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以学定教——以《云南的歌会》教学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论文,歌会论文,为例论文,课堂论文,学定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以《云南的歌会》教学为例,主要探讨教学目标的实现方式,兼论“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适用性,关键问题是教学目标的实现方式。本课的实现方式采用了源自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翻转课堂”(或称“颠倒课堂”)。“翻转课堂”是2007年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老师的实验,后来风靡北美。2012年左右,结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国内有些学校和专家进行相应的实验。与传统教学相比,“翻转课堂”在很多领域都有“颠覆性”变化: ◎教学环境:从课室向家庭延伸; ◎教学媒体:从纸质、粉笔为主“翻转”向电脑网络为主; ◎教学状态:从学生集中聆听教师讲解为主“翻转”向自我选择学习为主; ◎学习过程:从一次性的学习“翻转”到可重复的多次性学习; ◎教学程序:从先教后学“翻转”到先学后教; ◎教学特色:从划一性教育“翻转”到个性化教育; ◎学习角色:教师从宣讲者变成学习首席,学生从聆听者变成自主学习者。 毫无疑问,教育史上所有的教学方式都是跟人类社会进程紧密相连。农业文明时代的“私塾”式带徒,工业革命时代的班级授课制,信息化时代的“网络学习”,都是应运而生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这种基于“网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必然要进入学校。而且,教育从重视共性的批量生产到尊重差异的个性化培养,“学”必定要重于而且先于“教”。从目前可以见到的“颠覆性的变化”来看,“翻转课堂”确实有传统课堂所没有的优势。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适用性,也有它的局限性。像《云南的歌会》这样的散文如何“翻转课堂”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问诊案例] 《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 环节一:自学效果,展示讨论 师:同学们,歌曲《彩云之南》有这样几句歌词:“彩云之南我心的方向/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色丽江人在路上。”的确,云南是一个原生态的梦幻之乡,沈从文的散文《云南的歌会》用优美的文笔把这个美丽的梦幻之乡再现出来。老师仔细阅读了同学们在班级论坛中对本文的讨论,按照“概括,分析,评赏,拓展”四个层级的阅读能力,我从中选取了四个问题(PPT展示): 1.这篇散文三大块内容分界清楚,我能够确定这三块内容是以“歌”为线索贯穿起来的,我想讨教的是这三块内容的顺序是不是不可调换?我想肯定是不可调换的,哪位能给我信服的理由呢? 2.去年我跟爸妈去云南丽江、大理、洱海、蝴蝶泉、石林等景点旅游,感觉那里确实很美,也在蝴蝶泉边听过民歌。旅游回来爸妈让我写游记,我却只能记流水账,写不出这种美。读了这篇散文,我从中看到了平时老师给我们讲的一些表现手法,文章正是靠它们才表达出这种“美”的,我想和同学们讨论的是这些“手法”的妙处。 3.云南少数民族在对歌时,为什么双方蹲踞在灌木丛中,互不见面? 4.这篇课文让我想到了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这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他的作品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美”和“自然”。推荐大家阅读,我们还可以互相交流。 师:课前,大家已经按照预习六字诀“查、画、写、记、练、思”对文本进行了预习。下面请大家对照课件上展示的问题再次查看自己课本上的记录(个人的见解与疑惑),进行自我评价和相应补充。看看这些问题自己预习时有没有考虑到,有没有更加独到的思考?(学生进行预习自我评价,5分钟。然后PPT展示主要跟帖内容,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问题一】 跟帖一:我也感觉是以“歌”为线索的。根据唱歌的不同地点和形式,这三块内容可以概括为“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和“金满斗会”。 