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兴趣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论文_邵长松

用兴趣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论文_邵长松

邵长松 安徽省怀远县第三实验小学 233400

兴趣是打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开端,一个好教师只有围绕兴趣教学,才会让小学生在有限学期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数学教学中,凡是能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的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 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教师有时不免急功近利的片面认为,只要习题答案正确,学生记住,考试就没问题。于是在课堂上,学生一旦回答出错,我们就很难沉得住气,不免训斥几句。久而久之,造成课堂乏味,气氛沉闷。学生“碰壁”多了,也就不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数学的兴趣荡然无存。

一、用“心”呵护学习兴趣

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教学之无小事”,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

二、以“境”培养学习兴趣

以《乘除两步解决问题》教案为例:

一是知识技能目标:学生根据“12元买3辆小汽车”解决“买5辆小汽车用多少钱”两个相关联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要解决“买5辆小汽车多少钱”,就先要解决“一辆小汽车多少钱”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是能力目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情感目标: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应用意识。对此,教学重点、难点有: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来解决5辆小汽车多少钱,这是有联系的两个问题,必须要先解决“一辆小汽车多少钱”这个中间问题,这样的实际问题事例情境比较复杂,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等,在教学过程中,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老师可以问小学生:你们经常去商场吗?今天,明明和芳芳就来到了儿童用品商店。(出示情境图课件),他们要买什么呢?最后,让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观察到的情况。(柜台中物品的价格)让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

众所周知,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科学。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且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借“题”发挥诱发兴趣

每个学生都是不相同的个体,小学生对某些事物看法固然有限,但是,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学习环境。在争论之中,寻找自我价值得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老师在课堂上就是一个导演,在老师引导追问中,小明和小芳到底要买什么呢?他们在说什么?(出示售货员和明明、芳芳的对话)指名学生读出对话。在这个基础上,呈现出要解决的问题。明明说要买5辆小汽车,芳芳提出怎样才能求出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呢?要求出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应先知道什么?怎样才能求出,现在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各小组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适时给各组适当点拨。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知道要解决提出的问题,需要先解决“买一辆汽车用多少钱”的问题。怎么知道一辆小汽车多少钱?一辆小汽车的价钱是多少怎样列式?这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也会就此展开不同的讨论或得出不同的答案。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这些完全是学生们自己在讨论、交流。事实证明,学习效果是极好的。因为,他们是在主动学习,有自我价值的体现在等着他们。所以,鼓励争辩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心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志申 小学数学教学从兴趣入手[J].新课程(小学),2015,(06)。

[2]张秀荣 全情投入下的兴趣学习法[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26)。

[3]李辉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论文作者:邵长松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  ;  ;  ;  ;  ;  ;  ;  

用兴趣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论文_邵长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