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排行榜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排行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我们在媒体中经常可以看到大学的排行榜。排行榜有两类:一类是对学校综合实力的排名;另一类是对某一学科的评估排名。这两类的排行榜都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和反响,前者即大学综合排行榜遭到很大的争议,即使是名列前茅的学校,其校领导也不认为这种排法是科学而且具有权威性的,反而认为这样的排行榜起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会误导学校和社会;后者即以某一学科进行评估排名,则普遍受到认同,被认为是既客观又令人信服的,有助于学校间看到差距,从而注意搞好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一、当前大学排行榜中存在的问题
1.不利于分层次、多元化的高等教育
我国共有全日制高等学校1400多所,实施本科教育的高等学校700多所。其中551所高等学校有权授予学士学位、457所高等学校有权授予硕士学位、244所高等学校有权授予博士学位。也就是说244所高校可以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213所高校只能授予硕士、学士学位,94所高校只能授予学士学位,还有150多所高校没有学士学位的授予权。在244所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高等学校中,国家为了建设培养研究生的主要基地,批准建立了56所研究生院。这56所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承担了全国约70%的博士生培养任务,以及大约55%的硕士生培养任务。因此我国高等学校已形成了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以本科生为主,并招收少量博士、硕士生的高等学校;以本科生为主,并招收硕士生的高等学校;仅培养本专科生的高等学校以及仅培养大专生的高等学校。高等学校不同层次的构成,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现阶段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反映,是社会对这些高等学校提出不同要求的结果。它形成了我国基本合理的“金字塔”型教育体系结构。
在“金字塔”教育体系结构中,各个高等学校都有自己的定位,有的学校是研究型的,有的学校是研究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的,有的学校则是教学型的;有的学校是面向全国的全国性大学,有的则是区域、地方性大学。在同一层次的高等学校也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以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为例,有的是综合性的,如北京大学;有的是专科性的,如以工学为主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中国人民大学,以教育为主的华东师范大学;甚至还有不少专业性很突出的大学,如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等。这些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重点,人财物的资源配置差别很大。在同一层次的高等学校尚且如此,其它层次的高等学校,则更可想而知了。
现在的大学排行榜中采取不加区别地只用一个尺度来评判所有高等学校并加以排名,这种做法显然既不科学也不公平,甚至毫无意义。根据国家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大多数高等学校仍然应当以本专科生教育为主,以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为主,这是由社会对人才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所决定的。如果以最高的尺度,以最优、全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学校,势必会出现不顾实际的盲目攀比,盲目拓展学科、专业,分散学校的精力,挫伤大多数学校及师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已经形成的较为合理的“金字塔”教育结构体系,不利于分层次搞好高等教育。
2.排行榜中所设置的评估体系有问题
一个高等学校的实力与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估,是与学校的师资水平与力量、教学设备与条件、科学研究的条件与成果、学生的质量、学校的经费投入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社会对学校的评价等有关的。在这些要素中,如何赋予指标、权重也存在许多合理性和可行性的问题。下面就一些大学综合排行榜中所列的一些项目指标略加评析和讨论。
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选专业》一书中,公布了2003中国大学前50名的排行榜。这个排行榜只列“人才培养”(按研究生培养、本科生培养分别打分)、“科学研究”(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分别打分)两项组合来评分排序。我们就发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培养得分要比本科生培养的得分高出8~9倍。这就给人们一个印象,这两所著名大学只重视研究生培养而忽视本科生的教育,显然这个结论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事实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了创造条件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质量方面提高了研究生教育的力度,使研究生的规模有所增加,并且与本科生的规模大体相近。与其他学校比较,由于本科生的规模相对小于有些大学的本科生规模,因而这两所大学在本科生培养的得分也就要比这些大学要低2~3倍。显然,学生规模成为学校得分的重要因素。如果以规模的大小作标准来评判一个学校的优劣,这就会导致培养质量的下降。正如国际上普遍认同高校师生的适当比例为1∶14,如果学生数大大增加,师生比例大大超过了这个比例,就要破坏教育规律,教学质量必将下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对美国大学本科排名中,教师资源除了提出师生比例外,还提出了课堂人数<20人的课程比例,课堂人数<50人的课程比例。这些指标,体现了既讲学生的数量又看重培养的质量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上述“人才培养”一项所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对于“科学研究”一项,自然科学的得分高于社会科学的得分,它们之间至少要差4倍之多,这显然贬低了社会科学。像中国人民大学这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特色的知名大学被排列为第35名,这种排行榜的科学性当然要引起人们的质疑!