跟帖二:三部分的顺序为什么这样安排,我想可以从每个场面的特点去考虑。“山野对歌”是“比赛机智才能”的,而且赢了的人并不骄傲,这可以看作是作者对唱歌人的赞美。“山路漫歌”,赶马女孩子是边走边唱边欣赏景色的,重点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所以人美,景也美。“金满斗会”是传承民歌的盛会,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跟帖三:所以本文要表达的是歌美人美景美和民俗风情美。 师:看了以上跟帖,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第二位跟帖的同学还是没有说明三个板块这样安排的根本原因。“金满斗会”作为集体唱歌传歌的一种形式,确实可以放在最后面。但前两者为什么不能互换? 师:问题一是关于写作章法与文章主题的问题,也是我们每阅读一篇文章都需要了解的问题,大家的跟帖内容还是很精准的。你刚才提出的疑问,请允许我暂时不发表意见,下面讨论的过程中大家或许会有所发现,届时请同学来揭示吧! 环节二:文本妙点,深入探究 【问题二】 跟帖一:第四自然段中,描写戴胜鸟的几句话。“发生兴趣”“沉默”等词语,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的习性,体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跟帖二:第四自然段写云雀,“一面不住唱歌……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也运用了拟人手法,把云雀写成了调皮的孩童,在骄傲地炫耀自己的本领。 跟帖三:第五自然段中,写“金满斗会”上每桌人轮流唱歌,“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运用了比喻,把无形的声音比作有形的松涛,刻画出声音虽然小但雄浑有力、气势恢宏的特点。 跟帖四:第四自然段,写山坡上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很明显的拟人。因为倾慕天空那可爱的蓝色,竞特意去模仿它——报春花确实可爱,作者的想象够奇特! 师:看了跟帖,大家还有什么补充与疑问? 生:老师,我觉得跟帖内容都不错。只是第三位跟帖同学提到的语句,使我在脑海中浮现出金满斗会上的场面与声音。所以,我觉得这句话还能够唤起读者的丰富联想与想象。 师:是的。我也联想到了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唱法决赛。比赛中有许多少数民族歌手参加,有的并不配乐,只是和声伴奏,其情形和以上描写很接近。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感受一下。 [播放视频“第十四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云南坡芽歌书山歌队《哪里鹧鸪叫》(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2BPrvXkDeY/#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kUHH2zTjk8/)] 生:鹧鸪叫真好听,天籁也就是这样吧?! 生:他们的和声确实像“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 生:听到真实的声音,才发现作者这个比喻实在是妙。 师: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将听觉的形象转换为视觉形象,唤起了读者的丰富联想与想象,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其特点。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以感觉来写感觉,这是通感的修辞方法。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李煜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看不到摸不着的愁思说成是放纵奔流的江水,体现了愁思之深之切。 生:这是用视觉来写看不到的愁,所以愁思就由抽象变形象了。 师:精彩!看跟帖,不少同学关注到了第四自然段,这一段的景物描写的确优美,我们来一起朗读一下。请想象那种美景,带着欣赏与陶醉来朗读吧!(学生朗读) 生:老师,这一段是写山路漫歌的,为什么中间插入了一大段景物描写? 生:是不是因为有了优美的景色,才有了优美的歌声? 生:生活在这么美的地方,自然人就美,歌也美。 生:这是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优美的歌声吧? 师:是的,这是烘托的表现手法。设想:赶马女孩子边唱边欣赏美景,唱唱停停,倾听眼前顽皮的鸟儿鸣唱,歌声也就自然地脱口而出。