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美国选择中国:我们这样为孩子择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中国论文,择校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玛诺莎(化名)的美籍爸爸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专业,她的中国妈妈先从北京大学英国语言文学本科毕业,后在南加州大学获得东亚文学硕士学位。在时下国人趋之若鹜地把未及弱冠的孩子送往美国接受教育的时候,这对跨国夫妇反其道而行之,为了让女儿接受中国的教育,举家移民中国。这是为什么呢? 玛诺莎爸爸:希望孩子在健康的中国文化中成长 我不想让女儿在美国上学,最大的顾虑不是学校教育水平,而是美国文化。美国文化中反智主义太严重,最明显的是在中小学。大家最想当的是cool kids(酷小孩),而cool kids多为不爱学习的孩子;如果你爱学习,大家都认为你是herd(书呆子),因而嘲笑你、孤立你。另外,孩子在美国经常“被接触”大量毒品和性,从小就要开始抵制这些东西,而且不断有人(多为同辈人)迫使你的孩子尝试毒品和性,成长环境很负面。 还有,我特别反感美国文化从小就宣传女生要hot(性感火辣),要slutty(风骚),女孩子在美国成长的社会氛围特别不好。中国十三四岁的女孩子,照相都穿着校服,很有学生样;美国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每天化妆去学校,穿着和成人一样的衣服。女孩子在美国如果不融入这种氛围,会被排斥。我们选择中国,就是希望孩子能在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成长。 美国教育这些年来越来越侧重“different learning types”(不同的学习型,大致理论是每个学生如何学习、接受信息是不一样的,譬如有的听课就可以理解,有的就不可以),所以如果只用一种方式,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理解和接受知识。我认为这个理论是有道理的,用多种方式“因材施教”有好处。不幸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这个理论很多时候其实只不过是让很多孩子“feel good”(感觉好)而已,他们会说:“哦,不是我学习不好,只不过我不是visual learner(视觉学习型)而已。”这就给了他们更多借口不好好学习。 美国学校里有一种风气:数学是让人讨厌的学科。现在这种风气已经不再局限在学校里,而是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每个学生都恨数学”就像“每个孩子都讨厌西蓝花”一样,反正大家都这么认为,“讨厌数学”才是正常的。所以,中学课堂上,总有学生上课挑战老师“数学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这些想象的数字”,要老师花时间来辩解证明为什么要讲这个,总在浪费时间。最后我们数学老师画了个表,放在一边,列了好多职业和这些职业应用到的数学知识。 我的结论是,我对美国教育多个方面感到失望。我们希望培养一个独立的孩子,当然也希望她在工作方面有更多的选择。我认为美国鼎盛的年代已经过去,工作机会越来越少,生活水平越来越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只会越来越小,最后成为与其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相当的经济体,而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壮大。所以,父母当然应该让孩子到有更多机会的地方去。 玛诺莎妈妈: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校园回忆 我认为我的孩子在中国长大,受教育的快乐程度比在美国的可能性更大。我在加州大学、耶鲁大学做过几个学期助教,后来读研究生时也教过很多美国大学生,这些年我都在问我教过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回忆中学的印象和感觉是什么?他们没有一个说喜欢或者带着怀念的情绪,他们都不喜欢自己的中学生涯。相反,我和我的朋友们现在都毕业几年了,对于中国校园生活都带着美好的回忆,这么多年过去,还是非常留恋学生时代。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形成这种反差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现在有一种潮流,国内媒体倾向于宣传国外中小学作业少、下午3点放学、孩子多么多么的快乐。