“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近年来均发布它的排行榜,并且还公布它的指标体系。我们从指标的设置可以看出一些问题。例如在“学术资源”一项,只列博士点、硕士点、国家重点学科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数、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数要求。显然,这些要求强调了研究生教育,比较适合于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而不适合于只招收少量硕士生且主要是培养本科生的高等学校。就是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国家已形成按一级学科学位授权为主,按二级学科(博士点)学位授权为辅的授权格局,而且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高等学校,还可以自行增设《专业目录》中没有的新专业,作为博士点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原来的博士点即二级学科被逐步淡化,一级学科的授权被突出,这些变化在指标体系中没有被加以反映。另外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很快,已有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12种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也占了相当的比重,在二级指标中也没有反映出来。在“学术成果”一项,只强调了论文发表数和录用数,而我国为了推进经济建设的发展,设置了国家级的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在省、部级也相应设有科技成果奖项,这些很重要的指标均被排斥在外了。论文的权重也偏重于SCI.EI,而贬低了人文社科方面的论文价值和地位。在“教师资源”方面,其中提出两院院士人数的指标,其实我国两院院士只属于自然科学与工程范畴,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则没有涉及,但不等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没有院士级的大师,在指标中明显地忽略了这一情况,这就对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高等学校产生了不公平。同样,在“物资资源”一项中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经费收入与自然科学的科研经费收入差别很大,按同一的人均科研经费收入来测评,显然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是很吃亏的。这样的排行榜,其科学性、公平性当然要引起人们的质疑。
我们将上述两种高等学校的排行榜相对照,发现大多数的高等学校,在两个排行榜中所列的排序位置相差很大:在这一排行榜中列第7名,而在另一排行榜中则列到第19名;在这一排行榜中列第9名,在另一排行榜中则排到35名……,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就是它们自己几年来的排行榜,也因为“指标”的改变,把一个学校的排序调来摆去,拉前放后。难怪每年的排行榜都引起人们对其权威性的争论,甚至有些知名大学校长斥之为“荒唐”!
3.排行榜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这样的排行榜中,我们看到以下种种现象:如一个以培养本科生见长的大学硬要与一个以培养研究生见长的大学一起排名;有自己独特办学特色的高等学校被抹杀了;学校的规模、人数被看得很重,规模大、学生人数多总是会排在规模小或人数少的学校前面等等。人们看不到学校为社会真正的贡献价值。总之,目前评价系统尚不成熟,不少知名大学的领导反对大学排行榜,教育部负责人也不主张如此做法。因为现在的排名在诱发办学的急功近利,争相提高办学层次,采取“广种薄收”,争上博士点、硕士点,单纯以获得博士点、硕士点为目的,而忽视之后的继续建设和培养质量。为了增加博士点、硕士点,在申报这一工作中还蔓延了一种“投机”心理,甚至出现在申报审核过程中虚报成绩,材料作假,拉关系、拉选票等等不正当行为。
大学不是不能排名,但排名的标准要科学,要能够真实地反映大学的实际情况,反映社会的需要,有利于大学的进步与发展。
二、积极开展学科专业的排名
现在的大学排行榜,其最大的市场是作为高考填报志愿的指南。作为家长和学生,他们虽然会看大学的排名,但更要考察所报的学科专业的水平,因为综合排名在前的大学,其某一专业未必强,而有的大学某学科专业特别强,其综合排名却比较偏后。学科是一面旗帜,同时又是学校组织结构中的基本骨架,其学术梯队,学术研究基地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组建起来的,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是围绕学科来考虑的,其科技创新以及为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也都是以学科为主要载体来进行的,因此衡量一个学校水平的主要标志就是学科,水平高的学科越多,就越体现学校水平的领先地位。