人和鸟对彼此的歌声心领神会,人和鸟都是自然之中平等和谐的组成部分。因此这里的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是融为一体的。这也正是本文体现出的最为独特的美——人与自然的完全融合。这就是“淳朴本色美”,也是原生态的美。 生:明白了。那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可是在这种环境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就是说优美的环境造就了优美的歌声。 生:优美的环境也造就了美丽的人。 生:我知道了,“山野对歌”部分是赞美唱歌人的,而这美丽活泼又机智的唱歌人是云南这原生态的梦幻之乡造就的,所以侧重写景的“山路漫歌”应该放在后面。 师:你最先找到了答案,太棒了!其他同学没有补充的话我们来看问题三。 【问题三】 跟帖一:双方“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就算不见面,如果心有灵犀,也知道对方是谁。 跟帖二:不见面更便于表达。 跟帖三:避免输的一方难堪。 跟帖四:歌声从田野中飘来,不知道歌者在何处,别有一种寻寻觅觅的妙处。 生:我认为,这可能就是最初形成的一种习惯,不一定非要有具体原因。不过,少数民族,为什么老老少少各种身份的人都喜欢唱歌呢? 师:少数民族的歌会原本是一种宗教仪式,赞颂鬼神,避疫免灾,慢慢变为了一种纯粹的传歌活动。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关于《诗经》“国风”部分的相关论述。 环节三:课堂研讨,成果采撷 师:本节课,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精彩,现在请大家梳理今天的收获,也可提出问题。 生:作者先赞美唱歌人,再点明人美歌美都是源于优美的自然环境,最后写集体传歌场面壮观的“金满斗会”。这是写作的章法逻辑。 生:本文采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的修辞方法和烘托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人之美、景之美、民俗风情之美的主题。 生:阅读这样的文字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生:老师,我注意到一句话:“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很明显,赶火车途中赏花听歌,对当地人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大家并不急于做什么,即便是要“赶火车”。这里透露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生:我想到拉萨,据说那是一座可以让人忘记时间的“慢生活”之城。他们放慢生活节奏,原因之一是预防高原反应。 生:欧洲人的生活也是很悠闲的慢生活。我们做事,习惯抓紧时间做完再休息,讲究效率;而他们是享受做的过程。 师:大家细致钻研了文本,还充分联系到现实生活,这是真正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你们的精彩发言让我想到印第安人的一句谚语:“如果我们走得太快,停一停,让灵魂跟上来。” 生:老师,我再最后总结一下。本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文本所表达的人之美、景之美、民俗风情之美,还有生命状态之美。 环节四:锋芒初试,创造仿写 师:本节课,我们欣赏了第四自然段的景物描写,体会了其烘托映衬人物的作用。请观察你看过的取景自然的婚纱照,如果你是摄影师,你会选择什么情调的礼服和婚纱,让新郎新娘摆怎样的姿势,设计怎样的景点映衬,来达到一种本色美的境界?请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来设计,让大家来欣赏你的独特创意吧! [诊断意见] 1.关于教学目标。尽管执教者没有明示,但是从课堂小结来看,执教者是把感受本文的人之美、景之美、民俗风情之美,还有生命状态之美作为教学目标的。就散文《云南的歌会》而言,抓住“美”字,通过人、景、场面等角度让学生来体会,显然是恰当的。 2.关于教学程序。课堂呈现的是“后教”的部分,而“先学”部分安排在课外,通过网络完成。“先学”的内容大概是预习,并提出疑难的问题,与同学互动,评价同学在网上提出的问题。“后教”部分主要是展示互动结果,解决疑难,课堂小结。整个教学环节的安排符合翻转课堂的要求。 3.关于学习主体。借助于网络学习,教学中心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先学”部分,完全是学生在网上自主完成;“后教”部分,也是展示学生在“先学”时提出的问题以及相关跟帖,教师的作用只在于串联教学活动和内容,补充相关的教育资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4.