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下的教学观论文_王宁

高考改革下的教学观论文_王宁

【摘要】高考阅读由于其语言的含蓄性、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深邃性、考查的全面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本必须经过有效的方式来解读。当前高中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是一个薄弱环节。根据高考考纲及高中语文阅读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现状,“圈点12讲”系列课程以文本细读为突破口,研读解码,形成立足文本却不局限于文本的新理念、新体系。

【关键词】“圈点”课程 文本品悟 个性化 专业化

【ABSTRACT】 The reading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due to its implicit language, rich content, profound thought and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determin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at the text must be interpreted in an effective way. At present,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ext is a weak link. According to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llabus and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Chinese reading in high school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background, the “circle point 12” series of courses take text close reading as a breakthrough, study and decode, and form a new concept and system based on text but not limited to text.

【Key words】 “circle point”course, text appreciation, individu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高中语文教学,是教师带领学生感知文本的过程,教师对文本的“品读”深浅以及完整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对文本、对知识掌握的好坏乃至专业程度。近年来,无论是检测,还是高考真题,对学生的考察,都是站在了“真阅读”“真理解”“真作答”的立场上。所谓高考反套路,其直接意义在于倒逼学生从自身立场来加强对文本的“个性化”“专业化”理解。“个性化”理解是高考对学生不同等级的定位,“专业化”理解是高考对学生超纲知识能力的评判。当前,对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检测,已经成了高考命题内容的整体走向。因此,树立学生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尊重时代,尊重自己身份的理念,已经成了高考命题的四大维度。

“圈点12讲”系列,本着“细读文本”的宗旨,来全方位对高考命题进行深入“解码(李海军语)”。“细读”一词,从字面上看,就是“封闭阅读”,但实质上,“细读”的根本含义是立足于文本的阅读。“新批评”后期代表人物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的“adequatereading”,也就是“充分阅读”,就是要对文本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发掘。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通过细致、反复的阅读,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对文本的深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这也是文本细读的最基本准则。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圈点”系列》选择中外名家经典作品,进行原创性解读,吸收并融合了“文本细读”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在具体课程讲解中,也借鉴文本细读的基本策略。《“圈点”系列》课程的要义和初衷就是要结合语文实际,结合经典作品,具体探讨如何将文本细读的一些具体的、有用的理念和策略“贯通”到阅读教学实践中去,解读文学经典,“复原文学经典所传达的经验”,以求对文本做出深刻、丰富、个性化的的阐释,实现经典文本的审美价值。

一、细读文本:用“诗”的眼光读诗

“文本细读”要求对文本“多次重复地进行细致研读”①,“注意力持续集中在文本上,集中在文本的语义和修辞的多层次相互关系上”②,“强调文学语言本质上的比喻性的力量,及由此而生的奇异的力量”③。瑞卡兹提出的“语义分析法”和燕卜荪提出的“词义分析法”则是语言分析最有效的方法。从本质上说,这与中国文学中的“咬文嚼字”的传统也是一脉贯通的。可见,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欣赏,最根本的是要引导学生把文学作品作为相对独立而完整的“艺术品”,“仅仅面对文本”,咀嚼语言,触摸文本,进入到文本之中去,“用‘诗’的眼光读诗”(闻一多语),悉心体味,感受和发掘“文本”中所蕴涵的丰厚内蕴。