针对目前在对大学综合排名的评价体系还不成熟的情况,搞好学科的评估排名更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作为美国有代表性的大学排行榜刊物《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提出了它的排名标准及权重,并将大学分类排名,同时还进行学科专业的排名。对学科专业排名后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与学校综合排名基本上是相吻合的。在学科的排名中分二类,一类是学术性的学科,列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生物学、历史学、计算机科学等,另一类是职业性的学科,列为教育、商学、法学、医学、工程等。通过对这两类学科的评估结果,人们可以看出排在前列的学校。例如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和哈佛大学在总数17个主要学科中分别有14、12和11个学科处于前3名,成为全面发展的名校;麻省理工学院以数、理、化、地、生、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名列前3名,而工程学科则盛名全国;耶鲁大学则在心理学、语言学、历史学出名外,法学更是有名。商学院则以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为出名,而工商管理则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学院成为全球的首选,医学则以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最有名的大学,等等。
我国在学科评估方面做了许多的尝试,例如两次的国家重点学科的评审,就是在现有的博士点中评出某一学科专业内的优秀学科;2002年以及2003年对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和管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进行评估,然后排名;在专业学位的学科方面,工商管理硕士专业(MBA)也进行了评估排名。这些排名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认同性,社会反响也颇佳。之所以有这样的良好效果,很重要的是依靠同行专家以及必要的客观数据,在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声誉四个方面加以评分。
我们曾对全国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在2001年获得国家重点学科进行学科分布情况排序。现将重点学科具有14个以上(即前20名)的学科分布统计于表1,其中学科门类中的数字表示重点学科数,括号内数字则表示排序号。
部分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情况统计资料 表1
┌───┬────────┬──┬────────────────────────────────────────────────────┬───┐
│ ││││ │
│ ││学科│学科门类│学科门│
│排序 │高校名称│││ │
│ ││├───┬────┬───┬────┬────┬────┬────┬────┬────┬────┬────┤ │
│ ││总数│ 哲学 │ 经济学 │ 法学 │ 教育学 │ 文学 │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 农学 │ 医学 │ 管理学 │ 类数 │
├───┼────────┼──┼───┼────┼───┼────┼────┼────┼────┼────┼────┼────┼────┼───┤
│ 1│北京大学│ 81 │4(1)│ 2(5) │9(1)│ 1(3)│ 8(1)│ 3(1)│26(1) │10(8) ││16(1) │ 2(3)│10│
├───┼────────┼──┼───┼────┼───┼────┼────┼────┼────┼────┼────┼────┼────┼───┤
│ 2│清华大学│ 49 │ │ 1(7) │ ││ 1(6)││ 7(5) │38(1) │││ 2(3)│5 │
├───┼────────┼──┼───┼────┼───┼────┼────┼────┼────┼────┼────┼────┼────┼───┤
│ 3│复旦大学│ 40 │2(2)│ 4(3) │2(4)││ 3(3)│ 1(3)│12(4) │2(39) ││13(2) │ 1(7)│9 │
├───┼────────┼──┼───┼────┼───┼────┼────┼────┼────┼────┼────┼────┼────┼───┤
│ 4│南京大学│ 28 │ │ 1(7) │ ││ 4(2)│ 1(3)│17(2) │3(32) ││1(10) │ 1(7)│7 │
├───┼────────┼──┼───┼────┼───┼────┼────┼────┼────┼────┼────┼────┼────┼───┤
│ 5│ 中国人民大学 │ 25 │2(2)│10(1) │7(2)││ 2(4)│ 1(3)│││││ 3(1)│6 │
├───┼────────┼──┼───┼────┼───┼────┼────┼────┼────┼────┼────┼────┼────┼───┤
│ 6│浙江大学│ 24 │ ││ │ 1(3)│││3(14) │14(4) │ 5(3) │1(10) ││5 │
├───┼────────┼──┼───┼────┼───┼────┼────┼────┼────┼────┼────┼────┼────┼───┤