关于教学内容。执教者事先对散文的阅读是有自己的理解的。“概括,分析,评赏,拓展”四个阅读层级,就是对散文阅读任务的分解,估计在“先学”阶段,这样的阅读任务是已经布置下去了,所以“后教”部分的内容其实是对四个层级的四个问题的解决。应该说教学内容是扣住阅读任务的,而且兼顾到散文本身的特点,把文本妙点作为深入探究的重点,这样的努力,显示了执教者对于散文语言形式的关注。 此外,执教者兼顾到散文本身的特质,采用情景还原和感情朗读等方法,这是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散文之美的教学方法。需要讨论的问题是: 1.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关系。《云南的歌会》教学目标应该是什么?难有定论,因为教师的个性化解读有无限的可能性,不同学校的学生层次也不同。这个教师的解读重点,这个班学生的特点,这篇文章的亮点,这些基本点是确立教学目标的重要根据。假设执教者把“美”的体会作为教学目标,我相信这是执教者对几个基本点通盘考虑的结果,那么,接下来的就是组织怎样的内容来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是由四个问题组成的:第一个问题提到了内容、线索,但问题指向是结构章法;第二个问题提到了自己的写作体验,问题指向是表现手法;第三个问题是“云南少数民族在对歌时,为什么双方蹲踞在灌木丛中,互不见面?”,关系到习俗的理解;第四个问题是提出“美”“自然”这个话题,有关阅读感受了。四块内容,四个指向,尤其是前两块的内容,与感受“人之美、景之美、民俗风情之美,还有生命状态之美”这个目标相关性不是很强。如果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目标有所游离,那么,在教学形式上就要花很大的工夫才能实现内容和目标的对接。 2.教学目标和教学形式的关系。问题提挈、跟帖展示、师生讨论是本课的教学方式。第一个问题的“跟帖一”是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是很多教学参考书都有的答案;“跟帖二”是感受每个场面的特点;“跟帖三”说“本文要表达的是歌美人美景美和民俗风情美”。三个跟帖都未回答“问题一”,但都涉及散文的内容理解。教师对跟帖的评论说是“精准的”,不知道是肯定跟帖对于问题一回答得精准呢,还是对于散文的内容理解的精准?而且,与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什么关系呢?“问题二”的四个跟帖确实不错,表现了学生对于散文语言形式之美有了自己的感觉(足见教师平时的训练是到位的)。这其实是散文阅读欣赏很重要的点,学生和教师都抓住了,但是“人美、景美、风俗美”是指向于散文内容之美的,如何从鉴赏语言形式之美过渡到体会散文描述的内容之美,尚未做好。“问题三”的四个跟帖从各方面解释了不见面的原因,也能自圆其说。“问题四”其实不是问题,是说阅读感受,所以执教者通过“环节三:课堂研讨,成果采撷”把涉及的话题带过去了。应该说这个环节的教学方式是扣住目标的。看来,学生的跟帖和四个问题并非一一对应,师生的对话对于凸显教学目标,显然着力不够。 3.教学目标和教学细节的关系。需要讨论的还有三个细节。一是在讨论“问题一”时,学生说“山野对歌”部分是赞美唱歌人的,而这美丽活泼又机智的唱歌人是云南这原生态的梦幻之乡造就的,所以侧重写景的“山路漫歌”应该放在后面。教师肯定他“最先找到了答案,太棒了!”,但沈从文已然作古,我们确不能问他章法究竟,文章之妙,存乎一心,所以我们的解读逻辑不一定就是作者的运思逻辑。至于“山野对歌”“山路漫歌”,纯粹是教师为了教学而做的概括,不见得沈老自己会有这样的章法安排。再说写作的顺序,先“美景”后“美人”这样的写法也未尝不可,学生的理解并没有必然的逻辑。而且,散文最是随性驱遣的文字,在这里讨论三个场面的安排逻辑,是否很重要?二是在讨论问题二的时候,教师补充的语文知识“通感”。“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是不是通感,是值得商榷的。“松涛”是写声还是摹形?是听觉形象还是视觉形象?很显然,和声像“松涛”,跟“愁”像“一江春水”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一江春水”是明显的视觉形象,而且“愁”化作“一江春水”是什么“觉”和什么“觉”的沟通?我以为,在品味语言时,只要想法让学生能够理解到“和声”的高低起伏、舒卷自如、张弛有度、回旋往复即可,不一定要塞一个“通感”的术语。三是环节四的安排“锋芒初试,创造仿写”。读了就写,读写结合的科学性暂且不去说它,初中学生对于“取景自然的婚纱照”熟悉吗?学生知道“选择什么情调的礼服和婚纱”,了解“让新郎新娘摆怎样的姿势,设计怎样的景点映衬它,来达到一种本色美的境界”吗?再说这个仿写作业与教学目标体会《云南的歌会》的“美”有何关系? [专家处方] 1.