这已形成大趋势,这些陈述是否属实其实还有待商榷。其实在欧美,上私校(一般私校教育水平高于公共学校)的中学生也是下午3点放学,然后开始上各种课外班,补课到晚上八九点,好学校的学生年级越高,压力越大。在我先生的回忆中,高三的时候每天晚上都12点后睡觉。 更重要的是,快乐和幸福感都是复杂的事情,不是作业少就等于会更快乐。有两个影响快乐的因素容易被人忽略:第一个是成就感。成就感对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那究竟什么是成就感呢?一个重要因素是必须有努力的过程。譬如一个人考两个科目,一科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准备也考得很好;另一科要付出很多努力,然后才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这个人一定对后者印象更深刻。 中国教育有其自身的问题,但总体而言,教育的选拔制度是很公平的:学习好的学生去好学校,很简单。任何制度都需要一个选拔标准,这里的标准是统一化的考试,这是最能避免教育腐败的选拔方式。相对于美国财富决定教育水平这种标准,我让孩子在中国接受教育心里会感觉更公平。 美国的segregation(区域分化)非常严重。如果你有钱,你的成长轨迹是这样:从小上私校,一年2万~4万美元学费;大学也上好的私校,一年4万~5万美元。你的同学都是同一阶层,即使中小学上的是公共学校——因为是按住房分学区的,好学区的房子都很贵,所以能上富人区学校的家庭也是一个阶层的。 我曾在耶鲁北大项目做了一年助教,两学期大概一共教了40多个耶鲁的学生,没有一个学生的家庭不是中产以上,大概一半学生家里都是有游艇,或者是开旅馆的。我也请我先生回忆过他大学认识的所有人的家庭状况是怎样的,他努力回忆了大概100个,最后说想到有一个同学是家庭经济不好拿助学金的。反之,如果是贫穷的家庭,住在不好的区里,可以预见教育环境是非常差的。 中国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是一个复杂的国家,如果你不在中国长大,不可能理解它。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中华民族对于认识世界的智慧是绝对值得深入了解的。不在中国长大,会错失这笔宝藏。 指望孩子在美国长大还可能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这是妄想。我们周围有太多的例子,即使家长努力让孩子说中文上中文课,他都是要和别的小孩一样,他们会说:“为什么别的孩子都不学中文跑去玩而我要学?”因而自然抵制学中文。很多孩子上学后在家里也是父母问中文,孩子答英文。反之,在国内大家都在学十八般武艺,孩子希望交往的朋友是有学习动力的。 现在各界人士都认为,美国继次贷危机后,下一个危机是学债的崩溃。确实,这里几乎人人都有学债,有的多得惊人,譬如培养一个医生,医学院一路教育投入大概50万美元。更有新闻报道,有的年轻人身负10余万美元学债,订婚时未向对方说明,对方知道后感觉受到欺骗而悔婚。 我和我先生同龄,我们都在2003年上大学,斯坦福的学费是每年4万美元,北大是每年4900元人民币,4年下来差距极大(玛诺莎爸爸补充:那是我上学时的学费水平,现在可能更高)。但这两校的教育水平真的差这么多吗?由于我和我先生都是话痨,对各种事情讨论很多,认识5年每天只是聊天都能不间断地聊几个小时,就我们这几年的个人体会来看,我俩除了专业知识很多互不覆盖(一个文学专业,一个数学与计算机专业),其余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深度都差不多。当然,在美国上私校,更多时候并不是为学知识,而是为了积累校友人脉。这就看你认为花三五十万美元来积攒所谓人脉是否值得了。 父母对孩子总是尽心尽力,做理性的父母,在我看来也是养育好孩子的条件之一。我认为,如果一个家庭有三五十万美元常年放着没用,可以送孩子去上私校。但作为普通人家,完全没必要砸锅卖铁就为孩子投钱到一个产出值难以估量的私校上。 我想起以前看过北京一个外国刊物做的调查,调查在京居住的外国人为什么选择居住在那儿,其中第一条理由是“身处一个蓬勃发展的社会,自己会有历史的参与感”。在美国社会多年生活的经历,让我特别理解这段话。社会氛围对于一个人心态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从根本上说,我最希望的是孩子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对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标签:美国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