│ 7│ 西安交通大学 │ 20 │ ││ ││││2(19) │15(3) ││1(10) │ 2(3)│4 │
├───┼────────┼──┼───┼────┼───┼────┼────┼────┼────┼────┼────┼────┼────┼───┤
│ 7│中山大学│ 20 │2(2)││2(4)│││ 1(3)│ 7(5) │││ 6(6) │ 2(3)│6 │
├───┼────────┼──┼───┼────┼───┼────┼────┼────┼────┼────┼────┼────┼────┼───┤
│ 7│武汉大学│ 20 │1(5)│2(5) │3(3)│││ 1(3)│5(10) │4(27) ││1(10) │ 3(1)│8 │
├───┼────────┼──┼───┼────┼───┼────┼────┼────┼────┼────┼────┼────┼────┼───┤
│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 │ ││ ││││15(3) │4(27) ││││2 │
├───┼────────┼──┼───┼────┼───┼────┼────┼────┼────┼────┼────┼────┼────┼───┤
│ 10
│中国农业大学│ 19 │ ││ ││││3(14) │3(32) │12(1) ││ 1(7)│4 │
├───┼────────┼──┼───┼────┼───┼────┼────┼────┼────┼────┼────┼────┼────┼───┤
│ 12
│南开大学│ 18 │ │5(2) │ │││ 3(1)│ 6(7) │2(39) │ 1(5) ││ 1(7)│6 │
├───┼────────┼──┼───┼────┼───┼────┼────┼────┼────┼────┼────┼────┼────┼───┤
│ 1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8 │ ││ ││││1(26) │16(2) │││ 1(7)│3 │
├───┼────────┼──┼───┼────┼───┼────┼────┼────┼────┼────┼────┼────┼────┼───┤
│ 14
│中南大学│ 17 │ ││ ││││2(19) │9(13) ││ 6(6) ││3 │
├───┼────────┼──┼───┼────┼───┼────┼────┼────┼────┼────┼────┼────┼────┼───┤
│ 15
│吉林大学│ 16 │1(5)│1(7) │1(6)││││ 6(7) │6(19) ││1(10) ││6 │
├───┼────────┼──┼───┼────┼───┼────┼────┼────┼────┼────┼────┼────┼────┼───┤
│ 15
│ 上海交通大学 │ 16 │ ││ ││││1(26) │14(4) │││ 1(7)│3 │
├───┼────────┼──┼───┼────┼───┼────┼────┼────┼────┼────┼────┼────┼────┼───┤
│ 15
│ 北京师范大学 │ 16 │1(5)││1(6)│ 5(1)│ 1(6)│ 1(3)│ 6(7) │1(42) ││││7 │
├───┼────────┼──┼───┼────┼───┼────┼────┼────┼────┼────┼────┼────┼────┼───┤
│ 18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5 │ ││ ││││3(14) │││12(3) ││2 │
├───┼────────┼──┼───┼────┼───┼────┼────┼────┼────┼────┼────┼────┼────┼───┤
│ 18
│四川大学│ 15 │1(5)││ ││ 2(4)│ 1(3)│4(12) │4(27) ││ 3(9) ││6 │
├───┼────────┼──┼───┼────┼───┼────┼────┼────┼────┼────┼────┼────┼────┼───┤
│ 20
│ 华中科技大学 │ 14 │ ││ │││││10(8) ││ 4(8) ││2 │
└───┴────────┴──┴───┴────┴───┴────┴────┴────┴────┴────┴────┴────┴────┴───┘
从表1中可以看出,北京大学在10个学科门类中有国家重点学科,而以理学、医学、法学、文学、哲学、历史学等方面最为突出;清华大学有5个学科门类,而以工学取得全国的绝对优势;中国人民大学以经济学、管里学和法学为最好,等等。我们可以从学科门类的角度,看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同时也可以看出学校的大致类型性质,例如北京大学则明显看出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他大学有的以工为主,有的以理为主,有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有的以理、医学为主,有的以教育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有的则是以工为主、或以理为主、以农为主、以医学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反映了高等学校办学的多样化。