如何开发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开发教学内容既要考虑到《云南的歌会》的特点,又要符合“翻转课堂”这种教学形式。学生的四个问题,教师肯定是筛选过的,但能否围绕“人美、景美、风俗美”进行改造呢?第一个关于结构章法的问题,删除也罢,可在学生所提的问题中再找一个关于“人美”的话题替换它。第二个问题学生意图是探讨语言表现之美,可否改成“美的风景,美的表现”这个话题呢?这样就可以通过品味语言形式去想象还原现场情景,以落实“景美”的目标。第三个问题可以保留,从此生发开去,凸显“风俗之美”。此外,还可以增加“歌声之美”的话题进行讨论。虽然,散文的教学不全是理解所写的内容,更要欣赏个性化的表达,但是就本课的目标而言,这样的整改似乎是必要的。 2.如何选择教学方式更好地凸显教学目标? 上面说过,本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学生的跟帖为载体,加上师生的互动讨论。为了凸显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的整改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要对跟帖的内容加以选择,既然四个提挈性的问题整改了,那么,跟帖的内容也得随之整改;第二步,跟帖展示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对话也要围绕着目标展开。互动对话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先是讨论“美,表现在哪里?”,然后再讨论“美,是如何表现的?”,最后补充拓展课外的佐证材料。这样,散文的内容之美和形式之美都照顾到了。 3.“翻转课堂”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1)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适用性和局限性,“翻转课堂”也一样。翻转课堂的流程是“先学后教”,“先学”的内容几乎可以包括学习的全部要素,其中提出疑难是主要的内容;“后教”的内容也可以包括教学的全部因素,但“释疑解惑”应该是主要任务。这样一来,“翻转课堂”对于那些偏理科的规定性特别强的教学内容特别适合,而对于语文等人文学科,因为理解的可能性在理论上说是无穷的,答案也没有唯一性,所以课堂上师生对话的空间就非常大,应该说生发的空间愈加丰富课堂就愈加精彩,这样,“后教”就不仅仅是解决疑难、完成作业而已。 (2)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重点不一致怎么办?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同一篇课文,学生和教师的兴趣点会不一致,是迁就学生的兴趣点,还是教师的关注点?理论上说应该基于学情,学生的兴趣点是教学的出发点,但是学生的兴趣可能是个体的、局部的、无厘头的,甚至是无关紧要的。对歌双方为什么要躲着?这样的问题还算是有意义的,老师可以引导到风俗之美上去。实际情况是学生的问题和兴趣是花样百出的,教师如果没有整体把握、通盘考虑的话,“先学”很可能是散漫的、不典型的,因而是低效的。所以“先学”学什么?怎样“先学”?尤其是对于文本解读而言,学生的发现、提问、交流能力是需要辅导和培训的。 (3)教学的基本内容(规定性)和学生的关注内容(个体性)不一致怎么办?教学文本有不同的文体分类,实用文类的教学内容规定性强,文学类文本的阐释空间较大,所以教学内容的灵活性较强,也就是说,文学类文本的教学内容开发更多地带上阅读者的痕迹。但即使是文学类文本,其基本的内容要素和形式要素还是应该有规定性的。无论是学生“先学”,还是“后教”,这些规定性的内容必须是基本教学内容,如果学生在“先学”时无视这些基本内容,那么在“后教”环节,教师必须加以补充。 (4)对学生肤浅的散乱的“先学”,如何在“后教”环节加以点拨提升和归类整理?因为“先学”处在个体学习状态,不是步调一致的行动,个体学习能力有高低,理解和存疑都有参差,所以,“先学”的结果,肯定有散乱的甚至肤浅的部分;而“后教”的结果,必须形成建构,只有形成建构的认识才是有效的。教学永远是一个过程,一次课堂教学,既是前一个教学内容的小结,又是新一个教学内容的开启。如果没有小结,就没有巩固和收获;如果没有启发和打开,就没有悬念和前景。如果要小结,归类整理和拓宽加深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后教”不仅仅是对学生“先学”的答疑、检查和评价,更是归纳、补充、建构和开启。从这个意义上说,“后教”的意义远远大于“先学”。 原标题:翻转课堂,以学定教翻转课堂,以学定教学为例--以云南宋会教学为例_翻转课堂论文
翻转课堂,以学定教学为例--以云南宋会教学为例_翻转课堂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