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施工的影响非常巨大,如果前期勘查不到位,无法为施工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不仅会加大施工难度,还会存在更大可能产生质量隐患。因此在进行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时,尤其要注意水文地质问题,掌握准确的水文地质条件信息,作为施工作业的依据,提高工程施工综合效果。
关键词: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地下水
1工程地质勘查工作
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是一个综合性比较高的工作,其中包含非常多的内容:对地理环境、地质条件、气候水文等进行勘查的工作。工程的地址勘查是在建筑施工前期,主要对相应的可供选择地点进行相应的勘查工作已确定最终的建筑施工地点。这对于建筑施工方案的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主要包含的内容对于地貌特点、水文条件地质先天条件、土质以及岩石的物理特征还有就是建筑施工地区是否存在特殊地质现象等都需要进行勘查。而在对以上内容进行勘查过程中具体的工作流程主要有三步:选址勘查、初步设计勘查、施工图纸勘查等。这三部所要进行的内容中选址勘查是会对后期的建筑工程施工最具重要性的环节。
2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
2.1水位上升产生的不利影响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发生地下水稳上升问题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一段时间内某个地区常遭遇暴雨天气,此位置中的地下水位将会发生急速上升现状,甚至到了临界点。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开展之前,对所在位置的水文和气象情况开展综合分析,例如所在地区地质结构、年降雨量以及温度等都要严格勘察和控制,掌握相应条件下的地下水位情况。发生地下水位上升情况产生的影响比较突出,一些在空气中暴露的部分会被淹没,导致建筑物发生腐蚀问题,经过长时间浸泡后,材料性质发生变化,导致建筑物稳定性受到严重威胁。
2.2地下水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水位下降问题与人为活动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如大范围的地下水抽取和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现象都会导致这一问题的出现。地下水水位下降问题对工程项目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工程施工质量方面。如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在地下水水位下降问题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建筑物会出现开裂或倒塌等问题。
2.3地下水压力产生变化
一般情况下地下水的作用力都是处于相对较小的状态下,并且地下水压力会相对比较稳定。但一旦出现地下水,水压力变化,还是会对工程项目造成不良的影响。虽说地下水压力产生变化出现的几率比较小,但是在施工工程建设中还是需要对地下水水压变化多加注意。因为地下水水压发生变化,压力平衡被打破从而引发相对应的流沙和基坑突涌灾害,建筑施工的地基稳定性以及平衡性会产生非常大的破坏。地基受到迫害会对建筑物的质量以及使用寿造成严重的影响。
3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问题处理
3.1提高勘查参数准确性
第一,测定流向。一般可选择几何分析法,对工程施工区域的地下水流量进行准确测定。第二,含水层参数。首先需要判断地下水流实际流向,然后分析确定其所处状态,然后通过针对性测试,判断静止水位或者多层含水层对工程产生的影响。第三,压水试验。主要就是得到地质透水率,然后分析计算确定工程建设对应的压力基数,提高工程建设综合效果。本地区地下水补给量包括地下径流、降水渗入与新开河测向渗漏,设置抽水井进行压水试验,确定Cl-+SO42-含量为新开河水同成分的84%,河水渗入情况严重,估算新开河补给量可占到总涌水量的30%~5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总涌水量计算公式为:Q1=[K1L(H2-h2)]÷R(潜水部分),Q2=2K2LMS/R(承压水部分)。R表示平均引用影响半径,单位m;Q表示基坑涌水量,单位m3/d;K1表示潜水含水层平均渗透参数,单位m/d;K2表示承压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单位m/d;H表示潜水含水层平均厚度,单位m;h表示基坑动水位至潜水含水层底板深度,单位m;M表示承压含水层平均厚度,单位m;S表示设计水位降深,单位m;L表示设计基坑长度,单位m。
3.2深入调查地下水状态
对地下水状态加以深入性的调查和分析从下面三个方面去考虑,首先对地下水开展调研工作,根据调查数据、标准和方向做好问题的确定,其次根据地下水类型,针对实际情况将水文情况加以分类,并作出详细记录,然后根据变化的整体趋势、变动情况以及发生腐蚀级别做好调查和记录工作,为后期开展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最后通过对地下水位的调查情况做出可靠预测评估,例如多少的基坑深度才能够保证承压水以及水动力控制在标准范围中而不会受到水位变化的情况等。
3.3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评价
第一,在水文地质勘察评价过程中,传统的评价标准没有将地下水文对岩土层的影响纳入其中,也就是说没有综合分析与考察施工现场地下水的特性与内在规律,进而在施工中引起很多安全事故。因此我们总结了以往的经验与教训,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与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防护方案,减少各方面因素对施工建设的不利影响,以此保证勘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深入分析地下水向下运动情况,研究地下的岩土情况。由于地下水的区域经历水体较长时间的淋浴作用,进一步导致其周围土层上稳固性增强,这对于地质层的拉力上也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变的更加坚实稳固,需要将与之有关系的水文地质数据指出来作为借鉴与参考,最终得出可靠的结论。
3.4规范地质工程勘察工作
地质工程勘查工作具有着复杂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特点。通过对我国地质工程勘查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已经在地质工程勘查领域确立了完善化的规章制度与规范体系。这些措施已经为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供了保障。我国现阶段建立的工程地质勘察制度涉及到了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目的、地质工程勘察工作的任务和地质勘察工作的评价等多个方面。在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进行规范的同时,上述制度也为地质勘察工作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是从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工程勘查人员在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规章缺乏了解,在勘查工作中多采用以经验为主的勘查方式。在对地质勘察规范规章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地质勘察人员往往会表现出缺乏水文地质问题处理能力的的问题。为了在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工程地质勘察职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人员需要在对工程地质勘察规章进行明确的情况下,加强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基本要求与基本标准的了解,进而在提升工程地质勘察水平的基础上,为工程地质勘察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结语
从现状出发,对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分析,然后从不同方面着手,提出优化措施,争取进一步提高工程地质勘查效率。基于工程建设实际条件,从场地特征出发,积极应用新型技术与理念,排除各项因素干扰,来为工程建设提供精确可靠的水文地质勘查结果。
参考文献
[1]丁剑.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分析[J].科技展望,2015,25(04):88.
[2]杜金.浅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重要性[J].世界有色金属,2017,(9):190+192.
[3]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讨包晓明《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第27期.
[4]陈素云,于岩,刘雅可.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在场地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36(01):175-178.
论文作者:曹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地下水论文; 水文地质论文; 工作论文; 地质论文; 工程论文; 含水层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