国家重点学科已反映出某一高等学校在某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的优势,如果从学科群的角度来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高等学校在某一个一级学科的地位。一般说国家重点学科数多的,其一级学科的整体水平就要领先于其他学校。现以理学中数学、物理学、化学三个一级学科为例,分析重点学科在一些高等学校的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数学、物理、化学等重点学科在部分高校的分布统计资料 表2
┌─────────────────┬─────────────────┬─────────────────┐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
│ │ │重点学│ │ │重点学│ │ │重点学│
│排序 │学校名称 │ │排序 │学校名称 │ │排序 │学校名称 │ │
│ │ │ 科数│ │ │ 科数│ │ │ 科数│
├───┼─────────┼───┼───┼─────────┼───┼───┼─────────┼───┤
│1 │北京大学 │4 │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 │1 │北京大学 │5 │
├───┼─────────┼───┼───┼─────────┼───┼───┼─────────┼───┤
│2 │复旦大学 │3 │2 │北京大学 │4 │2 │南京大学 │4 │
├───┼─────────┼───┼───┼─────────┼───┼───┼─────────┼───┤
│2 │南开大学 │3 │2 │南京大学 │4 │3 │吉林大学 │3 │
├───┼─────────┼───┼───┼─────────┼───┼───┼─────────┼───┤
│4 │清华大学 │2 │4 │复旦大学 │3 │4 │复旦大学 │2 │
│ │ │ │ │ │ │ │ │ │
├───┼─────────┼───┼───┼─────────┼───┼───┼─────────┼───┤
│4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 │4 │清华大学 │3 │4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 │
│ │ │ │ │ │ │ │ │ │
├───┼─────────┼───┼───┼─────────┼───┼───┼─────────┼───┤
│4 │浙江大学 │2 │6 │吉林大学 │2 │4 │南开大学 │2 │
├───┼─────────┼───┼───┼─────────┼───┼───┼─────────┼───┤
│4 │四川大学 │2 │7 │四川大学 │1 │4 │厦门大学 │2 │
├───┼─────────┼───┼───┼─────────┼───┼───┼─────────┼───┤
│8 │中山大学 │1 │7 │中山大学 │1 │8 │中山大学 │1 │
├───┼─────────┼───┼───┼─────────┼───┼───┼─────────┼───┤
│8 │南京大学 │1 │7 │武汉大学 │1 │8 │武汉大学 │1 │
├───┼─────────┼───┼───┼─────────┼───┼───┼─────────┼───┤
│8 │吉林大学 │1 │7 │兰州大学 │1 │8 │兰州大学 │1 │
├───┼─────────┼───┼───┼─────────┼───┼───┼─────────┼───┤
│8 │北京师范大学 │1 │7 │北京师范大学 │1 │ │ │ │
├───┼─────────┼───┼───┼─────────┼───┼───┼─────────┼───┤
│8 │山东大学 │1 │7 │山东大学 │1 │ │ │ │
└───┴─────────┴───┴───┴─────────┴───┴───┴─────────┴───┘
受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委托,由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02年开展了数学等12个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试点工作。现摘数学、物理学、化学3个一级学科中的前12名,如表3所示。(注:表中不含科院机构的名单,本次评估属自愿申报)
数学、物理学、化学一级学科评估排序资料 表3
┌────────────────────┬────────────────┬────────────────┐
│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
│ ││整体水││ 整体水 ││ 整体水 │
│排序 │学校名称│ │学校名称│ │学校名称│ │
│ ││平得分││ 平得分 ││ 平得分 │
├───┼──────────┼─────┼──────────┼─────┼──────────┼─────┤
│1 │北京大学│100
│北京大学│92.64 │北京大学│100
│
├───┼──────────┼─────┼──────────┼─────┼──────────┼─────┤
│2 │复旦大学│89.74 │南京大学│90.28 │南京大学│89.65 │
├───┼──────────┼─────┼──────────┼─────┼──────────┼─────┤
│3 │浙江大学│83.9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8.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9.54 │
├───┼──────────┼─────┼──────────┼─────┼──────────┼─────┤
