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摘要】 目的:剖析脑梗死用循证护理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接收的脑梗死者共84例。按照电脑随机盲法,将84例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比较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患者满意率。结果:试验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9.52%),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率为97.62%,对照组为83.33%。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者用循证护理,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有利于护患良好关系的维持。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预防效果;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292-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脑梗死者84例,收治时间:2014年3月~2016年5月。本研究所选84例病例都符合“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同时经MRI亦或者是CT检查确诊[1]。根据电脑随机盲法,分组84例患者:将其分成试验与对照两组,各42例。试验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43~78岁,平均(60.4±3.5)岁;住院时间为11~26d,平均(18.2±3.1)d。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44~77岁,平均(60.3±3.2)岁;住院时间为11~27d,平均(18.4±3.3)d。两组家庭状况、住院时间与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2]
(1)肿瘤者。(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3)下肢肌力>3级者。(4)未取得知情同意者。
1.3 方法
两组都接受基础治疗,包括:减轻脑水肿;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充血容量;抗凝。对照组同时加用常规护理,比如:用药指导;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疾病宣教。试验组加用循证护理[3],详细如下:
(1)提出循证问题。
结合脑梗死基础知识提出相应的循证问题,比如:为何脑梗死者易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可采取哪些手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该如何实施?
(2)寻找实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借助网络知识平台,并通过查找关键词(如,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发病机制)的方式进行求证。经对检索到的期刊文献进行查阅与分析后,得出能够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主要有3个,分别是:高凝状态;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对此,我院针对上述3个高危因素,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脑梗死护理经验,为患者制定了一份科学的护理方案。
(3)施护。
a,防高凝状态,加强血脂、凝血与血糖的检测力度,全面掌握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若有异常,及时进行对症处理。于临床医师指导下,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比如:降血糖;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溶栓;降纤。待患者服药后,密切观察其粘膜以及皮肤是否有出血倾向,并对注射部位以及穿刺点进行全面的检查,若发现有青紫亦或者是瘀斑等现象,立即通知责任医师进行处理。
b,防血流滞缓,向患者提供按摩服务,如:按摩下肢腿部肌肉,2~3次/日。指导做被动运动,如:踝关节被动运动,2次/日,每次维持15~20min。卧床时,于患肢下增垫下肢功能垫,使其抬高约30度,加快静脉回流速度。注:腘窝处切勿悬空,让肢体处于功能位。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利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可让患者穿戴抗血栓袜,以降低其踝关节以上的压力,促进下肢静脉血流回心脏。
c,防静脉壁损伤,严禁在偏瘫肢体上进行穿刺,亦或者是在同一静脉处进行多次穿刺。针对留有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需以3~5d为周期更换1次留置针。静脉滴注时,严格控制滴速,并严禁持续滴注>48h。若患者的药物中有甘露醇,给予赛肤润进行局部涂抹,防止静脉炎。
d,结合疾病治疗要求,给予患者饮食上的指导,比如:食物应以低脂、高纤维素为主,饮食应清淡,适当减少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可多食具有降血液粘稠度作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黑木耳;蔬菜。告知患者吸烟嗜酒的坏处,使其能主动禁烟禁酒,避免因尼古丁刺激引发血栓。
f,关注患者心理健康,多与其交谈,掌握心态变化,适时给予心理辅导,促进良好心态的形成。尊重患者,给予安慰、鼓励与同情,使其能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提高依从性。
1.4 临床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征象出现,比如:下肢不适;肿胀;疼痛。治疗18d后,复查彩超,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的形成情况。(2)采用我院自拟“护理满意率调查表”,评估两组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调查的所得数据均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分析
试验组无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者则有4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综上所述,脑梗死发病率高,病情危重,可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目前,我们可采取抗凝以及减轻脑水肿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但研究发现,脑梗死者会在多因素的作用下易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如:静脉壁损伤;高凝状态;血流滞缓[4]。有资料显示,脑卒中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约为38.09%[5]。而近年来的研究则表明,该数据有逐年递增的趋势。此外,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急性发作,也是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们应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入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脑梗死者进行施护。如此,方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循证护理乃临床上较新的一种护理技术,可通过提出循证问题、查找资料求证以及循证应用等方式,向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服务,既增加了护士的预见性护理意识,又能落实各项护理工作,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6]。
本研究,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患者满意率为97.62%,对照组分别为9.52%、83.33%。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脑梗死用循证护理,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巍,李诗.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循证护理(附一例报告)[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9):1868-1870.
[2]刘宏,梁晓雅.循证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1):1228-1230.
[3]李秋平.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8):1404-1406.
[4]戴珊珊.循症护理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5):86-87.
[5]李清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循证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0,09(4):44-45.
[6]菅东霞,王爱珍.循证护理在预防颅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4,(15):144-145.
论文作者:江乃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2
标签:下肢论文; 患者论文; 静脉血栓论文; 静脉论文; 脑梗死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