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_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_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营造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良好环境和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繁荣论文,哲学社会科学论文,条件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4月28日,是中国人民大学师生难忘的日子。江泽民总书记亲临我校视察,并发 表了一篇意义极为重要的讲话。江总书记的视察和讲话,表达了党和国家对人民大学和 全国高校师生的亲切关怀,表达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极大地鼓舞了我校 全体师生,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江总书记的讲话重申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四个同样重要”,语重心长地指 出,“现在的关键在于落实”,并为此进一步提出了“五个高度重视”和五点殷切希望 。这篇讲话与去年总书记在北戴河的“八七”讲话形成了魂脉贯通的姊妹篇,它深化与 发展了“八七”讲话的基本精神,是新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又一篇纲领性文献 。它在全国高校和哲学社会科学界引起了迅速、积极而强烈的反响,它必将极大地推动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江总书记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要高度重视哲学 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高度重视哲学社 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度重视改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条件 建设,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重大课题的攻关,高度重视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的成就和作用。这五个高度重视互相联系、环环相扣,又浑然一体 ,是对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作用和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和重要论述,是对全社会、全国 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全体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明确要求和巨大希冀。全面认识和 切实贯彻这五个高度重视,是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准确定位、发挥作用和发展繁荣的根 本保障。

如同催发万物复苏之春风,滋养草木生长之甘霖,哲学社会科学今日的繁荣和明日的 发展都离不开必要的条件。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科学的大繁荣、大发展都产生于特定的历 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之中。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大发展的今天,江总书 记又一次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条件”,使我们备感亲 切,深受鼓舞。条件的改善是大发展的前提,是大繁荣的前奏,我们渴望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和教育条件改善的实质,是在期待哲学社会科学结出累累硕果。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条件包括物质、资金、信息、人才、政策、舆论等许 多方面,它们共同构成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生存、成长的良好环境。创造这些环境和条 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来自党和政府与社会的高度重视 和大力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机构以及专业工作者自身的努力和 营造也不可缺少。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中国人民大学理应在这方面作出深入的研究和 积极的探索。

一、进一步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增强全社会尊重和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意 识是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最为重要的社会条件。毋庸讳言,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上还 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轻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现象和倾向。江总书记在北戴河讲话中把哲 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提到“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在人民大学的讲 话中进一步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 作用”,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 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掌握必备的哲学 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是非 常重要的。这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功能的准确概括。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技术至上” 之风在全球蔓延,并逐步显示出对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消极影响之时,江总书记在不 到一年的时间内,连续两次深入阐述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这对于把握我国社会主义 建设和现代化的方向与进程无疑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意义,对于提高全社会、全民族对 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利于创新的宽松环境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与发展的学术 条件。创新是新时代的重大课题,推动理论创新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不容推 卸的职责和使命。古人言:“同则不继”,一味地重复和效仿会毁掉学术和学者的前途 。只有张扬创新,不断地推出带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乃至新学科,才有 可能使哲学社会科学保持生机和活力,对社会进步发挥应有的作用。与自然科学领域的 创新一样,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也同样伴随着艰苦和风险。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的独创性艰苦劳动受到足够的尊重,风险得到充分的宽容时,就必然会形成一种创新之 风。因此,提倡理论创新必须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既鼓励、赞赏成功的探索和创新, 也允许、善待不成熟乃至失败的探索和创新;应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以开拓性思 维开展研究,敢言前人之未言,勇于独树一帜;应提倡开展积极的学术评论、学术争鸣 ,鼓励形成学术流派,视创新成果为精品,把平庸之作列为次品、劣品,把“复制”、 “拼接”之物坚决地打为赝品。

三、建立合理的学术评价指标与体系,给予适当的投入是哲学社会科学持续发展和繁 荣的舆论和物质条件,也是把江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同样重要”、“五个高度重视”落 到实处的重要措施。目前,在一些地方和社会组织进行的学术评价中,对哲学社会科学 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系数不够合理,由此产生了一些不合实际甚至错误的判断。例如不分 科学研究和教育机构的性质,一律以院士的数量作为评价其学术实力的重要指标;以12 分比1分的悬殊比例作为自然科学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的评价权重,等等,加之投 入不足问题的长期困扰,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工作者的积极性 ,降低了对重大课题进行攻关的能力。建立一整套合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规律的 、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已是势在必行。

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顺应时代的呼唤,以自身的贡献来创造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繁荣的更好环境和条件。哲学社会科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哲学社 会科学内在发展规律与特殊的社会价值缺乏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与当前我国哲学社 会科学研究本身的不足有关。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 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另一方 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理论创新不够,开放性 不够,对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关注不够,等等。由于受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一些研究工作者心态浮躁,缺乏踏实钻研的精神,甚至出现了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此类不足或缺陷,既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哲学 社会科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声誉和社会功能的实现。按照江总书记在人民大学讲话中提出 的五点希望,改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状态,推出与时俱进的研究成果,既是当今时代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也是为改善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环境应作出 的自身努力。

当今,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际政治形势变化多端,各种文化交汇激荡,机遇与挑 战并存;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时代 呼唤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时代也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施展聪明才智的广 阔舞台。我们相信,随着江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两次讲话的重要精神在全国进一步 的贯彻落实,人们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必将有更深刻的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研究条件必将会有极大的改善。在新的世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将 更加大有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标签:;  

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_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