│4 │南开大学│83.26 │复旦大学│85.60 │南开大学│88.41 │
├───┼──────────┼─────┼──────────┼─────┼──────────┼─────┤
│5 │中山大学│81.39 │清华大学│82.59 │吉林大学│86.98 │
├───┼──────────┼─────┼──────────┼─────┼──────────┼─────┤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9.11 │四川大学│80.95 │复旦大学│82.62 │
├───┼──────────┼─────┼──────────┼─────┼──────────┼─────┤
│7 │四川大学│79.06 │南开大学│77.26 │浙江大学│80.44 │
├───┼──────────┼─────┼──────────┼─────┼──────────┼─────┤
│8 │南京大学│77.63 │浙江大学│76.95 │中山大学│78.93 │
├───┼──────────┼─────┼──────────┼─────┼──────────┼─────┤
│9 │清华大学│77.59 │上海交通大学│74.67 │清华大学│78.29 │
├───┼──────────┼─────┼──────────┼─────┼──────────┼─────┤
│10│北京师范大学│77.42 │北京师范大学│74.30 │武汉大学│77.80 │
├───┼──────────┼─────┼──────────┼─────┼──────────┼─────┤
│11│华东师范大学│75.87 │中山大学│74.11 │兰州大学│74.37 │
├───┼──────────┼─────┼──────────┼─────┼──────────┼─────┤
│12│吉林大学│72.46 │吉林大学│72.55 │四川大学│73.34 │
└───┴──────────┴─────┴──────────┴─────┴──────────┴─────┘
从表2和表3的比较可以看出,高等学校在某一学科中的排序地位基本上是相符合的,重点学科数较多的高等学校,在一级学科的整体水平评估方面也是属于前列的。国家重点学科的评审由专家组评定,而在一级学科的整体水平评估中,采取的方法则是采集客观数据(其中的指标: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调查相结合的做法。客观数据来源于申报材料并被认可的基本数据表,以及教育部的“211工程”办公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公共信息源。学术声誉则来源于一定数量的专家反馈的调查信息。两者的结果有所差别,主要是反映了各高等学校在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了加强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从1996年开始设立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下简称一级学科)的审批工作。根据培养研究生和授予学位的专业目录,一级学科共有88个,分布在12个学科门类:哲学1个、经济学2个、法学4个、教育学3个、文学4个、历史学1个、理学12个、工学32个、农学8个、医学8个、军事学8个、管理学5个。到2003年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经进行了四批一级学科的审批工作,全国高等学校已有879个一级学科。在不断完善全国一级学科布局的基础上,开展周期性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排名,使社会进一步了解各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取得一级学科数较前列的高等学校如表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各高等学校在有关学科门类中,一级学科所拥有的情况和办学特色,但是哪些一级学科处于优势,还要通过该一级学科的评估排序。
部分高等学校有博士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统计资料(2003年止) 表4
┌───┬─────────┬───┬───┬───┬───┬───┬───┬───┬────┬───┬───┬───┬───────┐
│ │ │ │ │ │ │ │ │ ││ │ │ │总数 │
│排序 │学校名称 │哲学 │经济学│ 法学│教育学│ 文学│历史学│ 理学│ 工学 │ 农学│ 医学│管理学│ │
│ │ │ │ │ │ │ │ │ ││ │ │ │学科门类数│
├───┼─────────┼───┼───┼───┼───┼───┼───┼───┼────┼───┼───┼───┼───────┤
│ 1
│北京大学 │1 │2 │3 │1 │2 │1 │9 │5
│ │5 │3 │32/10 │
├───┼─────────┼───┼───┼───┼───┼───┼───┼───┼────┼───┼───┼───┼───────┤
│ 2
│浙江大学 │ │ │ │1 │1 │ │4 │17 │5 │ │3 │31/6 │
├───┼─────────┼───┼───┼───┼───┼───┼───┼───┼────┼───┼───┼───┼───────┤
│ 3
│清华大学 │ │ │ │ │ │ │4 │18 │ │ │3 │25/3 │