1.从品味文学语言开始,揣摩语言中所隐含的丰富内蕴

文本细读之“语义分析”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如下三种:从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的关系中揭示含义。在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里,我们可以引用这种“语义分析”的方法,但不必也不可能按照这样“精细”地实施,只是要着力引导学生分析“语义”,特别是那些意义含蓄或深刻的词句的丰富内涵,进而达到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如果单独地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似乎可以读出一种悠闲与安然,因为这里有“小楼”“春雨”“深巷”“杏花”,透过这些纯美的意象,我们分明感觉到了一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幽趣”,而且由“一夜春雨”联想到“明朝杏花”,分明领受到隐含着的“惊喜”与“兴奋”。显然,这样的理解只是看到了“表面”,未能领略到其中隐含的情思。“小楼一夜听春雨”,表明作者是彻夜难眠的,自然也没有做“归家”的梦,而是无聊地联想起“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无眠的夜是多么漫长,多么凄苦。从第二句“谁令骑马客京华”可知,诗人是作客他乡,从末句“犹及清明可到家”可知,诗人热切希望回归故里。联系全诗就可以体验到诗人春夜难眠的苦衷与寂寞。自然,“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中的“闲”与“戏”也绝对不是一种悠闲与嬉戏,而是百无聊赖之余打发寂寞。这才是真正地“复原了作者的经验”。

2.从反面去琢磨词句所隐含的深刻含义

除了结合文本来揣摩语言的丰富内蕴之外,我们还需要从“反面”去琢磨,体味隐含在词句中的深刻意义。钱锺书《宋诗选注》中为王禹偁的七律《村行》所作的注解中有这样一段话:

按逻辑说来,“反”包含“正”,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王夫之《思问录内篇》所谓:“言‘无’者,激于言‘有’而破除之也。”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改用正面的说法,例如“数峰毕静”,就减削了意味,除非那种正面字眼强烈暗示山峰也有生命或心灵。

3.把握文学表现手法的特点,解读文本的深厚意蕴

文学作为艺术,常常并不是“直白”地将自己的意思说出来,而是要运用象征、借代、拟人、想象、夸张、隐喻等“艺术手法”来表达。《“圈点”系列》课程更注意从这些“艺术表现手法”突破,读懂“艺术”中的内蕴。

《红楼梦》中的两首《西江月》是作者批宝玉的,其中“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一句中,“纨绔与膏粱”是借代,代指那些豪门世家之子弟。又如,李白《行路难》前四句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面意思是,面对珍馐美酒,诗人不能或不愿吞咽。原因是心中郁愤、痛苦、理想不能实现。其实,这样的“解读”固然是对的,但是,这还没有理解其中更深刻的意义:这“金樽清酒”与“玉盘珍羞”不但是借代“美食”,更是借代一种富贵的生活。其实,这里只要与《红楼梦》中“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中“纨绔与膏粱”的“借代”联系起来就很容易理解。

二、裸眼读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去感受

《“圈点”系列》课程,要求学生要“努力争做‘理想的读者’(the ideal reader)”,“理想的读者”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具有自主阅读的精神,具有较强的语言分析能力、解读细节能力、结构分析能力④。新批评认为,解读文本的意义有二:一是要复原作者的经验,这就需要读者从文本出发,在文本中去发掘,真正地“进入文本”;二是要唤起读者对自己的生活体验的回忆或再度体验。读者对“诗”的阅读,与其说是理解诗人的经验,不如说是对读者自己的生活体验的回忆或再度体验。

我们主张“裸眼读书”。所谓“裸眼读书”,就是不要受到参考资料的束缚,不要轻易把前人的定论作为自己的心得,不要盲从专家和权威的高见;就是不抱成见,不戴有色眼镜,不因自己的好恶而曲解作品;就是要求读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去感受。

1.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去解读

一个人的生活体验将对其阅读产生很大的影响,尽管常常是潜意识的,甚至是“读者”自己也无法“察觉”的。上高中时,认为《荷塘月色》表现的是作者对南方朋友的“牵挂和担忧”,以及夜晚赏月的“淡淡的喜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做了语文老师后,也是从“教参”里援引“写作背景”,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文眼”,断然地概括,文章表现的就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人到中年,撇开了“教参”,反复阅读《荷塘月色》,惊喜地“发现”,它表现的是“对已经逝去的美好爱情的追忆”⑤。

2.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去解读文本

解读文学文本,常常需要将已经读过的文本与新的文本连接起来,“贯通”起来,“以诗解诗”,或曰“以诗证诗”,以旧的经验来阐发新的经验,就可能真正地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获得丰富而独特的阅读体验。特别是对那些较为晦涩的作品,最好联系已经读过的、与之有关的作品来解读,“化难为易”。

