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明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思路,对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检修予以分级,最后说明继电保护的检修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以期保障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继电保护设备;检修方法;状态检修
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将设备的自我监测功能与保护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技术相结合从而收集到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与相关回路的资料,进而评价设备的运行状态。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充分考虑到设备的重要性对设备开展风险评估,进而制定检修策略。
一、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思路
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设备状态检修的方法是采用第三方设备监测待测设备的状态以及待测设备自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详细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的相关资料,包括历史运行状态与当前运行状态,以此为依据对设备的状态予用评价,采用新方法、高科技等对继电保护设备予以状态检修,判断出装置存在的故障并确定隐患等级,以设备的实际情况对设备的检修项目与检修周期做出决定,检修时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1]。
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稳定性、系统的安全性、维护成本的经济性等作综合分析后,对继电保护设备的使用前景予以估测,以估测的结果为依据对设备检修项目、检修时间予以确定,全方位整改存在故障隐患的设备。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检修决策流程见图1。
图1 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流程
二、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检修分型
对继电保护设备的相关装置作可靠性分析过程中需要装置自身缺陷以及制约原因等予以分析,通过分析也能为确定装置的检修时间、维护周期等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异常情况突然发生而缺乏对此的紧急预案的现象的产生,需要充分考虑到装置可能产生的拒动、误动等现象,提前将准备措施做到位。
合理设置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周期能够明显提升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传统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不够高,缺乏状态监视与自检功能,为了减少设备拒动、误动的发生,保证设备得以正常运行,需要人工定期排查以及时发现并消除存在的故障与隐患,对设备予以升级、改造等。例如,某保护装置存在隐形故障,但检修时间未到,导致没有及时维修排查该隐患,被这一保护装置所保护的元件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存在故障的缘故导致拒动进而引发事故升级。因此需要采用具有自检功能的继电保护装置,通过自检发现隐患并提示工作人员及时排查,从而减少拒动、误动等现象的发生[2]。
结构完整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可以分为5种情况,包括保护装置正常、保护装置故障,但未被自检检出、保护装置故障,被自检检出、保护装置软件故障以及定期检修状态。
对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予以评价的同时,可以设备的工作性质、工作范围涉及的范围可以将设备的检修工作分为A、B、C三个级别的检修。A类检修指的是设备的技改或大修,按照电力系统固定的检修实验项目对设备作全面的检验。B类检修指的是小部件、局部的检修,包括面板、插件的实验与维修等,多为周期性地对设备的局部部件予以检修实验。C类检修指的是不断电的前提下对设备进行的维修、实验以及外观检查等,包括运行巡视项目、消缺以及状态检修专业的巡检项目等。
三、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方法
1、收集基础资料
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设备的缺陷情况、异常运行的详细信息,以设备的运行要求为依据对其运行状态予以评价,一般缺陷可以不停电检修,采用短时退出保护、退出单套保护等措施予以设备消缺,以评价结果为依据评价设备的风险,从而为下周期制定检修策略的过程提供参考资料[3]。
2、状态评价
对设备状态予以评价是制定设备检修策略的基础,状态信息来源于在线诊断与监测、离线实验与运行巡视等,通过多方面的信息来源能对设备的状态予以全面的评价,从而分析设备的发展趋势。评价过程中需要将定期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设备的重要状态量发生变化后需要对设备做出重新评价。保证设备信息的有效性与实时性,以最新的信息为依据对设备的状态予以全面评价,以此为依据制定检修计划。积极采用信息技术,采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并汇总设备的各类状态信息并做出分析,以便于及时开展状态评价工作。
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动态信息与静态信息,动态信息包括设备的巡检数据、例行实验数据与设备缺陷以及需要及时更新的信息如诊断实验数据等。静态信息包括设备的铭牌参数、家族缺陷、出场数据以及安装调试记录、交接实验数据、检修实验数据等。静态信息不存在有效期,动态信息受到有效期的限制,需要保证信息的实时性。
3、巡检项目与巡检周期
为了保证继电保护设备的稳定运行,需要对设备予以周期性检验与巡检,且要求由设备的运行维护人员或专业人员操作。继电保护设备的巡检可分为特殊巡检与定期巡检;检验则分为全检(检查设备的全部功能)与部检(检查设备的部分功能)以及验证性实验(发生于消缺后)。
3.1 全检项目与周期
保护装置逆变电源的检查:检查基准周期为6年,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测量点的电位正确性,要求电源自启动性能处于正常状态,合上直流开关,保证逆变电源能够正常启动,装置能够正常运行。开关电源插件的更换周期通常控制于4-5年。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无法直接测量的装置不予以测量,更换插件后需要作80%额定自启动电源的检验。
保护装置开入开出回路、交流采样回路的检查:检查基准周期为6年,检查时开入外接设备节点,改变取用结点的状态对设备予以检查。采用传动实验验证开出回路,检查零漂,手动调剂刻度。需要注意的是开入开出的检查过程中也需要检查录波回路,保证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关量处于正确录入状态。发现交流量测定值超标时,检查实验结线。
保护跳闸矩阵:必要时予以检查,对出口方式予以改变后作跳闸矩阵检查,要求与定值保持一致。
二次回路接线、接地正确性:检查基准周期为6年,检查过程中同时检查保护装置与回路检验项目,要求检查结果与图纸、保护原理相符合,确保功能稳定可靠。检查时采用传动方式检查二次回路的正确性与完整性,还需要检查不易检测的二次回路。
二次回路的紧固检查与接线清扫:检查基准周期为6年,要求二次线无变形、松动、断线、损伤、短路碰线以及积灰等。装置外壳、端子排、空开、切换开关、抗干扰盒、继电器、电缆芯、小刀闸、保险、保护屏的屏体与按钮无变形、无损伤、清洁、操作灵活且安装紧固。
二次回路绝缘的检查:检查基准周期为6年,对TA、TV回路绝缘予以检查,将运行设备与回路隔离,检查设备的TA、TV回路的完好情况,采用1000V绝缘摇表测量对地绝缘电阻,要求阻值变化与上次检查变化不明显且阻值在1Ω以上。将直流控制电源的保险断开,对二次回路绝缘与其余部分予以检查,采用1000V绝缘摇表测量跳合闸回路的对地绝缘电阻与控制电源的正负极回路,要求阻值变化与上次检查变化不明显且阻值在1Ω以上。检查过程中需要以装置的要求为依据,断开保护回路或拔出保护插件。
3.2 部检项目与周期
保护装置的逆变电源:不限定检查周期,与一次设备停电同步进行。检查过程中需要保证电源的自启动性能正常,拉合直流开关后要求逆变电源能够正常启动,装置能够正常运行。开关电源的插件更换周期通常为4-5年。需要注意的是对无法直接测量的需要放弃,对电源插件予以更换后,需要通过自启动性能检查80%的额定电压。
保护装置的开入开出回路、交流采样回路:检查方法同全检,检查过程中发现交流量测定值超标时,先检查实验接线与方法,检查实验仪器的完好性,发现均无误后才调整或更换保护装置的元件。
结束语
开展继电保护的状态检修能够有效减少设备的检修停电时间和次数,对于提高保护装置的可用率和供电可靠性极为有利,还能大大降低继电保护校验工作量和“三误”的发生,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胡克玉.继电保护在线状态检修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7):220.
[2]张云,王由甲,钱学鹏,李博俭.继电保护在线状态检修的应用和探讨[J].科技风,2018(21):154.
[3]张强,何正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检测的作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0):225.
论文作者:刘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设备论文; 状态论文; 回路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周期论文; 评价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