算费用。

由此可见,我国国有企业专职内部审计人员的比例低于全球内部审计专职人员比例,兼职人员的比例高于全球内部审计兼职人员比例,其潜在结论涉及到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比例高于CBOK的全球统计数据。

(二)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年限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22758人回答了关于工作年限的问题,我国内部审计协会的调查问卷以5年为时间界限,分为1-5年、6-10年、11-20年、21年以上等几个选项,具体结论见表4。

表4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年限的情况

工作年限 1-5年6-10年

11-20年

21年以上 合计

数量

9350 6845 5463 1100

22758

比例 41.08%

30.08%24.00% 4.84% 100%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国有企业中有95.16%的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年限在20年以内,其中,工作年限在1-5年的人数比较集中,达41.08%,超过20年的内部审计人员只占调查总数的4.84%。内部审计人员比较短暂的工作年限可能蕴藏着两重含义:一是内部审计起步比较晚;二是符合内部审计客观性要求,审计岗位不断轮换。

CBOK的调查数据显示,开展内部审计在0-5年的比例为28.4%;6-10年的比例为21%;有13.8%的被调查者表示已开展内部审计达31年以上。

比较而言,我国国有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年限普遍比全球调查的年限短,这与我国开展审计工作的历史背景有关(国家审计开始于1983年,内部审计随之产生并迅速发展)。

(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职业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职业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具体分为“不熟悉”、“一般了解”、“非常熟悉”。内部审计人员审计职业相关知识包含公司法、证券法、税法、会计法、审计法、合同法、信息披露准则、公司治理准则、会计准则、独立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准则、准则间的国际比较(见表5)。

表5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职业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问题选项 不熟悉

一般了解非常熟悉

公司法

6%

72%22%

证券法 24%

73% 3%

税法 0%

45%55%

会计法

0%

37%63%

审计法

0%

16%84%

合同法

1%

73%26%

信息披露准则21%

67%12%

公司治理准则31%

60% 9%

会计准则 1%

52%47%

独立审计准则 1%

56%43%

内部审计准则 7%

69%24%

准则间的国际比较51%

47% 2%

CBOK的调查比较细致,按照审计师、高级主管、审计部门经理进行了分类,并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行为技能、知识领域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分析。针对审计人员应掌握的专业技能调查形成的结论是:理解性业务、风险分析、访谈、数据采集和分析、控制技能和信息技术应用这六项主要技能最重要。针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技能调查形成的结论是:协调性、客观性、人际交往能力最为重要。针对审计人员应理解的知识领域问题调查形成的结论是:审计知识、道德知识、理解并执行内部审计准则这三项知识最为重要。

比较而言,无论是国外内部审计人员,还是国内内部审计人员,大多认为“审计类知识、道德修养、内部审计准则知识”很重要。国内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排在前几位的分别为沟通能力、协调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应对变革与发展能力;CBOK调查的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分析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变革能力。从中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有其高度的一致性。但国内外内部审计人员对其应该具备的专业胜任能力排序不同。

四、关于内部审计活动的范围

为了检验实践中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活动范围的边界和内部审计业务的深入程度,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围绕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活动审计设计了调查问卷的相关内容,具体内容和结论见左下表6:

表6 企业内部审计活动及开展情况 单位:%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开展的审计业务主要有:财务审计、风险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合规性审计等项审计业务。

CBOK的调查结论是,内部控制审计占85.6%;运营审计占79%;舞弊和违规审计占56.3%;财务审计占56%。其他内部审计活动业务包括道德审计(占47.1%)和管理效果审计(占48.5%)。另外,有79.5%的被调查者预测在未来三年中增长最快的审计业务应为风险管理审计方面;有63.2%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控制性审计方面会有所增长。这些审计业务的增长将会在内部审计计划和审计人员资格能力中得到体现。对于多数被调查者来说,他们也认为增长会出现在财务过程审核(占43.5%)、规章的执行(占46.9%)和运营审计(占46.2%)等几个方面。而另一些则期望将较少的时间花费在运营审计(占14.7%)、财务过程审核(占14.5)和规章的执行(占11.7%)等几个方面。

比较而言,国内外大多数企业都开展了“遵循性审计”业务,从一定意义上说,遵循性审计依然是内部审计的主体和基础。但国内内部审计工作范围仍以经营活动审计为主,而全球大多数国家内部审计业务范围已完成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的过渡,并开始向风险导向审计、战略审计转变。

五、关于审计方法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以“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多种方法交叉使用”为基本框架针对内部审计的主要方式进行了调查,有324家企业回答了这个问题,结果见表7。

表7 企业内部审计采用的主要方法调查

内部审 多种方法 账项基础 制度基础 风险导

计方法交叉 审计 审计向审计

数量 148

123458

比例 59%

49%

18%

3%

调查数据显示,企业内部审计采用的方法,以“多种方法交叉”、“账项基础审计”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59%、49%;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使用较少,所占比例为3%。

比较而言,我国国有企业以“账项基础审计和多种方式交叉使用”为主要的审计方式,而CBOK调查的结果显示,国际上比较偏向于风险导向审计方式。在审计技术选择上,CBOK的结果反映在内部审计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列前几位的是:电子通讯技术(如因特网)、风险导向审计、分析性复核、电子文件、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流程图软件等。

六、总体结论及建议

(一)总体结论

从上述调查中我们得出四点结论:

1.就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状况而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还是比较强的。

2.在高管层主导下的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其范围边界一定不能突破高管层之上,因此内部审计活动内容被框定在高管层之下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活动”之中,符合国有企业实际,体现了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向管理者负责的一种倾向。

3.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及审计方式方法的选择受制于审计活动和审计目标定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重心在经营活动审计方面,选择“多种方法交叉”、“账项基础审计”方法是其必然结果。尽管国内外之间在审计方法的选择与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趋势还是同向的。

4.尽管国内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深度、宽度和审计人员掌握知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强调沟通能力、综合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其共同需求。

(二)针对性的建议

1.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内部审计机构究竟应该归谁领导?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企业内部环境,在充分保证独立性的目标引导下选择。但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第四种组织模式是未来的理想状态,也符合《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要求。

2.以“帮助组织增加价值”为最终目标,合理界定内部审计活动内容

传统的内部审计理念下,内部审计主要功能是帮助企业高管层确认经营活动中是否存在问题。因此,财务审计、经营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是查错纠弊的典型代表。IIA在1999年第七次修改内部审计定义时,第一次提出了组织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组织增加价值,随着该定义的广泛使用和《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不断推广,部分国有企业开始关注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将本组织的内部审计目标定位在“帮助组织增加价值方面”。与传统审计相比较,增加价值要求审计内容向决策层面延伸,审计方式从事后走向事中和事前,审计职能定位从确认走向咨询。

3.整合审计资源,优化审计方法,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会计信息化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具备传统的审计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审计内容的调整与拓展,要求审计人员具备相应的企业管理、资产评估、数理统计等知识。同时,还应合理整合审计资源,注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协作和配合,注意调整审计计划,结合本企业特点确定内部审计重点,切忌面面俱到,疲惫应战,借鉴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原则:“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合理配置内部审计人员,尤其要努力使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构成合理,同时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加强专业培训。

标签:;  ;  ;  ;  ;  ;  ;  ;  ;  ;  

国内外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比较--基于问卷调查法_内部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