譬如,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来鸟去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我们在解读时,自然就会联想到杜牧《山行》对秋意的流连与寂寞,《泊秦淮》中历史兴亡的悲慨与无奈,《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苍凉与感伤。还可以联想到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句子:“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有了这重重的“联想”,就可以在吟咏之间,感受到诗人杜牧内心的寂寥惆怅,感受到诗人面对李唐王朝日渐衰落的哀痛与怜惜,感受到诗人爱国忠君却只能“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忧愤与落寞。

3.从自己感觉最亲切、最深刻、最新鲜的“词句”出发

因为学生阅读经验的限制,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限制,阅读特定情境的差异,不同学生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必然是有差异的,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的解读背景下也会对文本做出不同的阐释。自然,这些阐释有可能是与作者和文本的本意相背离的,因而造成“误读”。但是,这样的“误读”却不可避免,甚至无须避免,因为恰如德里达所言“我曲解,所以我多解”,这“误读”中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圈点”系列课程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从学生的“感觉”出发,从学生感受最亲切、最深刻、最新鲜的“词句”出发,形成课程闭环。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啼”字,并非“啼哭”,而是“啼叫”“啼鸣”,或者说是“歌唱”,与“戏蝶”的翩然舞蹈结合,则更能够表现春天充满盎然生机的气象。之所以用“啼”字不用“莺歌燕舞”的“歌”字,一是“啼”字更能够显出莺鸣之清丽与婉转,二是押韵的需要,这“啼”字与“千朵万朵压枝低”属于同一韵。读《江畔独步寻花》,最容易忽略的是“黄四娘”,或者是“以今推古”,以为这“娘”字就是“老太婆”,其实,这“娘”当是与“杜十娘”“杜丽娘”“红娘”的“娘”同义,应当是指“年轻漂亮的女子”。“黄四娘”就是黄家排行第四的妙龄少女。杜甫是到江畔独步寻“花”,结果也寻着了“花”,那花充满了小径,姹紫嫣红,姿态各异,群芳竞妍。而更重要的“花”似乎却是“黄四娘”了。或许她并没有出场,但从这“满蹊”的招蜂引蝶的“花”则可以侧面地烘托出“黄四娘”这朵花的娇丽绝俗。

三、情境还原:将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解读

要对文本进行细致解读,自然需要借助语言史、思想史和文学史的知识和理论,需要“情境还原”,把握文本的语境,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来阐释。

1.联系作者写作的具体而细微的情境,解读文本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作家的写作常常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特定的创作背景,特定的写作机缘,特定的心情,决定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也常常是特定的。阅读文学作品,如果能够进行“情境还原”,进入作者写作的特定情境,与作者对话,“得作者之用心”,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就可以感悟到作者的情感的脉搏和思想的跳动。这样的解读才会更为真实,更为深刻。我们在进行“还原”分析的时候,最根本的是要“还”“原”,将作者写作的情境、作者所表现的生活“复现”出来,再与文本中的叙说与描写进行比照分析;其次,我们的“还原”必须是“微观的”,“具体的”,“情境还原”越是具体、特定、独特,越有利于文本的解读。

张继《枫桥夜泊》,从“客”字我们就可以感知到诗人对故乡的怀想,而“愁”字则点明了离别故乡的痛苦和辗转难眠的孤寂。还原情境,我们可以发现这首诗写作的特定“情境”是诗人科考失利,人生受挫之际。这里的“愁”更重要的还不是思念故乡,而是因人生的不得意而生发的“经验”。从“客船”与“寒山寺”的“对立”中似乎就可以隐约感受到出世与入世“两种人生”。诗人或许就是在这两种人生的煎熬中而倍感痛苦,彷徨不已。这似乎有些“曲解”,又似乎可以从文本中找到“线索”。