├───┼─────────┼───┼───┼───┼───┼───┼───┼───┼────┼───┼───┼───┼───────┤
│ 4
│复旦大学 │1 │2 │1 │ │2 │1 │4 │3
│ │5 │3 │22/9 │
├───┼─────────┼───┼───┼───┼───┼───┼───┼───┼────┼───┼───┼───┼───────┤
│ 4
│武汉大学 │1 │1 │2 │ │2 │1 │5 │5
│ │1 │4 │22/9 │
├───┼─────────┼───┼───┼───┼───┼───┼───┼───┼────┼───┼───┼───┼───────┤
│ 6
│ 华中科技大学│ │ │ │ │ │ │1 │13 │ │4 │1 │19/4 │
├───┼─────────┼───┼───┼───┼───┼───┼───┼───┼────┼───┼───┼───┼───────┤
│ 7
│ 上海交通大学│ │ │ │ │ │ │2 │14 │ │ │2 │18/3 │
├───┼─────────┼───┼───┼───┼───┼───┼───┼───┼────┼───┼───┼───┼───────┤
│ 8
│吉林大学 │ │1 │1 │ │ │1 │4 │7
│ │2 │1 │17/7 │
├───┼─────────┼───┼───┼───┼───┼───┼───┼───┼────┼───┼───┼───┼───────┤
│ 8
│四川大学 │ │ │ │ │1 │1 │4 │5
│ │5 │1 │17/6 │
├───┼─────────┼───┼───┼───┼───┼───┼───┼───┼────┼───┼───┼───┼───────┤
│ 8
│ 西安交通大学│ │1 │ │ │ │ │1 │12 │ │1 │2 │17/5 │
├───┼─────────┼───┼───┼───┼───┼───┼───┼───┼────┼───┼───┼───┼───────┤
│ 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 │ │ │6 │10 │ │ │1 │17/3 │
├───┼─────────┼───┼───┼───┼───┼───┼───┼───┼────┼───┼───┼───┼───────┤
│ 12 │南京大学 │1 │1 │ │ │1 │1 │8 │2
│ │ │2 │16/7 │
├───┼─────────┼───┼───┼───┼───┼───┼───┼───┼────┼───┼───┼───┼───────┤
│ 12 │中南大学 │ │ │ │ │ │ │1 │11 │ │3 │1 │16/4 │
├───┼─────────┼───┼───┼───┼───┼───┼───┼───┼────┼───┼───┼───┼───────┤
│ 14 │中山大学 │1 │ │ │ │1 │1 │5 │2
│ │3 │2 │15/7 │
├───┼─────────┼───┼───┼───┼───┼───┼───┼───┼────┼───┼───┼───┼───────┤
│ 1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 │ │ │ │ │14 │ │ │1 │15/2 │
├───┼─────────┼───┼───┼───┼───┼───┼───┼───┼────┼───┼───┼───┼───────┤
│ 14 │天津大学 │ │ │ │ │ │ │ │14 │ │ │1 │15/2 │
├───┼─────────┼───┼───┼───┼───┼───┼───┼───┼────┼───┼───┼───┼───────┤
│ 14 │东南大学 │ │ │ │ │ │ │ │14 │ │ │1 │15/2 │
├───┼─────────┼───┼───┼───┼───┼───┼───┼───┼────┼───┼───┼───┼───────┤
│ 18 │北京师范大学 │1 │1 │ │2 │1 │1 │6 │1
│ │ │1 │14/8 │
├───┼─────────┼───┼───┼───┼───┼───┼───┼───┼────┼───┼───┼───┼───────┤
│ 18 │ 大连理工大学│ │ │ │ │ │ │2 │11 │ │ │1 │14/3 │
├───┼─────────┼───┼───┼───┼───┼───┼───┼───┼────┼───┼───┼───┼───────┤
│ 18 │重庆大学 │ │ │ │ │ │ │ │12 │ │ │2 │14/2 │
├───┼─────────┼───┼───┼───┼───┼───┼───┼───┼────┼───┼───┼───┼───────┤
│ 21 │山东大学 │ │ │ │ │1 │1 │4 │5
│ │2 │ │13/5 │
├───┼─────────┼───┼───┼───┼───┼───┼───┼───┼────┼───┼───┼───┼───────┤
│ 22 │南开大学 │1 │2 │ │ │1 │1 │4 │2
│ │ │1 │12/7 │
├───┼─────────┼───┼───┼───┼───┼───┼───┼───┼────┼───┼───┼───┼───────┤
│ 22 │同济大学 │ │ │ │ │ │ │1 │10 │ │ │1 │12/3 │
├───┼─────────┼───┼───┼───┼───┼───┼───┼───┼────┼───┼───┼───┼───────┤
│ 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 │ │ │ │ │11 │ │ │1 │12/2 │
├───┼─────────┼───┼───┼───┼───┼───┼───┼───┼────┼───┼───┼───┼───────┤