有的作品,其作者是无法知晓的了,其写作的具体年代也是无法知晓的了,无法准确地了解其写作的具体背景了,于是我们的解读只能真正“仅仅面对文本”,而文本本身的含蓄或朦胧甚至晦涩则造成了对文本内蕴的“多元化解读”,因而更加神秘,也更加富有诱惑性。如李商隐的诗、吴文英的词,对于这一类作品,我们只需要大体读懂就够了,或者是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结合文本来深入阐发,或者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想象生发,或者是结合其他相关的作品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这也就是上文说到的“以诗解诗”“以诗证诗”。

2.结合本民族文学的突出特点,阐释文本所蕴涵的丰富意义及美学价值

在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中,尽管古人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但虚实理论却是最基本的理论之一。“虚”“实”的含义也是较为丰富的。具体说来,“虚”可以是“无”,是侧面的表现,是想象之辞;相应地,“实”则是“有”,是直接的正面的叙说,是现实的描绘。艺术所追求的就是“有无相应”“虚实相生”。解读古典诗词时,也要善于从“有”中读出“无”,从“无”中读出“有”,从“虚”中读出“实”,从“实”中读出“虚”。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这是一首表达朋友相思之情的诗。诗歌没有直接地抒发感情,而是具体描绘自己深夜难眠,散步解愁的情景,并由此展开想象,写友人又会如何思念自己的情景,把浓厚的感情融合在真实与虚幻的景物描绘之中,含蓄蕴藉。“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这是写诗人在秋夜思念故人,辗转难眠,徘徊月夜(我认为,应当是有月亮的,尽管诗中没有直接描写),心中孤寂、落寞的惆怅油然而生,难于抑止。于是,也就惦念其故人。“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从字面上看,“幽人”就是幽居之人,这“空山松子落”也是“明证”。其实,这“幽人”就是诗人所思念的邱员外。诗人想,故人也当与自己“心有灵犀”,在这寂寞清冷的夜晚,自然也是难以入眠的。这样,朋友之间就有了“心灵感应”,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也不言而喻了。实写景,虚写情,融情于景,是这首“诗”的高明之处。当然,如果我们从这里清凄的秋夜联想到诗人人生的处境来解读,或许又会获得超越“友情”的内蕴。

3.联系文学及文化发展与演变的背景,发掘文本的独特价值

把文学作品放在文学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解读,就可能具有历史的眼光,可能对文本的深厚内蕴做出更为深透的阐释,并发掘出文本中所蕴涵的独特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闻一多先生把《春江花月夜》放在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中去审视,才真正地发现:

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至于那一百年间梁、陈、隋、唐四代宫廷所遗下的那分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宫体诗,不也就洗净了吗?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因此,向后也就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从估计的。⑥

当然,这需要独具慧眼,更需要卓越的才识。

综上所述,文学文本一旦“独立”,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具有其独特的形式和结构,也表现其相对独立存在的独特的“文本意义”。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既是发现和领悟文本的意义,也是在亲近文本的过程中“建构”新的意义。也就是说,读者在与文本“接触”的过程中“读”出来的意义,其实是读者的认知与重建而形成了的新的意义,略称为“读者的意义”。再次,作者创作则是为了“表情达意”,自然在文本中注入了作者的“情意”与“思想”,但是,作者的“情意”与文本所蕴涵的意义又未必是完全一致的,完全等同的,甚至因为作者采用了“艺术手法”恰好使自己的“情意”与文本所表达的意义会产生更大的“差异”,甚至会发生矛盾,所以读者如果需要把握作者究竟要借助“文本”来表达什么样的“本意”,不但需要借助文本来“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还需要了解作者的创作的特定的人生处境以及历史文化背景来揣摩文本所表达的意义,当然,读者又未必能够完全地了解作者,也自然未必能凭借“文本”完全地发现作者的“本意”。这样一来,在文学阐释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三种“意义”:文本的含义,读者的阐释,作者的本意,而且这三者常常是不能完全“叠合”,甚至会截然相反,完全对立。《“圈点系列”》课程正是基于三者且融合高考理念的完整的文本解读体系,也是对高考定位乃至整本书阅读的权威解码。

论文作者:王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高考改革下的教学观论文_王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