│ 25 │ 中国人民大学│1 │2 │3 │ │1 │1 │ ││ │ │3 │11/6 │
├───┼─────────┼───┼───┼───┼───┼───┼───┼───┼────┼───┼───┼───┼───────┤
│ 25 │ 中国农业大学│ │ │ │ │ │ │1 │2
│6 │ │2 │11/4 │
├───┼─────────┼───┼───┼───┼───┼───┼───┼───┼────┼───┼───┼───┼───────┤
│ 25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 │ │ │ │ │ │10 │ │ │1 │11/2 │
└───┴─────────┴───┴───┴───┴───┴───┴───┴───┴────┴───┴───┴───┴───────┘
2003年,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已完成了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五个学科门类中的一级学科评估与排名的工作,现以工学学科门类为例,我们可以分析出那些学校在工学学科建设方面的优势地位及尚存的问题,如表5所示。
从表5中可见,在一级学科中取得前5名且获得3个以上一级学科数的高等学校19所,除北京大学外均是先前以工科为主的学校,这些学校长期来在学科建设中形成了一些学科的优势。原先以文理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及以农学、医学、师范等为主的高等学校,在工学门类中也拓展了一级学科,但毕竟学科建设的经历短,绝大多数一级学科没有能够置于前5名,他们需要一段奋斗的路程才能争取实现优势学科。据统计分析,在全国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中,有50所高校在工学门类中有了一级学科,而1个一级学科都进不了前5名的高校有13所,占26%;而取得一级学科前5名,其前5名的学科数获得率在50%以上的高校有13所,占26%,这表明一个学校在争取拥有一定数量的一级学科数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争取处于某一级学科的前列,提高学科前列的获得率。优秀学科始终是学科建设的主题,也是学校的学科品牌,正如清华大学有18个一级学科,而有17个一级学科名列前5名,获得率达到94%,明显地领先于其他高校,显现了清华大学在工学门类中的整体优势地位。
部分高等学校在工学门类中获得前5名一级学科的统计资料 表5
排序 学校名称
一级学科数获前5名的一级学科数 获得率(%)
1 清华大学 1817 94
2 上海交通大学 1410 71
2 浙江大学 1710 59
4 哈尔滨工业大学147
50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5
50
5 东南大学 145
36
7 同济大学 104
40
7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04
40
7 中南大学 114
36
7 大连理工大学 114
36
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14
36
7 西安交通大学 124
33
7 天津大学 144
29
15北京科技大学 4 3
75
15中国矿业大学 4 3
75
15北京大学 5 3
60
15东北大学 6 3
50
15西北工业大学 9 3
33
15华中科技大学 133
23
注:排序包含了科研机构的前5名一级学科数
经过全面开展一级学科的评估排名以及专业学位(如工商管理等)的评估排名,再加对国家的贡献成果,如获国家科技三大奖、省部级科技奖,以及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的情况,可以对各高等学校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为社会提供一个比较客观而有一定权威性的材料。
上述的评估排名,仅仅属于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高等学校。只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实际上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等学校,可以按本科的教学要求,对有关专业提出评估指标,由有关专业指导委员会或社会中介组织开展评估排名,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这一层次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
总之,高等学校的排行榜应该以促进学科建设为目的,采取分层次、从学科专业的评估排名入手,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学校的整体实力,在一定的层次范围内开展竞争,促进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北京大学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 大学排行榜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专业论文; 学科评估论文; 学科排名论文; 研究生论文; c9论文; 一级学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